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2021-01-23 来源:六九路网
2012—2013(1)学校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5个X2分=10分)

1. 注意: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3.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

中的反映。

4. 识记:通过对事物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 5. 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6. 问题情境: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7. 情绪与情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8.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

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 9.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

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10. 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经常表现出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1.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2. 性格: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13.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

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14. 学习风格: 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15.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

能完成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间。

二、填空(20空X1分=20分) 会多出1-2个不在复习题中的题

1. 2. 3. 4. 5. 6. 7. 8.

个性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教学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个基本要素。 教学系统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等的三种活动过程。

由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记忆过程可区分为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良好的记忆品质所具有的特点是识记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9. 解释遗忘原因的四种假说有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说。 10. 思维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其特征为概括性、间接性。 11.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 12. 想象的过程有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等几种独特的形式。

13. 问题解决的特点有问题的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14.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有调节作用、信号作用、易感作用。 15. 需要的特点包括对象性、紧张性、动力性、起伏性。 1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

17.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8. 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等四

个阶段。

三、判断(10个X1分=10分)正确理解,错的题可能在试卷上是正确的内容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X) 2. 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反应。(V) 3. 个性心理系统中的心理过程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X) 4. 教学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其中教师是核心,

是学习过程的主体。(X)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

过程。(X)

6.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意注意之后出现无意注意的现象。(V)

7.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是注意在时间

上的特征。(V)

8. 注意的分散也叫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注意同时指向两个以上不同的对象或

活动。(X)

9. 学生正在专心听讲,门哐当一声响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有意注意。(X) 10. 身体的平衡觉属于内部感觉。(V)

11. 一个人对刺激的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就越小。(X)

12. 任何感受器的感受性不会因受到其他同时起作用的感受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X) 13.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X)

14. 社会知觉是指对人的知觉,它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的知觉和自我知觉三部分。(V) 15. 在性质和强度上对比的刺激物同时或相继地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一个人对他

们的差异感变得特别清晰。(V)

16.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V)

17. 情绪记忆的特点是容易识记,但比其他记忆映像保持的时间短,容易遗忘。(X) 18. 记忆表象的特征是创造性和概括性。(X)

19. 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的方法对记忆的保持进行实验研究,得出遗忘的规律为先快

后慢。(V)

20. 再认比重现更复杂,能够再认的一定能够重现。(X)

21. 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X)

22. 为了有更好的保持和回忆,复习时可采用超额学习,而超额学习高于100%效果最佳。

(X)

23. 问题解决中的启发式策略就是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解决问题的

方法。(V)

24. 问题情境纯粹是个人主观的看法,如果当事人不进入情境,没有感到心理困境,就不

会构成问题情境。(V)

25.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对解

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X)

26. 创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X) 27. 生长需要是因为缺失而产生的,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的。(X)

28. 情绪与需要、机体的活动、感观和知觉相联系,而情感更多地跟社会性需要、社会认

知、理性观念等相联系。(V)

29. 积极地情感具有积极增力作用,消极的情感具有消极增力作用。(X) 30. 微弱、持久而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叫心境。(V)

31. 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是焦虑。(X) 32. 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V)

33. 必须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完成的行动,才叫意志行动。(V) 34. 知识的掌握要比能力的发展迅速。(V) 35. 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X)

36. 性格主要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而气质和能力主要依赖个体后天环境的影响。(X) 37. 性格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V) 38. 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测验和投射式测验,其中罗夏人格测验属于自陈式测验。(X) 39.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X)

40. 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

略范畴。(V)

四、简答(6X6=36分)

1. 发生学习的三个标准(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

答:(1)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3)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2. 感觉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答:(1)感受器接受适宜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传导神经冲动到大脑。(3)引起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并形成感觉。

3. 影响知觉的主要心理因素?

答:(1)知识经验,影响着对象知觉的内容和速度。(2)定势,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感知或思维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3)需要和情绪。此外,价值观、自我防卫机制也都会影响人对当前对象的知觉。

4. 遗忘规律的进程?

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依据实验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提出遗忘的进程是:

(1)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

(2)遗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5. 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

答:(1)知识经验(2)心理表征(3)定势(4)尝试性动作(5)个性特点和动机状态(6)人际关系

6. 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

答:(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发展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3)发展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发展形象思维。(5)原型启发。(6)培养创造性个性。

7. 健康心理和良好情绪的标志?

答:(1)正确地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使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

(3)情绪反应的时间应随引起情绪的客观情境的转移而变化。 (4)情绪反应的特点应与年龄阶段相适应

8. 奥苏贝尔提出的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

答:(1)认知的动机(2)自我提高的动机(3)附属的动机

9. 青少年意志薄弱的表现?

答:(1)缺乏独立性。特别是独生子女中,这种情况更明显。

(2)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对短期目标能够在行动中坚持到底,但对长期目标,在行动中则往往不能善始善终,常常半途而废。 (3)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10. 能力的个别差异?

答: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量、质和发展三个方面。(1)量的差异是指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2)质的差异是指能力类型的差异。(3)发展的差异是指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1. 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的方法?

答: (1)正确对待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2)针对学生气质类型特点,进行因材施教。(3)指导学生善于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特点。

12.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气质对性格有深刻的影响。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蔽和改造气质,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需要。

区别: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气质主要是由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决定的、具有先天性。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性格较易发生变化。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

13.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答:(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和策略。(4)定势的作用。(5)情绪性因素。除此之外,诸如是否处在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年龄阶段、

智力水平以及态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迁移。

14. 教师的角色?

答:(1)学习的指导者。(2)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3)行为规范的示范者。(4)心理保健者。(5)教育科研人员。

15.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

答:(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五、论述(1个X14分)

1. 教学中应如何应用注意规律?(包括学生注意力涣散的原因及表现、组织学生注意力的

方法) 答:(1)注意力涣散的原因及表现

①刺激过多或过少 ②情绪急剧波动 ③反抗或冷漠 ④寻求注意和承认

(2)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①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③要善于利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2.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

以及这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 答:(1)感觉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感觉记忆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储存的 信息是映象的,也未经任何的加工,因此是以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的编码。第二,储存的时间很短。第三,储存信息的容量大,大约可达到刺激总量的76%左右。第四,在感觉记忆中呈现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没有受到注意的材料很快就消失。

(2)短时记忆:个体对注意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操作的过程。短时记忆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信息保存的时间也很短,如果对信息加以注意,则保持的时间达到同注意的时间一样长,可以远远超过20秒钟。第二,记忆的容量有限,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相比,储存的信息要少得多。第三,短时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阶段,在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意识不到的,这两类记忆中的信息只有传送到短时记忆,才能进行组织和加工。第四,语言材料的编码和保持是以听觉形式(即音码)为主,非语言材料的编码和保持是以视觉形式(即形码)为主。第五,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有意的、重复的复述,可以输入到长时记忆阶段。

(3)长时记忆: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至数日、数周、数年、甚至终生都能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保持的时间长,从一分钟以上至几年、甚至终生;第二,容量极大,编码方式以意码(意义编码)为主,储存的方式是组块状态;第三,在系统中的信息来自于短时记忆中经过重复复述的内容。

记忆系统的三个阶段是密切相连的。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留下的痕迹就是感觉记忆,如不注意便瞬时消失;如果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不及时加工和复述,就会被新的信息所取代;如果经过加工和复述,就会转入长时记忆。信息在长时记忆中被编码、储存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经由短时记忆提取出来,这就是检索。三个阶段记忆系统的区别在于:三者的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和信息保存容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在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各处于不同的阶段。

3. 谈一谈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答:(1)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

①情绪、情感具有半外露、半隐蔽性。 ②具有高度的兴奋性和特有热情。

③情绪、情感体验不平衡,经常处于矛盾状态。 ④道德感有了很大发展。 (2)培养方法

①端正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提高各种适应能力

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正当需要 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4. 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般原则

①在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之前,必须先基本满足他们的较低级需要; ②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为辅;

③把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既作为手段也作为目的; ④外部奖励的运用必须适当。 (2)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②采用有趣的与变换的呈现方式 ③游戏与模拟;

④因势利导,促使学习兴趣的迁移 (3)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①利用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作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及时批改作业和写具体评语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及时的反馈。

②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教师应客观、公正和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等特征;并要使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③适当开展竞赛:可通过按能力分组,按项目分组和鼓励学生和自己竞赛等方法提高竞争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