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下沉计算

下沉计算

2023-04-19 来源:六九路网


(1) 某次观测时n号点的下沉

WnHmH0 (mm)

式中:Hm和H0分别是n号点在第m次观测时和首次观测时的高程。

(2) 相邻两点间的倾斜

inn1Wn1WnLnn1 (mm/m)

式中:Wn1和Wn分别表示n+1号点和n号点的下沉量;

Lnn1表示n号点至n+1号点的水平距离。

(3) n+1号点附近的曲率,即n号点至n+2号点之间的平均曲率

kn1in1n2inn1Lnn1Ln1n22 (mm/m/m)

式中:in1n2、inn1 分别为Lnn1、Ln1n2之倾斜

(4) n号点的水平移动

UnLmL0(mm)

式中:Lm、L0分别为第m 次观测时和首次观测时 n号点至观测线控制点间的水平距离,用点间距离累加求得。

(5) n号点至n+1号点间的水平变形

nn1Lmnn1L0nn1L0nn1 (mm/m)

m0LLnn1式中: 、nn1 分别为n号点至n+1号点在第m次观测时和首次观测时的

水平距离。

(6) m号点的下沉速度

VnWm1Wmt (mm/昼夜)

式中:Wm1 和 Wm 分别表示第m+1次和第m次观测时(即前后两次)n号点的下沉量;

t为两次观测的间隔天数。

(7) n号点的横向水平移动

U横YmY0

式中:Ym 、Y0 分别为第m次和首次观测时n号点的支距。

(8) 由实测坐标计算水平移动方法

将地表观测站中任意点与控制点间的首次与末次边长改化到同一观测线上,分别为L

'''''''及L ,则水平移动为:LLL ,水平变形为:LL 。

''将地表反映了点位的情况,称为坐标位移量。地表点 P 移动至 P 时, PP是一个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地表点量。地表点量的模为:

A(X)2(Y)2 式中:XXnX0 ;YYnY0 其移动方向为 :arctgYX

地表点总可采用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坐标位移来表示,与采用何种坐标无关。

(9) 各种移动变形值的测量方法误差 下沉误差 : MW2.2mm 倾斜误差 : Mi1.5mmm 曲率误差 : Mk0.0014mmmm 水平移动误差:MV2.5mm

水平变形误差:M0.18m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