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殷红(yān) 点缀(zhuì) 晌午( xiǎnɡ) 海市蜃楼(shèn) ....B.吞噬(shì) 炽热(zhì) 迸溅(bènɡ) 妇孺皆知(rú) ....C.赤裸(luǒ) 哀悼(dào) 憎恶(zēnɡ) 鲜为人知(xiān) ....D.震悚(sǒnɡ) 修葺(qì) 亘古(ɡèn) 忧心忡忡(chō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愧怍 碗谍 狂澜 悲天悯人 B. 遗憾 笼罩 取缔 语无伦次 C. 拍慑 屏障 闲暇 诲人不倦 D. 竹篾 累赘 忏悔 锋芒必露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的土地上,绝不允许你们横行霸道!”他的这番话,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 老王年届七十,依然血气方刚,担任篮球队的队长,带领队员参加市区各项比赛。 ....C. “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D.阳春三月,我班初中同学聚会在南滨路举行。大家不期而至,相聚一堂,热闹非凡。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掌握市场的第一手信息,他先后到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十多个城市做调查。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校开展了寻找《最美对联》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汉字的魅力。
D.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使之“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忍受了人间最大的侮辱。
5.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4分)
示例:白杨——白杨是坚强的,因为它不畏风雨的打击与寒暑的煎熬,昂首挺立。 备选词语:小溪 梅花 灯塔
6.名著阅读(6分)
1
(1)下列思维导图是对《骆驼祥子》中祥子彻底堕落部分内容的概括,请在下列图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2)《海底两万里》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幻想性。请结合原著,具体分析这一特点在小说中的体现。
7.综合性学习(8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学校将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本次活动要制作一本“天下国家”宣传手册,邀请你做活动策划人,仿照已有栏目,补写栏目二和栏目三。(4分) 栏目一:爱国人物故事汇集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礼赞感动中国人物
(2)你所在的班级将在星期一下午3:00在本班教室开展“爱国历史人物故事会”活动,班主任让你去邀请教你班历史的王老师来主讲。你该怎么对他说?(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1)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类 别 吟诗明理 诗 句 ①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出 处 龚自珍《己亥杂诗》 陆游《游山西村》 思乡怀人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 ④念天地之悠悠, ! 登高抒怀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⑥ ,一览众山小。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王安石《登飞来峰》 杜甫《望岳》
(2)忧国忧民,是中国文人亘古不变的情怀。杜牧在《泊秦淮》中,用①“ , ”诗句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国家命运而醉生梦死的强烈愤慨,李商隐在《贾生》中用②“ , ”的诗句借古讽今,揭示唐朝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 ..(3)谈笑有鸿儒( ) (4)调素琴( ) ..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D.本文托物言志,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意在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2.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说说诗中的贫士与刘禹锡品行上的异同。(4分)
咏贫士(其四)
陶渊明
①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②吾不萦③,厚馈④吾不酬⑤。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⑥。 岂不知其极⑦,非道故无忧⑧。
3
[注释] ①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②好爵:指高官。③不萦:不系恋于心。④厚馈(huì愧):丰厚的馈赠。⑤不酬:不理睬、不接受。酬,应对。⑥蔽服仍不周:破衣被盖不住尸身。⑦极:指穷困到了极点。⑧非道故无忧:与道无关的事情是不值得忧虑的。此句化用《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句意。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
露宿了。
②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③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呵! ④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⑤“快看,有人家了。”
⑥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⑦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
⑧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⑨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
⑩“主人家是谁?” ⑪“不晓得。”
⑫“粮食交给谁呢?” ⑬“挂在屋梁上。”
⑭“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⑮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我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⑯老人家说:“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 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⑰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
4
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⑱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⑲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⑳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㉑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㉒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㉓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 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㉔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㉕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㉖“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㉗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选自《驿路梨花》,有删改
13. 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本文设置了三次悬念,请你结合内容加以具体说明。(3分)
14.理解文章第⑦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厚厚”“满”的表达作用?(4分)
15. 结合语境,分析第⑱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16. 从记叙的顺序看,第㉔段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4分)
17.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以“驿路梨花”为题有哪些妙处?(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猫”忍不住
张爱国
周六傍晚,劲松开车回老家看母亲。他把车停到院子里,故意咳了一声,母亲听到
5
后跑出来,责怪劲松回家咋不先打个电话。
母亲要从鸡笼里抓鸡杀,劲松赶紧阻止,说自己下午钓了鱼。他打开后备厢,一只黑色大塑料袋里装满了鱼。母亲看看鱼,又看看劲松,拿出一条鱼。劲松要把鱼都拿下....车,母亲却说:“我吃不了,你带走。”劲松便将后备厢关上了。
母亲在灶上烧菜,劲松在灶下烧火,这让劲松有了小时候的感觉。带给他小时候感觉的,还有灶台上的大黑猫,小时候家里也有一只猫。大黑猫正在睡觉,劲松拿一根草戳它的鼻子,大黑猫半天才将眼撑开一条缝,轻轻地看一眼劲松,又若无其事地闭上。劲松原本对猫就没好感,又被它的轻视惹怒了,于是揪起猫的耳朵,把它赶到地上。母亲笑了:“死孩子,还调皮。”
鱼烧好了,母亲盛进盘子放到一边。她要去外面拿鸡蛋,走出厨房门却停下脚步,叫劲松把大黑猫赶出来。劲松笑着说:“妈,猫现在还偷嘴啊?”“偷不偷,谁知道?”母亲说,“你记得不?你小时候家里那只猫多听话,一点不贪嘴,还不是忍不住偷吃了你的油渣,害你哭了一晚,第二天把它打伤了。”
“记得记得,那时候小,下手没轻重。”劲松赶着猫,笑着说,“听说现在的猫,除了吃配方猫粮,鱼送到嘴边都不吃呢!”
“我不信,这么鲜的鱼摆在面前,它能忍得住?”母亲伸脚将劲松赶过来的猫推了出去,又看着劲松,说,“你也出来。”
劲松应声往外走,突然想起什么,说:“妈,你……” “出来吧。”母亲站着,直到劲松走到她前面才挪步跟着。 一会儿,母亲又要出去拿东西,同样是先赶走大黑猫,又要劲松跟出来。劲松说:“妈,你老糊涂了吧?你是真怕我偷吃鱼?那次是小,不懂事,又馋,偷吃了你待客的鱼。”
母亲说:“妈没糊涂。这么鲜的鱼摆在面前,你能忍得住?” 劲松“扑哧”一笑:“妈,现在谁还稀罕鱼?常常一大桌菜,啥鱼都有,我筷子都懒得动一下……”劲松突然停住了,转过头不看母亲。
“哦,常常,是三天两头还是一天一回?一大桌菜,各种鱼,还有酒吧?得多少钱?”母亲盯着劲松,“你说下午钓了鱼,可身上没一滴泥水,你怎么钓的这么多鱼?还都是这种贵的鱼!”
劲松低下了头,承认车上的鱼不是自己钓的。母亲又颤抖着声音问:“只有鱼?没别的?”劲松把头垂得更低了。母亲坐到灶下的小板凳上,说起往事:当年家里那么好的猫,从来不偷嘴,但见了油渣还是忍不住。劲松小时候也听话,但有次母亲做了鱼,劲松想尝口鱼汤,哪知口一开就停不下,最后把两条待客的鱼都吃了,一滴汤都不剩。母亲含泪说:“妈相信你,但也不能全信,总是围着鱼,猫也忍不住的……”劲松听了,蹲到母亲面前,用纸巾擦母亲的泪水。
母亲推开劲松的手,说:“你这才做了多大的官,才多大个差事,就这样了,以后还不……不该你吃的,吃了就不会是好果子。当年那只猫被你打了以后,要不是我用心照料,也许就残了。你那次吃鱼,刺卡在喉咙里不敢说,躲到厕所用手抠,抠吐了,吐光了,才吐出刺。” 劲松听了,满脸泪水,说:“妈,我、我下次……”母亲叹道:“还有下次?想想这次,想想以前的,还能吐吗?怎么吐啊……”
6
——选自《故事会》2022年7期
18.细读全文,请梳理故事情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劲松回家,拿鱼让母亲做→鱼做好,母亲将猫赶出厨房→ 母亲要劲松也出厨房→母亲又将猫和劲松赶出厨房→ 母亲追问劲松鱼的来历→母亲谈论劲松和猫都忍不住偷吃的事
19.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母亲看看鱼,又看看劲松,拿出一条鱼。 ....
20.下列句子反映了劲松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劲松突然停住了,转过头不看母亲。
21.母亲做好鱼后每次离开厨房都要将猫和劲松赶出厨房,她真的是怕猫和劲松偷吃鱼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2.联系全文,说说题目“‘猫’忍不住”的作用。(4分)
四、作文(55分)
23.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姓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成长,是伴随每个人生命历程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经历阳光雨露呵护,也经历寒风霜雪侵袭,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慢慢成长,日渐由幼稚走向成熟。请以“那次经历,让我成长”为题作文。
(2)一棵小桃树,根植了追求梦想的信念;一朵莲花,洗净了纷扰繁杂的内心;一条流动的紫藤萝瀑布,坚定了生命前行的步伐……生活中那些平凡的植物,总会带给我
们不同的感受或思考,给我们某种启迪或力量。请你以“难忘那(株、棵、朵……) (植物名)”为题作文。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7
南岸区2021-2022学年度下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D(A.晌午shănɡ B.炽热(chì)C.鲜为人知xiăn) 2. B (A.碗碟 C.拍摄 D.锋芒毕露) 3. A 4. D
5.示例:梅花是坚毅的,因为它不畏凛冽的寒风与肃杀的严寒,傲然怒放。 小溪是坚韧的,因为它不畏道路的坎坷与高山的阻隔,奔流不息。 梅花是坚毅的,因为它不怕凛冽的寒风与冰雪的摧残,凌寒而立。 灯塔使坚强的,因为它不惧黑夜的摧残与岁月的洗礼,明亮耸立。
6.(1)①曹先生答应祥子还拉包月,而且愿意把小福子也一并接来。②小福子。 (2)《海底两万里》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幻想性。试举一例,体现这一科幻特点。 科学性:《海底两万里》具有丰富的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如书中描写了大量的海底生物,对海底世界中的鱼类、贝类、藻类等多种生物做了最为详细的阐述,界、门、纲、目、科、属、种。再如,在托雷斯海峡潜艇搁浅,尼莫船长利用月圆之时海水涨潮的知识,使潜艇脱离搁浅。
幻想性:在凡尔纳时代,已经有潜艇。当时的潜艇是用压缩空气或者蓄电池作动力,续航能力只有几十海里,速度大约每小时十几公里,水下潜航时间也只有几小时,下潜深度只有几米或者十几米。可是《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想象的潜艇“鹦鹉螺号”是用电为动力,具有无限的水下续航力,能自由上浮和下潜,时速达到五十古海里,相当于277.8公里/小时,水下潜航时间无限制,下潜深度可达到1.6万米。这艘潜艇带着尼摩船长们,穿隧道、战章鱼、越南极、斗敌舰,一往无前,无所不能,战无不胜。再如海底漫步、水下打猎、潜水服等等都是凡尔纳神奇想象的产物。 7. 栏目二:著名爱国诗词集锦;栏目三:古今爱国名言荟萃
(2)王老师:您好!(1分)我班将在星期一下午3:00在我班教室开展“爱国历史人物故事会”活动(1分),班主任让我邀请你担任主讲教师(1分),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指导我们,谢谢您!(1分)
8.(1)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何人不起故园情。④ 独怆然而泣下!⑤自缘身在最高层。⑥会当凌绝顶
(2)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②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每
8
空1分)
9.(1)出名,有名(2)德行美好 (3)大(4)调弄
10.(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珠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11. C
12. 同:都具有安贫乐道的品质。
异:黔娄对贫困的生活毫不在意,不重名利地位,只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 刘禹锡:追求高雅宁静有趣味的生活,坚守君子品德。
13. 行走在深山里的“我”和老余,在淡淡月光下,穿过梨树林,发现了竹篾泥墙的小茅屋,房门反扣,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自然产生的疑问,形成第一个悬念,领起了全文。 第二个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谁”呢? 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每点1分)
14.“厚厚”“满”准确细致地写出了小茅屋虽然简陋,但准备很细致,(1分)从侧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2分)赞美了小屋主人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1分) 15.作用:①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1分)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1分)表达了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1分)照应题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
16.插叙。(1分)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1分)以及这样做的原因,(1分)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1分)
17. ①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既指“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道路上遇见的自然界盛开的梨花,也指像梨花一样美的哈尼姑娘等人。(2分)②揭示了主题,驿路梨花是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边区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2分)。③增添了意蕴,标题出自陆游的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1分)
18.①母亲回忆黑猫偷吃油渣被打伤了。②劲松回忆小时偷吃鱼的事。
19.两个“看看”,表现母亲对劲松这一大袋鱼的来历产生了怀疑,(2分)引出下文母亲有意用小时候劲松偷吃和猫偷吃的事教育劲松的情节。(2分)
20.劲松突然明白了母亲的用意,(2分)为在母亲面前暴露了自己不廉洁的行为感到心虚。(2分))
21.不是。母亲故意用这些办法引出猫和劲松没忍住偷吃的事,想引起劲松的反省(2分)
9
为教育劲松做铺垫。(2分))
22.表面上是说“猫”忍不住偷吃了油渣,实质上是暗指劲松忍不住收了不该拿的东西(1分),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设置悬念,题目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23.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