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四个着力点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四个着力点

2020-09-24 来源:六九路网
着力涵育勤俭美德,端正大学生勤勉自持的劳动态度

近年来,党和国家强调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求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极大凸显了培养劳动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勤俭作为劳动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劳动基本态度与道德取向的反映。勤能开源、俭可节流,二者相辅相成,影响和决定劳动的态度与行为选择。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以“勤思劳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以立志,俭以养德”等思想深刻阐明了勤俭的重要意义。我们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勤俭建国”方针、“勤俭”公民道德规范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都是对勤俭美德的赓续与弘扬。新时代,教育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勤俭美德,集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的底气和实力,更具有重要意义。

着力涵育勤俭美德,旨在端正大学生勤勉自持的劳动态度。为此,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劳动实践锻炼,深化劳动认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一切社会财富和历史进步都是劳动创造的结果;劳动教育是人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源泉,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把“总钥匙”,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价值选择、人生考量时,做到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真正明白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结出果实。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亲身体验劳动甘苦,抵制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恶习,树立劳动光荣、浪费可耻的基本态度。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使大学生领悟勤俭的意义。要立足基本国情,宣传与时俱进的勤俭观和符合实际的消费观、资源观,倡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耕不辍,富而不奢”的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与勤俭节约并行不悖是文明进步之表现,深刻理解劳动与享受的辩证统一。三要加强个人修养与制度约束,提升大学生的勤俭修为。要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用勤奋学习、诚实劳动、节俭自律等日常言行熏陶浸染,引导大学生不弃微末、身体力行并持之以恒。要建章立制,引导大学生遵守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做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将勤俭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和方式,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着力筑牢奋斗信念,锤炼大学生勇于拼搏的劳动意志

奋斗是指通过劳动改变现状或开拓未来的坚定信念与行动姿态,是一个为达成既定目标、实现理想抱负不懈劳动、顽强斗争的实践过程,体现为不畏艰险、昂扬向上的意志状态与精神风貌。纵观中外历史,凡有所作为者无不是经过攻坚克难而成大业,一切理想的实现、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幸福无不在永久奋斗的信念坚守中孕育创造。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法宝与力量之源。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不懈奋斗、劳动创造,因此,筑牢大学生奋斗信念至关重要。

着力筑牢奋斗信念,旨在锤炼大学生勇于拼搏的劳动意志。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担当教育,把准奋斗方向。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拼搏的信念和信心。引导大学生以忧患意识和长远眼光,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机遇和挑战,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繁荣和民族进步的事业中;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和现实定位,根据自身现状规划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可行性职业目标,使奋斗之路更加理性、务实。第二,搭建素质能力培育平台,增强奋斗本领。要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育优良校风、健全学习约束机制等,鼓励大学生勤学善思,敏于求知。同时,拓展深入基层、学以致用的实践锻炼平台,使大学生依靠踏实学习、诚实劳动,练就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第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锤炼奋斗意志。在大学生遭遇大事、难事、急事,奋斗意志动摇或消减时,高校要根据个体差异和事件性质,有针对性地分析归因、找准问题、疏解情绪、解疑释惑,引导他们在摔打、挫折、考验中历练宠辱

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高校要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在就业创业、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畅通渠道,坚定大学生的奋斗初心。

着力塑造创新品格,树立大学生追求卓越的劳动理念

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应当适应环境变化要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塑造创新品格目标。创新通常指运用已有知识,对事物进行改进或创造而产生超常价值的劳动实践形式,是引领驱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力量。创新的标志在于通过创造性劳动取得“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突破性成果,凝结着人们打破思维定式与条条框框、敢走前人未走之路的勇气和智慧,是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不落窠臼的思维超越和标新立异的创造能力等品格的综合呈现,是最具时代特色的劳动精神表征。当前,创新已成为推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变革的第一引擎,依靠自主创新补齐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诸多短板,既对传统劳动提出挑战,也提供了培养创新精神的珍贵契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尤其要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着力塑造创新品格,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劳动大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与智力支持。

着力塑造创新品格,旨在树立大学生追求卓越的劳动理念。在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开发大学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大学生坚定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雄心壮志,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以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挑战力、坚忍性,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开发、自我创造。要改进教育评价机制,发挥创新指标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导向功能;多渠道宣传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大学生洞察机会、承担风险、精益求精的创新特质,形成鼓励创新的环境。二是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充分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的延伸性、综合性、探究性,鼓励大学生大胆构思、怀疑自省,敢于提出问题、敏锐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加强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训练,引导大学生用探究的手段、批判的精神、求异的品质,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和平台布局,提高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建设,完善新兴学科和前沿科学布局,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实验室、重大赛事等平台,吸引鼓励优秀大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信息加工、分析研究、动手操作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工作矩阵,推进虚拟仿真平台、创客空间、创业科技园、孵化基地等实训实践平台建设,引导大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主体融入社会、贡献才智。

着力厚植奉献情怀,提升大学生担当有为的劳动境界

奉献是指为了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自觉自愿投入劳作、付出劳动、让渡财富甚至舍弃生命的本色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奉献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公共价值体认,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就越能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利益回报与社会尊重。奉献体现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导向,社会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决定人们要自觉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积极劳动创造,按照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等关系。奉献既表现为危急时刻不畏牺牲的伟大情怀,也体现为包容谦让、扶弱济困的凡人善举,既是高尚的情操境界,更是劳动的责任担当。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在厚植奉献情怀上着力,引导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把劳动作为生活需要,将奉献作为人生追求,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着力厚植奉献情怀,旨在提升大学生担当有为的劳动境界。首先,引导大学生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敬业是奉献的基本追求。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在平凡岗位上担职尽责就是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作奉献,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在勤学笃用中获得自我提升的契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宣传劳模先进事迹、选树教书育人楷模,坚持“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扶正祛邪、扬清激浊,营造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至公无私、矢志奉献的良好环境。其次,引导大学生投身公益、服务奉献。鼓励大学生实际参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网络公益等志愿服务,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通过规范完善志愿服务培训,探索日常化、长效化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在生产劳动、生活劳动、服务劳动中的奉献水平。再次,引导大学生励志有为、爱国奉献。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饮水思源听党话、理直气壮跟党走,深化“四史”理解、坚定“四个自信”,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大力宣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科学家精神,以张富清、黄大年、黄文秀等为榜样,引导大学生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谱写新时代的奉献之歌。

总之,在劳动精神的“勤俭、奋斗、创新、奉献”中,勤俭是基石、奋斗是支撑、创新是关键、奉献是归宿,四者相互承接、彼此贯通,统一于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着力于这四者,有助于明确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内容体系与实践逻辑,为全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路径指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