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作者:柴滨 易再良 欧阳玉成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3期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比较术后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短,并发症和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比传统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更好。 关键词: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肠梗阻是常见临床病症,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在其它腹腔手术后并发存在。根据有无粘连、粘连程度可分为单纯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和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比较危重,手术难度大,稍有不慎就损伤肠壁浆膜,容易引起渗血,严重者造成肠瘘,为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小肠排列术是临床减少粘连常用治疗方法,但疗效不甚满意,我院常采用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33~65岁,平均(41.3±0.8)岁。原发单纯肠梗阻6例,腹腔手术后并发症49例,包括阑尾炎切除术18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修补术4例,胆囊切除术6例,剖宫产12例,脾破裂修补术1例,肠套叠术1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身体状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人标准:有腹腔手术史,术后腹腔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管浆膜层大面积损伤;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排除标准:先天肠管绞窄,神经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恶性肿瘤造成的的机械性肠梗阻。
1.2临床表现 有持续性腹痛,腹部有包块,包块不能移动,板状腹,腹胀,不同程度压痛、反跳痛,无肠鸣音;腹部有固定局限性伴有压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心率快,血压低,体温高;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B超或X线检查,肠腔扩张,肠襻无张力,肠腔可见液平面,肠腔无气体和脂肪影,肠绞窄[1]。
1.3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24h禁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开放静脉通道应用抗生素,放置胃肠减压管。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改良内置管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肠排列术治疗。观察组方法:患者硬脊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在原手术瘢痕处或右侧直肌侧作切口,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在切口处探查粘连部位,再避开粘连处逐渐切开腹膜,注意不损伤肠管。分离切口附近肠管粘连,为减少损伤,避免硬性分离,先用生理盐水混合低浓度普鲁卡因注入再钝性分离[2]。如果粘连处肠壁薄,用手指小心分离避免撕裂,如果粘连时间长过于坚韧,离断后取出,在行肠吻合术。如果浆膜破裂,肠系膜覆盖后行浆肌层缝合。将解除粘连的肠管重新从盲部开始,按正常解剖顺序折叠排列,每个折弯处都用无菌温纱布浸生理盐水盐水保护。寻找阑尾根部作为参照[3],切除阑尾,在其尾端1cm处作荷包缝合,从残端置入引流管。如果患者阑尾先期切除,在原阑尾残端的结肠选相对光滑处,作荷包缝合,于中心作切口置入引流管。引流管逆行至距回盲部15cm处[4],行双荷包缝合。腹腔横径在折叠同时注意肠系膜走行,肠襻折起稍短,约15cm。重新检查是否有肠管扭曲,及时给予纠正,关闭切口。
注意事项:腹壁与造瘘口缝合使两者紧贴,排列管在右下腹引出固定。患者稳定后48h肠蠕动未恢复者,经肠内管持续泵入平衡液,输液量逐渐增加。术后12d,肠蠕动完全恢复后拔管。肠管排列好后,间断缝合自身与相邻排列的肠系膜与肠管的浆肌层(转折处不缝合),防运动和蠕动后引起锐角扭转或形成陷窝[5]。持续胃肠减压,术后禁食5d,待肠鸣音恢复、肠蠕动开始后,从水、流食向半流食和普食过渡。术后静脉输液维持营养,抗生素治疗7~15d,恢复后拔除内置管。随访2年。
1.4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复发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和卡方12.3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χ2表示,如果P 2 结果
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复发率比较 见表1。
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短,并发症和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广泛性肠梗阻的传统方法中,内置管要按照肠的正常顺序折叠,优点是操作方便,缺点是与肠蠕动方向相反,容易在术后因阻力造成继发性肠梗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良方法排列肠管,不影响肠末端血运,拔管后,造瘘口更容易愈合。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说明改良后的小肠排列法更适合胃肠道功能恢复,生理盐水混合低浓度普鲁卡因注入,减小插管引起的疼痛,降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中,2例并发症发生原因是操作失误损伤黏膜浆膜层引起出血感染,与医生的操作水平有关。而复发率为0,说明本术式克服传统排列术后易复发的弊端,在临床更适用。但实手术中应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意几点,本术式适应大面积粘连患者,毕竟手术对身体有伤害,建议粘连轻者采用保守治疗,另外,如果患者是肿瘤放疗后并发者,不宜采用,因手术可能带来病菌感染,肿瘤细胞容易激活。在经肠内管进行营养支持时,输液量要逐渐增加,肠蠕动恢复是一个较慢的过程,如果输入过快,反而加重肠道负担,形成新的梗阻。本术式在结束前清洗腹腔和切口,术后应用抗生素,是减少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邵华,孙威,蒋本春,等.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18):99-100.
[2]邵华,王强.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和预防广泛粘连性肠梗阻[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21.
[3]廖国庆,何茂良,李宏帅,等.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应用单根Foleys导尿管行肠系膜固定小肠排列术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3):66-67.
[4]曹广涛,李伟,王新伟,等.先天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10例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3):230-232.
[5]李炳禄,刘惠斌,郭万桃,等.应用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3):312-314.编辑/哈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