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2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6:07
赵佶《夏日诗帖》详细解释:
初夏天气清明和暖,枝头绿叶慢慢稠密,让人感到寂寞的黄梅雨刚刚停了。在炎热可畏的白天凝视青天,和暖的风微微吹到红楼。
池塘里荷叶已成绿盖,闲散地相互倚靠,青草铺在小路上像是色彩柔和的地毯。在漫长的白昼里,只有不停摇着纨扇才能避开夏日的潮湿闷热,吃饭时也只想对着清澈凉爽的流水。
清和:古代“清和”之意,一为清静平和,多形容国家升平景象或人的性情;二指天气清明和暖。
黄梅雨: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畏日:意为炎热可畏。
碧汉:银河,亦指青天。熏风:和暖的南风或东南风。
丹楼:红楼。多指宫﹑观。
迳:同“径”。
永昼:漫长的白天。
纨:纨扇.
溽:溽暑,指盛夏气候潮湿闷热。
扩展资料:
在夏日帖中,此时的瘦金书虽未完全成熟,但是风格亦较为稳定。结体重心明确,笔画之间牵丝映带呼应自然。线条清瘦劲健、笔法提按有序、结构大小得体。绢秀而不流于柔弱,清劲而不失抛筋露骨。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赵佶楷书夏日诗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瘦金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6:07
赵佶夏日诗帖的详细解释见下:
初夏天气清明和暖,枝头绿叶慢慢稠密,让人感到寂寞的黄梅雨刚刚停了。
在炎热可畏的白天凝视青天,和暖的风微微吹到红楼。
池塘里荷叶已成绿盖,闲散地相互倚靠,青草铺在小路上像是色彩柔和的地毯。
在漫长的白昼里,只有不停摇着纨扇才能避开夏日的潮湿闷热,吃饭时也只想对着清澈凉爽的流水。
扩展资料:
《夏日诗帖》为赵佶所作、所书,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重用佞臣,使*形势一落千丈。然而,赵佶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他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该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夏日诗帖》便是赵佶用瘦金体所书,体现了他的独特风格,现被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夏日诗帖》一诗中,开头“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两句表现了宋徽宗赵佶的空虚和怅惘。虽然皇宫内院雕金画绣,华丽无比,且赵佶身为皇帝身边妃殡侍御无数,但他还是感到了寂寞空虚。
后来,诗人运用绿叶稠密、荷叶成团、青草满地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夏景图。另外,诗人通过炎日可畏、白日漫长、不停摇扇以及恨不得去凉快的溪水边用餐的愿望,深刻地体现了盛夏气候的潮湿闷热,让盛夏的酷热之感浮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赵佶楷书夏日诗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6:08
清明和暖的节气过后,树枝上的绿叶渐渐稠密起来,让人感到寂寞难捱的黄梅雨刚刚停了。在白昼最长的时候因担忧天热常凝视着霄汉,略带湿气的暖风微微吹到了红楼。池塘里的荷叶已长成团团绿盖,三三两两闲散地相拥相倚在一起,楼下甬道中砖石缝间长出的小草像给小路铺了一条色彩柔和的绿色地毯。在这漫长的白昼里只有不停地摇着纱扇才能避开这湿重的闷热,吃饭的时候更想坐在凉亭里对着清澈凉爽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