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共青团工作体系(管理学院)

共青团工作体系(管理学院)

2023-04-03 来源:六九路网
共青团工作体系

管理学院共青团工作按照学校团委文件精神和管理学院党委的工作方针,跟随学院的发展方向、围绕学院育人工作的中心,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为理念,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理论指导,依托丰富多彩的共青团活动,以“欣赏青年、激励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为宗旨,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按照学院学生教育体系的整体安排,具体阶段及活动安排如下:

一、基础培养阶段

在大一阶段,采取集中培养的阶段,共青团主要培养目标为:认知大学生活,坚实素质基础。培养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培养集体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风及生活习惯,同时使学生初步尝试学生工作的锻炼,为后续的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1、建立素质拓展认证档案

在入学伊始,建立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档案,进行学生成长德育跟踪,记录其在大学阶段参加的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等,分析其能力培养的成果。对于不经常参加活动及各项工作的学生,分析原因,积极引导,争取使共青团工作覆盖到广大青年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2、专业交流会

召开各系专业交流会,各系系主任、专业教师及优秀学长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及归属感,经过学长的介绍,鼓励其制定初步的大学生活规划,有个良好的开端!

3、以管理学院学生榜样库的报告会为启迪

建立管理学院学生榜样库,组建管理学院优秀学生事迹报告团,以一批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青年学生和群体典型,为大一新生进行专场报告会,力争使全体同学都受到身边优秀榜样和群体的影响,鼓舞、感召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形式将管理学院的传统与精神内涵代代相传。

4、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对大一新生进行科技创新启蒙,邀请“挑战杯”创业计划优胜团队、ERP优胜团队为大一新生进行赛事介绍及经验介绍,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和锻炼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5、模拟学生会主席竞选

此项活动为管理学院共青团品牌工作的一项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演讲、反应能力、规划能力及领导能力,使学生初步接触管理学院学生工作,了解学生活动特点,正确制定成长规划。

6、支部代言人

预计在大一下学期,值五四纪念日期间,开展支部代言人活动,组织各团支部进行阶

段性工作总结暨风采展示,增强广大学生对团队的归属感及集体荣誉感。

7、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的有效载体。贯穿于整个基础培养阶段,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增加交流合作机会,同时可以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

二、能力拓展阶段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为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及接班人打下基础。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与平台,培养学生陶冶学生情操,锻炼综合能力。

以初级团校为摇篮,突出思想引领的任务,坚定信念

以初级团校为平台,紧扣党的指导思想及实事政治,设置理论课程,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增加实践与志愿服务环节,鼓励学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

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为了更好的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关心服务青年,促进我院广大团员青年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他们展现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搭建平台,于每学期召开围绕学生成长话题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校园文化艺术节

为了丰富广大同学业余文化生活,展示我院学生素质教育成果,搭建学生素质拓展的平台,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召开“经管文化艺术节”,既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也为各团支部提供承办的机会,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具体活动包括二十余项:例如传统活动模拟招聘,实力作证辩论赛等,另外鼓励各团支部围绕艺术节主题,积极申报,通过竞标的方式,确定最终的承办权。

开展素质拓展,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开展年范围内的,横向、纵向混合的素质拓展训练,促进年级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接触机会,增加人际积累,同时通过素质拓展,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培养责任感及感恩意识。

开展五四评优工作,表彰先进,激励向典型学习

于每年四月份开展五四评优工作,表彰一批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青年向典型学习。

7、体育比赛

文体活动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的有效载体。贯穿于整个能力提高阶段,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增加交流合作机会,同时可以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例如: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

三、能力提高阶段

以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为核心,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以“模拟直通车”品牌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就业服务;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以“模拟企业——ERP沙盘模拟”为平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以“模拟直通车”品牌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就业服务

从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需求出发,解决生活及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模拟直通车”品牌工作,结合管理学科特点,开展一系列注重实效、效果显著的模拟系列活动。针对同学们职场经验缺乏、渴望走近职场的特点,与企业共同打造了“模拟招聘——哈尔滨工业大学职场精英挑战赛”,为广大同学搭建了一个“从实求知、展现自我”的职场竞技平台。

2、深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结合此阶段学生实际特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的主题团日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模拟沙盘——拓展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针对与管理学科特点,日常专业实践环节较少,为丰富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ERP沙盘模拟让参赛者置身商业实战场景,并以各自代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从而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提高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

4、进行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

进入此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逐渐清晰,为进一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其学术交流能力,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沙龙、研讨会,营造学术专业的氛围,提高其学术水平与业务能力。

5、体育比赛

文体活动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的有效载体。贯穿于整个能力提高阶段,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增加交流合作机会,同时可以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例如: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

四、继续教育升华阶段

经过前几阶段的培养,学生已具备就业与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在继续教育与升华阶段,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诸国命运结合起来,做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开展“情满工大,爱驻经管”毕业生离校系列活动

组织毕业生纪念活动之各项文艺体育比赛(篮球告别赛、足球告别赛、羽毛球告别赛、毕业生舞会、放飞梦想毕业歌会等)。

制作毕业生通讯录及纪念光盘,回忆大学美好时光。

进行优秀毕业生评比,表彰先进。

制作毕业生“一封家书”。

召开学院领导与毕业生代表座谈会,鼓励毕业生为母校、学院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管理瞭望》—毕业生特刊,纪念难忘的毕业时节。

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为师弟师妹树立榜样,记录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共青团实践教育平台

管理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以学院“爱心桥”志愿服务队、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学校进行的西部计划和支教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和改进管理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过程中,达到了解社会、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组织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成长习惯的效果,引导全院学生积极参与到创建和谐校园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来。

按照学院学生教育体系的整体安排,具体阶段及活动安排如下:

一、基础培养阶段

本阶段学生统一在基础学部集中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以基础学部团委等部门的统一安排为主,并结合学院自身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校内外志愿服务工作(以校内实践为主),并通过讲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的理解,为其他阶段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展的活动如下:

1、暑期社会实践表彰观摩

培养目标:让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有初步了解

培养方式及内容:依托基础学部在新生入学前进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事迹对学生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教育,通过先进事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参与学生为各班班长及团支部书记(临时负责人)。

培养时间:学生入学一个月内,以基础学部的表彰会为准

培养效果考察:要求各班负责人在参加活动后撰写心得等形式,并可考虑召开班团会并邀请先进事迹代表进行讲座。

2、基础学部初级团校

培养目标:在讲座过程中理解青年团员应具备的素质,并结合具体嘉宾的讲座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

培养方式及内容:集中学习 团校老师进行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内容的讲解

培养时间:以学部团校时间为准

培养效果考察:团校考试

3. 学部统一组织的校内外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

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校内外相关活动中体会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并对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有感性的认识

培养方式及内容:根据基础学部统一安排进行培养(包含校内进行的建设清洁校园、图书馆清洁、寒假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

培养时间:以学部团校时间为准

培养效果考察:各项志愿服务注册工作;社会实践表彰

二、能力拓展阶段

本阶段学生在本部进行培养,在前一阶段对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等情况有一定了解之后,开始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并借助校院两级团委、学生社团等进行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1、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表彰

培养目标:让学生对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激发学生参加学院组织志愿服务的热情

培养方式及内容:依托学院团委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组织、选拔及实施以及我院志愿服务优良传统等内容对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育,通过先进事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参与学生为各班班长及团支部书记及感兴趣同学。

培养时间:学生入学一个月内,以学院表彰会为准

培养效果考察:可在召开表彰大会后要求各团支部邀请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团体及个人进行报告,并进行总结。

2. \"爱心桥\"志愿者服务队招新

培养目标:鼓励广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中,激发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为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平台。

培养方式及内容:在年级中进行广泛宣传,调动和激发广大学生参加学院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性,并注册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并参与到本组织长期的志愿服务中。

培养时间:社会实践表彰后2周内

效果考察:向团委汇报招新情况并定期考察服务队志愿者的服务情况

3. 学院及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

培养目标:让学生热爱校园、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习惯及热情。

培养方式及内容:参加学校学院两级团委、班级、学生会以及社团等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让学生将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做为一项习惯,并乐于参与。

培养时间:学生日常课余时间

效果考察:志愿者注册及志愿服务档案建立

4.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培养目标:让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等发展建设状况,让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农村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培养方式及内容:学院在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并经过报名选拔后,在学院几个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进行支教、支农等活动,并将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带到农村,为“三农”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时间:春季学期结束后,暑假期间

效果考察:撰写调查报告、总结等,评选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团队等

三、能力提高阶段

本阶段学生在经历了第二阶段的培养之后,对志愿服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有能力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及安排,在自愿的情况下鼓励具有领导能力及才能的学生担任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1.实习及参观企业活动

培养目标:了解黑龙江企业发展,明确学习目标

培养方式及内容:学生自发或学院统一安排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及发展状况。

培养时间: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

2. 学院及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带领其他同学进行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骨干力量

培养方式及内容:组织进行学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严格换届,并开展相关工作

培养时间:秋季学期初

效果考察:定期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四、继续教育升华阶段

本阶段学生进入到毕业年级,在前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较多,并有志于服务基层的学生,可以依托学校的一些项目,鼓励其深入基层、西部等进行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阶段。本阶段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学生未来生活连接在一起,将志愿服务活动理念深入学生内心,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 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

培养目标:学生步入社会后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培养方式及内容:本阶段,鼓励有余力学生继续从事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并在活动过程中将长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及思想传递下去

培养时间:日常志愿服务过程中

效果考察:本阶段参与志愿服务学生人数及质量

2. 研究生支教团院内选拔及培训

培养目标:向学校输送优秀支教候选人到西部从事支教工作

培养方式及内容:广泛宣传研究生支教团、鼓励有志于献身西部教育的同学进行报名,学院组织报名同学进行初步选拔及学校选拔过程中相关内容的培训

培养时间:秋季学期初

效果考察:每年入选支教团人数

3. 西部计划志愿者宣传、选拔及推荐

培养目标:让更多同学树立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理念

培养方式:在平时和学生沟通,召开会议和西部计划招募前鼓励学生走向西部、深入基层进行志愿服务等工作。

培养时间:平时沟通、会议及招募前

效果考察:学生在基层就业及志愿服务人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