...大规模的普通材料,人造宝石琉璃的盛衰之路是怎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14:5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分钟前

有关于琉璃的记载虽然最早是在唐代,可到了北宋初期就已经是一种流行于大众的奢侈品了。对于琉璃的由来至今说法不一,但大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琉璃最早始于波斯,而同一时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让大量琉璃涌入中国。

琉璃作为人造水晶,诞生的具体年代可以追溯至古波斯帝国时期。早在波斯入侵希腊前就曾赠予过希腊一批琉璃以示好感,可是这种琉璃在当时不过是一种宝石的赝品,所以没有真正得到重用,直到阿拉伯帝国兴起后才大规模使用这种琉璃,而由此琉璃的技术也传遍了世界。

琉璃贸易至中国后,影响力迅速提升,主要是在中国除了一般的玉石以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宝石,所以琉璃进入中国后才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将琉璃视为一种珍惜的奢侈品。与西方看瓷器一样,中国对琉璃的痴迷一直到了明代达到了顶峰,这时琉璃技术已经完全被中国当局所掌握,因此也生产出了不少富余品,自然也就贸易到了国外,而去了欧洲的这批琉璃还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张脸,可见在琉璃的影响下中国的宝石文化得到了延伸。

琉璃的发明虽然现在不可考证,但是在中世纪还是有不少阿拉伯化学家实验合成琉璃,特别是对于非铅合成琉璃实验的研究,在当时铅依旧是一种紧俏资源,所以对于铅的争夺就是一场资源的长久争夺,因此对于非铅的琉璃制造工艺就是当时追求的一个行业内的工艺结晶。但这种非铅的合成工艺却直到18世纪才被攻破,此前一直都需要二氧化铅作为原料,因此对铅的需求量激增。

对于激增的铅需求量,阿拉伯帝国开始过度开采非洲的铅矿源,不过这也是当时唯一能够大规模制造琉璃的成熟工艺。琉璃本来就诞生于偶然,过去波斯帝国注重科学研究,在开发点石成金这项技术上下了大功夫,而这种炼金术却并没有成熟,反而成就了琉璃的合成,琉璃在当时并不算太高温度下能够合成也主要归功于二氧化铅的性质,所以在合成的温度没有突破时其实琉璃的合成工艺也不会有较大突破。

所以在合成琉璃的工艺中,这项从古波斯帝国中走出来的合成工艺从出现就持续了上千年,直到18世纪才有突破。不过放弃用二氧化铅却是放弃采用古法制作琉璃的开始,也被看作是近代玻璃的起源,而玻璃变得普遍化也是从放弃采用二氧化铅,同时使用其他材料开始的,这也促使琉璃这种原本的奢侈品变为了近代触手可得的玻璃。

后来琉璃的价格开始越来越亲民,虽然直到清代晚期琉璃在中国的价格依旧是不菲的,但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琉璃的工艺已经越来越成熟,并适用于成熟化是大规模生产,因此到了清代晚期琉璃的生产量激增也是琉璃价格越来越下降的原因。

琉璃的价格虽然有下调,可是在中国清代晚期依旧采用古法合成琉璃的工艺,因此就需要大量的二氧化铅,所以在中国制造琉璃的工厂内经常有铅中毒的事件发生,这也是西方国家无论如何都要改进琉璃生产工艺的原因。到了在17世纪化学单独作为一门科学分离了出来,这便给予了合成化学一个进步的机会,而琉璃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生产工艺的大跨越,成为了现代玻璃的前身。

当然古法合成琉璃也有其优势,这也是中国数千年坚持古法合成琉璃的原因,除了琉璃更加贴近水晶以外硬度更高,不易摔碎等等都是其固有优势。而在现代玻璃合成工艺中都讲究一个快字,这就造成了玻璃本身价值并不高,另外在硬度和光泽等与古法琉璃对比就更加差之甚远,所以玻璃虽然是宝石琉璃的同材质的孪生兄弟,可是价值却非常之低。

西洋玻璃传入中国就更晚了,虽然在欧洲18世纪就出现了工业化的玻璃生产厂,可是传入中国却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玻璃最早定义为一种建筑材料,可是在中国却一直没有多少市场,直到清代晚期这种洋玻璃的高价值也仅仅只局限于当时的一种跟风思维。

当然人造玻璃的工艺完善,也影响到了琉璃的发展,由于玻璃在中国的生产扩大化,被做成琉璃样饰品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因为成分一致所以导致琉璃逐渐被这种现代玻璃挤出市场。虽然玻璃是有目的而产生的一种新时代的材料合成工艺,可是琉璃却依旧是千年前无心插柳的杰作。

琉璃从阿拉伯帝国传入中国后迅速占领了上层社会的市场,这与玉器的上千年沉淀不同,琉璃进入中国的时候正值唐朝盛世,所以消费能力特别强,由此在奢侈品消费上也更愿意投入,当时西域商贸是世界最大体量的商贸,也是西域的商贸使得琉璃进入中国,而当时琉璃作为阿拉伯帝国给予唐朝的国礼,被给予很高的评价,它对等于中国瓷器,是一种高规格的奢侈品。

所以唐朝对琉璃的第一印象就是国之重器,正因为如此琉璃的生产工艺才被中国研究了几个世纪之久,最终在明代被彻底掌握。对比一些欧洲国家,即使在没有战乱的年代要想掌握琉璃的生产工艺也很难,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二氧化铅,而唯一可以持续开采的铅矿都位于北非,开采条件相对简单,当然波斯和中亚也有,可这都是阿拉伯帝国的领土,所以欧洲想要掌握琉璃的生产工艺就难上加难了。

于是欧洲采用了非铅合成工艺来取代琉璃,进而合成了玻璃,不过这玻璃合成后与琉璃的对比就差之甚远,所以琉璃保持古法合成就成为了保证琉璃依旧是宝石的方法,不过玻璃作为一种现代工艺品的材料依旧以数量和价格低廉博得了中国的欢迎,并在清代晚期进入到了中国,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琉璃到底寓意了什么,有很多说法,可是比较流行的依然是阿拉伯帝国的通商礼物,此前为了与唐朝通商,阿拉伯帝国主动发起挑衅,并攻破了唐军在西域的据点。可是唐朝的强硬态度还是让阿拉伯帝国不得不低头,最后相互赠送国礼和平解决了,不过这也让琉璃赋予了深刻寓意,它是阿拉伯帝国与唐朝友好的见证,所以唐朝高层对它很看重,甚至皇帝都会佩戴琉璃饰品。

可到了元朝初期,欧洲各国为了讨好元朝也给予了元朝大量的琉璃饰品,又被冠以宝石自居,换取了元朝大量的真金白银。不过这种朝贡上宣传自己的特产情有可原,但在元代不少欧洲商人在中原建立了不少了琉璃烧制厂,也在中国境内发现了铅矿,由此中国开始了自行生产琉璃的历程,到了明朝初年,琉璃在中国的生产已呈现了规模化。

同时明朝流行水晶制品也与琉璃的自主化生产有关,在被中国视若珍宝的琉璃也得到了帝王的高度肯定,明朝的宣德皇帝就非常喜欢琉璃,并赠予过一些给予他的嫔妃。而在中国如此受欢迎的琉璃在欧洲也是备受欢迎,一方面它得到了来自亚洲强国的肯定,另一方面欧洲有铅矿适于进行琉璃的生产,所以琉璃在欧洲的规模化生产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而欧洲大量生产的琉璃也被高价出售到了中国民间,成为了一个奢侈品行业的开端。

既然明朝可以大规模生产琉璃,为何不生产卖到民间呢?

主要还是因为明朝自身的原因,明朝有专门的造办处,所以要想造办处向民间开发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也是体现了中国集权的象征。可是欧洲不一样,欧洲诸侯国林立,需要经济维持争霸,于是大量生产琉璃出售给明朝完全是为了能够维持国家的生产开销而已,后来出现了不少私营的琉璃生产公司,也是在荷兰和卢森堡境内成立的琉璃生产厂,不光经销欧洲也负责东亚的产品销售,所以这些国家在明朝大肆掀起奢华之风时就赚了不少钱,自然也有能力继续称霸于欧洲。

琉璃作为少有的经典的人造宝石,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中西方都给予它很高的附加值,这在很多宝石上是看不到的。比如钻石也是在清代晚期才进入中国的,而琉璃却比它早上千年之久,琉璃不仅在中国有高价值,欧洲同样有高价值,特别是对于人造宝石这个层面,要想博得人心就必须有极高的附加值,而琉璃的附加值很高就在于它曾经受到过阿拉伯帝国的高度赞扬。

同时由于铅矿,欧洲很难开采出大量铅矿以供生产琉璃,不过也是在中国境内发现铅矿不久,欧洲在法国北部山区也发现了铅矿,由此法兰西帝国开始生产琉璃,并在欧洲大量销售,而中国制造的琉璃则大多用于造办处,供皇帝的私人之用,但对于宝石的认同性却难得的出现了一致,这也造成了琉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硬通货。

明朝的造办处制造的琉璃工艺品堪称绝世之作,所以这在赠予西方使节时就曾引发欧洲的轰动,甚至还引发了琉璃的古法制作运动。这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少见的技术返古,可是也引发了琉璃的点石成金的运动。琉璃被看作是一种中性介质,它也被当作是可以点石成金的瑰宝,成为了炼金术的追求对象,所以针对于琉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

而琉璃最终也没能形成那种点石成金的宝物,仅仅只当作了一种象征性的宝石,不过在中国却一直把琉璃当作是女性用的装饰品,并非玉器那般普遍。作为中国官方承认的宝石玉器的价值非同一般,每一位来自中国的使节都会赠予这种昂贵的玉石,虽然西方并不认同玉石可是依旧在价值上给予了玉石肯定,玉器并不会像宝石一样拥有不少特性。

所以对于玉石而言还不及琉璃来得实在,琉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与玉器相竞争,不过到了清代琉璃大规模生产加剧以后,开始不断贬值。当然欧洲也面临着炼金术哲学在实践中的彻底破产,同时也引发了一场科学危机,琉璃并不能作为点石成金的宝物,也不能成为其他亮丽的宝石。于是琉璃依旧维持着不高不低的价值段位,直到玻璃大规模在欧洲生产以后,与琉璃相同的普通玻璃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同时用到了工业建设用途,这就迫使琉璃成为了一种普通化的材料而自居了,最终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琉璃作为最初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存在的宝石并承载着特殊的寓意,可是琉璃这种人造水晶并没有像现代看赝品一样的眼光去看待它,反而对它称赞有加,当然这与阿拉伯帝国后来的追捧有关。当时阿拉伯帝国地处荒漠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宝石,虽然黄金无数,可货币的黄金略感庸俗,便没有当作国礼用品,反而是古代波斯的人造宝石琉璃成为了主角,让阿拉伯帝国当成了国礼送给了唐朝,后来唐朝对琉璃给予了极高评价,这就让琉璃就此成为了一种高价值宝石。

中国很早就承认了琉璃的高价值,可打入欧洲却是在中世纪之后。奥斯曼帝国灭东罗马帝国后拿出了大量琉璃作为礼品送给欧洲国民,这就让琉璃一下进入了欧洲的上流社会,而欧洲的炼金术哲学也需要琉璃当作一种样本作为参考,这就进一步推动了琉璃走向高价值时代。不过后来古法炼制琉璃的淘汰和现代玻璃的诞生就彻底让琉璃止步于18世纪,也是在18世纪英国殖民印度让大量宝石流入欧洲,这也让有了更多选择的欧洲市场开始逐渐抛弃琉璃。

同时各种宝石的大量流入也让欧洲有了更多选择,琉璃开始逐渐走入中低端市场。另外先进的玻璃生产工艺在19世纪实现了连连突破,也让原本高价值的琉璃一下子负于了西洋玻璃,同时西洋玻璃也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低价值的曲线,这就让琉璃开始逐渐退出奢侈品的高价值市场,开始逐渐走入平常家庭,不过它难得的东西方共同认可性却是非常罕见的。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琉璃贸易至中国后,影响力迅速提升,主要是在中国除了一般的玉石以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宝石,所以琉璃进入中国后才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将琉璃视为一种珍惜的奢侈品,与西方看瓷器一样,中国对琉璃的痴迷一直到了明代达到了顶峰,这时琉璃技术已经完全被中国当局所掌握,因此也生产出了不少富余品,自然也就贸易到了国外,而去了欧洲的这批琉璃还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张脸,可见在琉璃的影响下中国的宝石文化得到了延伸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