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武牧羊说课稿

苏武牧羊说课稿

2020-05-18 来源:六九路网


苏武牧羊

说教材

《苏武传》是高中语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人物传记,要在读懂本课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注意传记作品多样的叙事手法,学习传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说学情分析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苏武传》节选近2000字,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是要面对这么长的文言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也不能很到位。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准确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梳理其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说教学重点:

新课标强调: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因此我把学习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说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多个人物形象,及其所采用的细致入微地描写,体会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

说教法

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打算采用:

1.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2.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苏武的人物形象.

3。表演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表演中体悟苏武的人物形象。

说学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

2.小组合作讨论法

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学习经验.

说教学过程

本课围绕一个“节”字入手,先梳理文章,再分析人物。在说、演、悟中,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我设置以下环节:

1.新课导入,从说文解字知节

2。初读文本,从文章梳理知节

3.品读课文,从人物形象析节

4.迁移拓展,从古今故事谈节

5.课后作业,从颁奖词中论节

1。新课导入,从说文解字知节

说文解字,一课一字。节,繁体字.,形声字,从竹从即,左形右声。本义:竹节。

这一环节,我将以“节\"的说文解字来导入新课,通过剖析“节”字,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以及学习兴趣,同时为下个环节以“节\"为线索梳理全文做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2.初读文本,从文章梳理知节

(1)承接上文的“节”字,引导学生围绕“节\"来梳理全文,小组讨论,师明确。

明确:文章大致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持节出使

第二部分3―8自然段两次守节求死

两次为节拒降

一次护节求生

第三部分9、10自然段不辱使节,白发归国

进而让学生总结:“节”不仅是使者出使的凭证,也是一国尊严的象征。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自主学习讨论,不仅解决本课的知识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品读课文,从人物形象析节

在文章第二部分中,苏武的守节护节英雄事迹,使其人物形象得以彰显,下面让我们

来具体分析一下。

(1)先从两次为节拒降入手,引导学生找出与苏武形象截然相反的三个反叛人物:张胜、卫律、李陵,再逐一分析.张、苏二人对比的内容较短,可一带而过;……分析苏、李二人,可点派两名学生来分角色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一段,再由学生自评,从人物的言语对话中感受人物形象.

A张胜面对卫律逼降作何反应?

请降

B卫律劝降苏武,使用何种手段,苏武作何反应?

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不动,不应

C李陵劝降苏武,使用何种手段,苏武作何反应?

晓之以理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动之以情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讨论法和诵读法,对比来分析人物形象。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讨论中剖析人物形象,在诵读中感受人物形象,达到深入剖析人物形象的目的。

(2)在这一环节,我将设置问题,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苏武

的人物形象。

文中曾提到苏武两次舍身求死,从容就义,一次被阻止,一次被救活。后面囚禁在海上时,又极力求生,这是什么原因,前后是否矛盾?

A组织学生演一演两次苏武求死的内容,表演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谁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表演得更好.

(可引导学生从对话、动作等细节描写方面,来点评分析。在这一演一说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体悟人物形象)

B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苏武求生的原因,经过上一环节的一演一说,学生不难分许出:苏武为守护大汉的尊严,忍辱偷生,如此便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

4.迁移拓展,从古今故事谈节

苏武是一个感动古今的人物,他的民族气节千古流传.让学生说说古往今来,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及其事迹.

5。课后作业,从颁奖词中论节

为苏武写一份颁奖词。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

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苏武传

班固

张胜请降

苏武 卫律 逼降

李陵劝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