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的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在名流学校领导、老师及带队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专业组老师的帮助和辅导下,我们的实习工作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实习是大学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在这30天的实习中,我们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们不得不昼夜苦读,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备课、上课、改作业……日复一日,无数琐碎平凡的事构成的我们实习生涯的主旋律,我们完成了许多不同学科和班会活动。
在教育实习期间,大家都把教学工作做为实习工作的重中之重,虚心向老师请教,刻苦认真,精心修改教案,并根据教学要求,制作课件、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精炼教学语言,认真试讲,熟悉教案,使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实习结束前,我们班的和同学在自己的努力和我们校内指导老师及名流小学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成功的完成了2节精彩的公开课.
一、理想信念。刚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把做一名受学生、家长、社会欢迎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我知道,要让自己成为有口皆碑的优秀教师实在是太难了。但是,我坚信,有理想就有执著的追求。因此,这9年来,我一直把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如今,我已经成为当地口碑较好的教学师。
二、政治意识。教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而要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2007年,我被选为县第十二届党代表。照理说,我应该是关心政治的。但我却做得不够,只是在开会那几天或者国家发生大事(如“5.12”地震)时收看新闻,平时很少收看新闻。以致连“六个”“五个重庆”都不知道。这次学习后,我再翻看去年12月26日县委陈勇书记在第十二届五次全委会上的讲话,发现“六个”就在其中,我深感惭愧。通过学习,我知道只明白关心政治的重要性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习上。
三、敬业精神。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其中揉合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对于这一点,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做得很好了。我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以致领导、同事有时都劝我要以生活为重。如果硬要说点不足的话,就是没有做到轻松高效地工网作。
四、师德修养。我毫不夸张地说,自己的师德是高尚的。我明白,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言行的范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总是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我总是把手里的垃圾扔到教室后面的垃圾桶里;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我总是用请求、商量的方式让他们到办公室帮我拿东西;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洁,我的板书从来不潦草……
五、工作纪律。这一点也是我应该感到骄傲的。每天,我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上课时,我也是提前进教室。我严格地按照课表上课,不占用其它课的教学时间来上语文课。
六、业务能力。谁也不敢说自己精通业务,但我敢说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如:《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基础教育课程通识培训丛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文关信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王增昌主编的《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魏书生著的《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龚春燕等编著的《魏书生与六步教学法》……我还观看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碟片。如:乔亚梦、窦桂梅主讲的《新时期中小学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备课指南》共12讲,陈锋主讲的《成功素质教育》,陈义成主讲的《教学技能应用实例与点评》,还有《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课例》,《情境教育模式》、《成功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模式》等名师示范课。
开卷有益,我常常把阅读到的先进理念、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我成为了学校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之一。
七、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具备是创新意识。我也可以算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教学中,我努力追求新的方式方法。还记得在多媒体教室上《鱼市场的快乐》一课时,我打破常规,采用变序教学法,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再引导学习其它自然段。用“与其成天抱怨繁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对待工作,把苦日子过甜。”这一句贯穿全文的教学,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在班级管理中,我也匠心独运,力求创新。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也必须时刻具有创新意识。
育局的指示
精神及学校的要求行事,支持、配合上级部门及学校搞好行风建设,努力争做一名合格教师,展示了新世纪里的教师风采,树立了教师的新形象。
艰苦创业、爱岗敬业是一名教师的本职。去年全国掀起了整顿教育乱收费的,这无疑是对全国教育系统“普九”以来的又一次考验:“普九”欠帐成了各个学校的普遍现象,再加上治理乱收费
,于是教师的待遇也自然受到了影响。因此,县教育局提出:全县教师要艰苦创业、爱岗敬业,争做艰苦创业的表率,爱岗敬业的表率。为此,我在教学中,自始至终都按照“教学六认真”的要求——
检查自己,在上课、备课、作业批改上都一丝不苟,从不计较报酬;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耐心地给他们做工作,在学习上、生活上我都成了他
们最知心的朋友,我还不断地家访,以便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说服了学生家长与老师同学校一起共同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终身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经之路。有很多教师包括过去的我都认为,一个大学毕业生教初中学生还有啥难的?但随着改革春风的吹拂,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教书”这个职业稳固下来,使
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要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就得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注意加强学习,一是学习有关教
育教学的法律法规,让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二是学习专业知识,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争取做到“术业有专攻”。通过学习,我发觉自己的确长了不少知识,在教
育教学中也得心应手了。
争做合格公民的表率,这不仅是社会各界的事情,更是为人师表的教师的头等大事,教师更应首先做到这一点。为此,我认真学习了中央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按照纲要的要求,争做合格
公民。在学校,我时常按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教育学生必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做到“文明、守法、诚信”,从小事做起,如不随地乱丢乱扔,不横穿公路等等。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学习型社会作为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和实践。短短的几十年中,学习型社会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两次。第一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赫钦斯等人;90年代再次掀起了学习型社会的,代表人物是兰森等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加以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目标和措施。同时,为确保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措施能有效地实施,还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进行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这些经验和研究对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本课题的基本目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依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自然地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体系,科学地揭示职业教育的体系,定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地发展。现代社会中,职业教育是以一个完整的体系为社会服务的。这个体系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而又分工合作的部分组成。随着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作出相应变革,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其自身功能。因此,重新审视和研究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是我们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必须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实践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原理,审视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实质,确定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定位,明确职业教育体系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本研究主要采取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把学习型社会思想置于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思考职业教育及其体系的构建;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实践,探讨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在与传统的学习和教育的比较中,确定新学习论的内涵和新教育的使命;分析和借鉴其它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模式,以确定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模式和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所应肩负的历史重任。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学习型社会与职业教育
学习型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与知识经济相伴而生的。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革命,学习型社会就是这一革命的成果。在如此一种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最直接的就是职业教育的高度发展。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个人通过职业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较之在传统社会有了空前的提高,其特质也相应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习型社会是指在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社会中,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开放、公平、市场化地保障和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学习的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理想社会。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是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是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乐趣,大力弘扬学习的民主化、大众化、生活化的理念,它具有对象的开放性、时间的开放性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型社会的主体是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宏观基础,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是学习型社会的微观基础。
在学习型社会中,职业院校及各类培训机构是一个最重要的教育组织,通过职业教育可以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理论和方法,提高职业技能、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优良的道德素养。可见,该组织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它具有生产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可以率先把自己改造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社区其他组织改造的榜样和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中坚。
由职业教育特有的社会功观之,职业教育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具有普通大学教育所没有的特质。职业教育能紧贴市场需求不断设立新专业,“双师”型教师既熟悉理论又掌握实践技能,学生经常到企业实习,企业老总和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讲实践课,学校经常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使职业教育的开放度与实战性不断提高。学习型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求社区相应地构筑起终身教育培训的服务网络,各种教育资源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通过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满足社会成员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最广泛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弊端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层次结构的确定必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整个教育结构的构建相一致。经过十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和观念的原因,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模糊的功能定位,偏离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定位模糊、方向不明。各类型、各层次职业学校都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应该突出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应旗帜鲜明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目前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功能不强,职业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反应迟钝。表现出滞后性,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已从数量紧缺逐渐转向结构性紧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模总量已经不小,但是在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
2.多头管理、比例不当,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
职业教育的有关要素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未能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结构体系。从纵向结构说,比例失调的突出表现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过少,从有关数据对比中看出,技工培养人数还不及技术和管理干部培养人数的二分之一。从管理体制说,存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多种管理形式。职业教育体系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结构较为死板,体系相对封闭,体系与环境的信息交换不畅,自我调节功能差,尚未形成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面向社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
3.轻视职业培训和非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和职业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各尽其职。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链中还存在一定的脱节,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劳动就业未能实现贯通。
4.发展滞后的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薄弱,不仅反映为各类职业院校中农林类专业学生人数少、比例低,而且也表现为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减少。
目前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学校职业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与城镇比差距还很大,农村的职业培训在少数地区才刚刚起步,在很多地区还是空白。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马良生研究员在研究服务“三农”问题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1]
5.职教与普教、成教之间,职教内部各层次之间衔接、沟通不畅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多具有终结性教育性质。尽管近年来这种局面有所改观,但是初、中、职业教育之间还没有完全贯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沟通很有限,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基本上还处于相互隔离状态。虽然建立各种形式、层次的教育之间“立交桥”的呼声很高,但由于缺乏制度和政策保证,构建畅通的“立交桥”之路还很长。
(三)关于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思考
“体系”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客观事物或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层次体系、类别体系、专业体系、布局体系、办学体系等。
1.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
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人们的职业发展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它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准备、确立、再准备、转业等不断追求完美的诸阶段。因此,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2)职业教育体系与自身发展规律协调理论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符合教育内部规律。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其结构体系处理好灵活性、开放性与相对稳定的统一,多样化与规范化统一。
(3)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
。职业教育体系与国民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其服务方向要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层次结构要与技术结构相适应;规模结构在与劳动力结构相适应;布局结构要与区域经济布局相适应。
2.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是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教育机会相对公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学历本位与职业能力本位并重,学校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的开放型体系。
(1)灵活性与开放性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实行灵活的学制,采用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包括职业教育体系在内的新的调整。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与系统整体功能相适应的,灵活、动态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纵向贯通、横向立交,能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结构,体现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和国际性。
(2)区域性与层次性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形态各异,教育普及程度差异较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与地方的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呈现区域性特点。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宏观层次结构、中观层次结构、微观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体系有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有国家、地方、行业、社会力量和个人多个层次。
(3)连续性与稳定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周期越来越短,技能的更新和岗位的转换越来越频繁,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是职前培训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贯通的连续性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是灵活的,但就职业教育结构本身而言,其基本要素如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基本层次、骨干师资队伍、教学体系等不会经常发生变化,其内在发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论教育制度如何变化,不论职业教育以何种速度发展,都离不开这些基本要素。正因为这些构成要素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特定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形成了职业教育特有的办学功能,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之构想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
1.创新职业教育体制与协调管理、合理定位
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应当放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观背景中考虑,其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在我国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之后,将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上来,逐渐实现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
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为主,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的职业教育创新体制,构建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新体系。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建立,政府部门的作用只能是宏观引导,由市场调节其体系结构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建立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结构运行和调节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比例结构和合理的学制。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政府对其实施统一的宏观管理,管理职能应归口于教育行政部门,这样有利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层次、类型和人才培养结构上必须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要按行业和区域技术进步的要求,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和层次结构,切实加强行业、地区急需紧缺职业人才的培养,找到自身在市场中的合适位置。
2.建构四通八达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彻底打破普教与职教两个体系的封闭状态,运用倾斜性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职业教育的作用和特色,决定了它不可能只是单一的低层次教育,而应是多层次、复合型教育,在职业教育系统内,不应该只有高中阶段和专科两个层次,还应该有高职本科,应用性硕士、博士等各种层次,除学历教育外,还应该有非学历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这些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割裂的,而应该是互相连接,上下贯通的统一整体。
3.强化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民工培训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培训的目标和任务,推进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等要作出全面、科学的规划,要进一步制定落实该规划的具体措施。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
4.重视职业培训和非正规职业教育
。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边工作边学习职业技能的人会越来越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行会和企业扶持的专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以及民间投资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共同组成多元化培训机构体系,使其发挥各
自优势,实现功能互补。建立在岗和转岗人员多形式教育服务的社区就业能力培训体系。
5.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
国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了许多成功经验,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可以使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少走弯路。目前比较成功的做法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AOI”、澳大利亚的“TAFE”、印度的“NUT”、英国的“BTEC”等.加强对上述体系的研究,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国际间职业教育的环境差异,对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引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固有状况,职业教育的许多问题仍需在原有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内来解决。
四、结语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应对世界激烈竞争和挑战的新任务,也是为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新潮流、新思路而亟待探索的现实课题。学习型社会在我国产生的社会基础、条件与背景,学习型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和任务,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学习型社会的挑战以及如何构架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等问题,均需我们加以研究。在学习型社会中,职业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职业教育较之传统社会在教育对象、教育时间和场所、形式方面均有巨大变化。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时代潮流,我国职业教育作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大平台,在推广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终身学习理想等方面均要做出研究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马良生.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为扎实抓好住建系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市住建局党委高度重视,把开展专题教育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迅速引导和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上来。
一、部署早。接到市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知后,市住建局党委迅速反应,6月4日下午,通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的形式,召开住建系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部署暨专题党课报告会,迅速部署专题教育工作。邀请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处长XX到住建局为干部职工上廉政科,以案说法,警醒干部职工廉洁从政。
二、方案实。结合实际制定了《市住建局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对专题教育的目标要求、主要安排和组织责任进行了细化明确。方案重点突出学习教育,做实做细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这4个关键动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求边学边查边改,切实解决全体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
三、要求严。局党委把践行“三严三实”作为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住建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以认真的态度落实从严的要求。按照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干部的原则,将专题党课范围扩大到住建系统党员干部,局党委书记带头,每位讲党课的同志要深入思考、认真准备、自己动手撰写党课讲稿,使准备党课的过程成为激发思想自觉的过程,在教育他人中教育自己。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开好民主生活会外,还要分别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确保支部的组织生活会都有班子成员参加。
四、融合紧。将专题教育融入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与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各项专项整治相结合,以专题教育为依托,认真落实局党委工作部署,努力激发全体党员干部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严格遵纪守法的规矩约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推动资阳城乡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财务报告;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84-02
1 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也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和输出形式。在实务工作中,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两个概念经常混用,然而二者是有区别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最基本的报告手段,而财务报告除了这种数字表格式的财务报表以外,还可以其他形式的报告出现,比如文字叙述式的报告等;而且财务报告除了财务报表之外,还包括报表附注以及其他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
2 财务报告组成的国际比较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财务状况表、盈利表或综合收益表、业主投资及派给业主报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组成。
英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损益表、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所构成,同时还包括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
法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注释组成,另外还包括社会责任报告。
日本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此外,还包括利润分配计算表(或亏损处理计算表)、附属明细表以及报表注释等。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可以用多种方法呈报,例如以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呈报),以及作为财务报表不可分割部分的附注、其他报表和说明材料。财务报表还可能包括基于或源自上述报表并应随之一同阅读的附表和补充资料。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1)各方对财务报告组成的规定基本一致。除日本外,都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收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列为三大基本会计报表。日本的财务报告体系虽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但要求企业向大藏省提交的补充报告资料中涉及企业现金流量的内客。这说明三大报表所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或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是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普遍关心的最基本的财务信息。
(2)美国会计准则最明显的特点在于要求企业编制股东权益变动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权益事项数量繁多,相当复杂,为此美国专门设置了三个权益类财务报表要素:权益、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丰富和详细的权益变动信息。另外,美国财务报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条目繁多、篇幅庞大的报表注释。这与美国会计历来强调充分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有关。
(3)英国会计准则的特点在于建议企业编制一系列社会报告。除了编制传统财务报告以外,还增编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各相关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4)法国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并体现在法令中,要求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5)日本会计准则把附属明细表作为一个单独组成部分。根据日本商法的规定,公司需要编报附属明细表的内容包括资本金及准备金的增减变动情况、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理以及折旧费的明细资料、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债权明细资料、公司持有本公司股票的份额、资产担保权的有关详细资料。此外,还有商法定的准备金的计算、付予董事和监事的报酬、以及与董事、监事及支配性股东往来情况的详细资料。
(6)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的财务报告基本上是各国财务报告共同性的内容或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一些财务报告。
。但可喜的是,财政部2006年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附表提升到主表的地位,作为第四大会计报表,这说明我国在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改善。②财务报告内容较简单,如报表注释只包括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且详细程度不够。③财务报告揭示方法较单一。我国主要采用正式报表、附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形式,而在美国,可以采用旁注、脚注、括号、补充报表、附表、补充资料、管理论证分析报告和致股东函件等揭示方法。
3 主要财务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的国际比较
3.1 资产负债表的国际比较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美国和日本规定有账户式(水平式)和报告式(垂直式)两种,英国规定有账户式和财务状况式两种,法国和我国采用账户式。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来看,账户式应用最为广泛,它体现了西方企业会计中的“主体权益理论”,即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以其全部资产为全体债权人和业主的权益提供保障。
在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排列顺序上,主要有流动列前法和固定列前法两种。采用流动列前法的国家比较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采用固定列前法的国家更加重视企业的生产能力。美国主要采用流动列前法,但也兼有固定列前法(适用于采矿业、公用事业等行业)和其他方式(如投资公司把投资项目列在最前面)。英国和法国采用固定列前法,日本和我国则采用流动列前法。
在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上,相比而言,法国和日本所列项目比较详细。
3.2 损益表的国际比较
损益表的格式大体可以分为多步式和单步式,也可分为报告式和账户式。美国和英国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我国为多步式,法国和日本则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在损益表的内容上,各国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和我国的多步式损益表基本上分为营业损益和非营业损益两大部分,但我国的营业损益范围比美国要小,如投资净收益在美国属于营业损益,而在我国则属于非营业损益。而且,我国报表项目的规范性也比美国严格得多,美国只是从大类上规范损益表项目,具体项目的填列则相当灵活。相比较而言,法国、英国和日本的损益表内容相似,一般都分为经常损益和非常损益两部分。经常损益包括营业损益和非营业损益,非常损益包括特别收益和特别损失等。
3.3 现金流量表的国际比较
。虽然日本会计准则没有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但在企业提交的补充资料中也已涉及企业现金流量的内容。
在现金流量的分类上,各国要求基本一致。美国、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把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英国则分为八类。
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上,各国一般都允许选用两种方法,即直接法和间接法。美国和英国鼓励企业采用直接法,也可采用间接法;而我国要求企业主表必须采用直接法,但也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按间接法编制;法国则多采用间接法。
4 借鉴
虽然,我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在2000年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组成、编制和提供做出了一些重大修改,但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股份公司、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迅速崛起,现行财务报告仍然显示出一些不合理性和滞后性,亟待加以改进与完善。
。
4.1 完善现行财务报告
(1)资产负债表:在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加以补充,用附表、补充报表或报表附注的方式列示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以提供相关性更高的财务信息。此外,对于某些项目,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应予以具体化,加大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
(2)利润表:用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编制利润表,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直观信息;对财务成果层次的划分应采用经常与非常的标准,来代替营业与非营业的标准,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要。
(3)扩大报表注释的信息容量。由于现行会计主要是以货币计量,从而也就将揭示信息的范围限制在能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对于非货币化信息,如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的优势等均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我们有必要扩大报表注释的信息容量,进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4.2 增设新的财务报告
(1)增设增值表。利润表反映的是归属于投资者的净利润,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增值表可以反映企业增值额的形成及其在各相关利益集团中进行分配的过程,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从而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同时有利于国家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也有利于国家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利润表有助于企业加强微观管理,而增值表对于协调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互补,必将对加强经济的全面管理提供极大的帮助。
(2)增设社会责任报告。为了规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有必要编制和对外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以反映企业在职业培训、平等就业、社区公益事业、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可以采取文字叙述式或社会资产负债表和社会损益表等形式。
(3)增设预测财务报告。预测财务报告的编制可以采取文字与数据相结合的叙述报告式或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损益表和预测现金流量表等形式。
(4)增设全面收益表。全面收益表是指企业在报告期间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应分为两部分:已确认且已实现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
参考文献
[1]宋永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亟待改进[J].财经科学,2007,(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