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建史实习报告

古建史实习报告

2023-05-06 来源:六九路网
山西悬空寺初析

摘要:本文简述了山西悬空寺的受力原理,位置,以及宝贵的壁画雕刻艺术,通过总结这些可以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建筑力学的奥妙,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建筑设计的想象空间,面对如此天下巨观,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结合实际与要求,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字:悬空寺的建造 力学原理

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对于悬空寺的建造,能工巧匠在选址设计、因地制宜、力学原理等方面花了不少心血,其目的是为了做到“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理想洞天福地:在选址设计上,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

在9月6日我们到了悬空寺,没去的时候一直都在向往与期盼,等到自己真的看到了才理解了他们所说的“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神奇与“危险”的感觉,看了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悬空寺 。“天下巨观”——踏遍千山的徐霞客是这样感叹。虽然我没有它的文采但是我还是想说去了悬空寺之后我领会了震撼这个词的意义,在去山西之前我也在网上搜资料来着,网上有人称悬空寺是建在绝壁上的危楼,有人也感叹神奇之于对里面的雕塑也是顶礼膜拜,在这样的地方修这样的庙,刻这样的雕塑,这真的是普通人干的吗!怎能用神奇来形容阿!等到我看了之后突然觉得巧夺天工也不能形容它带给我的震惊,我不禁感叹

起古人真是聪明之极啊!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我们在大同呆了两天之后就到了这里,神奇而又很神圣的地方,据当时的游客说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我们到了悬空寺,买票进去后,老师给我们说了悬空寺一些内容,怎么受力的,什么时候建的,等等,然后我们就带着我们跳跃的心情上去了,

山西浑源县恒山悬空寺建在半山峭壁间,好似古刹在云中悬挂着。自古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为中国最为著名的一座崖屋建筑群,也是悬空寺之最。山西恒山悬空寺,在浑源县城南6公里处,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 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金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抬头望上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数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那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瞬间就要塌下一似的。俗语说:“平地起高楼”,可是,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悬空建在这绝壁之上。虽然悬空寺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栋[危楼],但出于好奇和[探险]的冲动,谁都愿意鼓起勇气踏上寺门。而且当我上楼梯的时候,一些外国友人们中国友人们都在述说着一件事就是这个楼梯太小了,登上去有种要坍塌的感觉,,走在悬空寺上总让人感觉到心惊胆战的,而且我的同学里还有恐高的,不敢动,贴在边上照相都不敢,真的兴奋之极啊,不过确实很刺激,并且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看到各国的友人们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着我们的一大奇观,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太和十五年(西元491年),至今有1500多年历史。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对于悬空寺的建造,能工巧匠在选址设计、因地制宜、力学原理等方面花了不少心血,其目的是为了做到“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理想洞天福地:在选址设计上,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对悬空寺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了佛堂前面的平台后,踏上那连接殿宇之间的栈道,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脚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好像走在刚结了冰的河面那样,生怕脚重,寺塌下来,

自己做了[空中飞人];然而,脚板底下的木板虽然吱吱作声,而贴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归然不动„„

“铁扁担”把楼阁横空架起

来到三官殿,才叫人松了一口气。这是全寺两座最大的建筑物,大殿的后面挖了很多石窟,变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筑形式。原来,当年的建筑者,就已经懂得向岩壁要空间的道理了。

侧身探头向外仰望,但见凌空的栈道只有数条立木和横木支撑着。这些横木又叫做“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被白蚁咬,还有防腐作用。这不正是修筑栈道的[古方]吗?看来,悬空寺就是用类似筑栈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阁楼的底座便铺设在许多铁扁担上。

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按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因崖凿窟暗托,为实质受力的“暗柱”,那些悬挂的”明柱”,看似支柱,实为假像。而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鬼斧神工,堪称一绝。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奇——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悬——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没有这些木桩,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其实,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除了

藉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立木,每条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

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在力学原理应用上,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把真正的重心落在坚硬岩石里,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一应俱全,而且寺内供有佛像八十多尊,整体设计非常精巧。支撑悬空寺的那十几根横梁竖柱,看上去象南方的吊脚楼,其实远不止吊脚楼那么简单。那是经过桐油浸泡的当地铁云杉,可以抵御白蚁侵蚀和防腐;每条梁和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参照栈道修筑方法,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起承重作用,有的则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如此看来,在寺的栈道

石壁上刻的“公输天巧”四个大字,用以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恰如其分。游览至此,我已为古代工匠如此精湛独到的技艺所折服,其设计思想之绝,其力学结构之严,其建筑艺术之高,空前绝后!

始建初期,位于最高的三教殿,距地面有90米高,因历年来河床淤积,现今,仅剩下58米高,在北岳悬崖峭壁上,自南而北,背西向东,建在面宽仅20米、进深不足10米,如此极限的空间内。整个寺院建筑,全在陡峭断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顺山崖凹进的地势,比肩筑殿。

寺内凿崖为基,筑起两座三层檐歇山顶殿阁,其上又筑两层重檐楼阁,院内南北危楼高下对峙,中隔断崖,有飞架栈道相通,巧夺天工。

在仅152.5平米的面积中,建有殿宇楼阁达40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迂回曲折。殿楼分散中有联络,分布对称中有变化,曲折迂回,虚实相生。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参差有致,均顺崖壁凹凸之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充分达到了艺术效果。

悬空寺不仅外貌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具特色,其屋檐形式丰富多彩,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等三种型式。结桅结构有斗拱结构、抬梁结构、平顶结构等。而屋顶有戗脊、贫脊、

正脊、垂脊四种类型。

总体外观,层叠错落,变化微妙,形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传统建筑的风格。

寺内现存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佛菩萨像有八十余种,是具有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古人题镌刻于崖壁间,诗兴雅意,尽在其中。

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公输就是鲁班,春秋战国时代人,是建筑工匠的祖师爷。),来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远望悬空寺,像一幅镶嵌在万仞峭壁间,玲珑剔透的浮雕,集险、奇、巧、惊、于一体,独特风格。 总之真的是震撼至极。

当我们从悬空寺下来之后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是一块大石头上边写着壮观两个字,然后我问旁边的游人这是谁题的字,结果又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告诉我据说西元735年,诗仙李白出游后看到悬空寺时震惊了,写下了“壮观!”两个字——这好像是除了黄鹤楼之外,让诗仙李白又一个提笔却写不出来的地方。心情又雀跃了,虽然不是李白的字迹了,但是我们能够看到这两个字也是异常的兴奋。要离开了,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我觉得那只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已,但是悬空寺是集智慧与艺术为一身的奇观,我觉得它也算是排在七大奇观后的又一大奇观了吧。

呆了几个小时之后我们离开了悬空寺,去了应县木塔,又是一个奇迹啊,带着刺激而又兴奋地心情回忆着同时也期待着我的下一站地。

参考文献:《中国建筑史》 《中华古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