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4-04-24 来源:六九路网
.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原因

(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

(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

(4)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

.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也能减轻疼痛。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0.1ml)

6、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7、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

1、原因

(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

.

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泡、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等表现。

3、预防及处理

(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或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局部皮肤瘙痒者,嘱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泡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外科换药处理。

三、虚脱

1、原因

(1)因病人对皮内注射存在害怕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注射时皮内强烈收缩,使注射时疼痛加剧,由于病人身体虚弱,对于各种外来刺激敏感性增强,当注射刺激性较强得药物时可出

.

.

现头昏、眼花、恶心、出冷汗、摔倒等虚脱现象。

(2)护理人员操作粗鲁、注射速度过快、注射部位选择不当,如注射在硬结上、瘢痕处等,引起病人剧烈疼痛而发生虚脱。

2、临床表现

有头昏、面色苍白、心悸、出汗、乏力、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表现,严重者意识丧失。多见于体质衰弱、饥饿和情绪高度紧张的病人。

3、预防及处理

(1)注射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晕针、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取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正确判断是药物过敏还时虚脱。如发生虚脱现象,将病人平卧,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静脉推注5%葡萄糖等措施,症状可逐渐缓解。

四、过敏性休克

1、原因

.

.

(1)注射前未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

(2)病人对注射的药物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

由于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可引起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因周围血管扩张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变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口唇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皮肤过敏症状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3、预防及处理

(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在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结果为阳性者不可使用。

(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

(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

立即停药,协助病人平卧。

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

.

.

脉注射肾上腺素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按医嘱将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扔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

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于护理的效果,未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五、疾病传播

1、原因

(1)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如未执行一人一针一管、抽吸药液过程中被污染、皮肤消毒不严格等。

(2)使用疫苗,尤其是活疫苗,未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用剩的或疫苗未及时灭活,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未焚烧、污染环境、造成人群中疾病传播。

2、临床表现

.

.

由于疾病的传播不同,其症状有所不同。如细菌污染反应,病人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如乙型肝炎、病人出现厌油、上腹饱胀不适、精神不振、乏力等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原则,一人一针一管。

(2)使用活疫苗时,防止污染环境。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及用剩的疫苗要及时焚烧。

(3)注射后,需消毒手后方可为下一个病人进行注射。

(4)对已出现疾病传播者。对症治疗。如有感染者,及时隔离治疗。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出血

1、原因

(1)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

(2)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2、临床表现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眼流出。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

.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后,局部按压。按压部位要准确,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拔针后针眼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对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二、皮下硬结

1、原因

(1)反复注射同一部位、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均可形成硬结。

(2)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引起细胞增殖,导致硬结形成。

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甚至坏死。

3、预防及处理

.

.

(1)正确掌握注射深度,深度为针梗的1∕2或2∕3。

(2)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3)注射药量不宜过多,推药速度要缓慢,用力药均匀,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

(4)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但胰岛素注射后勿热敷、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使胰岛素药效提早产生)。

(5)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禁用长镊敲打安瓶。抽吸药液时不宜将针头直接插入瓶底吸药。禁用注射器直接在颈口处吸药。

(6)皮肤严格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如皮肤较脏者,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消毒。

(7)已形成硬结者,用以下方法外敷:①用伤湿止痛膏外贴硬结处(孕妇禁用)。②用50%硫酸镁湿热敷。③将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④取新鲜马铃薯切片浸入山莨菪碱注射液后外敷硬结处。

三、低血糖反应

1、原因

皮下注剂量过大,部位过深,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导致血流加快,使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2、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甚至死亡。

.

.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掌握给药剂量、时间、方法,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的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

(2)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的病人,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

(3)推药前要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射。

(4)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等。

(5)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头等易吸收的糖类(碳水化合物)。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

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神经性损伤

1、原因

主要是药物直接刺激和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

2、临床表现

注射当时出现神经支配取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约1周后疼痛减轻,但留有固定麻木区伴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发生在下肢行走无力,易摔跤,局部红肿、疼

.

.

痛。发生在上肢时肘关节活动受限,手部有运动和感觉障碍。

3、预防及处理

(1)周围神经药物注射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应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防止神经性损伤的发生。

(2)注射药物应尽量选用刺激性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

(3)正确进行注射部位的定位,避开神经及血管。为儿童注射时,除要求进针点准确外,还应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

(4)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取麻木过放射痛,立即改变进针方向或停止注射。

(5)对中度以下不完全神经损伤可行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中度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则尽早手术探查、做神经松解术。

二、局部过全身感染

1、原因

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可导致注射部位或全身发生感染。

2、临床表现

在注射后数小时出现红、肿、热和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若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

.

.

脓毒败血症,病人出现高热、畏寒等症状。

3、预防及处理

与皮下注射法相同。出现全身感染者,根据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血肿

1、原因

⑴老年、肥胖、烧伤、水肿、血管硬化、末梢循环不良等病人,血管弹性差,回血反应迟缓,护士对针头是否刺入血管判断失误,反复穿刺或针头退出血管时局部隆起,形成血肿。

⑵凝血功能差或者未及时按压即可引起血肿。

⑶固定不当、针头移位,致使针头脱出血管外而不及时拔针按压。

⑷老年、消瘦病人皮下组织疏松,针头滑出血管后仍可滴入而造成假象。

⑸细小静脉穿刺,针头选择过粗、进针后速度过快,回血后针头在血管内潜行偏离血管方向而穿破血管。

⑹拔针后按压部位不当或时间、压力不够。

2、临床表现

.

.

血管破损,出现皮下肿胀、疼痛。2-3天后皮肤青紫。1-2周后血肿开始吸收。

3、预防及处理

⑴选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⑵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

⑶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拔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口,用拇指按压,按压部位应自针孔以上1-2cm处,一般按压时间为3-5分钟,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按压时间适当延长。

⑷若已有血液淤积皮下,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24小时后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⑸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或切开取血块。

二、静脉炎

1、原因

长期注入浓度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全身有畏寒、发热等表现。

.

.

3、预防及治疗

⑴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

⑵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⑶若已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在此处静脉注射、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热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用超声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⑷如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1、原因

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而引起

⑴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⑵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⑶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临床表现

.

.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

3、预防和处理

⑴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⑵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

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

⑷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⑸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查找发热的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⑴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⑵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如急性心功能不全。

⑶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功能差。

2、临床表现

.

.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啰音。

3、预防及处理

⑴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肺疾患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尤为慎重。

⑵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免滴数。

⑶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去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⑷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8L∕分),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减轻缺氧症状。在湿化瓶内加入50%乙醇溶液湿化吸入氧,以减轻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

⑸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及扩血管、强心、利尿、平踹等药物。

⑹安慰病人,接触病人的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

1、原因

⑴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过久,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

.

⑵输入药液过酸或过碱,引起血浆PH值改变,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功能而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⑶在输液过程中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而引起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分级:

一级:疼痛、局部发红、轻度肿胀。

二级、疼痛、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

三级:疼痛、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静脉变硬,呈条索状。

3、预防及处理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还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⑵出现静脉炎后,应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行湿热敷,也可用中药外敷。

⑶超声波物理疗法。

.

.

⑷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空气进入静脉后首先到达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较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的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病人可能会立即死亡。

1、原因

⑴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

⑵输液前空气未排尽,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⑶输液管衔接不紧密或有漏缝。

2、临床表现

病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有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随即有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病人频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3、预防及处理

⑴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要绝对排尽。及时更换输液瓶、加压输液、输血时应有专人守护。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

⑶深静脉插管输液结束拔除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⑷发现上述症状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头低脚高卧位,次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同时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漂移到右心室,避开了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收缩,空气被震荡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

⑸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严重缺氧状态。

⑹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五、液体外渗

1、原因

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引起。

2、临床表现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3、预防及处理

⑴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⑵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⑶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

.

⑷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六、输液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1、原因

⑴在药液制作过程中混入异物与微粒,如水、空气、工艺过程中的污染。

⑵盛药液容器不洁净。

⑶输液容器与注射器不洁净。

⑷在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如切割安瓶、开瓶塞、反复穿刺溶液瓶橡胶塞及输液环境不洁净等。

2、临床表现

⑴液体中微粒过多,可直接堵塞血管,引起局部血管阻塞而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以及坏死。

⑵由于红细胞集聚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

⑶微粒本身是抗原,可引起变态反应及出现血小板减少症。

3、预防及处理

.

.

⑴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减少污染机会。

⑵净化治疗室的空气,若有条件可在超净工作台进行输液前准备。以减少输液污染得机会和程度。

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

⑷认真检查输入液体的质量。

⑸输入药液现配现用,避免污染。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静脉炎

1、原因

⑴细菌性静脉炎:多见于病人抵抗力低下,医护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皮肤消毒不严格,套管脱出部分再送入血管内,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浸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

⑵化学性静脉炎:输注的药物和液体损伤静脉内膜或软管进入静脉太短,肢体活动较据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性反应。

⑶机械性静脉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置于关节部位,导管型号较大而静脉较细,穿刺和送管动作不当等对静脉形成摩擦性损伤。

.

.

⑷血栓性静脉炎:由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型号较大,进针速度、角度不当,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内膜所致。

2、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和处理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⑵尽量选用较粗大的静脉血管,使输入药物足够稀释,减少刺激性药物刺激局部血管。

⑶在病情允许并经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减慢滴注速度。

⑷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

⑸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套管尖端劈叉现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⑹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可及时拔除套管进行湿热敷、理疗等处理。

⑺对扔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⑻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灭菌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

二、导管堵塞

1、原因

⑴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管不彻底。

⑵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

⑶病人凝血机制异常。

2、临床表现

静脉点滴不畅或不滴,推药阻力大。

3、预防和处理

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

⑵应正确掌握封管时推注封管液的速度。

⑶避免封管后病人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高血压病人因静脉压力过高引起血液反流导致导管堵塞。

⑷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

⑸指导病人自我护理。

.

.

三、液体外渗

1、原因

⑴由于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⑵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

⑶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

2、临床表现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组织坏死。

3、预防及处理

⑴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⑵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⑶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⑷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⑸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

.

四、皮下血肿

1、原因

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2、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淤血、肿胀。

3、预防及处理

⑴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⑵局部湿热敷、理疗。

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⑴可由致热源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⑵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的免疫反应。

.

.

⑶违反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临床表现

可在输血中输血后1-2小时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小时缓解。

3、预防及处理

⑴严格管理血库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⑵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严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皮质激素等。

二、变态反应

1、原因

⑴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⑵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2、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将结束时。变性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

.

3、预防及处理

⑴勿选用有过敏史的鲜血员。

⑵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⑶发生变态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1.0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1、原因

⑴输入异型血:多由于ABO血型不相容或献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

⑵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储存过久。

⑶输血前将血液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受细菌污染均可造成溶血。

⑷血中加入高渗过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2、临床表现

.

.

⑴第一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疼痛和胸闷等症状。

⑵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

⑶第三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预防及处理

⑴认真做好学习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认真进行“三查”、“八对”,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制度。

⑵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保留血标本和剩余血送检验室重新鉴定。

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静脉输液通道。按医嘱给升压药和其他药物。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⑷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⑸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对少尿、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⑹有休克症状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必要时用换血疗法。

四、细菌污染反应

.

.

1、原因

⑴采血袋、保养液及输血器具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

⑵献血者皮肤未经严格消毒或在有化脓病灶的皮肤处穿刺采血,或献血者有菌血症。

⑶采血时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采血完后针头帽拔出过早使空气进入采血袋。

2、临床表现

细菌污染反应于静脉输血输液中、后发病,此反应虽然少见,但极为严重,可引起严重感染及休克,病死率高。

⑴突然剧烈发冷、寒战、高热、头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大汗、脉搏细速、血压急剧下降而休克,甚至死亡。轻者以发热为主,可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⑵全身麻醉病人可仅表现休克和创面渗血不止。

⑶剩余血浆呈暗灰色或黄褐色、混浊、有凝块及絮状物。血直接涂片可见大量细菌。血培养可有细菌生长,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病人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3、预防及处理

⑴从采血到输血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凡血袋内血浆混浊,有絮状物或血浆呈黄褐色,以及血浆中有较多气泡者,均应认为有细菌污染可能,应废弃不用,以

.

.

策安全。

⑵立即停止输血、输液,收集所输血液、药液及输注等有关用具进行检验。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

五、循环负荷过重

1、原因

多发在老年、小儿及心、肺功能不健全的病人,因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而造成循环负荷过重。

2、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是头部剧烈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大量血性泡沫痰。之后周身水肿、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静脉压升高等症状,胸部摄片显示肺水肿表现,严重者可致死。

3、预防及处理

⑴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⑵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⑶取半坐位、吸氧和利尿。

.

.

⑷进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六、出血倾向

1、原因

长期反复输血或超过病人原血液总量的大量输血,由于库血中的血小板破坏较多,使凝血因子减少而引起出血。

2、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瘀斑,穿刺部位大块淤血,或手术后伤口渗血。

3、预防及处理

⑴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库血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

⑵遵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七、枸橼酸钠中毒

1、原因

大量输血时随之输入大量枸橼酸钠,如肝功能不全,枸橼酸钠尚未氧化即和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以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

.

.

2、临床表现

有手足抽搐、出血、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室纤维颤动等表现,甚至发生心跳停止。

3、预防及处理

⑴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检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验结果。

⑵输入库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八、疾病传播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弓形体病等。

1、原因

⑴献血者患有感染性疾病,其血液或血制品带有病原体而未能被检出。

⑵在储血、输血过程中血液被污染。

2、临床表现

输血后一段时间,出现经输血传播的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

3、预防及处理

.

.

⑴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非必要时应避免输血。

⑵杜绝传染病病人和可疑传染病者献血。

⑶对献血者进行血液和血液制品检测。

⑷鼓励自体输血。

⑸严格对各类器械进行消毒。在采血、储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认真执行无菌操作。

⑹对一发现输血传染疾病者,报告医生,因病施治。

九、低体温

1、原因

输入血液温度过低或输血过快、过量。

2、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皮肤冰冷、心律紊乱,体温降至35℃以下。

3、预防及处理

⑴快速输血时将房间温度控制在24-25℃。

⑵ 注意保暖。

.

.

⑶观察并记录病人的体温变化。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