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知识点
第一章 医院膳食
一、医院膳食包括:基本膳食、治疗膳食、辅助膳食。其中,基本膳食包括:普通膳食、软饭、半流质、流质。治疗膳食包括: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少渣膳食、糖尿病膳食等。 二、普通膳食的特点:1、基本同健康人膳食。2、一日三餐,每餐间隔4个小时。3、膳食结构和烹饪基本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适用对象:1、体温正常,咀嚼和吞咽功能正常,消化机能基本正常的病人。2、所患疾病及治疗对膳食无特殊要求的病人。3、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老年科等病人部分可使用。膳食原则和要求:1、膳食配制按照平衡膳食原则,做到食物选择多样化。2、每日提供的总能量、蛋白质和其他主要营养素按照成年人轻体力劳动的参考摄入量制订。总能量9210~10880kJ(2200~2600kcal),蛋白质66~78g(占总能量12%),脂肪60~72g (占总能量25%),碳水化合物300~350g(占总能量55%)。3、三餐:早餐25%~30%,午餐40%,晚餐30%~35%。4、折合成食物:全天然谷薯类400g,蔬菜500g,肉蛋类150g,牛奶250ml(或豆浆400ml),烹调油2汤匙(20g)。(均以生食重量计)5、将食物分为谷薯类、肉蛋禽类、鱼虾贝类、绿叶蔬菜类、根茎类、奶类、豆类及制品类,油类等,在同类食物中有多种选择,其中每日蔬菜不应少于300g。黄绿色蔬菜应>50%。制订周食谱可以做到食物多样化,基本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给。6、食物烹调应按照清淡少盐,少用油煎炸、熏烤等方法,做到色、香、味、形俱全,以利保护或刺激食欲。7、食物加工应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流失。住院病人不宜选择和不宜经常选择的食物:油条、油饼、糯米、辣椒、肥肉、内脏类、奶油、黄油、刺激性调味品等。应注意的问题:1、食谱制订和制作要照顾民族风俗、地域习惯的特殊性。2、了解患者的食物过敏史(如海产品中的鱼、虾、螃蟹,干菜中的黄花菜等)。3、应选择最常用食物和百姓知晓的食物,新资源食物应用要慎重。4、注意成本核算。5、医院普食与家庭膳食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按照平衡膳食原则,以预防慢性疾
病为指导而制订的。6、应对住院病人进行合理营养与健康的宣教,病人康复出院时,应有营养指导意见或出院营养医嘱,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学到合理营养的知识,直观了解科学配膳的实例。尤其是执行选餐制的医院更应将营养知识宣教列入工作常规。
三、软饭的特点:质软、容易咀嚼、易消化的膳食,常作为半流质到普通饭的过渡膳食,每日供应三餐或五餐。适用对象:1、咀嚼或吞咽不利者。2、小儿、老年人、产妇。3、低热、食欲差、胃肠功能差。4、手术恢复期。膳食原则和要求:1、基本同普食。2、食物加工要细、软、烂。3、不宜选粗纤维多的蔬菜和富含肌腱、软骨的肉类。4、鱼类要剔去刺骨。5、烹制要清淡少盐。6、主食以发酵面食为主。7、长期采用软饭的病人因蔬菜在切碎、蒸煮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较多,应注意补充。
四、半流质的特点:是干稀搭配、易咀嚼吞咽、易消化的膳食,为流质到软饭或普通饭的过渡膳食。一日5~6餐,其中2~3餐为加餐。适用对象:1、食欲差、咀嚼、吞咽不便者;2、发热、胃肠道炎性疾病、手术后恢复期患者;3、儿科、妇产科、老年病房的普食也可按其特点配置,其原则为平衡膳食,能量和营养成分同普食。膳食原则和要求:1、全日提供总能量在5020~5860kJ(1200~1400kcal/d)左右。蛋白质45~53g(15%),脂肪33~39g(25%),碳水化合物180~200g(60%)。2、折合成食物:谷薯类150~200g,蔬菜300g,肉蛋类150~125g,牛奶250ml(豆浆300ml),植物油20g。3、每日供给5~6餐,其中两餐之间为加餐,能量分配为早餐25%,加餐5%,午餐35%,加餐5%,晚餐30%。4、各种食物皆应细,软碎,易咀嚼,易吞咽。5、选择含粗纤维少或肌腱少的食物。6、干稀搭配或半固体食物。7、加餐食物的总容量为300ml左右。8、腹部手术后禁食胀气食物,如牛奶、过甜食物、豆类。9、禁食硬果类和刺激性食物、辛辣调味品。
五、流质的特点:为液体状食物或在口腔可融化为液体的食物。能量低,必需营养素不足,只能短期(1~2天)使用。适用对象:1、高热、食欲差,咀嚼、吞咽极度困难者。
2、急性炎性胃肠道疾病、恶心、呕吐者。3、体质重度虚弱者、大手术后的第一次进食。膳食原则和要求:1、所用食物皆需制成液体或进口即能融化成液体。2、营养成分:蛋白质20~30g,脂肪30g,碳水化合物130g,维生素和矿物质均不足,总能量约4180kJ/d(1000kcal/d)左右。3、每日供应6~7餐,每次容量250ml,每日总量2000ml左右。4、食物避免过咸或过甜。5、根据病情不同,调整流食的内容,如腹部手术后禁用胀气的食物,口腔手术用稠流食,咽喉部手术用冷流食,胰腺炎患者用无油清流食。
六、高蛋白膳食的特点:在能量供给充足的基础上,提高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按1.2~2g/(kg·d),或蛋白质的量占总能量的15%~20%。适用对象:1、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和低蛋白血症。2、代谢亢进性疾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结核病、神经性厌食、精神抑郁症、肿瘤等。3、重度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重度创伤、脓毒血症后。4、大手术前后。膳食原则和要求:1、在能量供给充足的基础上,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比例,但以不超过总能量的20%为宜,每日总量要在90~120g,其中优质蛋白质占1/2~2/3。2、对食欲良好的患者可在正餐中增加蛋、肉、奶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食欲差或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可采用高蛋白配方肠内制剂。3、原则上一日三餐,食欲差、儿童、老年人、胃肠功能差等可增加餐次。4、适当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5、食物选择要多样化,制作要清淡,注意色香味。6、能量估算与实际需要,以及病人的接受程度往往有差距,要逐步增加,或以营养评价指标的变化为依据进行调整。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饮食计划前要全面了解病史、饮食习惯、民族风俗。2、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不低于50%,才能保证蛋白质充分吸收利用,蛋白质不宜过高,>20%时,吸收利用率反而下降。3、对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和营养不良病程较长的病人,增加蛋白质要多次少量,循序渐进,并注意观察肾功能。4、久禁食、食管疾病、神经性厌食、儿科疾病等病人,因长期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不宜立即供给高蛋白饮食,应从低蛋白流食开始,每次200~300ml。一日5~6次,适应2~3天后,逐步增加。5、选择畜肉类注意同时增加的脂肪量,以鱼虾禽类和大豆类为宜。6、必要时,对病人做营养状况对比评价。7、适量增
加钙的摄入量。8、注意与经治医生、家属和病人的沟通,作好营养宣教和指导。
七、低蛋白膳食的特点:控制膳食中的蛋白质含量,以减少体内含氮代谢产物积聚,减轻肝、肾负担,在控制蛋白质摄入量的前提下,提供充足的能量、优质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情况,决定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每日蛋白质总量在20~40g。适用对象:1、肾脏疾病: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尿毒症。2、肝脏疾病:肝昏迷前期、肝性脑病、肝昏迷。膳食原则: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确定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质量。1、每日膳食中的能量应供给充足,碳水化合物不低于55%,必要时可采用纯淀粉食品及水果增加能量。2、肾功能不良者在蛋白质定量范围内选用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大豆蛋白、瘦肉、鱼虾,为保证能量供应可适量采用麦淀粉来代替部分主食。3、肝功能衰竭患者应选用高支链氨基酸,低芳香族氨基酸以豆类蛋白为主的食物,要避免肉类蛋白质。4、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应充分供给。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减少肠道氨类物质吸收或增加氨类物质排出,制做方法要细、软、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6、观察指标:肝功能、肾功能。7、注意对厨师、病人和家属的指导。 八、低盐膳食的特点:通过调整膳食中的钠盐摄入量来纠正水、钠潴留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全日食盐总摄入量控制在1~5g。适用对象: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肾炎、妊娠毒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患者。膳食原则:1、食盐量以克为单位计算,限制每日膳食中的含盐量在1~5g。2、根据具体病情确定每日膳食中的具体食盐量。如水肿明显者1g/d,一般高血压5g/d。3、此类膳食的用盐量在食物准备和烹调前应用天平称量后加入,食盐应分配在三餐中,不可集中食用。4、已明确含盐量的食物先计算后承重配制,其他营养素按正常需要。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除限用食物以外,其他食物皆可食用。2、不用和少用含钠高的食物:油饼、咸大饼、油条、咸豆干、咸花卷、咸面包、咸饼干、咸蛋、咸肉、火腿、酱鸭、板鸭、皮蛋、香肠、红肠、咸菜、酱菜和一切盐腌食物,及其他含盐量不明的含盐食物和调味品。
九、无盐膳食的特点:在食物选择和烹调加工过程中不用食盐、酱油和其他含钠盐调味品,全日食物总含钠量不超过1000mg。适用对象:同低盐膳食的病情严重者。膳食原则:1、一般只能短期使用。2、使用期间观察患者血钠情况,以防止出现低钠血症。3、在膳食配制过程中禁用食盐和含盐调味品,禁用盐腌食品。4、必要时可用钠盐酱油代替食盐。5、计算全天食物的含钠量,包括水。必要时,食物加工用蒸馏水。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除了禁用食物外,其他食品可根据患者的进食情况进行调配。2、不用食物:食盐、油条、油饼、咸大饼、咸花卷、咸蛋、皮蛋、酱豆腐干、咸菜、酱小菜、泡菜、酱油、咸饼干和含食盐的调味品,及一切腌制品。
十、低钠膳食的特点:本膳食的含钠量在700mg以下,病情严重者控制在500mg以下。此膳食需在临床严密监测下短期使用。使用对象:同低盐膳食的病情更严重者。膳食原则:1、除禁用食盐和含盐调味品外,还禁用含钠高的食物等。2、每日计算膳食的含钠量。3、参照食物的含钠量选用含钠低的食物。4、使用期间密切观察血钠情况,注意防止低钠血症。食物选择:除参照低盐、无盐膳食外,皮蛋、海产品等含钠高的食物和调味料、含碱的馒头糕点、刺激性调味品皆应禁用。
十一、低脂膳食的特点: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以改善脂肪代谢和吸收不良而引起的各种疾患,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脂肪摄入的控制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一般限制、中等限制和严格限制。适用对象: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囊疾患、胰腺炎、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肥胖。膳食原则:1、食物配制以清淡的平衡膳食为原则。2、脂肪:(1)轻度限制:占总能量的25%以下(50g以下),要定期计算膳食的脂肪总量。(2)中度限制:脂肪占总能量的20%以下,脂肪总量控制在30g以下。(3)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在15g以下,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患者。3、限制烹调油。4、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烩为主。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米、面粉、面条、小米、豆腐、豆浆、各种蔬菜、低脂奶、脱脂奶、鸡蛋白、鱼、虾、海参、海蜇、兔子肉。2、少
用和不用食物:鸡蛋、肥肉、全脂奶、畜肉、花生、核桃及其他油炸食品,奶油糕点和其他含脂肪高的食物。
十二、低胆固醇膳食的特点:在低脂膳食的前提下,控制每日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在300mg以下。适用对象:高血压、冠心病、胆结石、高脂血症、痛风。膳食原则: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使其体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2、控制脂肪总量,在低脂肪总量,在低脂肪膳食的基础上,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3、烹调用油,多选用茶油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有助于调整血脂。4、多用香菇、木耳、海带、豆制品、燕麦、荞麦、魔芋等有助于调节血脂的食物。5、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利于降低血胆固醇。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各种谷类,低脂奶、去脂的禽肉、瘦肉、鱼、虾、兔子肉、水果、豆制品、各种绿叶蔬菜。2、少用和不用食物:油条、油饼、油酥点心、全脂奶、肥肉、牛羊肉、肥禽、蟹黄,脑、肝、肾等动物内脏、动物油及其他含脂肪高的食品,鱿鱼、乌贼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十三、少渣膳食的特点:本膳食需要限制膳食中的粗纤维,包括植物纤维、肌肉和结缔组织,其目的是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减少粪便的数量。适用对象:咽喉部疾病、食管狭窄、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及消化道手术;结肠过敏、腹泻、肠炎恢复期、伤寒、肠结核、肠道肿瘤、消化道出血。膳食原则:1、食物制做要细软烂,蔬菜去粗纤维后制成泥状。2、同时给以低脂膳食。3、主食宜用白米、白面等细粮。4、禁用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少量多餐、根据病情可采用少渣半流或少渣软饭。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烂饭、粥、小馒头、白面包、软面条、鱼虾肉泥、豆浆、豆腐、豆腐脑、鲜奶、酸奶、奶酪、胡萝卜、土豆、南瓜、冬瓜、水果泥、蛋糕、饼干、藕粉等。2、忌用食物:各种粗粮、大块的肉、油炸食物、强烈的调味品、整粒的豆、硬果、多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韭菜、豆芽、菠萝、菠菜等。 十四、高纤维膳食的特点:增加膳食中膳食纤维,一日膳食中的膳食纤维总量应不低于30g。适用对象:功能性便秘、肛门手术后恢复期、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慢性胰腺炎、痛风、胆囊炎、胆结石。膳食原则:1、在普通膳食基础上,增加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2、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空腹可饮用淡盐水或温开水,以刺激肠道蠕动。3、如膳食中增加膳食纤维有困难时,也可在条件许可下采用膳食纤维制剂。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玉米、玉米渣、糙米、全麦面包、甘薯、各种豆类、绿叶蔬菜类,如芹菜、韭菜、菠菜、油菜、油麦菜、芥蓝等,豆芽、笋、萝卜、香菇、海带、琼脂、魔芋、果胶等。2、少用和不用食物:辛辣食品,过于精细的食品。
十五、糖尿病膳食的应用目的:通过饮食控制和调节,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负担;控制血糖、血脂,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对象:各种类型的糖尿病,糖耐量低减。膳食原则:1、能量:应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糖,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和其劳动强度、活动量大小等因素计算总能量,总能量应能维持理想体重底限为宜。2、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宜占总能量的50%~60%,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3、脂肪:占总能量的20%~2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为1:1:0.8,胆固醇小于300mg。4、蛋白质:宜占总能量的12%~18%,成人按1g/(kg·d),营养不良者,按1.2~1.5/(kg·d)供给,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应不低于总蛋白的30%。5、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每日膳食纤维的总摄入量应在20g以上。6、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钙、硒、铬、锌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食物。7、食盐:<6g/d。8、合理安排餐次。每日至少三餐,做到定时定量。三餐的分配比例可参考饮食习惯、血糖情况。餐后血糖过高的可以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分成4餐或者5餐。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或其他原因出现低血糖时,应调整饮食,在不增加食物量的前提下,可在两餐之间加餐,一般加餐量占总能量的5%。食物选择:1、可基本随意选用的食物:含糖量在3%以下的绿叶蔬菜、瓜茄类、不含脂肪的清汤、茶、饮用水。2、可适量选用的食物:米饭、馒头、面包、玉米、燕麦、荞麦等粮谷类;绿豆、赤豆、黑豆、蚕豆、黄豆等豆类制品;鲜奶、酸奶、奶酪;鱼、虾、瘦肉、禽肉、蛋;鲜果、土豆、山药、南瓜、花生、核桃、瓜子、腰
果等;各种油脂、酱油等含盐的调味料。3、不宜选择的食物:蔗糖、冰糖、红糖、麦芽糖、糖浆、蜂蜜等糖类;各种糖果、各种蜜饯、水果罐头;汽水、可乐、椰奶等含糖的甜饮品;黄油、肥肉、炸薯条、春卷、油酥点心等高脂肪及油炸食品;酒类;酱类调味料;香肠、腊肉、火腿、红肠、肉脯等加工肉类。
十六、低嘌呤饮食的应用目的:限制膳食中的嘌呤的摄入量在150~250mg/d,减少外源性嘌呤碱,降低血清尿酸。调整膳食中成酸食物和成碱食物的配比,增加水分的摄入量,促进尿酸排泄,防治痛风急性发作。适用对象:急性痛风、慢性痛风、高尿酸血症、尿酸性结石。膳食原则:1、肥胖或超重患者应适当控制能量,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的下限,一般按105kJ/(kg·d)[25kcal/(kg·d)]。2、适量的蛋白质:按理想体重为1g/(kg·d)。全日50~65g,以谷类和蔬菜为主,选含嘌呤低的、不含或少含核蛋白的食物。3、低脂肪:脂肪的供给量可占总能量20%~25%,因高脂肪可抑制尿酸排泄。4、维生素及无机盐:宜供给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食物。食盐每日2~5g为宜。5、水分:无肾功能不全时宜多喝水。每日液体摄入量保持2000~3000ml,增加尿酸的排泄。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白米、白面、各种淀粉、白面包、馒头、蛋及制品、鲜奶、奶酪、酸奶、卷心菜、胡萝卜、青菜、黄瓜、茄子、莴苣、南瓜、冬瓜、番茄、土豆等;各种水果、果酱、果汁、碳酸饮料及适量的油脂。2、少量选用的食物:芦笋、花菜、菠菜、蘑菇、青豆、扁豆、鱼、鳝鱼、蟹、鸡肉、羊肉、猪肉、牛肉、鸽肉、鸭肉等。3、不用食物:脑、肝、肾等动物内脏,凤尾鱼、沙丁鱼、肉汁、鸡汁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十七、麦淀粉膳食的特点:本膳食是以麦淀粉(或其他淀粉)为主食,部分或者全部替代谷类食物,减少植物蛋白质,目的是减少体内含氮废物的积累,减轻肝肾负荷,根据肝肾功能限定摄入的优质蛋白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使之接近或达到正氮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又能维持病人的营养需要,增加机体抵抗力。适用对象: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前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膳食原则:1、能量:按126~147 kJ/(kg·d)
[30~35kcal/(kg·d)]供给,其目的是充足的能量,可节约蛋白质,保证蛋白质的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以减少蛋白的分解。2、蛋白质:肾功能衰竭者,根据肾功能受损的程度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轻度受损,0.7~1.0g/(kg·d)或按40~60g/d,中重度受损0.4~0.6g/(kg·d)或按30~40g/d,儿童蛋白质不低于1 g/(kg·d);其中优质蛋白质要占50%以上。肝功能衰竭者,根据血氨水平调整蛋白质摄入量。3、钾:合并高血钾时,每日摄入钾应低于600~2000mg。每日尿量大于1000ml时。血钾正常,可不必限钾。若每日尿量大于1500ml同时血钾低时,还应补充钾的摄入。4、盐:伴有浮肿和高血压时应限制盐的摄入,视病情可选用低盐或无盐饮食。若病人服用利尿剂或伴有呕吐、腹泻时,可不限钠,应根据血钠变化调整钠盐。5、钙、镁、磷:当病人出现低血钙、高血磷时,膳食中适当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注意限制磷的摄入量,每日700~800mg;合并高镁血症时,应限制镁的摄入量。6、水分:水的摄入量视尿量和呕吐、腹泻等情况来全面考虑,必要时要控制水分的摄入。病人每日摄入液体量应结合前一日排尿量再加500ml左右作补充参考。当合并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增加水分的补充。7、维生素: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麦淀粉、土豆、山药、芋艿、藕粉、粉皮、蔗糖;水果、蔬菜(限钾病人须适量)。2、限量食用的食品:鸡蛋、牛奶、瘦肉、鱼。3、禁用的食品:酒、干豆类、辣椒等刺激性的调味品。
十八、低铜膳食的特点:在原使用膳食种类的基础上,限制每天膳食铜的摄入量。适用对象:肝豆状核变性。膳食原则:1、限制摄入含铜量高的食物,铜的摄入量虽无明确规定,一般认为应不超过1~2mg/d。2、不用铜制器皿来烹调食物和烧煮饮用水。3、肝豆状核变性常伴有肝硬变,故应供给充足的能量及蛋白质,并需补充含维生素B6、锌、钙、维生素D和含钙丰富的食物。4、保持理想体重,防治肥胖。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精白米面、奶类、乳类、蛋清等,除含铜高的蔬菜外均可食。2、适量食用:蛋黄、瘦肉、禽、鱼、水果。3、忌用食物:粗粮、动物肝、动物血、猪肉、虾、蟹、贝壳类、乌贼鱼、鱿鱼、牡蛎、豌豆、蚕豆、干豆类、玉米、硬果类、蕈类、干蘑菇、可可、巧克力、芝麻、椰子、
明胶、樱桃等。含铜高的蔬菜如荠菜、菠菜、油菜、芥菜、龙须菜等。
十九、免乳糖膳食的特点:乳糖不耐受是因先天性小肠乳糖酶缺乏,或病后肠粘膜受损引起乳糖酶分泌障碍。适用对象:半乳糖及乳糖不耐受。膳食原则:1、婴儿按不同月龄供给配方膳食,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凡不含乳糖的配方全营养膳食均可用。如不含乳糖的牛奶,免乳糖的牛奶,免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等。当病情好转后可增加少量乳类,如酸奶。对先天性遗传缺陷的患儿和成人,应长期严格忌食乳糖及奶制品。2、半乳糖血症患儿不宜添加动物肝、胰、脑等食品。3、在烹调食物中避免用含乳制品。4、如长期不食用乳制品者应另行补充含钙丰富的食品或钙制剂。食物选择:1、可用食物:除乳制品以外的一切食品。2、免用食物:鲜奶、奶粉、人奶。
二十、匀浆膳的特点:天然食物按照平衡膳食原则配膳,制熟后,用食物搅拌机打碎成浆状,直接口服或由鼻饲管或胃造瘘喂食。适用对象:咀嚼困难、吞咽困难、昏迷、意识障碍等,但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尚好的成年人。膳食原则:1、按照平衡膳食原则配膳。2、根据病情调整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3、通过选择食物多样化,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供给。4、匀浆膳的能量密度,一般是4kJ/ml(1kcal/ml)。5、匀浆膳的制作、保存和分发均按照无菌操作。6、输注方式:可间断性用注射器匀速推注,每次300~500ml;或利用重力滴注或用输食泵。7、温度维持在30~40摄氏度。8、如果经口服用,应注意调味。 设计医院基本膳食食谱;通过简单病例分析判断治疗膳食的选择种类,并设计食谱。
第二章 营养科管理
一、医院营养科的性质: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营养科是行使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治疗的部门,属于医技科室。
二、营养科的任务:1、负责住院病人的基本膳食、治疗膳食、诊断膳食、代谢膳食、配方膳食、胃肠内营养的配制与供应、有条件的医院应成立营养支持小组并参与肠外营养支持的实施。2、承担营养查房、营养评价,疑难、重危及大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病人的处理。3、检查、分析和总结临床营养治疗的效果和营养管理的实施。4、进行营养咨询、膳食指导及营养教育等工作。5、负责本科室临床营养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医学、营养、食品等专业学生的教学工作。6、有条件的医院,应开设营养咨询门诊和开展临床营养的科学研究工作。
三、医院营养科的隶属关系: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营养科的直属领导部门为医务部。
四、营养科建制:1、200张以上(含200张)床位的医院设营养科;2、50张以上(含50张)床位的医院至少有1名专职营养师;3、100张以上(含100张)床位的医院,营养师配置与床位比至少为1:100;4、营养厨房的营养厨师配置与床位比是1:25~30。营养科人员岗位设置及资格要求:1、科主任1人,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并具有副高职以上医学营养专业人员担任。2、副主任1人,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并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医学营养专业人员。3、营养师,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技术资格证书,并至少具有初级职称以上医学营养专业人员担任。4、管理员,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医学营养知识系统培训(不少于80学时)的管理人员担任。5、采购员1人,经医院内部的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食品法规、财经制度等知识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员担任,并有培训资料和记录。6、营养厨师,经医院内部或营养专业委员会的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食品法规培训(不少于50学时)的有厨师证书者担任。7、厨工,根据医院条件聘用,必须经营养科内部的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食品法规培训(不少于50学时),并有相关培训资料和记录。8、会计1人,具有注册会计证书者担任。9、出纳1人,具有注册会计证书者担任。10、保管员1人,必须经营养
科内部的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食品保管相关知识、食品法规培训(不少于50学时),并有相关培训资料和记录。11、配膳员,根据医院条件聘用,必须经营养科内部进行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食品法规培训(不少于50学时),并有相关培训资料和记录。
五、营养会诊基本程序:1、由病人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简要介绍病史、治疗要点、会诊目的等。2、营养科接到会诊单后派出营养师前往病房,首先阅读病历,了解病史、临床检查指标(包括生化指标)、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扼要记录与营养评价、营养治疗有关的资料。3、与病人或家属交流,了解病史、治疗经过,对病人营养状态直接观察,进行膳食有关内容调查,病人对营养治疗有关问题的接受程度,病人及家属的要求,营养治疗知识的宣教指导。4、与经治医师的交流,进行营养治疗方案的沟通。5、填写会诊意见,内容包括对病情的基本了解、营养评价、主要的营养问题、营养治疗方案。要求:1、慢性病的营养会诊在接到会诊单后24小时内完成。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外科疾病、胃肠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胆囊炎、呼吸衰竭等。2、急性病和危重病人的营养会诊在接到会诊单后1小时内进入病房。如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烧伤、肝性脑病、脑卒中及其他ICU病人等。3、营养师是危重病人营养支持小组的成员。
六、营养查房:1、营养会诊病人的营养治疗效果观察、阶段性营养评价、与经治医师、病人或家属的交流、营养治疗方案的修正,发现新的营养问题等,均有查房记录。2、慢性病营养查房每周不少于2次,病情恶化者随时参与病例讨论。3、危重病人营养查房每天至少一次,做好查房记录。
七、营养宣教:1、慢性病住院期间,至少接受营养宣教1次,其方式有同病种集体听课或营养师病床前宣传指导或对家属宣传指导。2、100张床位以上医院设立营养咨询门诊。3、病人出院应有出院营养医嘱。
第三章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和意义
一、营养评价的临床意义:1、营养评价是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客观反映;2、营养评价可区分营养不良的类型和发生原因;3、营养评价可对病人发生并发症危险性进行预测;4、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评估营养治疗效果。
二、体重测量方法:体重测量每次应保持在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才有价值,住院病人应在清晨排空大小便后、着装基本相同时测量。体重计应定期进行校正。含义及临床应用意义:体重是身体各组成部分重量的总和,如果体液保持稳定(无脱水和水肿),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蛋白质、脂肪的储备变化,与体内能量平衡密切相关。所以,是营养评价最重要,也是最简单可行的检查指标。
二、身高的临床应用意义:用来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
三、皮褶厚度的临床应用意义: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以此评估体脂储备与消耗,间接反映能量消耗与储存的变化。三头肌皮褶厚度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测定指标。测量方法:上臂自然下垂,取左(或右)上臂背侧肩胛骨喙突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在中点上方2cm处,测定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连同皮下脂肪捏起呈皱褶,皱褶的一点两侧皮肤应对称,用皮褶厚度仪测定其厚度。
四、上臂围测量方法:左前臂自然下垂,取上臂中点,用软尺测量中点处臂围,至少2次,误差不得相差0.1cm。临床应用意义:臂围包括皮下脂肪,反映体内蛋白质储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当蛋白小于2.8g/L时,87%的患者出现上臂肌围减少。用其评价营养治疗效果短期内意义不大。
五、上臂肌围的计算公式: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临床应用意义:反映体内蛋白质储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当血清白蛋白小于2.8g/L时,87%的患者出现上臂肌围减少。用其评价营养治疗效果短期内意义不大。
六、血清总蛋白的含义:是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称,正常值:60~80g/L。临床应用意义:1、营养不良早期总蛋白变化不明显,随病情加重而下降,主要是白蛋白减少。2、蛋白质的合成大部分在肝脏进行,血清蛋白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肝功能。3、持续性白蛋白减少或白球比例倒置说明病情严重。4、总蛋白持续下降病情危重。5、营养治疗效果明显为首先白蛋白上升→白球比例改善→比例正常。6、总蛋白正常不能排除营养不良存在。
七、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40~50 g/L,与球蛋白比值>1.0。临床意义:1、持久性降低说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合成机体蛋心病也颇常见。5、肥胖:肥胖者易合并冠心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甚。6、性格:性情急躁、争强好胜的A型性格是本病的危险因素。7、职业:知识分子和公司白领较易得本病。8、饮食:经常进食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品的人群易患冠心病。9、微量元素:铬、锰、锌、钒、硒的摄入量减少;铅、镉、钴的摄入量增加,易致冠心病。10、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2长期缺乏易致
冠心病。饮食治疗原则:1、禁烟禁酒。2、能量:能量摄入要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或适宜体重,防止肥胖。按105 ~126kJ/(kg·d)[25~30kcal/(kg·d)]。3、脂肪:脂肪占总能量的25%以下,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10%,每日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0mg以下。4、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0%。主食除米面外,鼓励多吃各类杂粮,它们营养丰富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也可用土豆、山药、藕、芋头、荸荠等根茎类食物,代替部分主食,这样可避免主食过于单调。需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摄入。5、蛋白质:摄入适量的蛋白质,按1.2g/(kg·d),约占总能量的15%左右。每日可饮脱脂牛奶250ml左右,每周可吃2~3个整鸡蛋。鱼类肉
质细嫩,易于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每周吃2~3次,每次150克左右,烹饪方法以炖和清蒸为主。黄豆及其制品含植物固醇较多,有利于胆酸的排出,可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应鼓励多进食。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恶化矿物质。7、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0~25g为宜。
二、营养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1、钠与高血压: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均显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关系,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中国人饮食中盐的含量高于西方人,我国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12~18克食盐。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8克左右的食盐。高钠饮食是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2、能量:能量摄入过多,可使人肥胖,肥胖者易患高血压。实践证明,肥胖型高血压随着减重,血压也可有所下降。3、饮酒: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与每天的饮酒量相关。与不饮酒的人群相比,持续饮酒的男性在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40%。4、胰岛素抵抗:据观察,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糖耐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有胰岛素抵抗现象。5、其他:高血压的发生还与吸烟、遗传、种族、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口服避孕药物等有关。高血压的饮食原则:1、戒烟戒酒。2、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或适宜体重,对中心型肥胖应特别注意能量的控制。3、限制钠盐摄入:对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日食盐量3~5g。中度高血压,每日1~2g食盐(折合酱油5~10ml),重度高血压,应给予无盐膳食。限制钠盐的摄入,可使许多病人血压降低,并且可减少对降压药的需求。4、矿物质:应摄入足量的钾、镁、钙。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粗粮、豆制品、坚果类、绿叶蔬菜、肉类、海产品是镁的良好来源;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其含量和吸收率均高,虾皮、鱼、海带、芝麻酱中也含有丰富的钙。5、蛋白质:补充适量的蛋白质,每日1g/kg左右,可多选食豆腐及豆制品、脱脂牛奶、酸牛奶、鱼虾类等。如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则应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给予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类食品。6、脂肪:脂肪占总能量的25%以下,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10%。烹调多选用植物油,如茶油、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
等。少吃油炸的食物,主张氽、煮、炖、清蒸、凉拌等烹饪方法,少吃各类肥肉及动物油脂。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限制在300mg以下,少吃动物内脏及蛋黄、鱼子、鱿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品。7、碳水化合物:宜占总能量的50%~60%。主食除米面外,鼓励多吃各种杂粮及豆类,如小米、玉米面、燕麦片、高粱米、芸豆、红豆、绿豆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除。少进食蔗糖及各类甜点心,少饮各类糖饮料,防止肥胖及血脂增高。8、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多吃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及膳食纤维。芹菜、荠菜荸荠等蔬菜有降压作用,建议多选食。
三、膳食成分与血脂的关系:1、能量:能量摄入过多时,多余的能量就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导致肥胖。肥胖者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2、脂肪: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饱和脂肪酸升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可减少脂蛋白受体;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适量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不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反式脂肪酸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大于饱和脂肪酸。3、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肉、禽、蛋、乳类,如进食过多,可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4、碳水化合物:摄入大量,特别是过多摄入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果糖并缺乏膳食纤维时,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5、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血浆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则呈负相关。大豆蛋白有显著降低胆固醇的作用。6、膳食纤维: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比较明显。7、微量元素:镁可降低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缺钙可引起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缺锌可引起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缺铬可引起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8、维生素:维生素C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增加脂酶活性,加速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降解,维护血管弹性,抗脂质氧化,增强脂酶活性,增加胆固醇转运和排泄。高脂蛋白血症防治措施:1、限制总能量:肥胖最易患高脂血症,除控制每天摄入的总能量外,还有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如每餐不要吃的过饱,少吃肥肉、
油炸食品、各类甜食,少饮酒及各类含糖饮料。多吃些能量低、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魔芋等食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餐后运动,增加消耗。体重减轻后,血脂可逐渐恢复正常。2、碳水化合物:宜占总能量的50%~60%,每日主食300~400g,不宜过多食用水果糖及奶糖、蜂蜜、各类甜点心、水果罐头,不宜饮可乐、雪碧等高糖饮料。炒菜及喝牛奶、豆浆时均不要加糖。3、蛋白质:宜占总能量的15%~20%,可适当选食瘦猪、牛、羊肉、鱼虾类、去皮的鸡、鸭肉,豆类及其豆制品。4、脂肪:应占总能量的20%~25%。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10%。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应不超过300mg。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5、降脂食物:多选食酸奶、大蒜、洋葱、苜蓿、香菇、 木耳、山楂、绿豆、黄豆及其制品。多饮绿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猕猴桃或山楂饮料。6、戒酒:1克酒精可产生29kJ(7kcal)的能量,过多饮酒每日总能量摄入过高。酒精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使血脂升高,并对肝脏损害严重。
第六章 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
一、肾功能不全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特点:蛋白质代谢异常:肾功能不全使含氮代谢产物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患者食欲差,摄入能量和蛋白质不足,均造成蛋白质分解增加。所以,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3、脂质代谢紊乱:肾功能不全早期即有脂质代谢紊乱,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载脂蛋白的异常,引起血脂升高;肾病综合征主要是脂质合成和降解的异常;透析脂质异常的原因主要是载脂蛋白和酯酶的异常引起的。
二、膳食调查的主要项目:1、了解饮食习惯、饮食嗜好:有助于患者配合和坚持营养治疗,正确选择食物,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目前食欲,是否伴有恶心呕吐等。2、食物摄入量和种类:这是膳食调查中较难准确的一项,患者“量”的概念不一致,患者陈述的量往往高于实际摄入量,特别是副食的量更难准确,直接影响氮平衡计算的准确性。
如有直观参考物(如食物模型),可提高准确性。膳食调查用24小时回顾法和日记法较准确。3、入水量:准确记录肾脏病人的出入水量十分重要。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保留和排泄水的功能障碍,摄入水量过多或不足均可加重肾功能的损伤。计算入水量应包括饮水、食物加工时加入的水量、静脉输注液体。常用食物含水量(100g):蔬菜:80~90g;湿切面:30g;挂面:15g;馒头:40g;米粥:90g;米饭:70g;油条:20g;烧饼:20g;牛奶:90g;水果:80g。
三、肾脏疾病营养治疗应注意的重点问题:1、能量:肾脏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供给充足的能量才能保证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充分利用。肾脏病患者由于易发生多种代谢紊乱,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也受到影响,肾脏病患者的能量供应标准应同时适合营养不良和保护肾功能的需要。供应量一般按126~147kJ/(kg·d)[30~35kcal/(kg·d)]。2、蛋白质: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障碍,血尿素积聚。为了降低血尿素的生产,减轻肾脏负担,主张用低蛋白饮食治疗,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更加重肾小球血管的硬化,减少滤过面积,促进肾功能的恶化。根据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特点,血液中必需氨基酸浓度下降,非必需氨基酸水平升高。所以,营养治疗应尽量减少植物蛋白质,供给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猪肉、鱼、虾、鸡肉等,也可选择大豆蛋白。3、水:肾脏通过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来调整尿的渗透压,使代谢产物顺利排泄。当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时,必须强制性增加尿量才可保持内环境的正常。正常人每天进水量应是2000~2500ml,基本可排出同等量的尿液。肾脏病患者排尿能力下降,不恰当使用利尿剂,强制性排尿,可造成低钠血症和酸碱平衡失调。肾脏病人的进水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800ml,即为全天应摄入的水量。如发生多尿和夜尿增多,及伴随其他症状,要警惕低钠血症和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4、钠:每天从肠道吸收的氯化钠量约4400mg,从肾脏排泄约2300~3200mg,从粪便排出不足10mg。肾脏功能正常情况下,对钠摄入量的变化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血钠水平只反映血钠和水的比例,不能代表身体内钠的总量。当血钠>150mmol/L时,称作高钠血症;当<130mmol/L时,
称作低钠血症,当<120mmol/L可发生低渗性昏迷。钠的供给量应根据肾功能、浮肿程度、血压和血钠水平而定,一般控制在3~5g/d(含酱油、咸菜),如伴呕吐、腹泻、用利尿剂和透析者,盐的摄入量应放宽。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血压对氯化钠的敏感性增加,过多的钠可使血压升高,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肾负担,使肾脏功能恶化。极低的钠摄入量的危险性不亚于高钠。当每天钠摄入量<50mmol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使心血管功能储备降低,无法弥补每天必需丢失的钠,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加速心肾功能的衰竭。所以,每天的氯化钠摄入量至少1g。5、钾: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钾约2400~4000mg,每天约排出280~360mg,90%从肾脏排出,肾脏是维持血钾平衡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如<10ml/min,则无法维持血钾的正常。同时,对摄入的钾量十分敏感,在少尿期如突然增加钾的摄入量,可因高钾血症而死亡。高钾血症和少尿:每日钾摄入量应低于1.5~2.3g,限食水果和果汁、蔬菜和菜汁类。低血钾和多尿:每日尿量>1000ml和用利尿剂者,钾的摄入量可正常(1.8~5.6g/d)。每日尿量>1500ml,应监测血钾,及时补充钾。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的症状相似,主要表现是无力、嗜睡、胃肠胀气、肠蠕动降低、心律不齐、传导阻滞。严重时,可死亡。无盐酱油含钾较高,长期低蛋白膳食、晚期肾功能衰竭和少尿期患者应慎用,防高钾血症的发生。应严密监测血钾。6、钙、磷:肾小球疾病时由于滤过率的下降(50ml/min),磷的滤过和排泄减少,血磷升高,血钙下降,诱发骨质疏松。应给予高钙低磷膳食。7、维生素: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四、急性肾小球肾炎营养治疗要点: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减轻肾脏负担,辅助肾小球组织修复,改善肾功能。1、如无水肿可不控制进水量。如有浮肿,应控制饮水量,减少肾小球内压力。进水量估计法:前一天24小时排尿量加500~800ml(包括食物中水和静脉滴注量)。2、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可按0.6~0.8g/(kg·d),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60%,全天蛋白质供给量应平均分配在几餐(3~5餐)中供给。3、限制钠盐摄入量:全天应<5g,包括食用的咸菜类、腌制品和酱油。如无浮肿和高血压,可不限制。4、限磷:< 600~800g/d。
(每克蛋白质含磷15mg)5、少尿、无尿时限钾,如用利尿剂,应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钾供给量。6、能量:可按146 kJ/(kg·d)[35kcal/(kg·d)]供给,适量增加脂肪比例,不超过全天总能量的30%。
五、肾病综合征营养治疗的要点:1、能量:充足的能量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氮热比=1:200适宜,能量供给按147 kJ/(kg·d)[35kcal/(kg·d)]。2、蛋白质: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质适宜的供给量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条件下,应是0.8~1.0/(kg·d)。如用极低蛋白膳食应同时加用10~20g/d必需氨基酸。如采用正常蛋白膳食[1.0g/(kg·d)],可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减少尿蛋白,也提高血清白蛋白。3、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60%。4、脂肪:高血脂和低蛋白血症并存,应首先纠正低蛋白血症;脂肪应占总能量≤30%,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 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摄入量。5、水:明显水肿者,应限制进水量。进水量=前一日尿量加500~800ml。6、钠:一般控制在<3g/d,水肿明显者应根据血总蛋白量和血钠水平进行调整。7、钾:根据血钠水平及时补充钾制剂和富钾食物。8、适量选择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类的食物。9、增加膳食纤维,能辅助降低血氨,减轻酸中毒。
六、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营养治疗要点:1、病情稳定期的营养治疗:稳定期患者物浮肿或有轻度眼睑浮肿,血压正常,尿蛋白(±)~(+),肾功能基本正常,营养治疗应做到:(1)食盐摄入量<4 g/d,包括酱油、咸菜和腌制品,20ml酱油含盐约2~3g。(2)蛋白质按0.8~1.0g/(kg·d),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60%,蛋白质应合理分配在各餐,忌集中食用。(3)进水量可不加限制。(4)能量供给按146 kJ/(kg·d)[35kcal/(kg·d)],脂肪供给应占全天总能量≤30%。(5)餐次:如患者食欲较好,可以做轻微活动,每天三餐,与家人共进餐,可提高病人康复的信心。食欲差、体质虚弱者,每天可4~5餐。2、氮质血症的营养治疗:氮质血症程度常以血肌酐(Scr)在25mg/L以下、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在40ml/min以上为轻度;Scr>25mg/L、Ccr<40ml/min为中度;Scr>25mg/L
为重度。(1)如浮肿未加重,血压尚正常,血肌酐清除率尚正常者,除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外,应注意监测尿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1)食盐摄入量可同平时。2)进水量可稍增加,增加尿量,以利尿素排泄。3)蛋白质按0.8g/(kg·d)供给,大豆蛋白可选用。(2)如血肌酐、血尿素氮继续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即为肾功能衰竭,应按慢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七、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治疗的目的和原则:是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肾功能的衰竭,延长病程,延长生命。低蛋白、低磷、麦淀粉饮食应用原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因尿毒症毒素(包括尿素、肌酐、胍类、多胺等)在血液积聚引起的氮质血症,含氮物质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物。所以,减轻氮质血症首先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高蛋白饮食可促进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硬化及损害,使残存的肾单位因过度疲劳而衰竭。低蛋白饮食可降低肾小球的高滤过,可缓解肾小球硬化的进程。肾功能衰竭时,常合并低钙高磷血症,促使磷酸钙在肾组织和软组织沉积,引起肾硬化。高磷血症可刺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应给予低磷饮食,每天<600mg。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蛋白质合成下降,极低蛋白质饮食可加重营养不良,也加重肾功能损伤。临床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必需氨基酸(EAA)水平较正常人低25%~30%,而非必需氨基酸(NEAA)水平较正常人高15%。组氨酸和酪氨酸对尿毒症病人是必需氨基酸,因为病人体内生成组氨酸的前体减少,组氨酸的生成也减少。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下降,酪氨酸生成减少。EAA/NEAA比值失调也是蛋白质合成下降的一个原因。如能减少食物中的NEAA摄入量,增加EAA的摄入量,可提高体内氮的利用率,是可以降低氮质血症的。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主要是粮食和淀粉,米面含植物蛋白约9%,淀粉(麦淀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土豆淀粉)含植物蛋白约0.3%。病人所需能量的85%~90%应从淀粉和少量米面、脂肪保证,所需必需氨基酸由动物食品供给。能量按30~35kcal/(kg·d)供给,蛋白质供给量根据肌酐、尿素氮水平而定。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
一、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吸收的部位:营养物质的吸收基本是在小肠段完成的,小肠各部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1、水:90%的水在小肠随着营养物素的吸收被回收,结肠每天回收水约0.5~1.0L,粪便中仅含水150ml。2、钠:每天约回收20~30g,在食物通过肠道的过程中逐步吸收,大部分在小肠。3、铁:主要在环境呈弱酸性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吸收量与体内储备量有关。4、钙: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吸收量较少。5、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全部在小肠吸收。6、脂肪和胆固醇: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7、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8、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9、胆盐和维生素B12在回肠吸收。
二、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治疗的基本方法:1、急性期禁食或无渣饮食。2、禁止食用刺激性的、多纤维的、坚硬的、油煎炸的食物和调味品。3、一般应给予低盐低脂膳食。4、病情缓解后饮食过渡方法是从清流食→流食→厚流→无渣半流→软食→普食。5、餐次应从少食多餐逐渐过渡为一日三餐。6、必要时,定期作营养评价,纠正营养不良。7、注意发现和评价微量营养素缺乏病症,及时给予营养补充。8、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营养指导。
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理:1、食管下段括约肌高压带减弱或松弛,胃内压力超过食管内压力而发生。2、近端胃扩张及胃排空时间延长。3、食管内呈弱碱性,胃内容物呈强酸性并携带胃蛋白酶,对食管粘膜有腐蚀作用。4、食管对反流物清除能力下降更加重粘膜的损伤。5、精神因素加重症状或是诱发因素。营养指导的重点:1、减体重:饮食重点控制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减体重安全进度为每周减少1千克,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2、忌餐后喝菜汤和肉汤。3、不饮浓茶或咖啡,戒烟酒。4、不吃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5、食物制作要清淡、少盐。6、保持大便通畅。7、生活方式的纠正:饭后不要立即睡觉,应活动散步至少30分钟;睡觉不平卧,应侧卧,枕头比平时高15~20cm左右;忌屏气举重物品或参与举重运动项目;忌穿束腰和紧身衣裤。8、治疗咳嗽。
四、急性胃炎营养治疗的要点:1、明显糜烂、出血者或呕吐频繁者,应禁食。2、胃黏膜充血水肿者,应给予低脂、低盐、无渣、适当增加蛋白质的饮食。3、餐次:4~5餐,每餐约200~300ml。4、饮食过渡方法:(1)急性期:疼痛、呕吐、食欲差,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采用低盐,无脂流食。(2)缓解期:疼痛和呕吐缓解,采用低盐、低脂、少渣半流或低盐、低脂、少渣、低膳食纤维软食。(3)恢复期:疼痛和呕吐停止,采用低盐、低脂、少渣软食。5、食物禁忌:(1)肉汤、肉羹、甜食、刺激性汤羹。(2)粗杂粮和高纤维蔬菜。(3)刺激性调味品。(4)未发酵的面食。(5)烟酒、甜食。6、可选用食物:(1)急性期:米汤、藕粉、米糊、蒸鸡蛋白羹、脱脂牛奶等。(2)缓解期:发面馒头、龙须面汤、清蒸嫩茄子、热拌土豆泥、蒸蛋羹、米粥、热拌嫩豆腐等。合自己的丰富多彩的食谱。
二、肥胖的诊断标准:1、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是较常用的指标。2、腰围(WC)及腰臀比(W/H)腰围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目前公认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WHO建议男性腰围>94cm,女性>80cm,可视为肥胖。中国人的肥胖指标为,男性>90cm,女性>80cm,亚洲人的腰臀比男性>0.95,女性>0.85,即可诊断为肥胖。3、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者为肥胖;超过理想体重10%~20%之间者为超重。4、体脂率(%)指体内的脂肪含量占身体重量的百分比。可用专门的仪器测量,正常成人男性的体脂率>20%,正常成人女性的体脂率>30%,即可视为肥胖。营养治疗原则:1、适当限制总能量的摄入。2、适量的优质蛋白质。3、低脂肪。4、适量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5、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6、改变膳食的结构和食量。
三、痛风的营养治疗原则:1、限制总能量。2、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3、减少脂肪摄入量。4、适量的碳水化合物。5、禁酒类。6、多饮水。7、适量选用成碱性食物。8、低嘌呤饮食。9、改变食物烹调方法。食物宜忌:根据病情,限制膳食中嘌呤含量。嘌呤多生成与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中。为了维持营养平衡,只能禁用生产嘌呤较高的食品。
应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择食物。在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d以内,对于尽快终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加强药物疗效均是有利的。在急性发作期,宜选用第一类含嘌呤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为主。在缓解期,可适量选含嘌呤中等量的第二类食物,如肉类食用量每日不超过120g,尤其不要集中一餐中进食过多。不论在急性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第三类食物,如动物肝脏、沙丁鱼、凤尾鱼、小鱼干、牡蛎、蛤蜊、浓肉汁、浓鸡汤及鱼汤、火锅汤等。
四、骨质疏松营养防治的原则和方法: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应积极避免和及时处理各种危险因素,合理膳食,自幼年起摄入足够钙、维生素D、维生素B12、维生素K,蛋白质的摄入应适量,少年时代起应有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锻炼,以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老人膳食亦应合理,少饮酒和咖啡,不吸烟。1、充足合理的钙和维生素D营养。2、摄入钠盐要少。3、蛋白质摄入要适中。4、不可酗酒。5、不可大量饮用咖啡。6、少喝碳酸饮料。7、多吃蔬菜水果。8、多吃富含黄酮类物质的食物。9、合理、平衡的饮食。10、其他,如经常性运动、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性使用药物、避免服用促骨质丢失的药品、定期体检,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五、甲状机功能亢进营养治疗原则: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六、甲状机功能减退营养治疗原则:控制能量,防体重增加,补充易缺乏营养素。
七、应用食物交换份法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制订食谱:早餐:牛奶250ml,煮鸡蛋1个,全麦面包片50g,拌绿豆芽100g。午餐:米饭(大米50g),窝头(玉米面50g),清蒸活鱼120g,香菇炒油菜250g,烹调油10g。晚餐:馒头(面50g),小米粥(小米50g),素炒小白菜250g,氽丸子(瘦肉50g),烹调油10g。为了保证食谱中的食物多样化,糖尿病患者可参照“各类食品的交换表”,按照饮食习惯、经济条件、宗教信仰、食品
供应、季节变换等,调配出适合自己的丰富多彩的食谱。
八、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营养治疗食谱:早餐:牛奶250ml,苏打饼干50g。午餐:米饭(粳米75g),鸡蛋炒莴笋(鸡蛋50g,莴笋200g),萝卜丝汤100g。加餐:苹果200g。晚餐:富强粉包子(面粉100g、鸡蛋50g、莴笋100g),西红柿蛋花汤。加餐:牛奶250ml。全日用油20g,全日用盐5g。
九、为单纯性肥胖制订减重食谱:早餐:牛奶250ml,煮鸡蛋一个,全麦面包片(精粉50g),拌鸡毛菜100g。午餐:米饭(粳米75g),炖牛肉(50g),炝西蓝花(200g),紫菜汤。加餐:西红柿150g。晚餐:馒头(精粉50g),小米粥(25g),凉拌豆腐丝50g,香菇炒油菜(油菜250g,香菇10g)。加餐:柚子200g。全日用油15g,全日用盐5g。
第十章 其他疾病及营养治疗
一、帕金森综合症营养治疗的要点:1、控制体重接近正常,肥胖和消瘦均影响治疗和不利缓解症状,适宜能量147 kJ/(kg·d)[35kcal/(kg·d)]。2、限制全天蛋白质摄入量,0.8g/(kg·d)为宜。帕金森综合症病人的症状在睡眠后可以减轻,蛋白质分配应白天少,晚餐适量增多,过多摄入蛋白质能减低药效。3、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60%~65%是有益的处的。4、供给充足的水,以补充水分消耗,也减少药物副作用。5、增加含叶酸丰富的食物,如牛肝、绿叶蔬菜、麦胚、酵母、菜花、柑橘、香蕉等。6、适宜增加蔬菜、水果和蜂蜜,防治便秘。7、避免刺激性调味品和食物,禁烟酒。8、服用多巴胺药物,要避免食用含维生素B6的蛋类、豆类,以免降低药效。9、增加含钙、镁、维生素A、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必要时服用营养补充剂。
二、老年痴呆病人的饮食营养护理要点:饮食营养护理的目的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减轻社会、家庭负担。1、对病人进餐情况进行调查评价。2、能自动进食者,按平衡膳食配膳。3、有贪食症者,应控制总能量,保持正常体重和血糖。适量增加蔬菜。4、食物的制作要多样化,因病人记忆力差,在短时间内不重复,可刺激食欲,防拒食。5、食物选择注意一周内选1~2次富含铁、钙、镁、钾的食物。6、盛装食物的容器应适应病人的爱好,防拒食。7、少食油炸煎食物,不食难咀嚼的食物。8、水果要去核。9、吞咽困难和木僵病人应鼻饲匀浆膳或营养制剂。
第十一章 常见外科疾病的营养治疗
一、创伤和感染补充蛋白质的临床意义和要点: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材料,蛋白质缺乏时,机体免疫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极容易感染。由此,可造成恶性循环,加重创伤或感染的不良反应。营养支持应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质应不少于1/3。补充蛋白质的量应在充足能量的前提下,增加蛋白质的比例;过高蛋白质其吸收率不增加,反而将丢失更 多的钙。蛋白质补充还应注意氨基酸的比例组合,如注意调整支链氨基酸与色氨酸、酪氨酸的比例,利于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增加精氨酸的比例利于降低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创伤的全身性反应等。
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主要营养并发症:1、体重减轻。2、贫血。3、腹泻与脂肪泻。胃大部切除术后预防倾倒综合症的饮食疗法:1、第一阶段:用不需要咀嚼的低糖、高脂肪、高蛋白质液体食物,为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做好准备。每日6餐,每餐由30~40ml开始,逐步增加至每餐150~200ml。食物可采用鸡汤、鱼汤、排骨汤、蛋花汤或与米汤混合。2、第二阶段:用半流食,每日6餐,主食可选用米粥、面包、面条、面片、花卷、馒头、饼干等;副食可选用蛋、瘦肉、鱼虾类、豆腐、少渣的蔬菜(如去皮的瓜茄类等)、果泥、菜泥等。3、第三阶段:用低糖、高蛋白软饭,每日6餐。尽量食用干食,避免干食与汤类同时食用。进餐后,应立即平卧,帮助食物缓慢进入肠道。
三、短肠综合症营养治疗的要点:1、胃肠外营养支持:手术后最初几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应密切监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电解质水平。维持每日尿量至1500~2000ml。补充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脂肪乳、复方氨基酸、各种电解质及维生素。2、肠内营养支持:病情稳定后,排便次数减少,即可开始经口进食。初次进食为试餐,给以糖盐水、无油清汤、蔬菜汁、果汁等,仍以肠外营养为主。随着肠代偿功能的恢复,可逐步过渡。可采用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要素制剂营养较为全面,无需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本身不含残渣或残渣极少。从低浓度逐渐增加浓度,从少量逐渐加用量。3、饮食治疗:总的原则是逐步过渡到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少渣饮食,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给予,以期尽快恢复并维持肠道功能。
四、肠瘘的营养治疗:早期积极控制感染,腹腔引流;肠外途径补充丢失的液量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营养支持方式中首选肠外营养(PN),PN可大量减少胃肠液分泌(50%~70%),同时胃肠反应也较少。能量供给以葡萄糖和脂肪为主,约25~30 kcal/(kg·d);氮源可从普通氨基酸液中获得,一般1g/(kg·d)即可满足病人需要,个别病人因周围静脉耐受性差,可改用短期中心静脉进行营养支持。对小肠瘘,可加用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类似物。肠瘘口小,流量少的患者可采用管饲或口服要素型或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原则及方法参见第十二章。若为低位瘘,患者情况已稳定,并可耐受自然食物,可少量给予流食,并逐步过渡到少渣清淡半流食。
五、肝脏手术后的营养治疗:肝脏手术后会有一段时间禁食,这是为使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避免出现胃肠功能极度紊乱,此期必须靠肠外营养来维持身体的需要。静脉给予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各种维生素以及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和血浆白蛋白浓度的起伏。能够经口进食后,需要从无脂肪的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质饮食。膳食中适量添加甜食,以满足维持血糖的需要。肝脏手术后选择蛋白质丰富而低脂的食品才不致增加肝脏的负担。鱼、鸡蛋白、虾仁、鸡肉、豆
腐、豆浆、新鲜蔬菜及水果等都是此阶段适合的食物种类。用中链脂肪替代部分普通脂肪既不会引发胃肠不适,又能够提供一定的脂质能量,避免长期无脂饮食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肝脏手术后低脂半流饮食及肝脏手术后低脂软饭。
六、胰腺术后的营养治疗:较大的胰十二指肠手术或重症胰腺炎的手术后,可能发生胃、十二指肠潴留、胰瘘、胰梗阻、假性囊肿和脓肿等并发症,以及长期营养支持的需要,术中行空肠造口、插管,作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通路。术后1~2天内患者需要完全肠外营养,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均可用。肠蠕动恢复后,可由空肠造瘘输注要素饮食,要素饮食对胰腺没有刺激,不会增加胰液分泌量。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有助于肠粘膜上皮的功能维护。胰腺手术后膳食治疗总的原则是限制脂肪,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手术后早期进无脂流质,可进米汤、果汁、菜汁、藕粉、蛋白水等。以后可进低脂半流质,每日5~6餐。烹调方法宜采用氽、清蒸、烩、煮等。禁止食用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福建肉松、花生米、芝麻、核桃、油酥点心等。宜进食鱼、鸡蛋白、虾仁、鸡肉、豆腐、豆浆、新鲜蔬菜及水果等。
七、胆囊切除术后的营养:手术后1~2天肠道开始蠕动,肛门排气后即可给予饮食,如果术后5天以上患者仍不能经口饮食或接受肠内营养,则有必要以胃肠外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常规的术后补液不能满足此期的营养需要。术后饮食先由无脂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低脂普食,少量多餐,每天5~6餐可以在肠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增加食物量和多品种食物。 第十二章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
一、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一)疗效显著的强适应症:1、胃肠道梗阻:如贲门癌、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新生儿胃肠道闭锁等。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1)广泛小肠切除术后(短肠综合症)(2)小肠疾病(3)放射性肠炎(4)严重腹泻(5)顽固呕吐3、大剂量放疗、化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4、中、重症急性胰腺炎。5、严重营养不良伴胃
肠功能障碍。6、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二)有一定疗效的中适应症:1、大的手术创伤及复合性外伤。2、中度应激。3、肠瘘。4、肠道炎性疾病。5、妊娠剧吐或神经性拒食。6、需接受大手术或强烈化疗的中度营养不良。7、入院后7~10天内不能建立充足的肠内营养。8、炎性粘连性肠梗阻。(三)肠外营养支持无肯定疗效的弱适应症:1、营养良好的病人处于轻度应激及创伤情况下,而消化道功能于10天内可以恢复。例如:小于20%体表面积的烧伤、轻度急性胰腺炎及局限性软组织损伤等。2、肝脏、小肠等脏器移植后功能尚未恢复期间。禁忌症:1、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确定为不可治愈、无复活希望而继续盲目延长治疗者。2、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期间需要控制或纠正者。3、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适应肠内营养者。4、病人一般情况好、只需短期肠外营养、预计需要的时间少于5天者。5、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者。6、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并发症:(一)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等技术问题所致的并发症。(二)感染:在早年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时感染的发射率相当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迹象和不明原因的发热,应时刻想到与导 管和输入物有关的可能性,应检测输液瓶内残液,作细菌培养和血培养,拔出导管时管尖作细菌培养。感染往往可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控制。细菌移位也可导致败血症。(三)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1、与输入高渗葡萄糖有关的合并症:应用由脂肪供能30%~50%后,此并发症已很罕见。2、与输氨基酸有关的并发症:(1)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和高血氨症:现在已很少发生。(2)肝脏毒性反应:临床上常见发现肠外营养疗程中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血清胆红素升高等,一般认为是由于病人对氨基酸的耐受性不良所致,但长期应用高糖、小儿较长期应用脂肪乳剂也可发生,尤其缺乏必需氨基酸时。然而肝毒性反应是可逆的。(3)由于有的氨基酸溶液中用二硫化钠作为色氨酸的稳定剂,其分解产物有毒性,可致肝损害。近已注意不用/少用稳定剂,这种合并症已较少发生。(4)谷氨酰胺缺乏:已有复方氨基酸静脉制剂含谷氨酰胺双肽。
二、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一)经口摄食不足或禁忌:1、不能经口摄食:因口腔和咽喉炎症或食管肿瘤手术后。2、经口摄食不足: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大面积烧
伤、创伤、脓毒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癌症及化疗/放疗时。此外,又如厌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抑郁症,恶心或呕吐时。3、经口摄食禁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二)胃肠道疾病:1、短肠综合症2、胃肠道瘘3、炎性肠道疾病4、胰腺疾病5、结肠手术与诊断准备6、其他:憩室炎、胆盐腹泻、吸收不良综合症及顽固性腹泻。(三)术前或术后营养补充:需要择期手术的营养不良病人,于术前经两周肠内营养,使代谢状况得到改善。在腹部手术后24小时,小肠蠕动及吸收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所以,在主要手术完毕后放置空肠造口喂养管,术后可及时喂养。(四)心血管疾病:心脏病恶病质时,如经口摄入的热量不足1000kcal/d,则应肠内营养补充。如低于500kcal/d,则应采用全份肠内营养以维持其代谢需要。(五)肝功能与肾功能衰竭:分别采用特殊应用肠内营养,如Hepatic——Aid与Amin——Aid等。(六)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禁忌症:1、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张液体肠内营养的喂养。应采用等张的婴儿肠内营养,使用时要注意可能产生的电解质紊乱,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年龄大于1周岁的婴儿可应用肠内营养。2、小肠广泛切除宜采用PN6~8周,以后采用逐步增量的肠内营养。3、胃部分切除或不能耐受高渗糖的肠内营养,因易产生倾倒综合症。有的病人只能耐受缓慢的滴注。4、空肠瘘的病人不论在瘘的上端或下端喂养,均有困难。由于缺乏足够的小肠吸收面积,不能贸然进行管饲,以免加重病情。5、处于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或腹泻急性期中,均不宜给予肠内营养。6、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及衰弱的病人在肠内营养以前,应给予一段时间的PN,以改善其小肠酶的活动力及粘膜细胞的状态。7、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接受高剂量类固醇药物的病人,都不耐受肠内营养的高糖负荷。8、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的儿童不能采用一般的肠内营养。并发症:肠内营养的成效决定于肠内营养投给途径与方法的选择适当,否则可影响病人的耐受性及产生不良的并发症。管饲的并发症有三方面:机械性并发症、胃肠性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虽然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严重性及发生频率较肠外营养为低,但近年仍有因喂养管误入呼吸道而造成气胸、纵隔气肿、肺炎、肺脓肿等罕见并发症的报道。大都由于采用具导丝的喂养管,因病人感觉中枢迟钝,呕吐反射丧失以及置管经验不足等
而造成。当置管有困难时,宜在喉镜直视下或采用特殊设计的Frederick——Miller管在荧光屏下放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