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志红;张宁波
【摘 要】The grain production is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factors and economic factor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factors,the farmers'willingness and the rural labor force to food production.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and rural labor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economic fac-tors.With the transfer of China's rural labor force,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en increase\mainly because the state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preferential policies,so to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grow grain and promote production efficiency.Finall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new problems of food production safety,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粮食生产会受到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自然因素、农民种粮意愿和农村劳动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其中农民的种粮意愿和农村劳动力主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下,我国粮食生产仍出现“十连增”,主要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提升了农民的种粮意愿和生产效率。最后,本文指出了粮食生产安全出现的新问题,并为维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5页(P58-62)
【关键词】粮食生产;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
【作 者】敬志红;张宁波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16.11
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复杂。一方面,粮食生产具有自然属性,粮食生产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即所谓的“靠天吃饭”;其二,粮食生产的经济属性。按照经济理性人假设,农民种粮意愿取决于种粮收益的大小。种粮意愿可以从粮食的种植面积和劳动力转移两个方面得到体现。结合粮食生产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粮食生产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对我国粮食生产进行合理解释,从而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自然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我国土地资源特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约40亩)的1/3;(2)山地多,平地少。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3)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以耕地为例,我国大约有20亿亩的耕地,其中90%以上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全部耕地中,中低产耕地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3;(4)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在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为1.2亿亩。我国土地资源的上述特征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受到了人多地少的制约。另外,我国土地细碎化特征明显,降低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其主要原因一是减少了农户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从而抑制了本应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二是增加了农户的投工量。如秦立建等(2011)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土地细碎化、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发现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减少了粮食产量。
2.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另外,粮食生产很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洪涝、干旱、气候变化等等自然灾害都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危害。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粮食比其他产业面临着更多的自然风险。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下,政府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我国在很长间对农业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少而且陈旧,抗旱抗涝能力较差,极大限制了抗灾抗旱能力。直到2010年一号文件才提出,把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水利建设等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抗灾能力,减少粮食生产的灾害损失。我国粮食生产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1990-2011我国受灾与成灾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受灾与成灾面积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成灾面积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说明近年来受灾成灾面积对于我国的粮食增产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农民种粮意愿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从经济效应考虑,种植粮食的比较利益低下。据我本人在农村的调查了解,种粮除去人工成本,种粮的农药、花费、种子等费用,不考虑自然灾害等所剩的利润通常为200-300元。这相当于农村打工1-2天的工资收入,在这样的收益水平下,如果政府不给予补贴或者不实行规模化经营,这种分散经营对农户根本没有吸引力。现在农村,尤其在南方,由于受到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部分条件不好的农地被大量撂荒,只有一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如灌溉便利,交通方便和土质肥沃的土地,农民才愿意耕种。同时分散经营的农户往往降低了播种次数,把原来的播种2-3次改为1次。
正是由于种植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民在理性选择下,追逐当期利润最大化,从事农业家庭经营的劳动力有了显著的下降。通过比较农业与非农产业投入产出比、农民会自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生产安排呈现短期趋利化行为。图2为我国历年粮食播种面积图。从数据可以看出,最近20年以来,一共出现了两次明显的粮食播种面积下降阶段。1990-1995年期间,这一阶段,尤其是1992-1996期间正值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时期;1996年以后,期间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粮食种植面积开始上升;但是1999年以后,粮食种植面积出现了明显下滑趋势,这一阶段
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公平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加快阶段,也是我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只有在2003年开始,国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农村优惠政策和加大了农业补贴以后,才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才企稳逐步回升,但是仍然未能恢复到2009年以前的水平,可能与我国耕地面积缩小有关。如2004年以后,中央连续多年颁布中央1号文件、以农业“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促进补贴政策、以大县奖励为重点的地方政府财政奖补政策、以技术服务补助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补贴政策。第四,以农业保险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灾害损失补助政策等,并且从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从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走势保持高度一致,直到2003年以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措施,农民的种粮意愿逐步得到提升,播种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加。这说明由于农民种粮意愿提高引起的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时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
图2 1990-2011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和粮食产量(万吨)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能一概而论,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产生正面影响,理论界对此的意见并不统一。如果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下,即使劳动力不发生转移,粮食也不能增长;但是如果由于种粮经济效益低下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如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下降,出现大量的
撂荒、弃耕现象,导致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则可能会导致粮食减产。所以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正面影响
1.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增收能够反哺农业。
农户无论是外出务工的“离乡又离土”,还是就地转移的“离乡不离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事实上,近年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速超过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其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非农收入的增加,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农民增收为增加农户对农业投资提供了经济基础,如购买更优质的种子,生产效率更高的化肥,实行农业机械化耕作等,这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粮食生产。
2.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土地流转,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农村劳动力转移使部分农民人地脱离,尤其是那部分“离土又离乡”的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已经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他们的身份虽然仍是农民,但已经成为了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占据了城市产业工人的半壁江山。以后随着我国政策的逐步完善,农民工最终逐步向市民化转变,这将使得他们的身份彻底发生改变,把他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人地脱离为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提供了条件,可以把零碎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经营与管理。这将改变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主要归于如下两点原因。
第一、随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必然导致农业小规模经营与外出务工以及非农业经营之间的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农业收入明显低于非农业生者收入,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会主动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第二、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物质资料,农村劳动力相开始变得更加昂贵,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农民自发地进行以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代替劳动力,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另外国家制定了农机补贴,加速了机械化的过程。所以,这既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也能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从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
1.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劳动力供给,不利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我国粮食生产长期以来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推广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要素在粮食生产中仍然发挥主导作用。农业劳动力转移从总量上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会对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一些劳动力流出户将土地转包,流入户可能会对承包土地采取短期化、掠夺性经营,也不利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2.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农村劳动力内部结构,降低了粮食生产效率
除了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会影响粮食生产以外,农村劳动力的结构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其具体体现在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技能结构上。在传统生产方式下,通常认为,劳
动力的性别结构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男性农村劳动力比女性农村劳动力更加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效率;青壮年的劳动力比中老年劳动力更加具有生产效率;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更加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到城市移民的巨大流动人口改变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于贫困和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劳动力外流成为多数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一些社会关系较少,在技能、知识或者身体条件不利的农民,则不具备外出的条件,只能留守在农村。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农民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的结果。而这种结果的最终体现在:农村留守人口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农村老龄化现象更加明显;留守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构成如表1.
表1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构成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公报(第二号)34874 9522 10206 12355 2791农业从业人员性别构成(%)男46.8 44.9 45.7 48.6 49.7女53.2 55.1 54.3 51.4 50.3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20岁以下 5.3 4.2 4.9 6.4 6.4 21~30岁 14.9 13.5 13.8 16.5 17.2 31~40岁 24.2 22.0 24.5 25.3 25.4 41~50岁 23.1 25.0 23.5 20.6 25.3 51岁以上 32.5 35.3 33.3 31.2 25.7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构成(%)文盲 9.5 7.7 8.9 12.8 2.9小学 41.1 38.5 37.0 47.0 39.0初中 45.1 48.8 49.2 36.7 54.6高中 4.1 4.8 4.7 3.3 3.2大专及以上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万人)0.2 0.2 0.2 0.2 0.3
从表1明显可以看出,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1)从性别结构看,男性占46.8%,女性占53.2%,留守农村以女性为主,女性超过男性6.4个百分
点,这个现象在东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而本来按照我国男女比例,男性比例应该远远高于女性,约为1.2:1。(2)按年龄结构来看,全国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说明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农业从业人员。对比第一次农业人口普查数据,这一比例仅为18.1%,增加了14.39%。可见,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3)从学历结构来看,文盲占比9.5%,小学占比41.1%,初中占比45.1%,小学和初中总共占比86.2%,而高中仅占4.1%,大专及以上仅占0.2%。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
我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开始,连续“九连增”。粮食不断增产主要源于我国科技投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生产效率。但是,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粮食生产仍然受到严重挑战。一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可耕种面积不断面临减少的压力;二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粮食生产将面临着由谁来种地的难题;三是近年来粮食产量连续增收可能更多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农业技术推广的结果,但是科技投入和政策支农的边际产出是否会递减而影响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这些问题都是关系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在粮食连续增产的同时,仍然有必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善粮食生产的条件,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2.政策建议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防旱、防涝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2)在保护耕地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各种补贴,包括粮价补贴、粮食生产直补、农机补贴等,从而降低农民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收入,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制定更加积极政策,引导农民工的市民化转换,具体包括户籍政策改革、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项政策改革,切实改变农民工的“农民”身份,消除歧视,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4)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也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专业型的农业人才留在农村,如培养新一代职业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鼓励土地集中和大户种植,获取种粮的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 文贯中,刘愿.从退堂权的失而复得看“大跃进”饥荒的成因和教训[J].经济学季刊,2010,(03):1083-1118.
[2] 刘愿.“大跃进”运动与中国1961年饥荒——集权体制下的国家、集体与农民[J].经济学季刊,2010,(03)1119-1142.
[3] 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估计及其含义[R]∥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8,(08):4-14.
[5] 向卿青.山区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调查与思考——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J].农村经济,2012,(06):97-100.
[6] 匡远配.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粮食安全的新解释[J].人口与经济,2010,(05):1-7.
[7] 秦立建,张妮妮,蒋中一.土地细碎化、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农户粮食生产[J].农业技术经济,2011,(11):16-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