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管理学作业——海尔的swot分析and五力分析

管理学作业——海尔的swot分析and五力分析

2020-02-23 来源:六九路网
海尔集团的SWOT分析以及五力分析

1、海尔的SWOT分析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4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也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下面是有关海尔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彰显出发展实力。\"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8333项(其中发明专利1996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9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海尔的优势还包括: 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员工素质的相对较高;多年规范化管理相当好的基础;真正把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对信息化分析得十分透彻,阐述得头头是道;观念转变在前,流程再造在后,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前行,从张瑞敏砸冰箱开始,首开海尔观念转变之先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才有现在的海尔等等。相对于国外企业,海尔的信息化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在全球internet的大范围普及和国际化大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扩张局势下,海尔在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当然更容易取得成绩。

劣势(Weakness):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面十分欠缺,这将使中国未来的收购企业十分困难。海尔公关方面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在聘任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注重对技术,知识的考察忽略了对个人能力的考察。海尔这些年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毫不怀疑它的国际化。信息化进行得如火如荼,内部的信息化还好说,外部的信息化,尤其是与国内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却一直处于两难境地,采购和分销成本的降低仍然难以彻底实现。海尔希望它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信息化水平都能够跟上它自己,但实际情况与预计却是大相径庭,没有人能跟得上海尔的步伐,海尔最终是孤掌难鸣。试问有哪些商家能够真正与海尔实现网上订单?国情所限,方法必须变通,结果仍然是回到原来的电话、传真订货流程去,“信息化”徒劳无功。外部环境的不配套、不同步,是导致海尔外部信息化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也许是海尔始料未及的。

机会(Opportunity):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略观;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海尔的日清日高OEC管理法;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海尔的市场链;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海尔的服务;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道;真诚到永远——海尔的形象。海尔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基准。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三个转移。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转移;二是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不是指产品出口,而是说要海外建厂、办公司;三是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

威胁(Threat):目前,海尔仍然面临着很多威胁,伴随着家电企业的不断兴起,技术的不断完善,海尔必须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优势。此外还而应该向多产业方向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面对海尔的信息化,国内同行们是一边看海尔外部信息化的热闹,一边加紧自身内部信息化的推进,这就是海尔所面临的威胁,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使海尔如芒刺在背,敢于吃螃蟹的也许是英雄,但不一定是成功者。海尔外部信息化的停滞不前,也给国内的信息化产业当头一棒;可以预见到,一旦外部信息化的时机成熟,从技术角度上讲,谁也不会比谁慢多少;倘若撇开这些年来的海尔品牌宣传效应不谈,海尔竞争对手们外部信息化的成长也只是旦夕之间。

2、海尔的五向力分析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大,因为白色家电零部件的关键技术除进口外,大部分集中在几家合资企业手中,如生产空调压缩机的广东美芝、广州万宝;生产冰箱压缩机的北京恩布拉科雪花和扎努西电气;生产微波炉磁控管的上海松下、天津LG电子等,国内厂商还没掌握家电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所以议价的余地小。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大:海尔建立了全国性自有营销网络,相对于多数需要依靠各地的销售商的家电企业来说更具有竞争力。但即使是厂商自建的销售网络目前只能覆盖到大中城市,三、四级的城市及农村地区还得主要依赖区域销售商。因此,厂商一定程度上要受销售商的控制。此外,家电领域同质化现象严重,生产的厂家很多,所以同一产品,可向许多家厂商比价,以至于造成价格竞争激烈,所以买者的议价能力大。

新进入者的威胁: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产业结构日趋完善,而整体市场也趋于成熟阶段,再加上我国家电业受到持续价格战的洗礼,已基本进入了微利竞争的时代,所以一般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是不敢轻易涉足的。但现有厂商相互渗透其他产品领域的多元化经营倾向较为普遍,如东芝、海信、美的、 TCL进入冰箱业,西门子进入电热水器领域等等,对海尔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至于小家电行业由于进入门槛低,标准限制少,投资较少,生产线建设周期短以及较高利润等特点,因此受到新进入者的威胁更大。所以从目前整个产业业态来看,白色家电产业的潜在竞争者威胁较大。

替代品的威胁:家电可能的替代产品将是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产品,因此,威胁主要来自于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日益高级化的需求,以及能否适应世界能源环保要求。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不会很快,而且海尔早在几年前就致力于将产品逐渐向世界能源环保要求靠拢,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来自替代品的威胁不大。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我国家电整体产业的竞争状态是厂商面临上下游两面挤压,议价余地不大。现有厂商之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激烈。而大厂间相互切入对方的产品领域,进一步蚕食了整体家电产品的平均利润。受零部件专利技术的限制,产品利薄。家电市场总体进入供需平衡的缓慢增长阶段,例如冰箱、洗衣机、冷冻箱等大家电市场已经到了成熟期,因为这些产品增长率已不高,只维持稳定的增长,利润空间不大。以此观之,我国家电产业的内部竞争相当激烈,家电厂商面临来自全方位竞争者的严峻挑战。

营销0713 徐少峰 2007630130

李志江 2007630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