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影片《假如爱有天意》中的色彩运用与叙事
作者:尹婷婷 方 明
来源:《新闻世界》2009年第07期
【摘要】《假如爱有天意》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该影片在画面的光与色、段落的色调配合及主观表意性色彩结构等三个方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涵义。同时影片运用独到的叙事手法,在分段交叉式的叙事结构中巧妙地将人称进行转换,藉由插叙与倒叙的结合解决时间交错问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对该片的色彩运用与电影叙事手法进行了解析,希望对电影创作者能有所启发。
【关键词】《假如爱有天意》色彩 叙事
《假如爱有天意》是2003年上映的韩国爱情电影。其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大学生梓希收拾房间时,发现一个满载着母亲珠熙留下情书的箱子。她通过阅读这些信件,知道母亲的初恋。梓希发觉母亲的初恋故事跟她的遭遇竟如此相似。到现在,该影片在豆瓣上的好评率还接近80%。网络上对该片的评价,大多是侧重于对影片故事内容的评
析。本文中,笔者主要解读该片的色彩运用与叙事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假如爱有天意》中色彩的特别运用
电影色彩是电影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电影的色调,与电影特定画面的明暗对比、冷暖色差等色彩特性的变幻,更好地传达影片主旨,从而彰显影片的内涵,给观众强烈的视觉感受。
“电影色彩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传统电影观念中衬托人物、渲染环境和背景气氛,也不仅在于画面色彩的漂亮和美感,而更重要的在于色彩在现代电影观念和叙事中具有独特的视觉表意功能。”①该片正是通过光与色的组合、段落色调的区分与主观表意性色彩的运用凸显影片主题,从而使影片更有视觉张力。
(一)光、色、形交织形成的视觉表意
电影的视觉表意指的是银幕影像在特定的场景中表达出的不同意义。电影影像包括光、色、形三个方面。通过色彩与光线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光与色的不同组合,使影片表现的事物具有丰富的多义性。
《假如爱有天意》中的两段故事在画面中光色有明显的区分:讲述母亲的故事时,光色较为暗淡;讲述女儿的故事时,光色较为明丽。这不仅仅因为各自故事发生的年代不同,更重要的是以此表现两段爱情结局的差异——母亲的爱情以遗憾收尾,而女儿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爱情以圆满结束。透过影片中光色的明暗对比,观众从影片开始对两段爱情的感触就有所不同。
再以影片中两段雨中场景的处理为例。一段是母亲珠熙与俊河,在雨中为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命运做的内心挣扎;另一段是女儿梓希与尚民在雨中躲在同一件衣服下奔走。前一场光线很暗,用暗黄色作为画面基调,给人沉闷痛苦的感受;后一场则是明亮的光线,用粉白色作为画面基调,给人以温馨浪漫的视觉享受。
可见,无论是在影片整体的风格和节奏上,还是在局部的场景处理上,光与色都起到独特的表意作用。
(二)段落色调的有机结合
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是影片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而影片各个段落的色彩基调,则形成了影片各个段落内在精神的区别与联系。②
《假如爱有天意》主要讲述的是两代人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爱情故事,两段故事相互穿插。从视觉上看,影片通过两段故事色调的不同,直观地将穿插在一起的两个故事区别开来。影片描述梓希与尚民这一代人的故事时,所使用的画面色彩基调为粉色。鲜明的颜色暗示出电影里的这一段经历是正在发生的鲜活的故事并预示着美丽的结局。而母亲珠熙的故事色彩基调为暗黄色,整个色调预示着这是段尘封的往事并且是凄凉的收场。正是通过不同色调,直观地加强了影片的层次感,丰富了影片段落的表现力。
(三)主观表意性的色彩结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影的色彩结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客观写实性色彩结构与主观表意性色彩结构。客观写实性色彩指的是通过极为客观、真实的影像,再现画面事物的真实原貌。主观表意性色彩则是创作者对画面事物加以主观化处理,或者说是创作者用强烈的主观光色改变画面事物的原有色彩而使色彩表现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③
《假如爱有天意》就运用了这种结构。影片用表现朝气与希望的粉色色调对梓希的故事作了表意性处理,暗示了
这段故事中的浪漫与美妙。与之相对的是珠熙的故事,用暗黄色色调将年代的久远与故事中的不完美表现出来。
二、影片独特的叙事
“叙事是一连串发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的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叙事就是讲故事。”④电影叙事就是通过电影讲述故事。《假如爱有天意》讲述的是母女两代人俗套的爱情故事,但影片受到了诸多好评,原因之一就在于影片叙事的巧妙。
(一)用分段交叉式的结构讲述故事
分析一部电影的叙事,首先要分清这部电影的结构。现代电影结构呈现出多元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趋势,如线性结构、散点结构、套层结构等。恰当的结构使用,更有利于影片情节的展开与影片主旨的体现。
《假如爱有天意》采用的是分段交叉的结构。分段交叉即将影片分段,同时又将所分段落交叉起来展开叙述。影片由两个段落构成:一是母亲珠熙与俊河,二是女儿梓希与尚民。两个故事通过一条项链由前一代人传到后一代人这样的隐喻线索相互交叉起来,使两个段落之间有了因果联系。这样的结构好处在于,讲述的故事段落清晰,同时相互联系紧密。解决影片叙事中出现的因故事穿插造成的混乱或是故事独立性太强使影片跳跃性过大等问题。
(二)第一人称叙事与第三人称叙事的巧妙结合
人称叙事其实就是电影叙事者视点选择不同的问题。“观看一个事件的角度就决定了事件本身的意义。”⑤“视点是作品中最活跃、最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因素,是一种可以灵活驾驭而又切实有效的叙事元素。视点的不同,使作品获得了不同的叙事效果并且影响受众的感知。”⑥
影片首先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藉由主人公梓希本人的视点,向观众展开了她所经历的从暗恋到得到幸福结局的故事。叙述者同时又是经历者,两者合二为一。电影语言常有以画外音方式出现的梓希的内心独白,叙事时态为进行时。由此观众与梓希会感同身受,随故事的波澜起伏而唏嘘不已。
在对珠熙的爱情叙述中,影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叙事者仍是梓希,她对信件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阅读与叙述,完整地交代了母亲的爱情故事。这一段只有对话与陈述。观众观影时侧重的不是某个人内心的经历,而是整个故事本身的发展。
影片就是通过不同的人称叙事,观众因视点不同带来不一样的观影感受,从而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三)插叙与倒叙结合使用,巧妙穿插了两代人的爱情故事
插叙与倒叙是常用的叙事手段,影片中两者巧妙地交叉使用,完整地交代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保证影片逻辑性与事件的完整性,从而凸显其主题。
影片开始,女主角梓希收拾房间旧物的过程中,藉由画外音中女主角的内心独白,插入一段倒叙,交代了梓希认识尚民,并暗恋尚民的故事开端。接着,镜头给了一张夹在梓希整理的旧信件中的照片特写,照片中的青年随画面色彩的转变鲜活起来,影片情节切换为梓希母亲初恋的故事。这一段插叙中,又含有一段倒叙讲述珠熙与俊河在乡下相识的情景。此后展开的故事情节,一边叙述女儿梓希爱情的发展,一边通过女儿对母亲收藏的旧信件的阅读插叙母亲的爱情故事。
插叙与倒叙结合使用,实际上也解决了叙事过程中的时间安排问题。若斯特也说过,“只有时间得到重新的安排,叙事才存在。”在影片里,创作者可以将影片时间作重组、倒置等改造。影片《假如爱有天意》通过插叙与倒叙的使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两个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在发生、发展、经过、高潮、结局几个段落上相互交叠,通过时间的重组而使同时讲述两个故事成为可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色彩与叙事的巧妙结合
色彩是影片中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向观众传递着影片主题、人物心情等视觉信息,而这些都是为影片叙事服务的。融合于影片叙事中的色彩,才能真正体现出其表意的功能。《假如爱有天意》中的色彩运用与叙事巧妙结合,使影片画面语言融合于叙事之中,既保证了叙事的流畅,又凸现主题的含义。
(一)电影色彩的转换保证了电影叙事时空转换的有序
电影色彩通过不同的变化,如黑白与彩色、同色系不同色等,与色彩的冷暖变化、光线的明暗变化,将过去与现实区分开来。电影色彩极具匠心的运用,使电影在叙述时空交错的两个故事时,转换有序自然。
《假如爱有天意》对两个不同时期的故事做了不同的色调处理。叙事中,两个故事相互插叙时,不同的画面色调对故事本身作出提示,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不会因为场景的突然转换与人物的改变而思维混乱,使叙事的转换有序,看色调就很直观地知道故事讲的是哪个部分。
(二)影片的段落色彩与电影的叙事段落相呼应
电影的段落色彩是在电影叙事中配合着叙事段落,同时结合各段落主旨而形成特定的色调。情节的因果关系,使叙事中的各个段落有了紧密的联系,色调也一样,各段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间的色调是相互联系的。
《假如爱有天意》中,讲述梓希爱情的段落,选用的是粉色的色调,讲述珠熙的爱情选用的是暗黄色的色调,色调的选择是根据影片叙事段落描述的时间环境不同与各自段落叙述的事件情绪不同而选择。同时,暗黄色可以看做是陈旧了的粉色,就像放久了的彩色照片一样。这样的色调选择,使得两个段落在色彩与叙事上紧密结合起来,使影片画面语言与叙事语言相融合,给人以流畅的观影体验。
《假如爱有天意》在画面的光与色、段落的色调配合及主观表意性色彩结构等三个方面,从点至面将电影色彩的意义表现出来,给观众美的视觉享受。由于电影创作者通过画面色彩的巧妙处理与打破常规的叙事方式,使二者错落有致地相互配合,给观众以流畅、唯美的观影体验。这对电影制作者来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①周登富、王鸿海:《银幕影像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设计理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7月,第97页。
②李杰、王骏:《影视画面分析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70页。
③周登富、王鸿海:《银幕影像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设计理论》[M]中国电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出版社,2006年7月,第130页。
④叶永胜、张公善:《电影:理论与鉴赏》,[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69页。
⑤[法]雅·奥蒙:《视点》,载《世界电影》,1992年第3期。
⑥田兆耀:《电影美学与文化学》 [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9月,第99页。
(作者单位:尹婷婷,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05级广播电视专业学生;方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