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2020-08-22 来源:六九路网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晋朝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大诗人李白爱酒,杜甫有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宋代大文豪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唐朝的柳宗元爱树,他不仅爱种树,更能从种树中得到做人的道理、做官的道理。

寻访柳宗元·朱文科

任何民族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山水这一基本载体。山以它的坚固稳定性,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本质和历史的传统性,水以无穷的流动、莫测的变幻,表现出了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内涵性和进步性。曾有专家这样评价永州:“如果说张家界是一幅画,那么永州就是一本意味隽永的书。”元结、柳宗元、周敦颐这三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做出了许多开源性贡献的杰出人物,正是因为以永州这本特质的书为载体,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当

中,影响最深远的当数大散文家大诗人柳宗元了。柳宗元在永州人的口语中尊称为柳子,柳宗元的塑像叫作柳子菩萨,永州现有柳子庙、柳子街,而这,无不折射出永州人民对柳宗元的敬仰奉崇。

柳子庙位于河西柳子街边,修建于唐元和九年,砖木结构,前后共三栋。庙大门上方竖立“柳子庙”三字的石刻,左右侧门上各题有“清莹”、“透澈”行书二字。进入庙中,我们来到前殿,楼上是戏台。穿过戏台是看坪,踏上十三级石阶,就是中殿,里面共三间房子。由殿内拾级而上为后殿,面积较大,端立着柳宗元的白色塑像。我在柳像前,怀着十分的敬仰肃立良久。他没有陶渊明的恬然,也不会像王维去皈依佛门,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于是,他在游山玩水中求乐,借诗文抒发愤世嫉俗、怀才不遇之情。

站在柳子庙,我多么渴望世间存在时空隧道,让我从容地跑到柳子面前,哪怕是一分钟的亲密接触,我会满足终生。当然,这只能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我只能跑到庙前的愚溪边,双手浸润在清凉的流水中,有如触摸到柳子高贵而纯洁的灵魂,还有满溪的愁情别绪。永州的山水再美,毕竟不是他的乡土,永州的人情再浓厚,也无法抚平他心灵的创伤。这满溪的泉水,不正是柳宗元当年思乡泪水汇聚而成的吗?

元结的归隐,柳宗元的悲情,周子的沉思……他们伴着消消涨涨的河水起落沉浮,给后人留下多少感叹。

一、文言字词释疑 1.通假字

①既然已,勿动勿虑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③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2.古今异义

①故乡人号之“驼” ..

古义:两个词。故,所以。乡,乡里。 今义:家乡。 ②既然已 ..

古义:两个词。既,已经。然,这样。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用“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③不抑耗其实而已 ..

古义:两个词。其,它的。实,果实。

今义:副词,表示讲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的意思。 ④若不过焉则不及 ..

古义:两个词。不,不是。过,过多。

今义:一是副词,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深,或者指范围,往小里说;二是连词,表示转折。

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

古义:小民,地位低的人的自称。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3.一词多义

通“矣”,了 通“繁”,繁殖 通“尔”,你,你们

①其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代词,它、它们.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表推测语气,大概.

早实以蕃 表递进关系,而且.

验其生枯 表目的关系,来 ②以爪其肤以.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介词,把.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

不及 就是③则若不过焉则.

他植者则不然 却.

那么

其乡曰丰乐乡 代词,他的.其本欲舒 指示代词,那.

欲舒 树根其本.

④本

以观其疏密 树干摇其本.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方法⑤性凡植木之性.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4.词类活用

①名我固当:名词用作动词,起名。 .②驼业种树:意动用法,以……为业。 .

③且硕茂,早实以蕃:名词用作动词,结果。 .④非有能硕茂之也: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⑤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动用法,使……早、使……多。 ..⑥其筑欲密:名词用作动词,捣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用作动词,用指甲掐。 .

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文言句式

①故不我若也:宾语前置句(“故不若我也”)。 ②移之官理: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6.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只是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罢了,也没有能耐使树木结果早且多。 ②虽然说这是爱护它,实际上是伤害了它。

③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并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我们又困苦又劳乏。 7.名句默写

①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________。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________,________;故不我若也。 ③问者嘻曰:“不亦善夫!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若不过焉则不及 ②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 ③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 二、文本内容赏析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然而作者仅仅是为人立传吗?文中哪句话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明确:传其事以为官戒 1、“其”指的是谁?“事”又是何事?作为什么官戒?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要解决这几个问

本性

性命

题。

察其事——探植木之性

讨论:郭橐驼种树的秘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阅读课文,讨论并用在原文中勾画、做批注。 种树方法 种后态度 结果 原因分析 郭橐驼 他植者 写作方法:对比 总结:原来,郭橐驼种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顺天致性,为所当为,有所不为。

2、为官戒——探养民之术 讨论:作者说他问“养树术”,得“养人术”,种树与官理有何相似之处?郭橐驼如何描述官吏?官吏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讨论并用在原文中勾画、做批注。 描述 行为描述 结果 相似之处 结论 他植者 官吏 写作方法:类比 3. 作者得出的“养人术”是什么?

明确:顺民之性以养民。要了解百姓,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做好官府该做的事,不要朝令夕改,繁政扰民,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4. 从一个生活中的人和事,作者提炼出了“养人术”。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宗旨是“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用。显然,柳宗元写作的目的不是空谈道理,而是 “传其事以为官戒”,为什么要“以为官戒”呢?联系当时的背景思考并回答。

背景:中唐时期,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