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绍兴市越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绍兴市越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07-12 来源:六九路网
2020-2021学年绍兴市越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在第四象限,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2.

B.

C.

D.

若𝐴(1,𝑎)是直线𝑦=−2𝑥+1上一点,则𝑎的值是( )

A. 2

3.

B. −2

3𝑥−𝑎

1

C. 1 D. −1

已知关于𝑥的方式方程𝑥−3=3的解是非负数,那么𝑎的取值范围是( )

A. 𝑎>1

4.

B. 𝑎≥1且𝑎≠3 C. 𝑎≥1且𝑎≠9 D. 𝑎≤1

下列不等式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𝑎>𝑏,得𝑏<𝑎 C. 由𝑎>𝑏,得𝑎−2<𝑏−2

5.

B. 由𝑎>𝑏,得−2𝑎<−2𝑏 D. 由𝑎>𝑏,得𝑎+2>𝑏+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𝑃(−2,−6)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6.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𝐴𝐵𝐶与△𝐴′𝐵′𝐶′关于直线𝑙对称,∠𝐶′=25°,如图,且∠𝐴=102°,则∠𝐵的度数为( )

A. 35° B. 53° C. 63° D. 43°

7.

3.代数式(−4𝑎)2的值是( )

A. 16𝑎

8.

B. 4𝑎2 C. −4𝑎2 D. 16𝑎2

如图所示,在▱𝐴𝐵𝐶𝐷中,𝐴𝐶与𝐵𝐷相交于点𝑂,过点𝑂作直线𝑚交线段𝐴𝐵于点𝐸,交线段𝐶𝐷于点𝐹,则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

A. 4 B. 5 C. 6 D. 7

9. 下列对一次函数𝑦=𝑎𝑥+4𝑥+3𝑎−2(𝑎为常数,𝑎≠−4)的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象一定经过第二象限

B. 若𝑎>0,则其图形一定过第四象限 C. 若𝑎>0,则𝑦的值随𝑥的值增大而增大 D. 若𝑎<4,则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

10. 如果把如图展开图折叠起来,会得到下列立方体中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𝐵=90°,∠𝐴𝐶𝐵=59°,𝐸𝐹//𝐺𝐻,11. 如图,在𝑅𝑡△𝐴𝐵𝐶中,若∠1=58°,

则∠2=______°.

12. 如果将点𝐴(1,3)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𝐵,那么点𝐵的坐标是______. 13. 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且函数𝑦随𝑥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

析式 。

14. 证明“√𝑎2=𝑎(𝑎为实数)”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是______. 15. 不等式2𝑥−7<0的正整数解是______ .

16.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4𝑐𝑚、8𝑐𝑚,则其第三边的长为______ 𝑐𝑚. 17. 两个变量𝑦与𝑥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8. △𝐴𝐵𝐶为等腰三角形,𝐴𝐵=4,𝐵𝐶=9,那么△𝐴𝐵𝐶的周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0分) 3−2(𝑥−2)<4

19. 解不等式组{𝑥−22𝑥−1.

1−≤

4

2

20. 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𝐴(𝑎,𝑏),𝐵(𝑐,𝑑).若点𝑇(𝑥,𝑦)满足𝑥=

𝑎+𝑐3

,𝑦=

𝑏+𝑑3

那么称点𝑇是点𝐴和𝐵的融合点.例如:𝑀(−1,8),𝑁(4,−2),则点𝑇(1,2)是点𝑀和𝑁的融合点. (1)𝑃(2,3),𝑄(−4,−2),求出𝑃和𝑄融合点.

(2)如图,已知点𝐷(3,0),点𝐸是直线𝑦=𝑥+2上任意一点,点𝑇(𝑥,𝑦)是点𝐷和𝐸的融合点. ①若点𝐸的纵坐标是6,则点𝑇的坐标______; ②求点𝑇(𝑥,𝑦)的纵坐标𝑦与横坐标𝑥的函数关系式.

21. 如图,点𝐴、𝐹、𝐶、𝐷在同一直线上,点𝐵和点𝐸分别在直线𝐴𝐷的两侧,且𝐵𝐶//𝐸𝐹,∠𝐵=∠𝐸,

𝐴𝐹=𝐷𝐶, 求证:𝐴𝐵//𝐷𝐸.

22. 温度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华氏度(单位:℉)与摄氏度(单位:℃),已知华氏度数𝑦与摄氏度数𝑥

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如表列出了部分华氏度与摄氏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摄氏度数𝑥(℃) 华氏度数𝑦(℉) … … 0 32 … … 35 95 … … 100 212 … … (1)选用表格中给出的数据,求𝑦关于𝑥的函数解析式(不需要写出该函数的定义域); (2)已知某天的最低气温是−5℃,求与之对应的华氏度数.

23. 如图,在四边形𝐴𝐵𝐶𝐷中,𝐴𝐵//𝐷𝐶,𝐵𝐶>𝐴𝐷,∠𝐷=90°,𝐴𝐶⊥𝐵𝐶,𝐴𝐵=10𝑐𝑚,𝐵𝐶=6𝑐𝑚,

𝐹点以2𝑐𝑚/秒的速度在线段𝐴𝐵上由𝐴向𝐵匀速运动,𝐸点

同时以1𝑐𝑚/秒的速度在线段𝐵𝐶上由𝐵向𝐶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𝑡秒(0<𝑡<5). (1)求证:△𝐴𝐶𝐷∽△𝐵𝐴𝐶; (2)求𝐷𝐶的长;

(3)试探究:△𝐵𝐸𝐹可以为等腰三角形吗?若能,求𝑡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𝑥𝑂𝑦中,对于任意两点𝑃1(𝑥1,𝑦1)与𝑃2(𝑥2,𝑦2)的“特别距离”,给出如下定

义:

若|𝑥1−𝑥2|≥|𝑦1−𝑦2|,则点𝑃1与点𝑃2的“特别距离”为|𝑥1−𝑥2|; 若|𝑥1−𝑥2|<|𝑦1−𝑦2|,则点𝑃1与点𝑃2的“特别距离”为|𝑦1−𝑦2|.

例如:点𝑃1(1,2),点𝑃2(3,5),因为|1−3|<|2−5|,所以点𝑃1与点𝑃2的“特别距离”为|2−5|=3,

也就是图(1)中线段𝑃1𝑄与线段𝑃2𝑄长度的较大值(点𝑄为垂直于𝑦轴的直线𝑃1𝑄与垂直于𝑥轴的直线𝑃2𝑄交点).

(1)已知点𝐴(−2,0),𝐵为𝑦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若点𝐴与点𝐵的“特别距离”为3,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𝐵的坐标______; ②直接写出点𝐴与点𝐵的“特别距离”的最小值______;

(2)已知𝐶是直线𝑦=3𝑥+4上的一个动点,如图(2),点𝐷的坐标是(0,1),求点𝐶与点𝐷的“特别距离”

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𝐶的坐标.

4

1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𝐵

解析:

点在第四象限,横坐标大于0,纵坐标小于0,然后判断所给式子正误即可. 解:∵点𝑃(𝑚,𝑛)在第四象限, ∴𝑚>0,𝑛<0,

A、𝑚𝑛异号,相乘得负,故错误; B、由𝐴可知,正确;

C、不能保证𝑚的绝对值大,所以不能保证𝑚+𝑛>0,错误; D、不能保证𝑛的绝对值大,所以不能保证𝑚+𝑛<0,错误. 故选B.

2.答案:𝐷

解析:解:当𝑥=1时,𝑎=−2𝑥+1=−1. 故选:𝐷.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𝑎值.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代入𝑥=1求出𝑎值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𝐶

解析:解:3(3𝑥−𝑎)=𝑥−3, 9𝑥−3𝑎=𝑥−3,

8𝑥=3𝑎−3

∴𝑥=

3𝑎−38

由于该分式方程有解, 令𝑥=

3𝑎−38

代入𝑥−3≠0,

∴𝑎≠9,

∵该方程的解是非负数解, ∴

3𝑎−38

≥0,

∴𝑎≥1,

∴𝑎的范围为:𝑎≥1且𝑎≠9, 故选:𝐶.

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即可求出𝑎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方程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4.答案:𝐶

解析:解:𝐴.由𝑎>𝑏能推出𝑏<𝑎,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𝑎>𝑏,

∴−2𝑎<−2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𝑎>𝑏,

∴𝑎−2>𝑏−2,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𝑎>𝑏,

∴𝑎+2>𝑏+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𝐶.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5.答案:𝐶

解析:解:点𝑃(−2,−6)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故选:𝐶.

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6.答案:𝐵

解析:解:∵△𝐴𝐵𝐶与△𝐴′𝐵′𝐶′关于直线𝑙对称,且∠𝐴=102°,∠𝐶′=25°, ∴∠𝐶=25°,

∴∠𝐵=180°−∠𝐴−∠𝐶=53°. 故选:𝐵.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𝐶=25°,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𝐶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7.答案:𝐷

解析:本题考查代数式的运算。 解:

故选D.

8.答案:𝐶

解析:解:∵四边形𝐴𝐵𝐶𝐷是平行四边形,

∴𝐴𝐵=𝐶𝐷,𝐴𝐷=𝐵𝐶,𝐴𝐷//𝐵𝐶,𝐴𝐵//𝐶𝐷,𝐴𝑂=𝐶𝑂,𝐵𝑂=𝐷𝑂, ∴∠𝐶𝐴𝐵=∠𝐴𝐶𝐷, 在△𝐴𝐵𝐶和△𝐶𝐴𝐷中, 𝐴𝐵=𝐶𝐷{𝐴𝐶=𝐴𝐶, 𝐵𝐶=𝐴𝐷

∴△𝐴𝐵𝐶≌△𝐶𝐴𝐷(𝑆𝑆𝑆), 同理可得△𝐴𝐵𝐷≌△𝐶𝐷𝐵, 在△𝐴𝑂𝐸和△𝐶𝑂𝐹中, ∠𝐶𝐴𝐵=∠𝐴𝐶𝐷{𝐴𝑂=𝐶𝑂, ∠𝐴𝑂𝐸=∠𝐶𝑂𝐹

∴△𝐴𝑂𝐸≌△𝐶𝑂𝐹(𝐴𝑆𝐴),

同理可得△𝐵𝑂𝐸≌△𝐶𝑂𝐹,△𝐴𝑂𝐵≌△𝐶𝑂𝐷,△𝐴𝑂𝐷≌△𝐶𝑂𝐵, ∴共有6对全等三角形, 故选:𝐶.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9.答案:𝐶

解析:解:当𝑎>3时,𝑦=(𝑎+4)𝑥+3𝑎−2,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𝑦的值随𝑥的值增大而增大;

当−4<𝑎<3时,𝑦=(𝑎+4)𝑥+3𝑎−2,图象经过一、四、三象限,𝑦的值随𝑥的值增大而增大;

2

2

当𝑎<−4时,𝑦=(𝑎+4)𝑥+3𝑎−2,图象经过二、四、三象限,𝑦的值随𝑥的值增大而减小; 故选:𝐶.

根据𝑎>3,−4<𝑎<3和𝑎<−4三种情况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由于𝑦=𝑘𝑥+𝑏与𝑦轴交于(0,𝑏),当𝑏>0时,(0,𝑏)在𝑦轴(0,𝑏)在𝑦轴的负半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𝑦轴交于正半轴;当𝑏<0时,直线与𝑦轴交于负半轴.①𝑘>0,𝑏>0⇔𝑦=𝑘𝑥+𝑏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②𝑘>0,𝑏<0⇔𝑦=𝑘𝑥+𝑏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③𝑘<0,𝑏>0⇔𝑦=𝑘𝑥+𝑏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④𝑘<0,𝑏<0⇔𝑦=𝑘𝑥+𝑏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

2

2

10.答案:𝐶

解析:试题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折叠后两条线段不会平行, ∴选项A、𝐵、D错误,正确的是𝐶. 故选C.

11.答案:27

解析:解:∵𝑅𝑡△𝐴𝐵𝐶中,∠𝐵=90°,∠𝐴𝐶𝐵=59°, ∴∠𝐴=31°,

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𝐴𝐷𝐹=∠1−∠𝐴=27°, 又∵𝐸𝐹//𝐺𝐻, ∴∠2=∠𝐴𝐷𝐹=27°, 故答案为:27.

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𝐴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等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3,0)

解析:

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各点的平移规律. 解:根据题意知点𝐵的坐标是(1+2,3−3),即(3,0), 故答案为:(3,0).

13.答案:𝑦=−2𝑥+1(答案不唯一)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此题属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𝑦=𝑘𝑥+𝑏(𝑘<0),再把(−1,3)代入即可得出𝑘+𝑏的值,写出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即可.

解: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𝑦=𝑘𝑥+𝑏(𝑘<0),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 ∴−𝑘+𝑏=3, ∴当𝑘=−2时,𝑏=1,

∴符合条件的函数关系式可以是:𝑦=−2𝑥+1(答案不唯一).

14.答案:当𝑎=−2时,√(−2)2=2

解析:解:当𝑎=−2时,√(−2)2=2, ∴“√𝑎2=𝑎(𝑎为实数)”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当𝑎=−2时,√(−2)2=2.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假命题的概念举例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正确举出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1,2,3

解析:解:2𝑥−7<0, 2𝑥<7, 𝑥<2,

故不等式2𝑥−7<0的正整数解是1,2,3. 故答案为:1,2,3.

7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正确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16.答案:8

解析: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8,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解:当4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8, 4、8、8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20;

当4为腰时,其它两边为4和8,因为4+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所以三角形三边长只能是4、8、8,所以第三边是8. 故填8.

17.答案:2≤𝑦≤5

解析:解:由图象可得:2≤𝑦≤5. 故答案为:2≤𝑦≤5.

根据函数图象,即可判断出𝑦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观察图象,找到𝑦的最高点及最低点.

18.答案:22

解析:解:①当腰长为4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9、4、4,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

②当腰长为9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9、9、4,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9+9+4=22. 故答案为:2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4和9,但是没有明确腰长和底长,因此要分类讨论.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

3−2(𝑥−2)<4①

, 𝑥−22𝑥−1

1−4≤2②

∵解不等式①得:𝑥>1.5,

解不等式②得:𝑥≥1.6,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𝑥≥1.6.

解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20.答案:(3,2)

解析:解:(1)点𝑃和𝑄融合点为(

2−43−23

7

,

3

),即(−3,3).

21

(2)①当𝑦=6时,𝑥+2=6,解得:𝑥=4, ∴点𝐸的坐标为(4,6), ∴点𝐷和𝐸的融合点为(故答案为:(3,2).

②∵点𝐷(3,0),点𝑇(𝑥,𝑦)是点𝐷和𝐸的融合点, ∴点𝐸的坐标为(3𝑥−3,3𝑦).

又∵点𝐸是直线𝑦=𝑥+2上任意一点, ∴3𝑦=3𝑥−3+2, ∴𝑦=𝑥−,

3

∴点𝑇(𝑥,𝑦)的纵坐标𝑦与横坐标𝑥的函数关系式为𝑦=𝑥−3.

(1)根据融合点的定义结合点𝑃,𝑄的坐标,可求出点𝑃和𝑄的融合点坐标;

再利用融合点的定义,即可求出点𝐷和𝐸(2)①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𝐸的坐标,的融合点坐标;

②利用融合点的定义,利用含𝑥,𝑦的代数式表示出点𝐸的坐标,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找出点𝑇(𝑥,𝑦)的纵坐标𝑦与横坐标𝑥的函数关系式.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融合点的定义,求出点𝐷和𝐸的融合点坐标;(2)①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点𝐸的坐标;②利用融合点的坐标,用含𝑥,𝑦的代数式表示出点𝐸的坐标.

1

17

3+40+63

,

3

),即(,2).

3

7

21.答案:证明:∵𝐵𝐶//𝐸𝐹,

∴∠𝐴𝐶𝐵=∠𝐷𝐹𝐸, 又∵𝐴𝐹=𝐷𝐶,

∴𝐴𝐶=𝐷𝐹,

∠𝐵=∠𝐸

∴在△𝐴𝐶𝐵和△𝐷𝐹𝐸中,{∠𝐴𝐶𝐵=∠𝐷𝐹𝐸,

𝐴𝐶=𝐷𝐹∴△𝐴𝐶𝐵≌△𝐷𝐹𝐸(𝐴𝐴𝑆), ∴∠𝐴=∠𝐷, ∴𝐴𝐵//𝐷𝐸.

解析:根据𝐵𝐶//𝐸𝐹,可得∠𝐴𝐶𝐵=∠𝐷𝐹𝐸,根据𝐴𝐴𝑆证明△𝐴𝐶𝐵≌△𝐷𝐹𝐸,可得∠𝐴=∠𝐷,进而可得𝐴𝐵//𝐷𝐸.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2.答案:解:(1)设𝑦=𝑘𝑥+𝑏,

0+𝑏=32

把(0,32)和(35,95)代入得:{,

35𝑘+𝑏=95𝑘=5

解得:{,

𝑏=32∴𝑦=5𝑥+32.

(2)当𝑥=−5时,𝑦=−9+32=23.

∴某天的最低气温是−5℃,与之对应的华氏度数为23℉.

解析:(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𝑦=𝑘𝑥+𝑏,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其解即可; (2)当𝑥=−5时代入(1)的解析式求出其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9

9

23.答案:(1)证明:∵𝐶𝐷//𝐴𝐵,

∴∠𝐵𝐴𝐶=∠𝐷𝐶𝐴

又𝐴𝐶⊥𝐵𝐶,∠𝐴𝐶𝐵=90°, ∴∠𝐷=∠𝐴𝐶𝐵=90°, ∴△𝐴𝐶𝐷∽△𝐵𝐴𝐶;

(2)解:在𝑅𝑡△𝐴𝐵𝐶中,𝐴𝐶=√𝐴𝐵2−𝐵𝐶2=8, 由(1)知,△𝐴𝐶𝐷∽△𝐵𝐴𝐶, ∴𝐴𝐶=𝐵𝐴, 即 8=10 解得:𝐷𝐶=6.4;

𝐷𝐶

8

𝐷𝐶

𝐴𝐶

(3)能.由运动知,𝐵𝐹=2𝑡,𝐵𝐸=𝑡, △𝐸𝐹𝐵若为等腰三角形,可分如下三种情况: ①当 𝐵𝐹=𝐵𝐸时,10−2𝑡=𝑡,解得𝑡=

103

秒.

②当𝐸𝐹=𝐸𝐵时,如图,过点𝐸作𝐴𝐵的垂线,垂足为𝐺, 则𝐵𝐺=2𝐵𝐹=2(10−2𝑡).此时△𝐵𝐸𝐺∽△𝐵𝐴𝐶 ∴𝐴𝐵=𝐵𝐶,即 解得:𝑡=

258

𝐵𝐸

𝐵𝐺

𝑡10

1

1

=

1

(10−2𝑡)2

6

③当𝐹𝐵=𝐹𝐸时,如图2,过点𝐹作𝐴𝐵的垂线,垂足为𝐻 则𝐵𝐻=2𝐵𝐸=2𝑡.此时△𝐵𝐹𝐻∽△𝐵𝐴𝐶 ∴

𝐵𝐹𝐴𝐵

1

1

=

𝐵𝐻𝐵𝐶

,即

60

10−2𝑡

10

=,

6

1𝑡2

解得:𝑡=17

综上所述:当△𝐸𝐹𝐵为等腰三角形时,𝑡的值为3秒或8秒或17秒. 解析:(1)利用平行线判断出∠𝐵𝐴𝐶=∠𝐷𝐶𝐴,即可得出结论;

(2)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𝐴𝐶=8,由(1)知,△𝐴𝐶𝐷∽△𝐵𝐴𝐶,得出𝐴𝐶=𝐵𝐴,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得出比例式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得出比例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𝐷𝐶

𝐴𝐶

10

25

60

24.答案:(0,3) 2

解析:解:(1)①∵𝐵为𝑦轴上的一个动点, ∴设点𝐵的坐标为(0,𝑦). ∵|−2−0|=2≠3, ∴|0−𝑦|=3, 解得𝑦=3或𝑦=−3; ∴点𝐵的坐标是(0,3)或(0,−3), 故答案为:(0,3); ②设点𝐵的坐标为(0,𝑦),

1

1

1

当点𝐴与点𝐵的“特别距离”取最小值时,根据运算定义可知|𝑥1−𝑥2|=|𝑦1−𝑦2|, ∴|−−0|=|0−𝑦|,

21

∴当|𝑦|≤2时,点𝐴与点𝐵的“特别距离”最小,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2;

(2)当点𝐶与点𝐷的“特别距离”取最小值时,根据运算定义可知|𝑥1−𝑥2|=|𝑦1−𝑦2|, ∵𝐶是直线𝑦=3𝑥+4上的一个动点,点𝐷的坐标是(0,1), ∴设点𝐶的坐标为(𝑥0,3𝑥0+4),

∴|𝑥1−𝑥2|=−𝑥0,|𝑦1−𝑦2|=3𝑥0+4−1, ∴−𝑥0=3𝑥0+3, 此时,𝑥0=−7, ∴3𝑥0+4=

4

1679

4

4

4

41

11

9

∴点𝐶与点𝐷的“特别距离”的最小值为:|𝑥0|=7, 此时𝐶(−7,7).

(1)①根据点𝐵位于𝑦轴上,可以设点𝐵的坐标为(0,𝑦),由“特别距离”的定义可以确定|0−𝑦|=3,据此可以求得𝑦的值;

②设点𝐵的坐标为(0,𝑦).根据|𝑥1−𝑥2|≥|𝑦1−𝑦2|,“特别距离”为|𝑥1−𝑥2|即可求得最小值; (2)设点𝐶的坐标为(𝑥0,3𝑥0+4).根据材料可知𝐶、𝐷两点的“特别距离”取最小值时,|𝑥1−𝑥2|=|𝑦1−𝑦2|,据此可以求得最小值和点𝐶的坐标.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正确理解“特别距离”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

9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