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因此民间立冬日有补冬的习俗。
闽南侨乡历来比较注重“补冬”。家中成员较多的农户,自己喂养山羊、鸡、鸭、狗等以备补冬之用。因羊肉、狗肉热量最高,农民特别是严冬也要出海的渔民,更喜爱“红焖狗肉配烧酒”来补冬。到了补冬之日,家家杀鸡宰鸭,并加入中药“四物”合炖,以增加香味和营养。出嫁的女儿在这个节日常给父母送去鸡、鸭、猪蹄、猪肚之类食品,让父母补养身体,聊表孝敬之心。
潮汕地区除了吃鸡鸭牛羊肉之外,还有“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说法,家家户户要吃一点甘蔗。据说这一天吃了甘蔗,可以保护牙齿,也有滋补的功效。另外,汕头人都要在立冬日吃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胡萝卜等做成的香饭。
苏州人传统的风俗,过了立冬,就是品味咸肉菜饭的时候了。咸肉菜饭是用正宗霜打后的苏州大青菜及肥瘦兼有的咸肉,以及苏州白米精制而成。其做法是将大青菜洗净切碎末,咸肉切成丁,白米放入净水中淘洗数遍;接着将咸肉丁放入沸水中焯至半熟,捞起沥干;炒锅中放适量素油,将青菜末煸炒至瘪,然后放入咸肉丁,加入淘洗净的白米,倒入适量水烹煮,以精盐、味精调味,中火煮熟成饭即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在立冬这天吃饺子。因为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而“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成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食俗菜品
红焖狗肉
材料:狗肉500克,胡萝卜片、香菜末、辣椒片各适量。
调味料:酱油、料酒、丁香、花椒、大料、葱末、姜末、蒜片、醋、精盐、白糖、味精、胡椒面、水淀粉、猪油各适量。
做法:
①狗肉刮洗干净,放凉水内浸泡2小时左右,捞出,切片,放盆内,加酱油、料酒抓匀,腌约10分钟。
②锅置火上,放油烧热,放入狗肉片烹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控净油。
③锅留底油烧热,放入丁香、花椒、大料,炸出香味后捞出不要,放入葱末、姜末、蒜片、辣椒片煸炒一下,再放入狗肉片、胡萝卜片,烹入醋及清水适量,加精盐、白糖烧开,撇去浮沫,改小火,盖上锅盖焖至狗肉酥烂时,加味精、胡椒面翻炒均匀,用水淀粉勾薄芡,撒上香菜末,出锅装盘即可。
蟹肉香饭
材料:蟹肉碎120克,香菜80克,蒜味花生30克,大米240克。
调味料:料酒8克,精盐、白糖、胡椒粉各5克,香油10克。
做法:
①香菜洗净,在水中浸泡约10分钟,捞起沥干水分,将叶择掉备用,香菜茎切末。
②大米淘洗净,在水中浸泡约15分钟,再加入全部调味料拌匀,将蟹肉碎与香菜茎末铺在米上,放入电饭锅中煮熟,熟后再焖约15分钟。
③打开锅盖后,再加入香菜叶与蒜味花生,用饭匙略拌匀后,即可盛起食用。
咸肉菜饭
材料:青菜1000克,新鲜咸肉、大米各500克。
调味料:精盐、味精各适量,熟猪油50克。
做法:
①青菜洗净切段,咸肉洗净切小丁,大米淘洗净。
②锅置火上,放油烧热,放入青菜段和咸肉丁一起煸炒,然后加水适量,待水沸时放入大米,用锅铲不断翻动。
③待水将干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再加入50克熟猪油,盖上锅盖用小火焖10~15分钟至熟,闻到香味时熄火,再焖约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