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主要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介于生物学和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为生物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学分4,学时90,为学生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相关产品的开发奠定知识基础。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自学,课中带着问题讨论分析,课后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学生将理论知识学通学活。教师在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几个案例,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教学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典型案例
1.案例简介
该案例为第八章:糖的分解代谢,第三节: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主要讲授生物能量的代谢过程,将复杂的生物能量代谢过程与丰富的人生哲理与家国情怀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2.案例
在介绍糖酵解时,该代谢途径包括投入和产出阶段的11步反应。以1mol葡萄糖为例,在第一个阶段投入了2molATP,第二个阶段生成了4molATP,最终产物丙酮酸和辅酶I在有氧条件下进入三羧酸循
1
环释放出30或32molATP。通过该例子引导学生“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元素。在糖的有氧氧化途径中,首先介绍糖的有氧氧化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糖原或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为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降解为CO2。在这个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6分子CO2,因此动物家畜的有氧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是温室气体的来源,但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产生的CO2大量增加,改变了全球碳循环,导致温室效应异常和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引导学生领悟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低碳环保意识,维护生态文明。
在介绍糖异生代谢知识时,可以举例动物体内经过非常复杂的糖异生代谢,将摄取的植物食物转变了体内的糖类物质。引入鲁迅名言“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向学生传递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将复杂的生物能量代谢过程与丰富的人生哲理与家国情怀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和讨论相互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习和理解能力。 三、案例成效
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从而丰富专业课程自身内涵,拓展了教学功能,实现三全育人格局。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科学素养、爱国主义等思政、德育元素,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夯实了学生内在德性和科学素养。将晦涩难懂的生物化学知识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评价及学生学习的相关成果:学生掌握了
2
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对专业知识更加的热爱,对用知识建设祖国更加有信心。
“课程思政”是一系统工程,其建设和改革必须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这就要在总结、借鉴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课程的特点,进而形成适合本门课程的完整教学体系。首先,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其次,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改革,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寻找思政教育与课程的结合点,积累思政素材,设计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件、教材、视频、动画和书籍等方式为教育载体,采用参观体验、课堂讨论、情景教学和现代多媒体等方式来实施多样化、嵌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无形的“思政课”浸润学生的心灵,从而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