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代:李⽩
江城如画⾥,⼭晚望晴空。(⼭晚⼀作:晓)
两⽔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烟寒橘柚,秋⾊⽼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译⽂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样美丽,⼭⾊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潭湖⽔像⼀⾯明亮的镜⼦;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呢?
注释
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很佩服的诗⼈。
江城:泛指⽔边的城,这⾥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论⼤⽔⼩⽔都称之为“江”。
两⽔: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样。
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中的桥影。
⼈烟:⼈家⾥的炊烟。
北楼:即谢朓楼。
谢公:谢朓。
鉴赏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于⼭环⽔抱之中,陵阳⼭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歌⼈哭⽔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阁阁下宛溪夹溪居⼈》)。
⼀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独⾃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影,景⾊⼗分明净。诗⼈凭⾼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样。开头两句,诗⼈把他登览时所见景⾊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下⼦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同进⼊诗的意境中去了。严⽻《沧浪诗话》说:“太⽩发句,谓之开门见⼭。”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的⼀个“望”字⽣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晚晴空”;四句是⼀个完整的统⼀体,⽽⼜是有层次的。“两⽔”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上泛出晶莹的光。⽤“明镜”来形容,⽤语⼗分恰当。“双桥”指横跨溪⽔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桥架在溪上,倒影⽔中,诗⼈从⾼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鲜红的⼣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限奇异的璀璨⾊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这“彩虹”的影⼦落⼊“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的另⼀名作《望庐⼭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拟的⼿法来塑造形象,同样⽤⼀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同中有异,异曲同⼯:⼀个是以银河⽐拟瀑布的飞流,⼀个是⽤彩虹写⼣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势,⼀个着重在显⽰其瑰丽变幻的⾊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样,⽽诗⼈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分⾼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冈⼀带的丛林⾥冒出⼈家⼀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苍寒景⾊,使诗⼈感到是秋光渐⽼的时候了。当时诗⼈的⼼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他的描写⼜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望得远,抓住了⼀刹那间的感受,⽤极端凝炼的形象语⾔,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氛。他不仅写出秋景,⽽且写出了秋意。他在⾼度概括之中,⽤笔丝丝⼊扣。
结尾两句,从表⾯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句⼀呼⼀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李⽩就不免顺便说⼀句怀念古⼈的话罢了。这⾥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
公”的“怀”,是李⽩⾃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临风怀谢公”的⼼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诗⼈那寂寞的⼼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重来这⾥。⼀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相同的情感。当李⽩独⾃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虽然古今世隔,然⽽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尚友古⼈;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能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公元753年(天宝⼗⼆载)与公元754年(天宝⼗三载)的秋天,李⽩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公元753年或754年的中秋节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