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竹简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按竹简上说的成了教里的无量法王、王满昌是天尊法王、齐宝德是血灵法王、陆卫国是玉魂法王,就这样四个人稀里糊涂的成为了黄莲教的四个法王。
2、望着面前一大箱的书册,颜明有些犯难,这么一大箱,要他如何搬运,孙子兵法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写在竹简上就,难道要学富五车。
3、这次叫你来呢,是因为刚刚在古墓群中发现了很多竹简,上面很多类似于籀文的文字,在我们学校只有你一个人对大篆比较有研究,所以叫你来翻译下。
4、文物清理现场设立在荆州市博物馆的楚乐宫内,竹笥和竹简的清理工作在一楼进行。
5、此画题诗右上所钤朱文印“竹素”,词意为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和白绢,除与画中修竹呼应外,也寓有纯洁及高旷之意。
6、李健偷偷看了一眼,见哥哥在竹简上面奋笔直书,好像早已成竹在胸,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份分家的契约就文不加点地完成了。
7、桌上所放竹简约莫手指长度,端木蓉将字写在篾黄一面,不留天头,每简一行,数字不一,乍看之下似有两百多片,头一片竹简刻上“素问”。
8、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9、对于其他的竹简秦灯只是目光略微一扫,便随着灵符的指引朝东边走去。
10、汉末的书籍,多是竹简丝绳串制而成,翻阅时会发出竹简互相敲击的声响,令张羽耳目一新。
11、萧残美放下竹简,淡褐色的竹片衬得她修长的手指白皙而圆润,仿佛精雕细刻的精美瓷器。
12、齐国的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皆被杀害,抱着竹简急匆匆赶来,要前仆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史册,见太史三弟已经据实记载才返回去。
13、鄱阳帮的碎破剑诀,轰雷斧法;太湖帮的断迹拳;洪泽帮的胡抡杖法等等在竹简上都有详细记录。
14、千年前,一卷竹简开山立派,千年后,一卷竹简引发争斗。
15、自从马王堆西汉竹简《天下至道谈》出土之后,人们才了解到七损八益的具体内容,并且知道了这些内容远在唐代,就流传到了日。
16、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读过的竹简、帛书,一捆捆一堆堆放在角落里无人过问,陈寿却把它搬了出来。
17、他从腰间褡包内摸出厚厚两轴绢丝手卷,递给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访道宗祖师,他们多馈赠所著道书,都是些竹简尺牍。
18、竹简就是一条竹片,上面的字是沿着竹竿垂直往下读的。
19、玄忌停下脚步,转身看了眼云天青打坐周围碎落一地的竹简和碎布,一声不吭抱起云天青便走了出去,再也没有回头,心情显得十分沉重,径直出地道去了。
20、此刻望着又被赤阳子扔回来的竹简,吉飞心里悲叹一声,同时又极大的渴望着力量!“前辈,你也觉得这御龙诀十分荒谬?”。
21、属于书刀,指一种长刃有柄的小刀,为青铜或铁制成,用来修削木简或竹简上的文字。
22、叶凌点点头,的确若是有着竹简,这店小二未必能够将这王坤击杀,更别说将他练成鬼物了。
23、稍微拾掇拾掇,囫囵擦拭了下下的口水,也顾不得趴在竹简上睡觉脸上烙下的条条印记,最后再猥琐的在大腿根部靠上的部位挠了两把,开始了每天千篇一律的混吃等死。
24、从甲骨文到竹简隶书到怀素的狂草,相同的字在历史演变中形式发生了那么多变化,而其本质承载的含义相比之下几乎是不变的。
25、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26、竹简的天人之分影响到孟子,而与荀子有所不同。
27、原来出现的,乃是竹简版本的,约莫近万卷!堆成一座小山似的。
28、魏霸很快找到了挂有《吴子兵法》骨签的那卷竹简,小心的抽了出来,打开包装用的青囊,取出里面的竹简。
29、这批竹简篾黄一面空白,蔑青一面绘画,违背了以往出土的竹简篾黄一面写字,蔑青一面空白的常规,其用途和意义一直是考古学界的难解之迷。
30、在这小世界中,无数古籍和竹简遍布四周,透着一股书卷的气息,在这空间中央,一个全身披甲的战将躬身在一个穿着高冠博带的老者面前。
31、这个竹简就是烦,几百个字就是一个卷,难怪古人惜墨如金,废话太多没有地方写了。
32、竹简的主要内容有历谱、日书、病方及其他文字资料。
33、高顺听闻,便招众人退了出去,吕布把案上竹简一收,方命人将访客带了进来。
34、竹简掉落之时打翻了桌子上的烛火,撞到西临月胳膊上将她胳膊上的衣服引着后坠到地上熄灭了的光亮。
35、人类最初结绳纪事,后来发明了文字,刻在泥版上、甲骨上、竹简上。
36、其中,枣阳九连墩楚墓出土漆木簋、青铜方壶、人擎灯等,郭店《老子》简,包山竹简,云梦秦简等文物,此次多是出土后首次与观众见面。
37、祖传的竹简,隐藏着惊人的大秘密。
38、古时候,人们把字写在竹简上。
39、遥想当年,数以千计的儒生席地而坐,子游盘腿坐在台榭之上,手持角尺,案桌上摆着竹简,浑厚明亮的嗓音回荡在武城上空,悠扬顿挫的弦歌不绝于耳。
40、赵璞单手握着册也不知道被翻阅过多少次,所以连韦编都已经快要断了的竹简书,头也不抬的问道。
41、卫绾见皇帝不行,赶紧拿出两卷竹简,递出一卷给景帝陛下如若不信,可先看看此文。
42、照片展示一片“竹简”没有装祯成册的编联,表面平整,有一些黑色的污垢,刻痕被淡绿色泥土遮挡,很清晰并透出污垢,很难判断是什么文字,很随意。
43、书写的载体有甲骨、铜器、碑石、木牍、竹简、缣帛、纸;用具有刀、蓖笔、木笔、毛笔;书体有篆、隶、楷、行、草。
44、深吸一口气,将竹简放置在阵法中央,而自己站在这座阵法之内,心中微微激动,不知宫主殿是什么样子,今日有幸进得宫主殿,我要看个明白不可。
45、南藤走到了古残简的士兵前,他的鼻子动了动,这枚竹简似乎有些不平常。
46、进入房间后,刘循看到了许多的竹简,堆积如山的竹简,一股子文墨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47、只见竹简上面的文字其形偏长,匀圆齐整,字体优美,如同青春少女扭动着腰肢,在一个个被绳穿起来的竹片上翩翩起舞。
48、从郭店竹简的材料看,天人之分是早期儒家的一个基本主张。
49、正是有了这些前辈的呕心之作,才使得祁志能顺利的辨识出竹简上大部分的字。
50、王介平奉汉隶为圭臬,取鉴汉魏竹简,一扫装饰雕琢之臃态,既造法创新于古隶,又彰显古隶神韵于案牍。
51、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史学界称之“具有划时代意义”,被誉为我国八大考古发现之一。
52、刻在龟背上,读之;写在竹简上,读之;印在纸张上,读之;荧映在液晶显示屏上,照样读之。
53、一部沾满了血腥的千年竹简,一个华夏北方最大的盗墓集团,一次多国盗取古墓的争夺大战,一个埋藏在地下的千古谜团。
54、在室内摆一几案,几案上摆一紫金小鼎,小鼎前搁着一叠竹简,竹简前又横放着一柄桃木长剑。
55、刘宏从几案捡起刚才看了那册竹简,左右没有皇甫的字样,上下还是没有皇甫的字样,刘宏愣愣的看着张让,老张让也傻傻的看着他,小心的,脸上露着微笑。
56、苏任从布袋里掏出一卷竹简,在手里掂量了两下。
57、此时墨达已被竹简埋住了,完全看不到竹简堆外面的情形。
58、基于这些原因,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程弓也就有意说给东方玲珑说,果然,看到她第二次吃惊的将竹简古书握得发出声响,看着她缓缓起身,程弓露出了笑容。
59、竹简未枯心未烂,千年谁与再招魂。
60、贾诩将那写着狗爬一样字体的竹简丢到地上踩了几脚,自己挥毫泼墨,重新银钩铁画写了“工匠坊”。
61、大殿内塑有徐福像,生动逼真,他手持竹简,双眉微皱,两眸机警有神,似胸怀文韬武略。
62、整理者根据竹简形制及长短不同,将简文分成甲、乙、丙三组。
63、双手接过叶重递来的厚重竹简,楚随风迫不可待地扫了一眼,“赤阳大典”。
64、苏文进门时,刘彻正在看公车上书的那三千竹简,看了片刻,不禁发笑,继续看,又一阵发笑,之前的战事交给卫青苍紫处理,他才有心如此发笑。
65、张杨小走几步来到张霄的案几旁边,看了看案几上的花生、清酒和一旁沾上油的竹简。
66、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两批竹简,其价值甚大,一直倍受学术界的关注。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