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丽的小路》教案——第一课时 篇4

《美丽的小路》教案——第一课时 篇4

2024-07-18 来源:六九路网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拥有美好的居住环境。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在演读课文中加深体验。文中多次出现问句和感叹句,为学生朗读体验不同句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教学中紧紧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学法分析】

  《美丽的小路》文章篇幅较长,有些句子含义深,难理解,一年级的小朋友很难真正走进文本。为解决这一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以情感为纽带,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构成一种虚拟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获得对文本真切的感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词语,会写“赶、净”两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情境中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并有感情地朗读。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在角色转换、感情朗读、小路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以及行为与环境变化的横向联系中,感悟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领悟只有美丽的行为才有美的环境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愿意主动阅读。从小培养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课文第八自然段。

  【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

  【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是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非常适合孩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及表演,因此在教学时,可在孩子多种形式的读后,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内表演课本剧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和向往,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识字方面,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学过的方法来识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题揭题

  师:小朋友,你们好!在神奇的动物王国里,我们亲爱的朋友鸭先生新盖了一间小屋,在这座小屋前,有一条——《美丽的小路》,(引读课题、齐读课题)听出来了,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条美丽的小路。

  2、复习检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王老师想考考大家是否和这篇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交上了朋友,看,(出示词语)谁来当小老师领同学们读读?(指名学生带读, 生齐读词语。注意纠正,重点指导轻声。)

  过渡:看来你们已经和词语宝宝交上了朋友,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1—3自然段,词语宝宝想邀请我们再走一走这条美丽的小路,愿意吗?(愿意)那就赶快打开课本,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段!开始吧!(生齐读课文,师巡视。)

  3、复习第1—3自然段

  师:你们动听的声音,把小动物给吸引过来了,(出示图片)瞧,兔姑娘和鹿先生轻轻地、慢慢地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到……还看到……闻到……还听到……(生按课文或想象说话)

  【每颗心都有欣赏美、追求美的需求。课前多媒体出示“美丽小路”画面,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说说、读读、议议,在美的情境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实践证明,生动、有趣味性、贴近儿童的场景画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品读课文,内化情感

  (一)品读第四自然段

  师:是啊,多美的小路啊!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了不久,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板书: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啦?(学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读的多认真啊,谁来说说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生读完后自由发言)

  师:鸭先生门前的小路到底堆积了那些垃圾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肮脏的小路)

  (生根据观察自由发言)

  小结:就是因为路上有这些垃圾,所以美丽的小路变成了肮脏的小路。

  师:走在这样肮脏的小路上,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难过、伤心、不高兴、失望……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这一句话。(出示句子:指名读)

  师:谁还有不同的感受?(指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的感受真多,带着你自己的感受来读这一句话。(生齐读:可是……不见了。)

  【让学生借助文本,大胆展开想象,说出自己认为的此刻的小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在想象的空间驰聘,叙说着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惊奇、难过、伤心、失望……的语气读出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的心情,在朗读中流淌着对文本更深一层的理解。】

  (二)角色朗读对话

  1、当这些小动物们也走在这条肮脏的小路上时,你听到他们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从课文的第5、6、7自然段中边读边划出小动物们说的话。(生朗读)

  2、指导朗读

  (1)指导朗读兔姑娘说的话

  师:谁听到兔姑娘在说什么?

  生:“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师:(下划线出示兔姑娘说的话)

  师:看看这句话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问号

  师:谁能读出疑问的语气?(指名学生读)

  师:我们来看看兔姑娘是怎么走在小路上的?

  (闪现“皱着眉头”)

  师:什么是皱着眉头?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

  生作动作)

  师:兔姑娘为什么“皱着眉头”?

  生:因为它很伤心、难受、

  师:请把自己当成是兔姑娘,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生读)

  师范读:是呀,看到美丽的小路变成了肮脏的小路,我的心里也很着急: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师:还有谁会读?(指名读)

  师:女同学们,也把自己当做是兔姑娘,带着自己的感受,加上表情,读一读吧!(生齐读)

  师:你们不仅会用声音,还会用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真了不起!

  【评议时引导学生注意小动物们的动作、句末的标点,正确把握句子的意思,在朗读中加深感悟,以新的感悟促进朗读。】

  (2)指导朗读鹿先生说的话

  师:谁听到鹿先生说了什么话?

  生:“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下划鹿先生说的话)

  师:看看鹿先生走在小路上做了什么动作?

  (闪现“捂上了鼻子”)

  生:捂上了鼻子

  师:你能用动作表示吗?(生作动作)鹿先生为什么捂上了鼻子吗?

  生:因为很臭……

  师:带着你的感受,加上动作读一读鹿先生说的话。

  生读

  师评价:多么难受的鹿先生啊!谁还能像他这样读?(指名读)

  评价:体会得多好啊!

  师:亲爱的男生们,让我们也来当当鹿先生,捂上了鼻子说:(男生齐读)

  (3)指导朗读鸭先生说的话

  师:鸭先生说了什么?

  生读(出示鸭先生说的话、)

  师:鸭先生是怎么说的?(闪现“叫起来”)他叫出来了吗?

  生评价

  师:哪位同学会读?(指名读)

  师评价:多么惊讶的鸭先生啊!来,在坐的鸭先生们,看到肮脏的小路,你们也惊讶的叫起来:(生齐读)

  4、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读,好吗?

  老师读旁白,女同学当兔姑娘、男同学当鹿先生、全班同学当鸭先生。

  5、带头饰表演读

  师:同学们,想带着小动物的头饰演一演吗?(想)

  那就仔细听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练读他们说的话,加上动作、表情就更好了。可以离开作坐位,找你的小伙伴演一演,开始吧!(学生练读,师巡视、交流)

  师:谁想上来演一演?(指名学生带头饰上台表演)小观众们,请坐好了。表演开始!

  (师读旁白,生带头饰表演读)

  师:谢谢小动物们精彩的表演!

  【此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学生由“学生角色”转换成自己喜爱的动物角色,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种情境表演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又展示了阅读的独特感受与个性化的理解。】

  三、 交流反思,走进文本.

  1、师:小动物们站在肮脏的小路上,心里是多么难受啊,这时是谁发现了秘密?

  生说……

  2、师: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怪我什么呢?(出示句式)小路变脏还怪谁?(注意提醒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3、学生合作交流。

  4、小结:是啊,不讲卫生,乱丢垃圾,不注意及时清扫垃圾,难怪美丽的小路变成了肮脏的小路,鸭先生很后悔,他决心改过来,他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指名读)

  师指导读:好像决心还不够!看看句子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感叹号。

  师:所以读时语气要坚定一些。再来一次。(生读)

  评价:老师听出了你的决心。

  师:来,同学们,让我们也下定决心读好这一句吧。(生齐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互动学习”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与沟通,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活动的学习过程。】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学习第9——12自然段)

  1、师: 小朋友们,怎样才能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告诉鸭先生吗?

  生:应该马上打扫。

  生:鸭先生应该准备几个垃圾桶放在小路旁。

  生:鸭先生可以写几块牌子,告诉大家要爱护环境。  (及时评价学生)

  师: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听了你们的建议,(出示图片)小动物们开始行动起来了。

  师:赶快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谁找到了?在第几自然段?

  生:第9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推荐一位我们班朗读最棒的同学读第9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师: 谁来说说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有关的动词)

  师:他们干得多起劲呀,让我们也动动手,帮帮鸭先生找回美丽的小路,好吗?(学生律动表演)

  评价:你们辛苦了,看来你们都是热爱劳动、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通过朗读再次体会他们的辛苦吧!

  (生齐读第9自然段)

  师:看,(出示图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过多久,美丽的小路——

  生:又出现了。

  (板书:又出现了)

  2、读10—12自然段

  师:看到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小动物的心情是多么的高兴啊,听,他们在说什么?

  (出示课件)

  师:兔姑娘说(指名生接读)师评价

  师:鹿先生说(指名生接读)师评价

  师:鸭先生说(指名生接读)

  师指导读:他对谁说?(朋友们说)那就应该读得响亮些,底气十足!

  师: 孩子们,让我们和鸭先生一起向朋友们说(生齐读: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正如萨特所言:“阅读是自由的梦,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还应是一种生命活动,一种自由的、智慧的生活,作为教师力争创设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去感悟,使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环节中,采取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边听边画出小动物们是怎么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的有关动词,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找出有关动作的词语后,师生互动:师说动词,生做动作,在读的过程中,发挥主导和主体的作用,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以读促读,以情生情,以思引思,以智启智,使学生心潮相逐,心灵相通,情感迸发,达到了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 “阅读的乐趣”的教学目的。】

  3、明理扩展,总结课文。

  师:“一直”是什么意思?

  生:永远

  师:怎样才能使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呢?

  生讨论

  师小结:你们的想法非常好。是的,我们也要像保护美丽的小路一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1)小朋友们,请看——(出示图)我们的校园也很美丽,

  我们也对同学们说(出示句子,齐读:让美丽的校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2)走出校门更加美丽,请看——(出示图)我们五指山正在创建全国文明生态城市,我们也一起努力(出示句子,齐读:让美丽的五指山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3)(出示图)走出美丽的五指山,走向世界,我们都是地球他*的孩子,地球妈妈需要我们的双手共同去保护,(出示句子:让        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我们对所有人说(指名说,评价:多会表达啊、你真会说、地球妈妈听到会很感动的……),同学们,让我们也向他们一样对世界上所有人说:(生齐说)。

  【让学生课内外结合,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去体验生活。这种设计不仅超越了教材本身,还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继而发出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个社会公民,应爱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使学生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五、写字指导

  师:看来美丽的环境能给人带来快乐,其实一手漂亮的字也同样能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

  1、来,读一读今天要写的这两个字(出示生字,生读生字。)

  2、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说)

  3、师:注意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仔细观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王老师一起写。(师范写,生书空)

  4、师:请拿出笔,描一个,写一个。写字之前要摆好姿势:头正、肩平、腰直、脚稳。

  5、(播放音乐)师巡视,展示并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

  (展示学生作业)师生互评。

  【此环节的观察和比较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契机。在观察中欣赏祖国文字的美,感受写好这些字的要领;而写后进行比较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自查自省,感受学习的喜悦或抓到祢补提高的立足点。】

  六、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小路》,课后我们也来当调查员,调查我们周围有没有垃圾,这些垃圾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课下可以和伙伴交流,也可以打电话跟王老师交流。

  【课后通过布置学生做小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让课堂成为社会和学校的连线,增强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意识。】

  【教后自评】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较为生动的童话故事,写了鸭先生门前小路的变化,让学生懂得整洁美好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要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在教学时,我重点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人们常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作为劝学的格言,然而新课标却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指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一思想。

  一、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一堂课我们都要追求这样的目标:学生喜欢读,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有所感悟,让学生在走进文本,并进行积累和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1、阅读角度多元化。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心境、处境、生活经历的差异,必然会对同一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低年级学生虽然理解能力还不强,但同样也有自己的阅读角度。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喜欢的语句进行感悟,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不同的反应。

  教学中先让学生读1—3自然段后,多媒体出示“美丽小路”画面,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体会小路的美丽。再以“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让学生带着疑问读第4自然段,用多媒体出示肮脏不堪的小路画面,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美”变“丑”的落差冲突,使学生的心情由 “晴”变“阴”, 然后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但并不是为读而读,而是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如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读5、6、7自然段中的三句疑问句,理解并读小动物们说的话,感受小动物当时的心情。在“多么伤心的兔姑娘啊!”“老师听出了你的难受!”“多么惊讶的鸭先生啊!”等多样的评价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是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通过教师领读、个别读、齐读、师生对读、加上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层层深入地读,读出悟,读出情,读出味。而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写了因美丽的小路不见了,鸭先生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鸭先生的话恰恰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学生读到这里时,我及时地对学生引导,设计了提示性语言:“鸭先生为什么会怪自己呢?”“鸭先生为什么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他怎样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等等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好了铺垫。将语言文字与事物、与标点符号等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悟促读。

  2、正如萨特所言:“阅读是自由的梦,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还应是一种生命活动,一种自由的、智慧的生活,作为教师力争创设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去感悟,使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第9自然段中,采取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小动物们是怎么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的有关动词,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找出有关动作的词语后,师生互动:师说动词,生做动作,在读的过程中,发挥主导和主体的作用,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以读促读,以情生情,以思引思,以智启智,使学生心潮相逐,心灵相通,情感迸发,达到了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 和“阅读的乐趣”的教学目的。

  3、学完《美丽的小路》后,我一边出示小路由美丽到不美丽到又恢复美丽的幻灯片,一边动情述说: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美丽的小路又回到大家的身边,兔姑娘情不自禁地说:“美丽的小路好香啊!”鹿先生说:“……”我动情地配画讲述,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再次让学生产生真切的体验,当学生不由自主地和我一起呼吁“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的时候,我知道学生已经和我产生了共鸣,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了真正的对话,最后的呼唤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和老师一起读书,成了课堂上最快乐的事。

  二、在读中结合表演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作用。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其它训练活动。

  情境表演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学习形式,他们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来,课堂成为他们自我再现的舞台。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各种角色:表演者、欣赏者、评价者,使课堂中松紧结合,让整堂课充满活力。如在理解了课文4、5、6、7自然段之后 , 我让学生挑喜欢的角色来演一演,再表演给小朋友看,一起评议:

  师: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加上动作演一演。

  学生演读给大家听。

  生:这条小路还不够臭,因为他没有把鼻子捂上。

  生:她演得很像兔姑娘,皱起眉头,还很不开心地说。

  生:他把鼻子捂得紧紧的,这条小路实在是太臭了!

  ……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人人参与。“演员”精心表演,“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叫起来”,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

  “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评议。这一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了角色,丰富了课文,也丰富了课堂。课堂上,学生的真情表演就是基于在课文理解基础上的角色体验。有了参于和体验,就有了感悟和思考,就有了表达和享受,并在这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语文乐趣。这就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就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三、走出文本,体验生活

  语文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文本之后,我们再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如:怎样才能使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结合校园内外环境的保护,从学校走出自己居住的城市,从城市走向世界,我们都是地球他*的孩子,最后让我们对世界上所有的人说:让         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让学生课内外结合,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去体验生活。这种设计不仅超越了教材本身,还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继而发出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个社会公民,应爱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使学生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时下,我们正提倡“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回到了传统,而是这次课程改革“质”的飞跃。(简单并不单调,本分并不死板,扎实并不枯燥。)曾有人说:“超越课堂是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而我认为“超越课堂,不光是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还要把语文延伸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让学生对体验生活深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让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让个性化阅读充满活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