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孙之獬为什么提出剃发易服

孙之獬为什么提出剃发易服

2023-05-05 来源:六九路网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初期,对全国实行的《剃发令》最早是由一位汉人提出,他就是孙之獬。孙之獬是明朝进士,后来跟随魏忠贤一党,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舒服服。等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后,孙之獬虽免去一死,但被朝廷革职为民。后来清军入关,孙之獬为了讨好他们,主动剃发易服,此举遭到了汉臣的鄙视。结果他便主动提出推行《剃发令》,所以这条法令他算是始作俑者。

孙之獬,在明末清初时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不光彩的一页。在明朝期间,孙之獬投靠阉党,被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他主动上书清廷,倡议“剃发易服”,给汉民族留下了极为痛苦的记忆,被汉族人骂作“汉奸”。

那么,孙之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被人肢解而死呢?

孙之獬是山东省淄川县人,生于明万历十九年。万历四十三年,24岁的孙之獬中举人。天启二年,31岁的他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职翰林院检讨。两年后,孙之獬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期满后回京升职为翰林院侍讲,官至正六品。天启7年间,受命担任顺天乡试主考宫。

孙之獬发迹之时,正是阉党魏忠贤权盛之际。孙之獬依附魏忠贤,捞取了不少好处,也跟着魏党吃香喝辣。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随着崇祯帝朱由检的即位戛然而止。

崇祯帝即位后,开始对魏忠贤进行清算。在魏忠贤上吊自杀后,官员们纷纷上疏,要求崇祯帝下旨,销毁由魏忠贤主持编撰的《三朝要典》。

按理说,孙之獬应该是识时务的,阉党已覆灭,其著作自然在毁禁之列。但孙之獬居然逆流而动,上奏请求崇祯帝为《三朝要典》作序,这显然是极为不明智的举动。

好在崇祯帝不糊涂,下定决心焚毁《要典》。孙之獬急了,跑到崇祯帝面前,痛哭流涕地高喊着“《要典》必不可毁”。回来后,又给皇帝上了一疏,力陈不能焚毁《要典》的理由。

孙之獬的执迷不悟,终于惹恼了崇祯帝,他被一纸诏书“削籍”,回到老家临川,做了一名乡绅。

满清入关后,53岁的孙之獬响应号召,和众多的明朝官员投入了清廷的怀抱,被原职录用。而后,又被升任为礼部右侍郎,做到了二品高官的位置。

孙之獬满心感恩,寻思着大清对咱不错,咱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啊。

适逢清廷倡导汉人“剃发易服”。孙之獬认为报答清廷的机会来了,不但自己第一个带头剃发换装,还命令府里的一干众人全部效仿他,分分钟就剃发易服完成。《顺治实录》载:“孙之獬于众人未薙发之前、即行薙发。举家男妇、皆效满装。”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清廷在上朝的时候,满汉官员是分两班站立的。孙之獬站汉班吧,汉臣因他从满俗而不屑与之为伍。站满班吧,满臣又认为他是汉臣而不受。这搞得孙之獬狼狈不堪,闹出诸多笑话。

孙之獬一怒之下,干脆上疏皇上:“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就是这一份奏折,让清廷下定决心颁发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自此,满汉之争进入白热化,各地汉人纷纷揭竿而起“保我发肤”,反对满清的统治,无数汉族民众为此遭到屠戮。

当然了,满清推行“剃发令”是既定政策,不能全赖在孙之獬一人身上。即便没有孙之獬的迎合之举,满清也会一如既往地将“剃发令”贯彻到底。只不过孙之獬刚好迎合了满清而已。

顺治三年,孙之獬因在招抚江西时玩忽职守,将朝廷官职私相授受,擅自为军事将领加官。这引起了清廷的猜忌和怀疑,于是他被贬职回到家乡淄川。

恰好在此时,高苑人谢迁率千余众组成义军,举起大旗反清。

顺治五年7月,义军攻到临川城下。淄川知县刘修己病急乱投医,抓住赋闲在家的孙之獬这根稻草,希望他能施以援手。

没想到,临川城内的义军细作乘人不备,里应外合,从城墙上垂下绳索,引导义军士兵攀上城墙,进入城内,并打开了城门。临川城瞬间被义军攻破了。

孙之獬成了义军的俘虏。

谢迁劝说这位朝廷前高官投降,却遭到了孙之獬的破口大骂。义军只好将他关入大牢,希望他能改变初衷。但孙之獬仍然怒骂不止,而且一连绝食五天。

被逼急的义军想出了一个损招,将孙之獬的4个孙子绑来,逼迫他投降。但孙之獬还是不为所动,宁死不降。义军又当着孙之獬的面,逐一砍下了他孙子的人头,孙之獬依然高声叫骂。

气疯了的义军,随后用针线把他的嘴唇缝了起来,还是阻挡不了他发出低吼的呜咽声。最后,义军将他肢解了。

当然,有一种传说来自于谈迁的《北游录》。说义军对孙之獬的变节行为深恶痛绝,在将他杀死后,用锥子遍刺其身,并插上头发,意为“我为汝种发”,以报复他上疏“剃发易服”的行为。

不过,这种传说不见于任何正史书籍。

倒是孙之獬死后,清廷不但没有为他发放一丁点抚恤,反而后来还将他编入了《贰臣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