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弦函数教学设计

正弦函数教学设计

2023-01-04 来源:六九路网
(一)正弦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可知,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教学中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得学生的最近发展转化为他现有的发展水平。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与圆有关的探究活动,得出圆心角和弦与半径的比具有函数关系,通过图形间的分解和转换,过渡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而得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和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具有函数关系,从而得到正弦函数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和发展特点,体现了函数的思想,加深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正弦函数,这部分内容在课本61页——63页。

锐角三角函数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基础,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唯一的初等超越函数。而本节课是锐角三角函数的起始课,通过探究圆心角与所对弦的对应关系,进而找出具有函数关系的量,从而得出正弦函数的概念。掌握了正弦函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函数的概念,而且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以及圆的相关知识,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的经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合情推理和推理证明能力。

正弦函数是建立锐角与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以前学习的数值与数值的对应关系,因此学生建立这种对应关系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本节课通过六个学习活动,尝试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械宣讲,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了一回数学再发现、问题再认识的过程。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技术准备:课前制作的几何画板课件、PPT演示文稿、印发学生学案。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基于上面对课程的整体认识和学生情况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

1、理解正弦函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应用正弦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锐角度数一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2、经历锐角正弦函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函数的意义,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重点:理解正弦函数的概念。

难点:体会当锐角一定时,它的正弦值也唯一确定。

四、 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实施

发现问题阶段

问题探究阶段

问题解决阶段 概念应用阶段

小结提升阶段

(一)发现问题阶段

师:咱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比赛,常常被其中的精彩画面所吸引,可大家知道吗,在足球比赛中蕴含着不少数学知识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足球比赛视频。(播放视频) 师:通过视频我们不难发现足球比赛中有我们数学中圆的知识,当圆心角改变时,与它对应的圆周角也随之改变,而当圆心角一定时,它所对应的圆周角也随之确定,二者之间具有函数关系。那么在圆中还有那些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今天让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利用足球运动员射门时的角度问题,得出圆心角与其相对应的圆周角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继续在圆中寻找

具有函数关系的量的欲望。

(二)问题探究阶段

活动1:

第一环节:动手实践 任意画一个圆,做出一个圆心角和它所对的弦;再改变圆心角的大小画出它所对的弦。(教师巡视)

生:观察与思考在定圆中,弦的长度随圆心角的变化而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

在学生画图、思考问题后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弦长与圆心角之间的正比关系。从图形上直观感受在定圆中,弦的长度随圆心角的增大而增大。

第三环节:验证猜想 (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演示,验证得出的猜想,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

第四环节:深度领悟

师:对于圆心角、圆心角所对的弦、半径这三者而言,当半径确定时,圆心角越大所对的弦越长。

活动2:

第一环节:动手实践

任意画一组半径为1cm、2cm、4cm的同心圆,任意做出一个圆心角,并画出这个圆心角在每个圆中所对的弦。(学生独立探究)

生:通过动手画图,思考在大小不同的圆中,当圆心角一定时,所对的弦怎样变化?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从图形上直观感受当圆心角一定时,所对的弦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第三环节:验证猜想(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演示,验证学生得出的猜想,进一步体会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第四环节:深度领悟

师:当圆心角一定时,半径越长,圆心角所对的弦越长。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到圆心角、圆心角所对的弦、半径这三个变量之间具有某种依赖关系,但不是函数关系。

师:圆心角一定时,哪个量的值是唯一确定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活动3,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活动3:

利用活动2所画的图形完成下表:给出3个特殊角,其余角学生自己选。 圆心O60 角 半径 1 2 弦长 弦长: 半径 904 O 120 O

独立探究环节:学生通过计算完成表格的填写,先完成教师给定的3个特殊角的计算,再自己任选两个角计算,表格填完后思考问题:

①圆心角改变时弦长:半径的值改变吗?

②在圆心角一定的情况下,弦长:半径的值呢?

③除了以上的特殊角,圆心角是其它度数时,②的结论还成立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任务是通过表格填写的结果,得出圆心角一定时,所对弦长与半径的比值为“固定的值”的猜想。

合作交流环节:学生在已分好的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主要交流结果以及互相讲解,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发现规律。

分组展示环节:展示各组交流的结果。

得出猜想环节: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当圆心角一定时,所对弦长与半径的比值为“固定的值”这样的判断。

验证猜想环节:(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通过改变半径,使学生直观观察到圆心角一定时,所对弦长与半径的比值为“固定的值”。

(三)问题解决阶段

活动4:思考:

1、当圆隐藏时,只剩下等腰三角形,你发现的结论可以怎样叙述?

2、等腰三角形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什么特殊图形?如何转化?又能得到什么新的猜想?

师:几何画板演示。

生:观察,在老师引导下思考与回答

【设计意图】进行情景转换,圆隐藏时只留下等腰三角形,进而将等腰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揭示圆与直角三角形之间的相互内在关联。

活动5:

当半角取30、45、60时,半弦与半径的比还是“固定的值”吗?

A2A1AOBB1B2

当半角任取一个锐角时,半弦与半径的比还是“固定的值”吗? 生:说明猜想 ,并用语言叙述猜想

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通过特殊角体会,半弦与半径的比值,不随半径的大小而改变,只与角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验证当半角一定时,半弦与半径的比是固定值,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活动6:

任取一个锐角MON,在MO边上任取两点A1 、A2 ,过A1 、A2分别

MA2A1ABAB向ON做垂线,交ON于B1、B2,求证:1122

OA1OA2OB1B2N

独立证明环节:主要以独立证明为主,教师做个别辅导。

交流反馈环节:展示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直角三角形中锐角度数一定时,它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明确结论环节:提出新的概念——正弦。 正弦概念:

在RtABC中,C=90,a、b、c分别为A、B 、C的对边,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 记作:sinA 即:sinA =

A的对边a =

斜边cBcAbaC

师:说出sinB,思考正弦是函数吗?

师:1、对于锐角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有确定的比值与之相对应,这个确定

的值是唯一的,所以正弦是函数。自变量是角,函数是比值。 2、“nis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一个比值

3、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单独写出符号sin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离开了确定的锐角无法显示它的含义。

(四)概念应用阶段

已知RtABC和RtA1B1C1中,CC190 ,AA1,C1DA1B1 于点D,如果

DC1DB1BCBC1= ,那么11= ,= ,=

A1C1B1C1A1B1AB3B1DBAC

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是利用发现的结论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直角三角形中,正弦是锐角的函数,当锐角一定时,正弦值也一定。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位置无关。

(五)小结提升阶段

你是怎么理解正弦的意义的?这节课我们都用了哪些数学研究的方法? 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师: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设计意图】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增强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特色分析

由于正弦函数知识本身既具有函数的特征,其特征的发现和证明又运用到了几何中的圆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以往的教学基本上仅注意了其中的几何推理,而忽视了其函数的本质属性,本节课是基于正弦的函数意义下的教学,从“正”和“弦”的本身意义开始研究。

本节课以探究具有函数关系的量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通过一系列与圆有关的探究活动,得出圆心角和弦与半径的比具有函数关系,通过图形间的分解和转换,过渡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而得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和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具有

A1C1函数关系,从而得到正弦函数的概念。

本节课通过六个学习活动,尝试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械宣讲,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了一回数学再发现、问题再认识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我展示令人欣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