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形势下碳汇林造林抚育技术及施工设计

新形势下碳汇林造林抚育技术及施工设计

2023-03-02 来源:六九路网
新形势下碳汇林造林抚育技术及施工设计

发表时间:2018-05-31T10:11:02.5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作者: 江其龙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工业污染物大量排入空气,降低了生活环境的质量,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韶关市森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512026

摘要:新形势下,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工业污染物大量排入空气,降低了生活环境的质量,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我国地区的森林面积覆盖率在不断下降,为促使生态平衡,需要实行碳汇林造林、抚育技术,更有效保护环境,净化生存空间的空气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造林抚育技术;实施施工设计 一、碳汇林造林抚育技术 1 碳汇林概述

碳汇林即通常所说的碳汇林场,它在吸收二氧化碳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远远高于人工制造的吸碳器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在大力发展工业的过程中,森林面积大量减少,空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在新形势下,有些地区大力发展碳汇林造林技术,林木可以大量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根据需要转化成了自身所需的物质,所以有些地区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完全不用担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有些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2 碳汇林造林种植技术措施 2.1 确定地区、气候状况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各地的植被景观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来确定碳汇林造林技术的区域。我国有些地区工业发展较快,但土地资源紧缺,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碳汇林造林前,要实地勘探,考察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碳汇林造林做好准备。

在我国地区实施碳汇林造林活动前,相关工作和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当地天气的勘测,减少台风等恶劣天气对植被的破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善的碳汇林造林实施计划,保证碳汇林造林活动的顺利进行。 2.2 种植措施

新形势下,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要提高相关的技术水平,确保碳汇林造林技术科学、有效地运用到造林活动中。首先,要严格遵守相关行业的规定,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手段保障碳汇林造林的密度。其次,要及时完成碳汇林造林的回土工作,在春季对碳汇林进行回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完成表面回土的工作后,还要对碳汇林回新土,在土面回升到31%时在碳汇林土内施加混合肥料,提高碳汇林土壤质量。再次,根据相关技术的要求,碳汇林的树苗要选用生长1 a 以上的树苗,因为此时的树苗枝芽饱满,较易生长,可减少病虫害现

象的出现,提高树苗的成活率。然后,碳汇林造林技术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天气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时间栽植或补植树苗,栽植树苗一般都会在选择在春季下雨后,在树苗的栽植时,一定要把树苗根部的营养袋拿掉,栽植后,将土壤压实,并覆盖一层厚土,保障树苗

能够茁壮成长。在树苗栽植后,碳汇林造林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树苗,如果出现死苗或者缺失的状况,要及时补植。最后,就是要维护碳汇林,在树苗种植生长了8个月后,要对树苗进行除草和施肥工作,树苗生长的2~3 a,都要定期除草和施肥,保证树苗健康成长。 2.3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在根据计划实施碳汇林造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影响原定计划的实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原计划,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我国的广东地区,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台风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会对植被造成很大程度的 破坏,在碳汇林造林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虽然碳汇林造林会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势必会影响当地原有的生物多样性,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对森林、河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也要保护当地原有的生活环境,减少对当地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3.碳汇林造林抚育 3.1 灌木

(1)对影响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的半径1米以内的灌木要进行清理,对不影响保留木生长的灌木可不进行清理。 (2)大兴安岭林区偃松、榛子灌木林,只对枯立木、濒死木、病腐木、风折木进行伐除。 3.2 下木

(1)林层分化明显,对不影响保留木生长的下木可以保留,对挤靠保留木、影响保留木生长的下木要进行清理。 (2)林层分化不明显的幼龄林,对影响保留木生长、距离保留木1米以内范围的下木要进行清理。 3.3 乔木

(1)伐除影响保留木生长且没有培育前途的被压木。

(2)对孤立生长的干梢、弯曲、冠型不好的非被压木,如清理影响郁闭度降低超标的应保留。

(3)对丛状萌生阔叶树,采取分次定株抚育。伐去生长弱小、干型差、非健康的树木,保留健康、长势良好的树木。 (4)水曲柳、黄菠萝、红毛柳、紫椴等珍稀树种以及山荆子、稠李、花楸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林木应保留。 3.4 幼苗幼树

加强对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保护,对成片、密集生长、分化不明显的针叶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可先不进行间苗,待分化明显后再进行间苗抚育。

二、造林施工设计

造林施工设计是重要的技术文件,要在全面科学的调查基础上,正确划定小班,制定技术措施,并按生产任务相应地计算劳动力,畜力、机械和种苗需要量,为造林施工提供依据。它是扩大森林覆盖率,迅速加快恢复森林资源有效途径,也是利国利民保护生态环境,功

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基础设计。

造林施工设计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制定计划,明确要求,安排时间,步骤和方法,培训人员,备妥需要的仪器备品,收集作业地有关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资料及可参考利用的规划资料和图表。

造林施工设计必须按重点生态林,一般生态林和商品林分别设计,以当地的造林绿化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中的造林规划为设计依据。 造林施工设计具体如下: 1 外业调查

1.1 要想搞好造林施工设计,必须要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既懂生态学,森林雷土壤学,植物学、造林学、育种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踏查小组进行调查作业,落实地块、划定小班依据。

1.1.1 地点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疏林地、灌林地等区分。 1.1.2 造林方法。 1.1.3 坡向坡度。 1.1.4 造林树种。 1.1.5 土壤类别。 1.1.6 培育目的。 1.2 外业调查。

对所区划造林地,要认真细致调查,要用 GPS 测量小班的面积,并逐记载下列因子: 1.2.1 造林地类型。

1.2.2 地形地势坡向坡位。

1.2.3 土壤种类,土地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

1.2.4 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 1.2.5 病虫、鼠害情况。具体如下: (1)苗木要求

质量要求主干明显顶芽饱满根须发达,无病虫害的一二的苗木。

根据立地条件,林分因子,土壤条件,选择适合林地生长的树种,阴性树种云杉、冷杉,应选择阴坡造林、红松应适当选择半阴半阳坡造林,落叶松应选择阳坡造林等。 (2)造林密度

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培育目的,经营集约度,经济情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参考《规程》表。 (3)造林整地

a.山区造林地清理。

在疏林地、灌木和杂草丛生的地段造林,造林前要进行造林地清理。即通称割带,割带宽度设计,行距 1.5m,带宽 0.5~4m;行距2m,带宽 1~5m。

b.整地方法及规格。

方法:全面整地、穴状整地、带状整地、高台整地、双层土整地。时间:设计为前一年的秋季。 规格:针叶树种 50*50*30cm,大苗选择根据苗龄和不同根须情 况确定,一般穴面直径 80*80*60cm。 (4)造林方式方法

有植苗造林、播种造林、插穗造林。

原则:植苗造林坚持五不离水,即圃地假植不离水、包装不离水、运苗不离水、林地假植不离水、植苗罐不离水。 植苗质量要求:栽正踏实、不露根、不下窖,深度一般不超过地径一公分左右,大苗造林可适当加深。 (5)幼林抚育

三分造七分管,是造林设计的关键一环。一般落叶松、樟子松,抚育次数三年五次,红松、云杉、冷杉等造林抚育确定五年七次。具体为:第一年第一次抚育扩穴、培土、踏实、扶正;第一年第二次抚育割除穴周围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灌木和侧方非目的树种的萌条,第二年第一次抚育,距离幼树五至十公分,进行除草、松木,由里向外,里浅外深,第二年第二次抚育与第一年第二次抚育操作相同,以后各年各次抚育需根据幼树生长和林地情况而定。 (6)幼林保护

人工看护,防治病虫鼠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大力加强病虫鼠害的防治,同时也可预防自然灾害,如冻拨害、生理干旱和预防火灾就需要设计隔离带和防火林带,宽度一般三十至五十米。 三、结束语

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对造林质量检查验收很严格,但是成活率还是很低,分析原因主要是造林设计不够细,不够合理,加上近些年来,采育比例失调,水资源匮泛,造成森林小气候也随着改变,春季干旱时间长,山区腐质层又容易不旱,造林苗木质量及运输过程管理不当,各种原因,造成成活率下降,因此搞好造林施工设计是最关键的一环,随着国家林业生态六大重点工程实施,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跨越式转变,标志我国林业明晰思路指导下,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基于造林成本法的林业碳汇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J].黄宰胜,陈钦.资源科学.2016(03)

[2]新疆准噶尔西部碳汇林造林后蒸腾耗水增量研究[J].张新平,梁凤超,师庆东,赵福生,张毓涛,彭佳宾.干旱区研究.2015(02) [3]粤北山区碳汇林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J].曾远城.现代农业科技.2013(06) [4]浅谈造林施工作业设计重要性[J].麻丽青,薛荣泽.花卉.2017(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