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篇6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篇6

2024-07-18 来源:六九路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掌握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整时时刻。

  3、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有早晨7时,也有晚上7时。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会认整时。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时钟模型、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看是什么?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瞧!(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这些钟表都是带有指针的;这些是显示数字的电子表;这些钟表不但美化我们的生活,而且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观察交流、认识钟面:

  1.感知钟面。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表。(课件出示钟表)

  观察电脑屏幕上的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2.小组交流。

  3.汇报总结。

  4、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按顺序读一读。(1---12)

  5、教学时针和分针

  A:说一说

  谁知道这根长针叫什么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谁知道这根短针叫什么

  针?

  师: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分针的`?(重视学生评价)

  B:指一指,摸一摸。

  指老师准备的钟面,摸一摸自己学具上的时针和分针。

  三、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A、认识整时

  1

  1、教学7时

  (1)出示钟面

  (2)认一认

  钟面上的时刻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齐读7时。

  2、认读3时、8时、6时。

  课件出示3个整时时刻:8时、3时、6时。请学生认一认

  3、刚才,我们认识的8时、3时、6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

  4、学生操作

  拨出12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

  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时刻,(学生拨)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拨的是几

  时?这时你在干什么?

  B、电子表的写法

  1、7时还可以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表示7:00

  2、书空7:00

  3、小结:两个小圆点的右边是“00”,同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找朋友。8时、3时、6时的电子表的写法

  四、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课件出示:《时间就像小马车》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活动。结束后进行惜时教育。

  五、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1、阅读课本92页的内容。小明的一天。

  师:小明一天的学习、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2、读一读,写一写。

  3、质疑9时在过一小时是几时?小明可能在做什么呢?10时在做操怎么又睡觉呢?

  一天有2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4、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时间很珍贵,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练习十六的第1题:连线(课件出示)

  注重学生的评价。

  2.练习八的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课件出示)

  2

  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不足之处:

  1、时针分针的认识不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知识的学习。

  2、整时的教学也显得过于仓促,指导不够到位。

  3、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不够了解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及学习特点,教学的轻重缓急把握不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受到学习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平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习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3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