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证分析广州市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

实证分析广州市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

2023-04-28 来源:六九路网
实证分析广州市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

摘要: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不断发展,以产业群为代表的聚集经济已经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聚集经济效益并不是绝对的,不是集中的规模愈大愈好。当企业和居民过分集中,即城市规模过大时,同样会产生和扩大外在的不经济,明显地增加生产和流通费用,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合理的经济结构和比例,最终导致聚集经济效益的下降,甚至出现负效益。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 集聚经济 效益

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y)即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出的上升而下降的经济现象。这就是说,由城市共享基础设施和经济集聚产生的大量正外部性,使城市产出在不增加城市总投入的情况下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而上升。它是集聚经济的另一种类型。城市化经济不同于城市经济,它有两种内涵。从狭义来看,城市化经济是城市空间本身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效应,即单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出的上升而下降的现象,它表现为整个城市范围内所有行业之间的整体的集聚经济,这种经济性依存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性效益;从广义来看,城市化经济是指一定城市功能意义上的城市经济活动的运行,它与产业革命之后具有适应非农产业发展的城市功能的城市经济同义,而区别于产业革命前的城市的一般经济活动,其区别的关键点在于其经济活动是否引起了大量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大量人口的城市化。

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cs) 是指那些由同一产业部门中多个企业的聚集而产生的并由这些企业所享受到的经济。一般由以下四种具体经济效应构成。一是产业内部专业化水平提高带来的经济。同一产业部门中企业的经济的聚集使得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更加容易,同时聚集所带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允许更高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二是劳动力市场的经济。特定产业部门中企业的集中带来了相应的员工的集中,使得有关就业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容易,也使得求职和招聘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这两种因素直接降低了劳动力寻找的成本。同时,由于聚集,使得劳动力在企业间迁移的空间范围缩小,迁移的成本相应降低。三是产业所需的特定中间投入和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产业部门中多个企业的聚集使得生产规模和专业化水平提高,这不但使得产业生产中所需的中间投入的生产得以专业化,并且为这类生产企业的规模增大提供了保证,从而最终产生中间投入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四是信息传播和创新产生的经济。同一产业部门内企业和劳动力的聚集使得相应的技术、工艺、市场、组织等方面的信息在业内的传播和扩散更为容易,聚集也使得大量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频繁,刺激了各种创新的产生,创新的增加和扩散的便利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聚集经济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聚集经济是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不断发展,以产业群为代表的聚集经济已经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聚集经济效益并不是绝对的,不是集中的规模愈大愈好。当企业和居民过分集中,即城市规模过大时,同样会产生和扩大外在的不经济,明显地增加生产和流通费用,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合理的经济结构和比例,最终导致聚集经济效益的下降,甚至出现负效益。广州市作为中国开放型城市的代表,在这些年中城市迅速崛起,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加工行业发展迅猛,在第三产业上也是异军突起,综合发展良好,行业内汽车制造、电子通信、石油化工等都有了集中性的发展,这一系列的行业内部存在着地方化经济效益,由于集聚经济的外部性影响使

得这些行业更快的完善体系,而这些行业正是引领着广州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崛起也是将广州提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而广州市的城市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广州的综合各行业的发展的必然,各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城市化经济效应反作用于这些领头行业,使得这些行业有了新的契机。

下图是广州市1978年、2000年、2005年、2006年四年的三大产业的统计,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三大产业在广州市是差距不大的,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中较为突出的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州市的经济不断地提高,第二产业受地方化经济效益的影响迅速发展,而第三产业则是伴随着整个城市的崛起而迅速发展成为主要产业,这是城市化经济效益的外部性表现。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元)

1978

43.09 5.03 25.24 12.82 907

2000 2492.74 94.37 1021.62 1376.75 25626

2005 5154.23 130.22 2045.22 2978.79 53809

2006 6073.83 145.10 2430.02 3498.71 63100

22年增长

57.85 18.76 40.48 107.39 28.25

5年增长

2.07 1.38 2.00 2.16 2.10

1年增长

1.18 1.11 1.19 1.17 1.17

生产总值(亿元)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0012时间34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由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在城市化进程的起步及前期发展阶段三大产业的年增长率都是比起2005年—2006年来说都是要低的,这就是城市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外部性的正效应也是愈来愈大,当然,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起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来说拥有了更高的增长率,这是本身行业地方化经济的影响,是集聚经济的必然结果。

衡量聚集经济的一个方法就是估算出行业产量(值)和城市规模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产

生的影响。城市规模的要素要包括人均资本量、劳动力的、行业的总产量(值 )、城市非农人口总量。其中,行业人均产量与人均资本量和受教育年限呈同向变动关系,即劳动生产率随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而提高。如果存在地方化经济,工人的平均产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加而上升 ;如果存在城市化经济,工人的平均产量会随着非农业人口数量的扩大而提高。下图是1978年至2006年广州市受教育水平或人力资本存量变化图,及广州市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变化图。

广州市人口受教育程度统计图

1400.001200.001000.00人数800.00600.00400.00200.000.00普通大学生 普通中专生 普通中学生 小学生 800000070000006000000500000040000003000000200000010000000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年份

总户数人口数农业人口非农人口人口数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年份

广州市人口增长统计图

由这两幅图不难看出就初等教育来说变化不大,但是从1999年开始,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递增,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仅是有了量的提高,更是得到了质的上升。在社会人力资源的

分配过程中存在着“马太效应”,即人才越多的城市越容易吸引人才,人才越少的城市越容易流失人才。拥有较多人才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或者具有迅速提高的可能性,可以为各类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较为优越的综合环境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从而对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又进一步产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人力资本集聚产生的品牌与声望效应具有外部性:①使城市之外的人们对城市产生向往之情,扩大其人力资本集群的影响力,并会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品牌形象,形成良好的VI碑,从而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城市工作,还减少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易成本;②“名人效应”吸引了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如在某些领域闻名的企业家、管理者、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凭借他们的社会威望及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能为城市招揽各方面人才,进一步扩大其人才优势。城市的这种人才聚集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效应,会不断提高城市劳动力的层次,提升城市的智能性。

在广州市的人口统计中也可以看出,广州市的农业人口基本保持了稳定数目,非农业人口则是出于持续的上升,这是广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一大体现,在非农业人口的持续增加过程中,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则是城市化经济对于各行各业的正效益,劳动力的增加,减少了产业寻找劳动力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具有比较多的劳动力储备,可以

提供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服务,这对于城市内产业经营非常有利。从厂商角度来看,可以非常容易地雇佣和解雇员工,企业用工数量富有弹性,劳动市场的工资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广州市的其他方面的指标来看,聚集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还是起到了外部正效应,但是,从长远来看,城市固然要发展,过快、过度的发展也会给城市带来危机。比如,城市资源与人口及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矛盾不断恶化,这就惊醒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亦应该有时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盲目的贪图快、猛并不能使城市健康的发展成为让人类生活的更美好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MBA智库百科 2. 广州市城市统计年鉴

3. 西方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研究综述

吴学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