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月刊(总第549期)
家庭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田晨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从老年人口不断增长、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单身老人比重上升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上升等四个方 面,对淮安市老年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延 长;另一方面则对今后的社会服务,福利设施规模、结构及分布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最后提出从关注乡村老人健 康,并利用老年人口资源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优”和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推进老龄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积极应对人口 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淮安;人口老龄化;现状;思考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1-0161-02
! '引言
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带来的消费市场需求也不断 增长,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它包括所有与老年人口物质和精神 以及其他特殊需求有关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大力发展老龄产 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政策主导上,通过研 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把老龄产业作为老龄社会发展经济的一个 重要增长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对老年设施、产品、服 务、娱乐、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一定程 度,并且还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标准是,当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 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即意味着这个国家 或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
201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淮安市65岁及 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0.97 %,比2010年全国第六 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时提高了 0.58个百分点,比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时提高了 3.55 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继续上升,由此带来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居住生活等养老问题需更加关注。
人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步人高龄老人行列,可以预见,未来的老 年人口必然向高龄化发展。
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淮安老年人口的低龄、中 龄和高龄组占60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55.0%、33.08%和 11.92 %,与“五普”“六普”相比,低龄组有所下降,中高龄组占老 年人口比例上升。
(三) 单身老人比重上升
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淮安市60岁以上(单身、 未婚、离婚和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31.5%,与2010 年相比,单身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0.3个百分点。从分性 别的老年人口婚姻状况看,性别差异大。男性除在丧偶率方 面较女性低之外,其他几项指标均高于女性,而且随着年龄 的增长,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未婚方面,男性未婚率远高 于女性。
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所致:一是由于传统 习惯,夫妻两人中绝大多数的丈夫年龄比妻子大,加之女性人 口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长,导致多数老年家庭丈夫比妻子早 逝;二是老年妇女的再婚率较低,不少老年妇女丧偶后寡居;三 是淮安市传统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需求以 男性为主,当时适龄青年婚姻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是造成淮安 市老年人口男性未婚率较高的原因。
(四) “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上升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家庭户户规 模为3.25人,比“六普”时的3.28人略有下降,比2000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5人减少0.5人。2012年全市“三代户”与 “四代户”占家庭户比重分别为26.12 %和1.47%,与“五普”和 “六普”相比“三代户”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四代户”则呈逐年下 降趋势。由于家庭户规模的缩小,传统的以老年人为主干的大 家庭已基本不复存在,家庭越来越小型化,并出现了形形色色 的“空巢”家庭。传统的依靠儿女共同生活养老的家庭养老模 式、已经受到了冲击。
二、淮安市家庭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一) 老年人口不断增长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之比 为16.7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之比为10.98%,其中男 性人口占47.9%,女性人口占52.1%。与“五普”“六普”相比,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增加了 5.6个和1.76个 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分别增加了 3.56个和 0.6个百分点。
(二) 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
通常以60!69岁(低龄组)、70~79岁(中龄组)、80岁及 以上(高龄组)人群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来反映老年人口年龄结 构状况。随着养老保障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大部分低中龄老
三、面对淮安市人口老龄化加快的思考
淮安市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将给经济社(下转163页)
收稿日期:2016-09-28
作者简介:田晨(1974-),女,江苏淮安人,讲师,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161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社会视点】Social Perspective
2016年11月刊(总第549期)
企业选择性参保问题研究
陈建基
(福建省永春县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福建永春362600)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下,企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员工保险福利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 要问题。企业为员工缴社会保险不仅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的良 性发展。但是,在实际中企业在缴款中经常出现迟缴甚至不缴的现象,使得企业的参保问题频出。因此,在分析企业选择 性参保问题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险;选择性参保中图分类号:F270;F840.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1-0162-02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企 业快速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 展,而且解决了众多人员的就业问题。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 中如何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员工应享有的权利和福利是企业 发展的重要一方面。但是,许多企业在发展中为了能够保证企 业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选择牺牲员工的福利和权利,减少社 会保险的种类和数量。这不仅不利于企业员工权利的实现,而 且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企业中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往往并没有选择全部的保险项 目,而是选择几项保险缴纳,比如通常企业会选择三险一金甚至 是只有三险,其中以养老保险缴纳的为最多,事业保险则较少缴 纳。其次选择性参保还表现在只是为少数人员参保,尤其是在私 营企业中,比如技术人才和管理层,其他人则无缘参加社会保险。
3. 保险缴费状况不佳
企业选择性参保使得参保率不仅低,选择的参保项目不齐 全,甚至是缴纳的保费也很不稳定,缴率也比较低。在实际社会 保险的申报中,企业的申报水平较低,其中尤以私营企业的申 报水平最低。当前,许多企业为了减少费用出现了逃避缴纳社 会保险的行为,且这一现象十分严重。企业通过会计报表、减少 工资总额、减少人数等方式来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这一行 为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的收支平衡,使得保险费率提升,最终 对社会保险的发展和体系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企业的发 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 保险监督力度不足
参加社会保险不仅为员工的生活和未来提供保障,而且为 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是国家利民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不 仅需要各个大小企业自觉参与,还需要政府机构进行有效的监 督。但是政府在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些小企业的行为,监督 力度不足,也是企业选择性参保问题的一方面。
_、企业选择性参保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许多 企业也注意到员工权利的实现的重要性,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 是实现员工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企业在参加社会保险方 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保险主体参保意识淡薄
自20世纪起,国家强制规定企业要为本企业职工参加社 会保险,但是作为社会保险的参保主体,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 个人,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都认识不到位,参保意识淡 薄。对于企业而言,并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险对于企业吸引和稳 定企业员工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的功效,甚至认为参 加社会保险只是增加企业成本。在利益最大化思想的驱使下, 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企业会选择性参保,为老员工 或者是管理层缴纳保险,而对于新员工和低层人员不缴纳或者 是缴纳少量种类的保险。而对员工而言,不知道参加社会保险 是自己作为劳动者的权利,缴纳社会保险还需承担缴纳自己的 部分。因此,许多员工在不愿意承担这一部分支出的情况下会选 择不缴纳社会保险。在劳动力密集的企业中,由于职工数量多、 工作技能低等原因,职工维权意识差,导致不敢要求企业为其 办理社会保险。再则,农民工在企业中由于其文化水平较低,不 了解政策、劳动法中的规定,对于选择性参保没有意识,导致 企业逃避参保的责任。还有一些企业直接将缴纳保险的企业 费用转嫁到职工个人身上,而职工为了保住工作只能承担。
2. 保险发展极不平衡
企业选择性参保问题还表现在保险发展不平衡方面。在中 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规模小、资金薄弱,使 得企业尽可能将有限资金投向生产经营,而不是员工的保障。
二、企业选择性参保的解决措施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企业、私营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 主力,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 经济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出 现经济增长缓慢、企业压力大等问题,促进企业发展、保障职工 权利,参加社会保险是非常重要的。
1.增强保险主体参保意识
在参加社会保险中,转变企业和员工的参保意识是首要 的。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参加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 报纸、宣讲会等形式,宣传关于社会保险的政策和各种注意事 项,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让企业能够充分意识到参加社会保 险的好处,从而转变企业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其次,政府 在进行宣传之余应该积极配合社保工作部门的工作,形成“部 门联动、齐抓共管、强制参保”的局面,从而有意识地引导企业
收稿日期:2016-10-15
作者简介:陈建基(1961-),男,福建永春人,经济师,从事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研究。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1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