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章末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章末综合测试卷

2022-09-29 来源:六九路网
第八章 章末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来的重要规律 C.“牛顿第一定律”是凭空想象的

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2.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字宙飞船将( ) A.立即静止 B.减速飞行 C.加速飞行 D.匀速飞行 3.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足球将( )

A.立即下落 B.向前飞行一段距离后落向地面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停止运动,静止在空中

4.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刻停在空中 B.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C.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D.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

5.小华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小石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假设小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它将( )

A.立即停止 B.落到地面上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减速运动

6.用绳子拉着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 小车速度为v时,绳子突然断开的瞬间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加速运动

C.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按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7.如图所示,车厢顶上有一个小球自由落下,落在地板上的A处,若此时车厢内有一杯水,则杯内的水面的状态应该是( )

A. B. C. D.

8.2018年度,全国各地仍然发生导致多场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此类事故,除司机本人因素外,还有车辆破旧,行驶时超速、超载等原因。关于车辆超速、超载的危害,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超速时汽车惯性增大,难以刹闸 B.超载时汽车惯性增大,难以刹闸 C.超速、超载汽车遇到障碍物时撞击力大

D.超速时由于人具有惯性,紧急刹车时更容易倾倒

9.欧洲杯足球赛正火热进行中,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 ) A.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 B.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 C.足球被踢出去后仍继续向前运动 D.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 10.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中,其惯性( )

A.先不变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逐渐变大

11.2016欧洲杯足球赛6月10 日在法国开幕。 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12.汽车装有安全气囊,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以减轻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快 B.汽车急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强烈撞击

1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这两个力还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才能彼此平衡”,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上移动一些,松手

14.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完全相同,则( )

A.物体受的这二力平衡 B.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力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15.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灯受到的重力和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 C.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D.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1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看,它涉及不少力学知识。以下各项内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旋紧自行车的各种紧固螺丝,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B.自行车轮胎气不足时,对地面的摩擦力变小

C.汽车刹车时,通过增加刹车片和轮胎的压力来增大摩擦

D.车的把手上有凹槽、脚踏板凹凸不平,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二、实验填空题

18.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__________。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_________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4)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 19.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细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根细线两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可知: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可用手_______(选填“下压”、“翻转”或“旋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能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

(4)如果完全忽略外力的影响,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一下原本静止在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钩码始终不着地),则小卡片离开后手指后将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2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减少外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_。

三、探究实验题

2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砝码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的重力,滑块和砝码的总重记作G。

②将放有砝码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砝码的个数,并重复步骤②,记录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

砝码个数 滑块和砝码的总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5 0.6 2.0 0.8 2.5 3.0 1.2 3.5 1.4 1 2 3 4 5 (1)上面表格中滑块和砝码的总重为2.5 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是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F–G的图象。

(3)经分析可得,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是否必须匀速拉动木板?__________。

23.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和小华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细线。

(1)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_________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小明将自己的运动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读出了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N;若实际拉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匀速直线运动,则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的。

(3)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小明的实验,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

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

(4)小华测出他的鞋滑动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他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