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广东时期叶剑英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023-04-10
来源:六九路网
主政广东时期叶剑英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主政广东时期叶剑英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黄金魁 【摘耍】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在主政广东期间,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在理论方面,叶剑英强调 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广东实际的重要性;在实践方面,叶剑英或是亲自调研,或是委派相关人员作专题调研,以获取第一 手材料,准确了解和把握广东实际,为当时广东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形成了通过调查研究、达到实事 求是的决策模式。 【关键词】叶剑英 调查研究;决策模式;华南分局;广东 【中图分类号】D232;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70一(2017)01—0045—05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了解实际情况、形成 解放后的城市接管问题。他说,在城市接管中, 我们创造了一个办法,叫“军管制”,它在各地 做得都不错,它的一个优点是“在我们还缺乏 正确决策的基本途径,是贯彻以实事求是为核 心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方法,“是我们党在革 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 全部管理城市经验的时候”,“使得我们争取了 调查研究的时间,避免出岔子与犯错误”。 叶 剑英讲话的主题,不仅包括解放广东,还包括 广东解放之后诸多相关工作,如城市接管、城 市管理、组织领导等,涉及城市秩序、城市工 业生产、城乡关系、商业交流。在谈及这些主 题时,叶剑英一直贯穿着一种思想方法,这就 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实际情况。如,关于 ①*:《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2011年 11月21日,第1版。 重要传家宝” 。作为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 参与者与领导者,叶剑英一直倡导调查研究并 身体力行,为我们党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 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根据相关文献和档 案资料,梳理叶剑英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 一书记期间 有关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期 更清晰地再现叶剑英主政广东时通过调查研究 达到实事求是的决策模式。 ②关于中共中央华南分局:1949年8月1日,中 共中央发出通知,成立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以叶剑英为 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领导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任命叶剑英为 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9月3 El, 叶剑英抵达江西赣州。9月间,华南分局召开 广东(当时海南岛属广东)、广西及香港工委;在广州 解放之前,驻地设江西赣州I,1949年1O月迁入广州I; 1955年7月,华南分局撤销,成立广东省委。关于叶剑 英的华南分局第一书记任职期,按任免时间为1949年8 月至1955年5月,1952年9月至1953年4月期间叶剑 了一系列会议,讨论解放华南及其他相关问题。 会议期间,叶剑英提出,要解放广东,就必须 去认识广东、了解广东,知道“广东究竟是一 个怎样的地方”。⑨ 英在北京治病和休养,4月下旬到中共中央中南局工作, 5月,叶剑英代理中南局书记兼中南行政委员会代主席, 仍兼华南分局第一书记,从1953年5月至1955年6月, 由陶铸代理。故本文仅考察叶剑英担任华南分局第一书 记自1949年8月至1952年9月的时间段。 在9月23 El召开的华南分局和二野第四兵 团、四野第十五兵团负责人会议上,叶剑英详 细介绍了广东人民、广东华侨、广东党的组织 ③叶剑英:《关于解放广东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 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叶剑英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97页。 等方面的情况。讲话中,叶剑英还谈到了广东 ( 叶剑英:《关于解放广东的若干问题》,第188页。 党史与文献研究2017年第1、2期 向各被接管单位派遣的军事代表的任务,要负 责调查被接管单位的人事情况、业务情况,及 其人员的生活情况,要了解这些人员的政治情 况、社会情况,要注意他们的生活问题,“至于 业务更为重要,一个工厂的生产状况,从原料、 市场销路到制作过程,都要了解”。关于团结人 民,党政负责人要直接和人民见面,“先由各界 座谈会开始,了解社会情况”。 广东解放后,城市管理、社会建设便成为 重点工作之一。此时,叶剑英更加强调各项工 作应该根据广东的特点来进行。 在1949年11月1日叶剑英所拟的一份关 于1950年几个重要部门的工作任务的报告提纲 草稿中,叶剑英又一次集中论述了广东的社会 情况,强调要结合广东的情况来开展工作。此 时,广东大部已解放,但海南岛及部分沿海岛 屿尚未解放,被残余敌人盘踞,并对广东沿海 进行扰乱和破坏。关于广东的社会情况,叶剑 英归纳为以下三方面的特点:其一,海岸线很 长,群岛罗列,沿海人民历来受到海盗扰害; 其二,广东建立了若干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但 由于广东迅速地解放,原来根据地的工作来不 及深入和发展;其三,珠江三角洲为广东的中 心地区,但被港澳钳制。据此,叶剑英提出, 1950年,应完成的中心任务——解放琼崖(即 海南——引着注),解放全广东;应该进行的中 心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应该抓紧的 中心地区——珠江三角洲。叶剑英同时要求领 导干部,“经常关心党的决定与群众要求是否一 致,如何根据多数群众自己的体验来修正或补 充党的决定,使党的决定逐渐走向正确。” 11月20日,叶剑英就广州接收后的治安、 金融等问题,报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华中局。 叶剑英介绍了广州最突出的情形,并提出针对 性的政策和措施,请中央和华中局指示。在治 安方面,叶剑英指出,“广东历来即多土匪、流 氓、捞家”,解放以后,由于敌人有计划地布置 了一些流氓土匪、散兵游勇进行破坏,加之我 们的工作尚未走上正轨,“土匪、扒手、特务活 动甚为猖獗,公开赌博,市面抢劫盗窃案,多 者每天数十起”;普遍收缴民间武器后,真正以 枪为命的土匪恶霸的枪并未被收缴,使他们更 加无所忌惮。金融方面,叶剑英指出,表现得 最突出的是对港币的政策问题。他说,港币在 广东不仅是合法,而且是唯一的通货,在黑市 上与人民币的比价难以稳定。根据上述情形, 叶剑英提出:治安方面,一是召开广州市人民 代表会议,二是暂时允许部分群众在登记后可 以持有枪支,“这样既可以有组织地掌握群众武 装,又可发动他们来协助治安工作”;金融方面, 经充分讨论,暂时港币准许流通,待条件成熟 时再禁绝。 中央接报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 议指示华南分局:“你们必须充分注意广东全省 市的县的各界代表会议的召开,各市县均应召 开。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 议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 霸,肃清特务,减租减息,征税征粮,恢复与 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 改革的极其重要的工具” 。11月27至12月1 日,广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叶 剑英先后在开幕式、闭幕式上致辞。闭幕式上, 叶剑英提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从群众中来, 又回到群众中去。干一个时期,请人民检查一 下,再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再坚持下去”, 共产党人的本事就是,“把大家的意见归纳起来, 制订政策”。⑨叶剑英通过向与会的各界代表说 明党的群众路线,动员、组织各界人民,以顺 ①叶剑英:《关于解放广东的若干问题》,第200、 202页。 ②叶剑英:《1950年广东的艰巨任务》,广东叶剑英 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2 ̄98页。 ③叶剑英:《关于广州接收工作和治安、金融、供 应等问题的报告》,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 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第101—104页。 ④毛泽东:《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给华南分 局等的电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 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⑤叶剑英:《在广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 的闭幕词》,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 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第117页。 主政广东时期叶剑英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950年,叶剑英领导的华南分局、广东省 宜地开展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民政府出版发行《广东政报》,并召开全省政 策研究工作会议,督促地方政策研究室成立, 这是叶剑英落实调查研究的两个重要举措。 4月30日,叶剑英为《广东政报》撰写发 广东解放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城乡经济, 以及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改造,成为 刊词,指出《广东政报》出版的目的,是为了 华南分局和叶剑英的主要工作。工作中,叶剑 贯彻人民民主的各种政策法令,沟通业务联系, 交流工作经验,它的主要内容,除了公布政府 的各项重要法令、规章、指示、决定,并介绍 各种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外,还要提供各种参 考资料。他写道:“(为做好工作)必须有系统 地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善于把上 级的政策法令与当地情况相结合,力求其融洽 现实”。他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所有政权工作的 同志,应该重视《广东政报》,切实研读学习, “并经常提供材料,提供意见,共同负责充实它 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 7月31日,广东省政策研究工作会议召开。 叶剑英在讲话中提出,“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 如政策研究室,把群众零散的意见集中起来, 加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帮助领导定出一定 时期的政策和工作措施”,因此,“政策研究室 的建立是必要的”。他说,我们的政策与人民的 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口号或法令的提出与 发布,各阶层人民都会很细心地联系各自的利 益,因此,在考虑、决定、发布和执行政策上 必须多方考虑,慎重从事。据此,叶剑英指出,“一 切政策、法令、措施必须很好地经过考虑与研 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群众要求,及时发 布。在执行过程当中,还要注意收集群众的意见, 来检查、修正和补充我们的政策、法令。这就 须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 起来,坚持下去,不能根据主观的愿望来决定。” 他还进一步指出,政策研究室的工作,“实际就 是调查、统计和研究的工作”,“政策研究室须 好好地、有计划地进行调查研究”。② 叶剑英重视调查研究,认清广东实际,根 据实际制订政策、法令的思想,为广东因地制 英始终注重调查研究。 城市管理中,叶剑英把召开各种类别的座 谈会作为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提出施政方 法的基本途径之一。1949年10月21日夜,叶 剑英率华南分局进驻广州。从第三天开始,他 就同华南分局和广州市的领导一起,先后召开 工人、学生、教师、工商业界代表的座谈会, 向他们讲解党的城市政策,同时向他们征求治 理广州、稳定城市秩序、打击土匪特务等方面 的意见。④11月2日,叶剑英、方方与部分民 主人士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随后, 广州市、全省的各界代表会议先后召开,以此 作为联系各阶层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的重要形 式。这些座谈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广州市 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工人代表都以主人 翁身份争相发言,提出组织纠察队、加强户口 管理,组织街坊邻居、组织检查等,以维护广 州社会治安。会后,根据提议重点组建了工人、 学生纠察队,他们积极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 政府报告抢劫案件,协助缉拿劫匪破案,“经过 两月斗争,秩序已基本安定,城乡交通……已 畅通无阻,物资交流甚旺,粮食不断来市,物 价因而稳定。” ①叶剑英:《<广东政报>发刊词》,广东叶剑英研 究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 第166页。 ②叶剑英:《做好政策研究工作》,广东叶剑英研究 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第 209-211页。 ③《叶剑英传》编写组:《叶剑英传》,当代中国出 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④叶剑英:《广东解放初期社会情况和今后工作打 算》,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叶剑英在广东》,第124页。 党史与文献研究2017年第1、2期 为恢复城乡经济,叶剑英结合自己对广东 的了解,并加之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广东实际 情况,提出把珠江三角洲作为广东的龙头、带动 其它地区发展的战略思考。他认为,珠江三角洲 是广东的中心地区,“要搞好广东和广州的工作, 必须首先搞好珠江三角洲的工作”。 1949年10 月29日,叶剑英组织召开讨论珠江三角洲问题 的专题会议,研究分析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性和特 点、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等。 会议将“深入有计划地调查研究工作”确定为 中心工作之一,并指定由政策研究室组织调研 组,要求他们在调研中把情况彻底弄清楚。会 议确定的调研主题为以下四项:“(1)以解决土 地问题为目的;(2)以生产建设为目的;(3)以 发展文化教育为目的;(4)以加强治安为目的。” 根据调研,叶剑英形成了“巩固城市、依托农村、 面向海洋”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加强 墟镇建设、沟通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思想。 为更好地部署全省开展墟镇工作,叶剑英 向华南分局政策研究室下达墟镇工作专题调研任 务,要求他们提出加强墟镇工作的办法。 1950 年5月26日,叶剑英就墟镇工作给各地委发出 指示,要求把党的干部派到墟镇中去,使我们能 够真正依靠群众,了解农村的情况。指示中,叶 剑英批评过去一些征粮队绕开墟镇,直接下到农 村反而得不到农村社会真实情况的调查材料的做 法,“陷自己于孤立,脱离群众”。 9月10日, 广东墟镇工作研究会召开,叶剑英要求与会人 员多多研究在实际中怎样做好墟镇工作。他指 出,解决好作为城乡关系问纽带的墟镇问题, 是做好城市工作与社会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的 重要步骤。他形象地以“头发”与“辫子”描 述墟镇在城乡关系中的地位。他说:“如果说墟 镇周围的农村等于我们的头发,那墟镇就是头 发集中起来的辫子。我们抓紧了墟镇,形同抓 住了辫子”,叶剑英指出,如果绕开墟镇、直接 进入农村,往往会“情况隔阂,工作上造成偏差”, “只有依靠墟镇中的工人、店员、青年、学生、 教师等,从他们那里,从各方面了解周围农村 的真实情况,组织他们和我们一起下乡,农村 工作才能够做得好”。 叶剑英的讲话,体现了 对调查研究的重视。他认为,调查研究是获得 真实情况的基本手段,是落实墟镇工作的重要 途径,最终在于搞好各项工作。 土地改革是广东解放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叶剑英在土改前一方面调集得力的干部,同时 组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以确保制订的政策符 合实际。1950年5月,叶剑英从中南局要来了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土改经验的李坚真,6月, 李坚真被任命为广东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 任。随后,叶剑英指示各级人民政府和研究机 关,对广东的阶级关系、土地占有情况、华侨 问题、工商业问题、沙田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 拟定土改中对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 李坚真于 6、7月间,率队先后到兴(宁)梅(县)地区、 东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调研,很好地掌握 了广东农村的基本情况,包括土地占有情况、 群众的生活情况、群众的觉悟程度、对土地的 要求、基层干部和党组织的情况等。④9月,李 坚真又率队到龙川I进行调研。根据大量的调研, 叶剑英、华南分局决定先在兴宁、龙川I、揭阳 三县试点,并制订符合广东实际的土改政策, ①叶剑英:《1950年广东的艰巨任务》,广东叶剑英 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 第96页。 ( 珠江三角洲问题讨论记录X 1949年10月19日), 转引自张江明:《历史转折关头的叶剑英》,中共党史出 版社1997年版,第239—240页。 ③黄慰慈:《叶剑英与广东墟镇建设》,广东叶剑 英基金会、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研究资料》 第3辑,1998年内部发行,第106—107页。 ④叶剑英:《关于墟镇工作给各地委的指示》,广东 叶剑英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 在广东》,第196—198页。 ⑤叶剑英:《重视做好墟镇工作》,广东叶剑英研究 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第 217—219页。 ⑥张江明:《叶剑英领导广东土地改革“所制定的 一系列具体政策,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张江明:《张 江明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 ⑦李坚真:《李坚真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年版,第192页。 主政广东时期叶剑英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nx,1-华侨土地的处理办法、对沙田等特殊土地 的处理办法、对工商业的保护等,都有具体而 且切合实际的规定。1951年3月,三县试点土 无成”。⑧叶剑英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地分析和科学规划,为我国橡胶事业的发展作 出了巨大贡献。 改完成,三县在土地改革中,没有侵犯工商业, 没有侵犯中农,没有乱杀,保存富农经济,照 顾了华侨,照顾了其他劳动人民,打消了房界 地界矛盾,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全省的土改积 综观叶剑英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主政广东短短三年时间里,他遵循着先调查、 再研讨、最后定政策的决策模式,即先“摸情 况”,后开“神仙会”,最后再“定政策”的“三 累了经验,培养了干部。 主政广东期间,nt ̄,J英还通过调查研究, 开拓了我国橡胶生产事业。1951年11月,华南 垦殖局成立,叶剑英兼任局长。当月下旬至次 月上旬,叶剑英带领一批林业、橡胶方面的专 家,翻山越岭,深入高(州)雷(州)地区及 海南岛,考察橡胶树的分布和生产情况。考察中, 叶剑英一行在徐闻县境内先后发现了老橡胶树 2000多株;听闻粤西山区高州县城附近有三株 橡胶树后,叶剑英赶又赶去察看,并由此认定 雷州半岛北纬22o以南地区都可种植橡胶;在 海南岛,叶剑英环岛考察了橡胶树的分布情况, 了解橡胶生产的现状。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后, 叶剑英立即致信中央及毛泽东,汇报自己此次 实地考察雷州半岛、海南岛橡胶树种植的情况。 随后,又给中央及中南局报告,并提出关于橡 胶工作应抓紧的几项重点工作。报告中,叶剑 英说,这次海南调查,发现海南现有公私橡胶 园8,000多个,橡胶树350万棵,但大多和普 通树木混杂,且分布很散,没人管理;在高雷 地区,发现橡胶树2,000多棵,情形与海南相 似。据此,叶剑英提出,首先应巩固橡胶基地 和建立模范橡胶种植园。②叶剑英所提其他重点 工作,还包括整理苗圃和组织收种,林地勘测、 设计和垦荒,干部训练与实验研究等。叶剑英 报告中所提各点,中央完全同意。12月26 Et, 叶剑英在华南垦殖局工作人员大会上,强调要 有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坚持真理的良好作风。 他要求,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橡胶情况,要 联系群众,“如果不善于向他们学习,就会一事 部曲”。也就是,第一步先调查研究,摸清情 况,力求对要处理问题的上下左右、前前后后 有个透彻的了解;第二步召开群众会征求意见, 部门专家会提出具体方案,领导会进行民主决 策,这就是集思广益,走群众路线;第三步才 是制定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 通过这样的决 策模式,叶剑英准确地把握了广东的真实情况,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最终制订出符合广东实际、 切合群众利益和需求的决策、政策,使解放初 的广东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平稳、健康、 有序发展。叶剑英主政广东时调查研究的理论 与实践,对今天我们倡导“问题导向”,解决群 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也深有启发。它告诉我们, 实施“问题导向”,需要首先发现问题,而进行 调查研究则是发现问题的关键。通过调查研究 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问题。这既包括问题的实 际情况,也包括群众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 汇集各方智慧进行研讨,最后定出能够切实解 决问题的决策、政策。 (黄金魁,法学博士,惠州学院副教授) ①李坚真:《李坚真回忆录》,第213页。 ②叶剑英:《目前橡胶工作应抓紧之重点》,广东叶 剑英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 广东》,第435—436页。 ③叶剑英:《大力发展橡胶事业》,广东叶剑英研究 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在广东》,第 435—436页。 ④杨建成:《叶剑英的战略眼光》,广东叶剑英基金 会、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叶剑英研究资料》第3辑, 1998年内部发行,第106—107页。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