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

2024-12-31 来源:六九路网
第1种观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 存在问题 1.1 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2 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 环境方面 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4 操作方面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1.5 接错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6 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7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 防范措施 2.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 加强业务学习 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配合。 2.3 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入手术间等,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2.4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5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室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我们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不断吸收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第2种观点: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制观念和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1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药物方面 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病人漏服药物。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1·2护理记录方面 1·2·1体温单 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1·2·2医嘱单 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1·2·3护理记录单 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是否进行处理,是否恢复正常,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病人的内心体验及对疾病的认识,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多做少记。 1·3护士技术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静脉穿刺成功率低,在抢救病人时,工作忙而无序,延误病人治疗,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 1·4护士责任心 病人对存在的危险性如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护士宣教不到位。护士单独值班时,工作辛苦,没有及时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缺乏慎独精神。病人外出未做任何记录,大小便未问就随意记录,脉搏呼吸测量时间不足。 1·5护士语言行为 护士对病人解释不耐心,主动服务意识薄弱、态度生冷、淡漠、甚至厌烦。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损害病人的自尊,侵犯病人的权利,如导尿灌肠,术前备皮,护士操作未遮挡病人,做健康宣教不及时,注意事项

第3种观点: 为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我院科室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1 患者查对 到病室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应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将患者送入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确认无误后方可麻醉、手术。 1.2 查对手术部位,合理安置体位 为确保部位准确无误,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对病历、手术单和X光片等相关资料,手术前与麻醉师核对手术部位,摆放体位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方可手术。摆放手术体位时需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特别对俯卧位、截石位、侧卧位等易造成意外损伤的手术体位更应注意。 1.3 手术物品的查对 术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纱垫等数目并记录。术中保持术野整洁,器械放置有序,用后及时收回,术中需临时增加物品时,必须核对清楚并及时记录。关闭体腔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准确无误方可关闭。关闭后两人再核对一次数目。 1.4 抢救患者药品的查对 术中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护士应熟悉掌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与配位禁忌等,以利于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应要向医生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抢救后再次查对,及时补记医嘱,手术完毕,方可弃去。 1.5 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放 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1]。病理标本需贴上标签,注意患者姓名、床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按指定位置存放,由专人送检。水中冰冻切片标本取下后立即放入备好的标本袋,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床号、标本名称、取标本部位,由专人立即连同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不可混入。 1.6 防止输错血 输血管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3遍,取血人在血库对1遍,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对1遍,输血需人或加血者对1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输血时需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密切观察输血反应[2]。 1.7 防止电灼伤 使用高频电力前要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负极板置于患者丰满处与皮肤紧密接触,一般先大腿、小腿或臀位,术中防止负极脱位、移位,避免灼伤患者。有心脏起搏器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以免发生意外,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肢体用床单包裹,以防烧伤。[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 理] 1.8 防止切口感染 加强空气消毒监控,术前30 min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并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严格划分,行感染手术人员不可随意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手术,防止交叉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 2 保留“与举证责任倒置”有关的证据 2.1 保留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单作为医疗法律性文件,是“举证倒置”的重要证据之一。护士在记录单上应客观、真实地填写患者的有关情况,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及所带物品,入室时间,手术体位、术式、麻醉者及方式,术中输血输液、标本、物品数目,皮肤情况,使用止血带的压力时间等,要求规范书写,不得涂改,手术结束后护士在清点单上签名。 2.2 保留灭菌效果监测的记录 包括无菌物品、高压灭菌物品、腹腔器械的消毒灭菌监测等均备案保存。手术用品和人体植入物的灭菌标志分别贴在病历和护理记录本上,防止引发纠纷。 3 防止引起纠纷的其他因素 3.1 医疗费用 根据手术情况合理收费,贵重药品、特殊材料及仪器的使用应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签字。 3.2 注意团结协作 手术室工作与多个科室应团结一致,相互协作,不可相互推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纠纷,手术过程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3.3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根据用术大小以护理人员的能力、专业特点,安排工作,做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