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生态规划探讨》
1淮南市基本情况
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跨淮河两岸,南部为延绵起伏的丘陵岗地,北部属淮北平原。东连凤阳,南邻长丰,西接颖上、利辛,北望蒙城、怀远。东西长78km,南北宽51km。市域总面积2121km2,建成区面积80.60km2。年平均气温14.3~16.4℃之间。市境累年年平均降水为937.2mm。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雨量的50%),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城市作为华东地区的煤炭、电力为主的重要能源基地,工业结构以轻、化工业为主[1]。
2淮南市绿地生态系统现状
根据目前对城市绿地的定义,整个城市范围内,主要组成载体为绿色植物的空间地域都属于城市绿地,如林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苗圃、果园、水体等。淮南市的城市绿地可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七类[2]。根据202x年的统计结果,城市内绿地面积共1356.70hm2,人均公共绿地2.51m2,绿地率16.83%,绿化覆盖率为21.00%。除去陆地上的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绿地也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淮南市内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包括淮河、架河、泥黑河、茨淮新河、石涧湖等。淮南市的主要水域生态系统就是淮河的生态系统,通过对202x年和202x年的淮河水质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淮河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非离子氨年平均值、氰化物等水体污染指标都在下降,淮河的水体质量正在逐年改善。并且,淮河在淮南市
精品文章
流域的出境水质要明显优于入境水质。可见淮南市的水域生态系统的现状正在逐渐好转。
3淮南市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淮南市绿地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点。能源原材料工业伴随的结构型污染依然制约着环境质量的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根本改变,煤烟型大气污染仍居主导地位,加之“西气东输”工程使城市燃气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气态污染物浓度上升,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淮河水资源矛盾加剧,生活污水使有机污染负荷居高不下;煤矸石与粉煤灰堆存量持续增大,污染物形成蓄积性影响,环境污染负荷加重。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矿产资源受破坏情况严重,采矿区的开采沉陷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受到限制[5]。
3.1煤炭工业对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煤炭型工业对淮南市的水域系统、林地、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损伤。煤炭型工业虽然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煤炭型工业对城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的巨大破坏,使得煤炭矿区工业城市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李允洁等人的报道,淮南市的过度开采已经造成了煤矿区的地层塌陷,而且煤炭型工业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工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造成了淮南市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漏斗[4]。并且,因为淮南市绿地的缺少,植物无法吸附消除煤炭工业排放出的废气和粉尘,而这些废气和粉尘又造成了植物的死亡,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精品文章
3.2水域环境的质量问题。淮河作为淮南市的主要生活和工业用水水源,淮南市的最主要水域生态系统就是淮河生态系统。目前淮河在淮南市流域内的污染问题包括三个方面:①点状分布污染源,即淮河沿岸工业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和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放的生产污水。②线状分布污染源,即淮河沿岸的城市排污沟所排放的生活污水。③面状分布污染源,指的是淮河沿岸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地膜被降雨冲刷后,进入淮河造成污染[5]。这三种污染源中,对水域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作为点状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淮南市的工业产值结构中,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比较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淮南市经济总产值的83.21%,处于主导地位。同样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主要为煤炭工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88.2%[6]。因此,实现经济转型或者控制工业污染对淮南市的生态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3.3绿地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滞后。虽然从建国以来,淮南市就一直重视对绿地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对绿地生态功能的全面深入认识,一直没有开展详细的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工作。再加上人民对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绿地系统建设长期处于落后的水平。即便是城镇建设区域,绿化工作也一直被有意无意地放在次要或边缘位置。这就造成了淮南市迁就现状和填补空缺多,发展总量不足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现状。而城市内的点状绿地建设也存在着管理粗放、缺少认真规划的问题。同样的,由于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措施不严等问题,部分人工森林界线不清,土地产权不明确,执法力度不足,
精品文章
规划绿地被侵占、绿地被蚕食的现象也绝不少见。
4淮南市4.1淮南市绿地生态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2x)《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202x)《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xx]100号令)《城市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国标gbj137-202x)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xx](202x)235号建设部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2x~2030)《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2x)。
4.2淮南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目标。淮南市的绿地系统建设目标应当与21世纪城市的生态化相匹配,建成的绿地生态系统能够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空间、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发展高效的环境经济。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在规划中一定要明确绿地系统的生态还原功能、确立绿地生态的产业地位、提高城市绿化的社会价值。
4.3绿地生态系统规划面积。根据调查结果估算,如果想要使得城市绿色生态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洁净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城市噪声等生态效益,城市绿化生态系统覆盖面积最起码要达到城市总面积的30%及其以上[7]。根据我国在本世纪初制定的标准,一个合格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要达到7.11m2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根据这些指标,在新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既要留出大的绿地,又要设计一些分散的、点缀性的绿色设计,形成一个庞大的总体绿地空间,也可以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实现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
4.4加强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创造立体绿色空间。在高层建筑密
精品文章
集的城市地区,路面要更加坚硬,沥青水泥在路面的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点线规划对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同时,在确保现有绿色空间不会受到影响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去利用每一片土地,实现路边、房屋旁、街道边的绿化。或者转移和扩建河流,建设绿色街道和河堤。与工厂协商,搬迁工厂,减少工业对绿色空间的影响,实现绿色空间的合理开发。随着技术的进步,屋顶防渗技术越来越成熟,所以屋顶绿地的建设也可以纳入绿地建设的考虑范围内[8],比如对绿色建筑外墙、花园等新型绿地的建设。
5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自然共存的环保观念也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地方特色和文化生态系统。只有合理地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设计,才能实现人类城市与自然的共存,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