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2022-05-26
来源:六九路网
2010年9月 田一 终学玩学招(皙社版) Sep.,2010 第26卷第3期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Vo1.26 No.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范 婷 巳 好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重庆400031) 提 要: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目的语规则的过程,在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习得中偏误分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多年来已有大量的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研究的论文、专书 出现,内容涉及到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汉字等多方面。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 研究论文进行综述和总结。 关键词:汉语;第二语言;偏误分析;综述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87(2010)03—0010—05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Error Analysi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FAN T/ng Abstract: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n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of eITors feflects the learners learning objective language rules of procedure.Error analysis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in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For many years has plenty of relevant teaching A lot of essays and books on error analysis have been published,involving Chi・ nese pronunciation,vocabulary,grammar,and pragmatic,etc.This paper aim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i ̄survey of the essays・ Key words:Chinese;second language;error analysis;survey 人们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 国内最早引进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的 出现偏误(就像小孩在学习母语得过程中也会出错 第一人是鲁健骥。1984年鲁健骥发表《中介语理论 一样,这些错误反映了孩童掌握母语过程的动态发 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成为了国内研 展情况),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 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分析研究的开端。 产生的偏误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目的语规则的过程。 鲁健骥从中介语的几个主要根源采用x,-t比法和例 因此偏误分析便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 举法对汉语学习者进行语音偏误分析,没有对学习 的研究领域,对于我们认识语言习得的过程起着至 者的语音偏误进行系统的描写,主要内容有三个方 关重要的作用;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偏误分 面:首先,他列举了汉语学习者在发汉语音素时出 析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实际语言教学也有 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其次,谈到母语是非声调语 深远的影响。 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时可能出现的迁移现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首先是从偏误 象。此外,他还提到由于教学训练不够或训练不得 分析开始的。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 法造成的偏误现象。 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即使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对外 此后鲁健骥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偏误分析的 汉语教师,也难免对这些偏误感到很棘手,因此偏 研究论文,分别论述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的 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便首当其冲地进入了语 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的偏误,把偏误分析在现代 言学家的研究视野。 汉语的语言学范畴的各大系统进行研究。《外国人 多年来已有大量的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 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从形成原因来谈,列举 析研究的论文、专书出现。总的来看,大部分学者 了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词语层面可能发生的四种偏 是从汉语的自身的语言学范畴出发,对汉语作为第 误现象,包括:母语和目的语在词义上的交叉;两种 二语言的习得中的偏误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 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两种语言中意义对 究,内容涉及到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汉字等 应的词语用法不同以及对应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 多方面。 色彩、使用场合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偏误。《外国 】0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0年第3期 成果较为丰富,但实际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相对较 少,并且没有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反馈。此外,大 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从表面形式角度来描 写,将学习者在汉语语法表层结构上产生的偏误归 为: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四大类。《外国人学习 汉语的语用失误》是鲁健骥和吕文华共同发表的, 从语言和社交两个方面x,-t ̄习者的语用偏误进行 了系统的分析。并且认为,中介语理论主要是把学 习者使用目的语形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加以研究, 它无法解释外语学习者那些形式上正确但语用上 量心理学、文化学、第二语言习得等诸方面研究的 成果在第二语言习得偏误研究中被大量借鉴和吸 收,语音偏误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语音偏误研究的一个趋势: 研究重点逐渐由语音要素的本体偏误研究向语用 和交际方面的语调偏误研究过渡,但语调偏误并未 受到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还相x,l-较少,同时我们也 却不得体的失误,而偏误则可以分析不符合语法规 则的和不符合语境的两类失误。鲁健骥的系列研 究 ̄x,l-#l-汉语教学中的偏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 高度,有利于x,l-#l,汉语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但是 他的研究重点是在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 层面,相比较忽视语篇的偏误。 继鲁健骥以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领域 的偏误分析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既有语音、词汇、 语法层面的研究,也有语用及篇章方面的偏误分 析。汉字的偏误分析和特定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 偏误研究也相继发表,其中也包括了朝鲜、泰国、日 本等亚洲国家,也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以及 国内少数民族的学习者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偏误进 行具体描写的研究。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汉 字五个方面分别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研究进 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找到偏误分析研究的特点, 并且讨论这一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1.语音偏误 继鲁健骥发表《中介语理论与#t-国人学习汉语 的语音偏误分析》之后,许多学者加入了语音偏误 分析的研究,语音偏误研究的成果也较为丰富,内 容涉及到声母、韵母、声调、语调等多个方面。多数 学者是从语音整体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语音的声韵 调以及轻重音等方面的偏误并提出了教q ̄x,i-策;也 有针对语音的某个层面,例如声调偏误、声母偏误、 语调偏误等进行详细的描写,分析透彻,并提出了 纠正发音偏误的教学策略,其中就声调偏误研究的 文章最多。此外大部分论文是从不同母语背景C-J'- 别对不同国家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学习汉语时语音 偏误进行细致的描写,另外还有部分是分等级水平 x,l-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进行描写。 就研究思路来说,多数学者是运用中介语理 论、偏误分析理论、实验语音学理论等理论,采用调 查法、x,-t比分析法、描写法等方法,描述了第二语言 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语音偏 误,并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教 学方案。我们可以看出x,-t ̄,1-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的 注意到语气教学偏误仍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语 气同语调一样,都是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 的因素,是语音教学中一个较高层面的教学,笔者 认为语气应当成为语音研究的一个重点,因此语气 偏误应当进入各专家学者的研究范围,希望今后有 更多的学者关注到这个领域的偏误研究中来。 2.词汇偏误 1.词类偏误研究 词类偏误是第二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出现的 最基本的偏误类型,进入学者们研究视野的词包 括:名词、动词、副词、离合词、代词、介词、连词、量 词、语气词、形容词等等。其中又以副词和动词的 偏误研究最多,其次是离合词、量词和语气词。这 里着重介绍一下副词和动词的偏误研究。 1.1副词偏误研究 副词偏误一直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 一个难点和重点。副词偏误也研究也显示出一些 特点。 首先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单 个副词的分析较多,类别分析的较少,有限定母语 背景的(如韩语、英语、越南语等),也有不限定母语 背景的。其关注的重点都是某类副词中的某几个 词(如“都”、“也”、“没”、“已经”等),副词成员研究 不均衡,大致涉及到程度副词、否定副词、时间副 词、范围副词以及频率副词等等。具体说来,这类 研究也呈现出几个特点:(1)副词偏误研究主要集 中在描写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偏误事实、考察偏误 类型、列举偏误特征、分析偏误原因、提出教学方案 等,这类研究有模式化的倾向。偏误类型大致有遗 漏、错加、错序及错用几种类型。偏误原因大致从 从语际难度、语内发展难度、教学误导等多方面探 讨。(2)偏误理论与三个平面理论相结合,在分析 偏误是不仅考虑到语义、句法偏误,也注意到语用 的偏误。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副词偏误分析主要 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描写法、对比法、列举法、分析 法、归纳法,其中列举式研究最多,调查研究相对较 l】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社版) 少。研究者常从学生易出的偏误实例出发,进而X,l 某些副词作全面分析。大部分是从小问题入T-,但 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中来,是对外汉语教学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一些特 点:(3)借助语料库,将分析建立在中介语语料的基 础之上,例如调查问卷、教学中的偏误语料等等,在 此基础上展开论述和考察。(4)通 ̄x,-t比研究,尤 其是限定特定母语背景来展开x,l-比,既有限定国别 的对比(如韩国、越南等),也有限定民族的对比(如 新疆),通过对比更好地总结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 因。利用多种分析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如何三个平 面理论相结合,拓宽研究范围;与数学相结合,利用 表格数据增加分析的信度;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 理论,从多角度对偏误展开分析。 1.2动词偏误研究: 动词偏误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这方面 的研究主要涉及: A.分阶段对外国留学生的动词偏误进行分析: 都是从对语料的整理中加以分析,对因水平不同造 成的动词偏误加以分类研究,类型大概可以从三个 平面的即语义、语法和语用加以分类,并分析了偏 误形成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减少动词偏 误。这方面的论文如:李春红《初级阶段外国留学 生的动词偏误》:认为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在动词 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较多,大致可分为语序、缺 失、赘余、误用四类。通过对动词偏误的整理分析, 可以发现偏误原因主要是母语的干扰和已习得知 识的干扰。针x,l- ̄因可以寻求减少动词偏误的方 法,从而有利于初级阶段动词的习得。李彤、王红 娟《中级阶段外国留学生双音节动词偏误分析》认 为中级阶段#t-国留学生在动词习得过程中出现的 偏误较多,而且因水平不同偏误类型也不同,大体 上分为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两大类。文章通过对 偏误语料的整理分析,提出要加强词义教学,强调 词语搭配研究。 B.分不同母语背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动词 偏误进行描写,该类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副词 研究略同,大致都是在语料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找 出主要类型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这方面的典 型论文如: 田睿《韩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动词缺失偏 误分析》在对一定量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 了韩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中不同种类动词的缺失 情况。戴国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 认为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词义的理 解一般问题不大,但在词汇的具体使用中却常常出 现一些顽固性错误。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尝 12 2010年第3期 试分析了几类常见动词偏误的原因,并提出几种简 单易行的解决方法。吕滇雯《日本留学生汉语偏误 分析之:动词重叠》试图从便于留学生理解和掌握 的立足点出发,分析使用还是不使用动词重叠式的 语境条件,在肯定应当使用的前提下,再分析如何 组织成一个正确的语法结构。除此以外,文章还试 图分析造成这一类偏误的背景原因。顾英华《新疆 汉语学习者二价动词配价偏误分析》以配价语法理 论为依据,以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 中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为研究对象,分析汉语学习者 在动词和动元使用方面出现的偏误,并探讨动词句 配价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减少动词句配价偏误产生 的教学对策。 C.此外还有特定的动词的偏误分析:这方面的 典型论文如: 杨德峰《留学生以“象”代“像”偏误分析—— 兼议“象”和“像”的分合》文章详细分析了留学生 在书写时常常用“象”代替“像”的原因,指出这种替 代既有教师或教材的误导,也有汉字自身的问题。 文章还从规范化的原则、汉字的系统性以及认知等 方面建议对“象”和“像”的分工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朱锦岚《“停”和“停止”及其 偏误分析》文章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的偏误大都 是在不清楚这些差异的情况下造成的:“停”的使用 频率高于“停止”;“停”的时效短于“停止”;“停”多 带单音节的名词性宾语,而“停止”则多带双音节的 动词性宾语;由“停”构成的动补结构比“停止” 丰富。 2.成语和惯用语以及句子成分的偏误 研究成语和惯用语的偏误的学者有:满欣、黄 利、李国慧、石琳、马晓娜、时健、张永芳等等,这类 文章有的是采用分类分析法,有的采用调查分析 法,有的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还有的基于语N- 库对此类偏误作了系统的分析。 关于句子成分的偏误分析,主要涉及到的是补 语和宾语的偏误;其中补语偏误又涉及到时量补 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等等。 此外,还有的论文涉及到双音词、同形词、汉源 词、生造词等方面的论文分,这类文章大部分是采 用对比法,这类文章如: 朱志平《双音词偏误的词汇语义学分析》通过 第二语言双音词使用偏误的分析,认为双音词习得 的关键在于对词内语义结构的认识与掌握并主张 在双音词的教学中关注语义的剖析,在双音词的习 得研究中关注“隐性偏误”,关注民族文化对词语的 隐喻及思考方式的影响。 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文章以三年级 四Jll#b语学院学报(哲社版) 韩国留学生的韩汉翻译译文为主要材料,对韩汉同 2010年第3期 折关系复句的范畴,从广义的转折关系复句人手, 通过对暨南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转折复 形词造成的偏误进行分析,对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和对策。韩汉同形词造成的偏误来自词性、搭配、 词义、同音干扰、矫枉过正、工具书及教学不得当等 众多方面。文章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应充分发挥 汉字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强汉韩语言对比研 究,重视研究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冯学锋/吕 菲《汉源词偏误及韩国学生的心理词典》认为低熟 练程度韩国留学生的某些词汇偏误往往与韩语中 的汉源词有关,汉源词偏误是语际间的“迁移性偏 误”。文章在分析低熟练程度韩国留学生汉源词偏 误的过程中,发现学习者的心理词典在语义水平方 面和词汇水平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由此提出在对 韩汉语的词汇教学中,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 段,对留学生 tL,理词典的相互作用施加影响,以减 少学习者的词汇偏误。吕会华《聋人和留学生汉语 生造词比较研究》通过对聋人和留学生生造词的比 较研究,发现聋人汉语生造词在出现频率、类型分 布、产生原因等方面均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 有相似之处,这一结论将为聋人语言教学改革提供 依据。 3.句法偏误 这类偏误分析涉及到的有两方面,一是句类偏 误,二是句型偏误。句类偏误主要是疑问句的偏误 分析,句型偏误涉及内容稍广:兼语句、使动句、 “把”字句、“被”字句、存在句、转折复句等等。使用 的方法主要是分不同语言背景采用认知语言学的 方法进行对比,详细地论述不同的句型习得偏误, 归纳偏误特点,解释偏误形成的诱因,并提出行之 有效的教学法。关于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大致有 以下三点: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汉语内部的语 内干扰,也有目的语语法规则泛化的影响。 这类文章如:万素花,依米古丽《维吾尔族学生 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认为造成维吾尔族学 生“被”字句偏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维吾尔族学生 不了解或者没有掌握好“被”字句的用法及特点。 文章通过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被”字句偏误 的分析,加深对汉语“被”字句特点的认识,以期对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有所帮助。李遐《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把”字句习得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文章以 “假设一检验”理论为依据,从认知心理出发分析学 生在形成假设时由于使用不恰当的类比、不正确的 归纳,检验假设时使用回避、迁移等策略而造成的 “把”字句使用偏误,以期揭示偏误形成的内部深层 诱因,并提出若干教学对策。孙丹《广义转折关系复 句偏误的三个平面分析与教学》文章划定了广义转 句的检索,分析、归纳了偏误的转折关系复句的类 型,从三个平面分析讨论了留学生在习得这一类型 的复句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金 锦玉/尹英梅《朝鲜族小学生使动句习得偏误分析》 运用语料测试的方法考察了朝鲜族小学生汉语使 动表达情况,分析、统计了朝鲜族小学生在使动句 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并提出一些教学 建议。 4.语用偏误 首先是标点偏误,这类文章主要是采用调查分 析,概括标点符号使用和书写的偏误类型,分析其 产生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其次是语篇偏误,这 类偏误分析的成果相对较丰富,有的涉及到具体的 结构的语篇功能,就其形式特点,表意功能等方面 进行偏误分析,并突、提出建议;有的就学习者学习 中常见的语序偏误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对外汉语 教师教学参考;有的对语篇衔接进行分类,分别从 指称衔接、结构衔接、逻辑衔接等当面进行分析,探 讨语篇偏误的类型和成因;有的是就学习者写作入 -T-,分别在语言表达、语篇建构、文化内涵等层面上 -的一些规律性的偏误进行分析,为提高学习者的汉 语写作水平提供指导;还有的从中介语与母语对比 的角度,分析了母语因素影响汉语二语习得的几种 主要形式等等。 5.汉字偏误 汉字偏误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 先,大部分的论文都是以大量的偏误个案为基础, 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对汉字教学有较高的 指导作用;其次区分了汉字背景和非汉字背景学生 的不同情况,由此区分汉字偏误的规律、原因和对 策,以指导不同背景的学生的汉字学习;再次,从各 个层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规律以及提出相应 的教学对策以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等。汉字的 书写偏误分析这类的研究论文。 范祖奎/彭国庆《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汉字研究》 文章从汉字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认知心理学理论、 汉字偏误分析及计算机辅助汉字教学等方面对汉 字教学的成果进行了梳理。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字 形书写偏误分析》以母语使用拼音文字的学生的汉 字书写错误为材料,从字形角度人手,运用偏误分 析的方法分析他们的书写错误。高立群《外国留学 生规则字偏误分析——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 根据中介语语料库数据,对外国留学生在读音规则 1 3 四JIl#b语学院学报(哲社版) 形声字和不规则形声字的错误进行了对比分析。 文章认为国籍(母语)以及HSK等级和留学生形声 字的掌握有密切的关系;外国留学生对规则字和不 规则字的学习掌握没有差别,表明他们对规则和不 规则字具有同样的依赖字形信息的加工策略;欧美 和韩国留学生在不成字部件构成的汉字上的错误 率高于成字部件构成的汉字。刘居红《对外国学生 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兼谈汉字教学》以外国学 生的汉字书写错误为材料,从字形角度人手,运用 偏误分析的方法分析他们的书写错误,探讨产生错 误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汉字教学的对策。 此外还有一些对偏误理论的研究的文章以及 对民族学生和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整体分析 的文章。 6.结语 总的来说,现在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偏 误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研究中缺少了整 体性的文章,一般都是用归纳法在已知的语料基础 上进行的归纳和总结,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使我 们的研究显得纷繁复杂;现有研究也是将语音、语 法、语用以及汉字分开来研究,将汉语水平初、中、 高三个阶段分开来研究,汉语各个语言要素之间以 及汉语水平各个阶段之间未能贯通和连续整合,缺 乏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论著;大部分文章都是采用 列举法和对比法总结出教学策略,但是对其时效性 不够重视,缺乏调查研究特别是缺乏实践的效果调 查;还有部分文章已有模式化的倾向,大致均是描 14 2010年第3期 述偏误事实,分析偏误原因,提出教学策略,这就需 要后来的研究者从更多的不同角度来展开调查和 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胡建刚,周健.留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偏误分析[J].语言 文字应用,2003(3):114—117. [3]王秀珍.韩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和偏误分析[J].世界 汉语教学,1996(4):105—107. [4]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 与研究.1987(4):122—132. [5]朱志平.双音词偏误的词汇语义学分析[J].汉语学习, 2004(2):61—65. [6]周小兵,王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J].汉 语学习,2007(1):71—75. [7]陈小荷.跟副词“也”有关的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 学,1996(2):53—59. [8]戴国华.日本留学生动词常见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 2000(6):61—65. [9]高立群.外国留学生规则字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1(5):55—61. [1O]张晓涛.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汉字认读偏误及对策研究 [J].汉字文化,2005(1):46—49. 责任编校:李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