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
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
篇一:弘扬时代精神永葆党员青春演讲稿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样有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党的优秀儿女,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为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伟大复兴,他们将自己的智慧、青春、热血和生命献给了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涌现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模范英雄群像。他们为鲜红的党旗增添了色彩,为闪亮的党徽增添了亮点,为党的壮丽事业增添了荣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功绩,他们的功绩将彪炳千秋,他们的形象将永照后人。
李大钊、毛泽东、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刘胡兰、白求恩、刘志丹、方志敏、江姐;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石传祥。
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李向群、李书丽、徐虎、李国安、杨利伟、宋鱼水、赵本权。等等,等等……
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尤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凑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宛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照亮着中国人民奋勇攀登。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阶段,在全党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的起跑线,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将弘扬时代精神,永葆党员青春,积极投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
篇二:励志演讲稿:奋力拼搏,时代的精神
当国旗在天空中迎风飘扬,当国歌在耳边荡气回肠,我们感受到一股力量,那就是奋力拼搏的力量。
庄严的国歌声中,抬头注视五星红旗,它正在微风中招展,一片火红是那么富有朝气和活力,那么的催人上进,让我们不仅想起许多。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拼了八个春秋,搏了三个年头,终于,我们换来了这面光荣的旗帜。
奋力拼搏,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能使困难迎刃而解,能使人们在逆境中行走,能使人们茁壮成长。是的,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人人都需要的精神。让我们试想一下,面对迎面而来的每一个困难,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退缩吗?不,我们需要的是拼搏。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往前走。拼搏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不是空喊号子,拼搏是长期的',需要用坚韧的毅力来维持,需要让坚定的信心来导航。我们今天的学习,便是人生一个漫长的考验,对于我们来说,长期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拼搏精神也必不可少,它使我们在成绩的肩头上迈向另一个目标,它使我们的追求无止无境。
拼搏是一种过程,历经拼搏,便不会再因结果的好坏,而欣喜若狂或心情沮丧;
拼搏是一种资本,它助我们在主动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像海燕一样在惊涛骇浪中体会搏击长空的快感;
拼搏是一种境界,它既没有风花雪月的浅唱低吟,也没有初入社会的感世伤怀,它有的是冲击终点的挑战自我,是直面人生的引亢高歌。
拼搏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精神,一种永不磨灭的中国精神。
篇三:大学生时代精神演讲稿
我曾看过一位十五世纪宗教改革家提及青年时期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影响了他一生。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大工地,烈日炎炎下,工人们在搬砖,汗流浃背。他问第一个人,你在做什么呢?这个人十分不耐烦地回答,你看不见吗?我这在服苦役-----搬砖!
他又去问第二个人同样的问题,这个人的态度平和许多,他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墙啊。
后来他又去问第三个人,这个人的脸上有一种异样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抬头擦了擦一把汗,很骄傲地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一个简单的剧情,三个人做着一模一样的事,但是三个人却是如此迥异:
第一个人的态度,可称为悲观主义,他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生活强加的苦役,他关注的是当下的辛苦。
第二个人为职业主义态度,他知道自己在砌墙,知道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他的态度不低于职业的底线,可是他没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个人是理想主义者的态度。对他而言,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都是为了成就他所为之骄傲的教堂。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成全。此时,他所做的绝不仅仅是搬砖本身,而关乎他的梦想,关系到属于他的人生价值—他的教堂。而同时,有了这个梦想的庇佑,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我到底是哪一类人呢?对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似乎大学生活就像搬砖,因为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于是,翘课、睡觉、网游、拍拖等等成为了他们生活的重心。所谓“不翘课,就没上过大学”“拿高学分,不如打好DOTA”等等似乎成为了现在大学生义正言辞的口号。这种迷失自我的行为和生活,源自什么?就源自我们对于内心梦想的丢失,换句话说,我们抛弃了自己的教堂。
而对于那些忙忙碌碌,终日思考着读书,考研,争取4.0的GPA,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买个好房子,过个好生活的大学生呢?这是理想主义吗?其实不是,这只是现实化的职业主义。为了生活而生活,这不是生活。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自己,我们要建的教堂,究竟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我们最初的梦想。纪伯伦说过,走得太远,就会忘了最初为何出发。我们可以问问自己的心,我们还记得自己曾经幻想过将来要做什么吗?要做一个科学家,为我们国家拿第一个诺贝尔;要做一个医生,救死扶伤,侠断情肠;要做一个总理,关爱国
民,天下在心这些梦想都多么美好,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的现实屈服了,我们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放弃了自己的教堂,只是机械地搬砖,或者甚至连砖也不愿意搬。我们会说,梦想就是空想,还是老老实实混日子吧,想那么多干嘛!
其实,梦想存在的意义,不是在于最终达成一刻的成就感,而在于一路上自己的成长。同样是大学,我们可以选择翘课过,可以选择拍拖过,可以选择奋斗过,让我们不同的,正是这个过程。
最后,我想用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结束:“终有一天,你的脑海中,会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你人生的片段,希望到那个时候,你不会想换台。”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