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祥
一、班主任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基本规范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班主任教师必须遵循的主导性的规范,也可以说所有的老师必循遵循的规范,贯穿在全部的教师生涯和班主任工作当中。我在前一讲里讲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实际上就是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的问题。所以关于职业道德规范,我就不在这儿多讲了,重点主要介绍第二个方面即工作的基本规范。这个工作规范是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指导,从班主任工作实际出发,在班级各项工作中遵循的基本要求,也就是你要当班主任,你要做很多的工作,那么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那么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把班主任要做的工作给大家讲一讲。
二、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我给大家列出了班主任的10项主要工作:
第一是研究了解学生,掌握班情。你必须得对你班的学生进行研究,进行了解,对全班的情况心中有数,这个班级有什么样的特点,你好去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第二项工作是要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带一个班有很多的常规的管理任务,比如说一日常规,比如说课堂常规,比如说班会,比如说写评语,比如说家访等等,有很多的常规任务要做。
第三项工作是科学地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这也是一个重点的内容,在教育部的文件里列为一个重要的专题,就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或者说思想道德建设。对班主任来说,就是班级德育,这当然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
第四项工作是创建和谐班集体。建设班集体是班主任一个重要的基本功,把班集体建设好了,这个班就带好了,不会建设班集体,这个班就带不好。而建设班集体这项任务的完成,就需要好多的基础知识,对许多基本规律要了解。
第五项工作是要精心开展教育活动。我们常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怎么搞活动?怎么样做效果好?这就需要我们下工夫探讨开展活动的规律,这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六项工作是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在教育部的文件里面,特别讲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的问题,而且是列在比较前面的专题。当然健康教育不光是心理健康,还有身体健康,所以,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也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
第七项工作是抓好学风建设,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班主任老师都关心学生的学习,如果学风不好,这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会好;如果
学生没有学会学习,那么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我想有一句话,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里边说到的一句话,他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不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教学生学会,与教学生会学,这是两种境界。作为班主任,就有这样的一个任务,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第八项工作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个电影叫《一个不能少》,我们班主任做班级工作,也是这样,不管这个学生如何,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学生的发展,那么是一个不能少,不管学的比较好的,各方面的比较好的,还是学困生,是问题学生,我们都要关注他们的发展,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对那些学困生,对那些个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应该给于更多地关注。
第九项工作是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现在班主任如何依法执教,如何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我们的工作,是必须重视的课题。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这是我们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第十项工作是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这十项任务是我们班主任都要做的,我概括的也可能不全,你可以补充,也可以合并。你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做每件事都有一些规范问题,你怎么研究学生,有规范问题,怎么做常规管理,有个规范问题,
怎样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规范问题,我现在讲做好这十项工作,综合起来,有一些个共性的基本规范问题。 三、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规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人格表率
这个规范是什么呢?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没有尊重,就不能了解学生。你不尊重他,你想了解他,他会把你拒之门外的,没有尊重,不能了解,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所以说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的规范,就是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没有尊重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人格的表现。”乌申斯基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要想培养学生优良人格,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教师的人格,教育者的人格,当然也包括家长的人格,还有跟学生直接接触的成年人的人格。教师是最重要的。像徐特立所讲的,我们教育就是培养一定的人格。我们必须在人格方面做学生的表率,我们必须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去从事我们的班主任工作。
在河南省一个农村有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由于特殊原因,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他跟父亲相依为命。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带着这个孩子,家庭当然就很困难。父亲的性格又很弱,这个孩子在学校里
读书,就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因为他很小妈妈被别人骗走了。大家歧视这个孩子,孩子渐渐跟别人隔膜,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形成了一种胆小,萎缩的一种性格,不愿意跟别人说话,打不起精神来,很自卑。后来,他父亲觉得如果这么下去的话,将来发展肯定成问题。于是,就把他转到城镇去读书,想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上的偏差,人格上的偏差。新的班主任接触这个孩子以后,很快地了解了他的身世,他的经历,就从不同的角度去亲近他,想给他机会,让他逐渐地改变原来的那种性格状态。恰好,有一段时间,他们班的宣传委员生病了,住院了,缺一个宣传委员。班主任老师想,给他一个锻炼机会,改变原来他那种自卑,不愿意与人交往,不相信自己的状态。班主任跟他讲这件事情,孩子不敢接受。老师做了很多工作,勉强接受了。班主任想让他做一个就职演说,这个孩子费了很大劲儿写了一个东西,写的还不太好,那么讲的时候,也没有讲好,可是老师带头鼓掌激励他。下来以后,老师说,你做的总的来讲是不错的。这个孩子受到激励以后,他觉得我还是能做一些事情的,于是就努力地为同学服务。因为他要做工作,就必然要跟大家打交道,开始交往,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他开始组织活动,本来他有自己的潜能,只是在原来那种境遇下,被压抑了。这个孩子发展越来越好,长大成人以后,做了河南省一个县的副县长。
这件事使我们看到了,老师做工作的时候,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在人格完善过程当中,去改变他原来的生存状态,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要从班级实际出发,开展工作
班主任带班,肯定一个班级跟另一个班级情况不一样,当你接手一个新班以后,你要很好地研究这个班的实际情况。
一,我们要了解、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你要研究30几个孩子,40几个孩子,每个人有什么特点,研究了孩子的个性特点以后,你才能够研究班级学生的群体特点。我这个班级都有些什么样的学生,会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群体特点。这样,你的工作才能有针对性。 二,要了解和研究家庭教育状况和家长群体的特点。今天教育孩子,孩子的很多特点跟他的家庭是有关系的。家长的教育思想,家庭的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家长的文化水平,家长的工作性质等等,都有一些特点。你了解以后,就可以综合出这个班学生的家庭有哪些比较突出的特点,跟另外一个班级就不一样。你教育个别学生,教育全班学生就都有了针对性。
三,我们要了解研究班级的环境,校园的环境,社区的环境特点与教育资源的情况。人都是生活在环境当中的,一个孩子,他有三个生活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社区就是他生活的小社会。这三个环境,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而这三个环境里边,都有教育资源,那么这些教育资源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有没有不利的因素?脑子里要清楚,因为你要对这个班进行教育引导的话, 些个不清楚,你的工作就很难有针对性,该利用的资源,你可能没有用上。
四,我们还要了解研究班级任课教师的特点。一个班级有好几位老师,这些任课教师教不同的科目,每个老师有自身的特点,他们都要跟孩子接触,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任课教师他们的特点。这样,你在引导班级学生 向各位 老师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措施。 从班级实际出发,去开展工作,需要调查,调查、研究清楚了,你的脑子里就有抓班级工作的比较正确的思路。 第三、遵循教育规律
了解了情况,你要按规律去办事。先给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有一位初中的班主任老师,他接了一个由4个初一班里边的学习差的学生组成的一个班。其实这是不宜提倡的一种做法。这个班学生问题多,学生上课不听讲,乱乱哄哄,下课时追跑打闹,甚至骂人。一位老师主动接了这个班带的很好,老师的教育能力很强,自身的人格修养非常好。他有若干措施,我只讲一件事。他怎么从实际出发去教育学生呢?这个学校在城乡结合部,学生就很散漫了,他跟学生干部研究,搞一次活动,到美术馆去看展览。在美术馆的旁边就有一条步行街。他跟学生说,我们看完展览就到步行街去,学生高兴极了。到那天去的时候,买了票进了美术馆,最快的15分钟就出来了,慢一点的20多分钟也就出来了。然后围着老师说,咱们去步行街吧。老师就带他们去了。其实,这位老师早就预料到,这班学生由于他们的生长环境,由于他们自身的条件,肯定会出现这个情况。这位老师没有批评学生,然后回学校以后,他请美术教师在美术课上,给大家讲一幅画,
这幅画就是同学们那天看到的一幅名画的复制品——„最后的晚餐‟。学生们都听愣了,时代背景,政治斗争,宗教斗争,这幅画的构图,怎么审美。40多分钟,给孩子们吸引住了。下课以后,学生就找老师,说这美术馆我们还得去。为什么呢?我们那天没好好看。今天一听才知道,这里边有这么多好的内容。老师说,你们怎么想的呀?学生说,那天我们也看了最后的晚餐,三秒钟就过去了,我们的理解就是最后吃一顿晚饭,别的啥也没想。老师说,要去也可以,你们得自己提点要求。学生说,我们再去的话,回来开个班会,分小组每人讲一幅画,然后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讲。结果这次去,一个半小时都没有出来,都找讲解员追问,在那儿做记录,或找说明书。回来以后,班会开的特别好,从来没开过这么好的班会,因为每个人都要讲,大家都要发言。最后班长做总结,表扬大家,孩子们都充满信心。班主任老师讲了几句话:我真没想到,咱们去两次美术馆,同学们的种精神追求,生活品位,审美素质,都提高了一大块。我有一个证明,什么证明呢?我们这一节课,我没发现一个同学带脏字,说骂人的话,连一句话咱们平常说的最多的“他*的”都没有。为什么,因为“他*的”用在讲这么美的东西太差劲了,你怎么能说这幅画真“他*的”好。这就叫素质提高呀。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有家长打电话了,问 张 老师您怎么教育学生的,回家来都说我们家长没品位。 张老师说,他们去看美术展览了。其实那些家长忙于生计,或者摆个摊做买卖,或者出去打工,每天挣点钱,然后喝二两酒,打麻将,侃大山,确实,这些家长的素质需要提高。
通过这个事我想,我们平常总希望家长配合我们教育学生,其实好多时候,还可以通过学生去教育家长。后来又有一个画展,是韩美林的画展,学生又要求去参观。老师说你们自己再提要求,学生说回来我们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1000字,果然,回来以后,这篇作文写得非常好。这位班主任写了一篇文章《三进美术馆的启示》,参加一个论文评选,当然获得了好评。大家思考一下,那样一个班级,如果就采取简单淡化的加强管理的方法(批评,写检查,停课,请家长,甚至处分贴布告等等),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吗?这位老师研究了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教育规律采取措施。他自己有比较好的审美素养,文化素养,(人格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可以寻找到一种很好的突破口,很好的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 讲到遵循教育规律这个问题,我有几点想法,请大家看一看。 一,学生年龄段特点与成长规律。你教小学的,你教初中的,你教高中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如果不了解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你是没法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的。有一句话,叫“最近发展区”,孩子在7岁的时候最近发展区是什么,3、4年级的时候最近发展区是什么,初中的时候,最近发展区是什么,他都有成长规律,我们要学习、探索这些规律,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的规律。一个孩子的成才、成功,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开发,协同发展。有的专家说过这
样一句话,“开发智力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这句话我觉得不够科学,为什么呢?我们不能把开发智力当成唯一目的,非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人成才,真正成才的路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开发,协同发展。
三,教学相长。老师教育学生,给学生讲课,反过来学生也会教育老师,促进老师的发展。我们现在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话嘛,“教师要跟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必须不断发展,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特别是现在提倡研究性学习,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师生互相促进,我们要更好地向教育对象学习。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要结合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往我们常常说什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想还应该加上自我教育。因为你所有的外部教育都要通过孩子自我教育发生影响,如果没有自我教育那肯定是不行的。 五,班集体建设,教育活动,学习指导,问题学生教育等规律。我们前面讲了十项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完成每项任务它都有它自身的规律。
我举例子说,班集体建设,你抓什么,在以往的研究中,就已经告诉我们,要抓班集体建设,要抓五个要素:一,要抓目标,要有奋斗目标;二要抓班级的组织系统,你总得有班委会呀,有小组啊,等等组织;三,要抓班风和舆论;四,要抓班级的人际关系,包括很多方面,
师生的,生生的,与家长的等等;五,要抓活动。这是班集体建设的五要素,这就有规律性,你懂得这五要素,工作就不一样。 当然,班集体建设还有其他发展规律,比如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效果要好,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学生参与的广度和参与的深度问题。参与的广度,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大家都是主人,关注每个学生嘛;参与的深度,看学生是不是在活动当中真的动脑、动口、动手,真正发挥积极性了。学习指导,问题学生教育等等都有规律可循。 一个基本的规律是“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有一句名言,“只有能引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所有教育者的教育都是提供一种外因,这种外因的目的是学生的内因起变化,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的规律。 第四、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班主任工作必须有计划,不能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现在,我们班主任工作是不是有计划呢?根据我对老师的了解,有计划,但是 许多 老师的计划不是那么务实。学校领导要求你有计划,老师总得写出几条,至于到期末总结的时候,我该怎么总结,那时候再说,没有真正的从班级实际出发,制定可操作性的计划,到期末根据计划,去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等等,没有这么细致的考虑。如果真的要把一个班带好的话,计划性是非常重要的。
班主任要有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月计划,我这一年怎么带,要有计划,其实有的班主任带班可能要带三年,他会有一个三年的计划,然后每年都有一个具体的计划。计划是分阶段、分层次的,不是写一个学期的计划就完了。我这一年准备怎么办,定目标,搞什么活动,怎么搞活动,等等。一个学期有计划,一个月也有计划,学期的计划要落实到每个月嘛。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有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最基本的就是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要符合学校的要求。学校总有智育的和德育的计划,我们要符合要求。还有一点,就是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我们前面讲了,你了解班级的实际的目的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有计划地实施教育。
制定计划应该征求学生代表,任课教师,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取得共识,获得支持。计划不要变成班主任一个人的计划,应该是大家的计划,所以计划的制定应该跟学生一起来讨论,即使你有个初步的方案,你也要跟学生讨论,要获得共识,而且要让任课教师,让我们的家长们认可。任何一项工作计划,不得到执行计划相关人的认可的话,这个计划的落实就会很困难。要让大家充分的发表意见。
每项具体工作有具体的操作性措施。计划不要光写我想干什么,一定要有怎么干?比如我抓学风建设,抓学风是个很笼统的,从哪几个方面抓学风建设,我要做什么具体的事情;开展活动也是一样,我这个学期要搞五个活动或四个活动,还有一些小的活动,每个活动达到什
么目的,活动怎么选题,怎么准备,等等,你都要具体化。不然计划变成一纸空文了。
执行计划要体现主体性。谁是主体,我同意一种理论叫多主体理论,教育是多主体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家长是主体。我们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多主体都应该行动起来,当然最主要的应该是学生主体,放在第一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最后一点,要定期进行班级的发展评价,班级发展评价,多主体评价,不要只是老师你自己评价,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怎么看呢? 这叫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是基本规范里很重要的,你在尊重学生,了解实际,从实际出发的前提下,计划要有针对性。 第五、依法执教
大家并不陌生,在我们师德规范里边,这是第一条,叫依法执教。有不同的概念,有的是依法治教,治理的治,对班主任来说,应该是依法执教,我们是执教者,我们是执行者,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按法律法规办事。
首先要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跟我们班主任相关的法律很多的。比如说《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法》,还有一些个属于法规性的,比如说“小学班主任暂行规定”,“中学班主任暂行规定”。在
我主编《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的时候,我请教了全国著名的“法官妈妈”尚秀云法官,她在帮助我审读稿子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她说教育界的同志们,对一个法规没有引起重视,什么法规呢?就是国际性的《儿童权利公约》,她说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涉及到儿童的法规,是世界性的,国际性的。那么我们国家曾经参与多项工作,在1990年的时候,由我们国务院的总理签署了这个权利公约。在这个权利公约里面呢,就提到了,儿童的四方面的权利,这个儿童的概念大家注意,国际上是从0岁一直到18岁,到高中毕业差不多,他们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这个国际性的法规,我们应该学习,我们不要忘了。
另一方面,就是安全教育,现在学校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里出了安全事故,家长就会跟学校打官司,所以我们对安全这方面有关法规要很好地学习,很多人编写的班主任学习的书籍里边,都有一章关于安全教育的问题,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学。
我们要结合班级工作自觉地贯彻法律法规。经常要想到,这班级工作当中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办?比如有的家长他不让孩子去上学,我们从《义务教育法》里就可以找到根据,他可能是违法的。有一些孩子,年龄很小,就去打工,被一些个用工单位录用,这本身也是违法的。《青少年的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等,跟我们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结合班级工作实际,认真贯彻。
我们在教育反思当中,要有意识地反思贯彻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不断地改进工作。同时,在贯彻法律法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也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国家,法治的社会里边,从小应该有法律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