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迸发活力,离不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那么,什么人是当代青年的榜样?
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献词队伍的身后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说:“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从鸦片战争以来,为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强盛付出巨大努力甚至生命的英雄,都应该是青年的榜样。李大钊曾在《“晨钟”之使命》中勉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然而,“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这是历史的召唤,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当青年人声声高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时,我们听到的是当代青年人许下的责任和担当。
7月1日,领诵者之一的嘉兴姑娘冯琳“火”了。人们记住她,绝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与优秀,而是被她眼里的光芒打动。
身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的冯琳曾转发过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齐越老师的话:“我先是一名共产党员,然后才是一名播音员。”
所以,她眼里有光——这是信仰之光,也是她的告白如此具有感染力的源泉。
每一个青年人,都是国家的未来;每一个青年人的信仰,都是民族的希望。
从五四运动时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振臂高呼的新青年,到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从新中国初期奔赴各地支援经济建设的毕业生,到改革开放时期勇敢创业的追梦人……一代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名,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架桥铺路,添砖加瓦。
当新冠疫情来袭,“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许多年轻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挥洒汗水;
在科技创新疆场上,无数青年科研人员艰辛付出,攻坚克难。
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他们脚踏实地无怨无悔,他们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如今,35岁及以下中共党员已达2367.9万名,占比近四分之一。他们的青春,因为有了信仰而更熠熠闪光。正青春的中国共产党人,汇入中国梦建设的汩汩热血,是支起民族复兴希望的坚实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代青年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时期。他们拥有无限可能,也正创造无限可能。青春的脚步,只有紧随家国的脉动才能意气风发。
青年人,号角吹响,青春嘹亮。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那是承前启后的诺言,那是掷地有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