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院应急管理办法

医院应急管理办法

2020-03-13 来源:六九路网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一、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保证应急情况下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全院各科室、部门。本办法供各部门、科室在制订本部门、科室牵头负责的应急预案时参考。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对应活动,适用本办法。 三、定义

突发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事故灾难:包括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电气水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包括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非法侵害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突发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 四、标准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信息灵敏、反应及时,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

(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统一院级应急组织机构,构建三级网络体系。建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业工作组;专业工作组下设工作小组,主要包括应急决策小组、执行小组、信息小组、宣传小组。

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

公室成员组织及职责见附1。

2.领导小组下设专业工作组 (1)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组 (2)安全事故事件工作组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组 (4)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工作组 (5)后勤保障事件工作组 (6)医疗救治应急工作组

各专业工作组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能详见相关预案。 (三)预防与应急准备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办制定医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医院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有关部门、科室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部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科室、部门应当根据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及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医院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请,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院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化。加强危险品、危险区域的管理,建立登记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完善安全措施,

定期组织检查、监控。

3.应急队伍的建立。

建立综合性应急队伍和专业应急队伍。应急队伍组成垂直和水平关系明晰,跨度合理,覆盖应急反应的各个方面,确保应急行动的协调和高效,能够得到后勤系统和医学装备部门的支持。

4.应急预案的制定。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联络电话、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事后恢复等内容。

5.应急知识的培训。

应急办与科技教育部协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知识的普及,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6.应急知识宣传和演练。

应急办及宣传科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各科室、部门每年至少组织1次系统的防灾训练。应急办组织协调相关方面开展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应急演练。所有防灾训练和应急演练于开展实施后的3个工作日

内报应急办备案。

7.应急物资储备。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根据本地、本院突发事件防控形势和重点,建立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计划,制定应急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审批程序,建立必备物资储备目录。定期检查,适时更换,保持应急状态。建立应急物资信息库,与有关供应产商建立联系,遇突发事件能及时采购救援物资。

8.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总体预案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立移动通信和对讲机和网络三联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畅通。

(四)监测与预警 1.建立健全应急报告制度。

应急办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应急办指定1名同志为兼职信息报告员,并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报送分管院领导,认为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报送领导小组研究。

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储存、分析、报送。报送、报告信息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

瞒报、漏报。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应急办根据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中,风险相关危险值高的前5项事件[内部火灾、电力故障、医疗纠纷(事故)、信息系统故障、强雷暴]进行重点监测,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明确监测点,对可能发生的头发事件进行检查。各科室、部门是突发事件的监测单元,每名职工都有报告突发公共事件的义务。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识,一级为最高。

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根据预警级别和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值守。

(2)指定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3)安排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4)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评估,预测突发事件可能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5)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险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6)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要设备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7)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行。

(8)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物资。

(9)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10) 其它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根据预警级别和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1)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2)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

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3)加强对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4)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5)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7)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物资。

(9)其它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五)应急处置与救援

1.按照分类处置,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一岗双责制”和牵头负责制度。

2.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应急领导小组可

以采取下列一行或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灾害自救:组织营救和救治受伤人员,疏散、撤离病人,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采取控制措施;抢修被损坏的设备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险场所和生活必需品。

(2)援助施救:参与营救和救治受伤害人员;组织应急后备队伍,参与互救工作。

(3)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应急领导小组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或技术支援。

(六)事后恢复与重建

1.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需要恢复重建的,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2.应急办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报告,根据具体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适时修订。

(七)做好资料收集和宣传报道。

及时收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场、领导活动、先进典型人物事件、各应急专项组织及重点部位工作情况的图文、声像资料,采编工作信息简报,积极协调新闻部门做好正面宣传报道。

(八)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人员、物资、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促进新闻媒体正确报道突发事件,合理引导社会群众。

(九)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进行评先选优,给予适当奖励。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的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 流程(见附2) 六、 职责

(一)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见附1) (二) 应急办(见附1)

(三)科技教育部:协同应急办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并将应急知识纳入常规培训项目。

(四)宣传科:负责协同应急办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采集应急演练图片、音像资料;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做好正面宣传报道。

(五)招标办公室: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工作;与有关供应商建立联系,遇突发事件及时采购救援物资。

(六)仓储部:建立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有应急物资和舍不得储备计划;制定应急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立必备物资储备目录;定期检查、适时更换,保持应急状态。

(七)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组织1次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评估。

(八)院长:是医院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一组长领导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把应急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遇重大突发事件直接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九)分管行政工作的院领导:对应急管理工作负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的领导责任。组织贯彻执行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统筹协调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组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检查和考核;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建设。

(十)各位院领导:对其分管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牵头、谁负责”的

原则,负责组织指挥分管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涉及两个以上分管院领导时,由工作主要方面的分管院领导牵头处理,必要时请院长协调处理。

(十一)有关职能部门、科室:根据工作分工负责做好相应职能范围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部门牵头工作。

(十二)各科室、部门负责人:是本科室、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部门应急知识的培训、应急方案的制定、应急演练的组织。

(十三)职工:每名职工都有报告突发事件的义务和责任。

七、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 《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