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说课稿
黄务中学 刘宏丽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鸟》这篇课文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五单元。这个单元都是写人与动物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他们深入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
冯骥才写的这篇散文,通过人与鸟相亲相伴地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不仅显示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是学生学习的一篇佳作。
2、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的定位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两个学习目标:
(1)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
(2)品味文章的语言
将教学重点放在“品味文章语言”上,因为这一环节对指导学生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抒发真情实感,提高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设想:
(一)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搜集带有“鸟”字的成语
(二)导入 新课:
借助多媒体展示“鸟语花香”的境界,以便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出示学习目标,并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就能顺利完成,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四)学生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
(五)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举手发言谈阅读感受或受到的启示,并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由此引导学生走进文章,通过精读研讨,看看人与鸟的信赖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六)精读研讨:
这一阶段,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举手抢答;或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或发挥想象,尝试着扮演鸟爸爸、鸟妈妈、雏鸟的角色,进行精彩的家庭对话。雏鸟活动的那一部分还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多媒体展示文字和画面),学习细腻的描写手法。这些教学形式,会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起来,每个人都想参与,都想表现自己,我们的课堂教学便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问题设计:
1、我初见朋友送的珍珠鸟时心情如何?从文中哪句话读出了这种喜悦之情?
2、可是紧接着,作者为什么单独用一段强调“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想象:这对怕人的鸟被送到新的主人家,心里会想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试着扮演鸟爸爸、鸟妈妈的角色,说说他们将进行一段怎样的家庭对话?
3、我在关爱珍珠鸟的过程中,首先为它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我这一温存的举动换来了什么?你从这一叫声中读出了什么?
4、我还为它做了哪些事?我的付出又换来了鸟怎样的反应?
过渡:是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5、雏鸟长得怎样?
想象:雏鸟诞生后,它的爸爸、妈妈将对它进行怎样的教育?雏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吗?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开一家三口的对话。
6、雏鸟对我有什么反应?我又是怎样关 爱它的呢?请一位同学朗读雏鸟活动的段落,大家思考刚才的问题。(大屏幕出示与文字有关的画面)
7、雏鸟的变化和我的关爱是分不开的,我在雏鸟活动的时候是如何对待它的?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提示的问题回答。
8、在我的关爱下,鸟不但亲近我,信任我,还对我产生了一种依恋,你能从文找出雏鸟对我依恋的句子吗?作者在表现这种依恋的情感时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9、读到这里,你感觉作者笔下的鸟和你以往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10、这种表达效果和作者细腻的描写是分不开的,你认为作者对雏鸟主要进行了什么描写?能找出相关词语吗?请带着对鸟的喜爱之情朗读这段文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鸟,亲昵的趴在作者肩头睡着了,还呷呷嘴,似乎在做梦。
想象:此时的鸟做了一个什么梦?
11、作者也被鸟的这种亲昵、依恋的深情所打动,灵感涌上心头,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想象:作者在这里想对我们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唤?你以后会怎样做?
(七)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想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亲近它,欣赏它,关爱它,并象作者一样及时捕捉灵感,拿起笔细腻的描写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八)课堂结束
多媒体展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结束今天的课堂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