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3-04-11 来源:六九路网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考试即将开始了,请同学们适当做好语文第二单元试题,语文考试试题是语文最重要的承载形式。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1.下面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唾手可得 管中窥豹 沟壑

B.不肖子孙 茂林修竹 劝勉

C.门庭若市 衣锦还乡 栖息

D.无礼取闹 贪得无厌 蓑笠

2.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D.恣君之所使之

4.下面加点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 师:军队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失其所与,不知 与:参与

D.当室者死 当:掌管

5.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低微

B.国人皆劝 劝:劝说

C.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谢:道歉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果真

6.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既东封郑 B.越国以鄙远

又欲肆其西封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7、与例句“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敢以烦执事 C.必以长安君为质 D.阙秦以利晋

8.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寡人不知其力之 不足也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其敢有不尽力者乎

C.然后乃求谋臣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9.下列“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子犯请击之 ④何后之有

⑤若水之归下也 ⑥非二三子之罪也

⑦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⑧又郊败之

⑨何厌之有

A.①⑤/②⑥⑦/③④/⑧⑨ B.①⑤⑦/②⑥/③⑧/④⑨

C.①②⑤/③⑥/④⑨/⑦⑧ D. ①⑦/②⑤⑥/③⑧/④⑨

10.下面加点词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 ②越过以鄙远 ③赵王之子孙侯者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南至于句无 ⑥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⑦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⑧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⑨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⑩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①③/②⑦⑧/④⑤⑥/⑨⑩ B.①⑥/②③⑨/④⑤/⑦⑧⑩

C.①③⑥/②⑨/④⑤⑩/⑦⑧ D.③⑥/①⑨/②④⑤/⑦⑧⑩

11.下列句式特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介词结构后置)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C.忌不自信 (定语后置)

D.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12.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年几何矣?

C.今齐地方千里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15题(9分)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 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将帅二三子妇以蕃 二三子:你们

B.丈夫二十不取 丈夫:男子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礼:礼仪

D.国之孺子游者 孺子:年轻人

1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含义不同的一项 ( )

A.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B.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C.其达士,洁其居

D.必问其名

1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将免者以告

B.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

C.生二人,公与之饩

D.而摩厉之于义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8题。(9分)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 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

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膑以刑徒阴见 阴:暗中

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再:第二次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客气

D.明日为五万灶 明日:明天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赵急,请救于齐 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②门虽设而常关

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8、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

C.“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四、完成19—21题(26分)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

(2)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译文:

(3)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译文:

20、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译文:

(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译文: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我,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我。

译文:

21、填空(6分)

(!)《触龙说赵太后》选自 《 》,是我国西汉时期 整理的。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

(3)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受下赏。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10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22、诗中用了 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吴宫怀古①

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②,奢云艳雨只悲风③。

吴王事事堪亡国, 未必西施胜六宫。

① 吴宫:吴王夫差昔日的寝宫。

② 香径,长洲:采香径,长洲苑,昔日吴宫里的处所。

③ 云雨:用巫山神女的故事喻指吴王夫差与西施的风流韵事。

23、诗人所见吴宫景象有什么特点?诗人认为夫差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答:

六、作文(60分)

触龙和赵太后在如何对待子女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观点。结合你身边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字数800字左右。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1——5 C D D C C 6——10 D D C B C

11——15 C D C C C 16——18 A D D

翻译

19、(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2)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

(3)看见白色木质上写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照看那些字。

诗歌 鉴赏

22、对比或反衬。诗歌前三句描述了越王勾践胜利归来,战士们得到赏赐衣锦还乡,王宫中歌舞升平、繁华欢乐的景象,极为铺排、渲染,正是为了反衬最后一句“只今唯有鹧鸪飞”的凄凉景色,前后对比,发人深思。

23、残败凄凉。夫差亡国的根本原因是骄奢淫侈,而不应归罪西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