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0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29
清热泻火药常用品种:石膏、知母、栀子、龙胆草和夏枯草。
清热泻火药性味苦寒,多入气分,能清气分之热,泻气分之火,故又名清气分法。适用于气分实热证。证见高热,烦渴引饮,汗多、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临床常用于急性热性病,如乙脑、肺炎等气分证,常用药物有石膏、知母等;常用方剂有清气汤(白虎汤)等。
扩展资料
清热泻火,还应服用北京同仁堂的牛黄上清丸,该药是中医治疗实热证的经典方剂之一,首载于明代李公式的《医学入门》,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本品中药味较多,主要由可祛风清热止痛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连翘;清热解毒药栀子、黄芩、黄连、黄柏;清热凉血和血药当归、赤芍、地黄;清热泻火药石膏等组成。
(一)石膏《本经》
为一种含硫酸钙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石、碾碎,生用或煅用。
药用部分:为含水硫酸钙矿石。
产地:生产于湖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炮制;挖出后去净杂石、泥土、生用或煅用。
性味:辛、甘、大寒。
归经:入胃、肺经。
功能: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生肌收敛。
(二)知母《本经》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
别名:连母、地参、穿地龙。
处方用名:知母、炒知母、肥知母。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苦、甘、寒。
归经:入肺、胃、肾经。
功能、清热、滋阴。
(三)栀子《本经》
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别名:山栀、黄栀子、山枝子、红栀子。
处方用名:栀子、山栀子、炒栀子、黑山栀。
药用部分:果实。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功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四)龙胆草《本经》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和三花龙胆或东北龙胆的根。
别名:胆草、陵游、观音草。
处方用名:龙胆草、龙胆、胆草。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泻肝火、除温热。
(五)夏枯草《本经》
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欧夏枯草的果穗或全草。
处方用名:夏枯草、枯草花。
药用部分;果穗或全草。
性味:苦、辛、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清肝火、散郁结。
参考资料:二清热药和方剂--百度百科 清热泻火 不能缺水--人民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29
清热泻火药:
一.石膏
石膏甘辛性大寒,肺胃二经实
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用:
1.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肺热喘咳证、胃火牙痛、头痛、消渴证。石膏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温热病气分实热,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者,与知母相须为用;温病气血两燔,症见神昏谵语、发斑者,配玄参;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配人参、麦冬;肺经实热,症见喘咳、发热、口渴者,配麻黄、杏仁;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配黄连、升麻;胃火头痛,可配川芎;胃热上蒸,耗伤津液之消渴证,配知母、生地黄、麦冬。
2.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溃疡不敛,配红粉;湿疹瘙痒,配枯矾;湿疮肿痒,配黄柏研末外掺;水火烫伤,配青黛。
二.知 母
知母性味苦甘寒,肺胃肾经归经全,
清热泻火时常用,滋阴润燥需盐制。
性能: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用:
清肺热、生津润燥、除烦———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肺热燥咳,配贝母;肺燥久嗽气急,配杏仁、莱菔子。
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骨蒸潮热。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
泻肺胃肾火、滋肺胃肾阴———内热消渴。阴虚内热之消渴证,配天花粉、葛根。
滋阴润燥———肠燥便秘。阴虚肠燥便秘证,配生地黄、玄参、麦冬。
三.芦 根
芦根甘寒能生津,肺热胃热均能清,
除烦止呕肺胃经,利尿透疹均可为。
性能:甘,寒。归肺、胃经。
功用: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热病烦渴。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配麦冬、天花粉;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
2. 清胃止呕———胃热呕哕。鲜品配青竹茹、生姜,也可单用煎浓汁频饮。
3. 清透肺热———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肺热咳嗽,配黄芩、浙贝母、瓜蒌;风热咳嗽,配桑叶、菊花、苦杏仁;肺痈吐脓,配薏苡仁、冬瓜子。
4. 清热利尿———热淋涩痛、小便短赤。热淋涩痛、小便短赤,配白茅根、车前子。
四.天花粉
花粉就是栝楼根,甘苦微寒肺胃经,
清热生津能润肺,消散痈肿功效备。
功用:
1.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热病烦渴、肺热燥咳。热病烦渴,配芦根、麦冬,或配生地黄、五味子;燥伤肺胃,咽干口渴,配沙参、麦冬、玉竹;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痰中带血,配天冬、麦冬、生地黄;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咳喘、咯血,配人参。
2. 清肺胃热、生津止渴———内热消渴。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证,配麦冬、芦根、白茅根;内热消渴,气阴两伤者,配人参。
3.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排脓———疮疡肿毒。疮疡初起,热毒炽盛,配金银花、白芷、穿山甲;风热上攻,咽喉肿痛,配薄荷等份为末,西瓜汁送服。
五.竹 叶
竹叶甘淡兼辛寒,心胃小肠归经备,
清热除烦能止渴,生津利尿心火泻。
性能: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用: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热病烦渴。热病伤津,烦热口渴,配石膏、知母、玄参;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配人参、麦冬;外感风热,烦热口渴,配金银花、连翘、薄荷。
2. 清心火、利小便———口疮尿赤。口疮尿赤,配木通、生地黄;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竹叶卷心常配玄参、莲子心、连翘心。
六.栀 子
清热泻火能除烦,凉血解毒兼消肿。
性能: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用:
泻火除烦———热病心烦、目赤肿痛。栀子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配淡豆豉;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配黄芩、黄连、黄柏;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配大黄。
2. 清热利湿———湿热黄疸。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配茵陈、大黄,或配黄柏。
3. 清热凉血止血———血淋涩痛、血热吐衄。血淋涩痛或热淋证,配木通、车前子、滑石;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配黄芩、黄连、黄柏。
4. 清热凉血解毒———火毒疮疡。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或配白芷以助消肿。
七.夏枯草
夏枯草性苦辛寒,归经肝胆效力专,
肝胆之火最能清,瘰疬之结能疏散。
性能: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用:
清肝明目———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配桑叶、菊花、决明子;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配当归、枸杞子。
2. 泄热散结消肿———瘰疬、瘿瘤、乳痈肿痛。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配贝母、香附;瘿瘤,配昆布、玄参;乳痈肿痛,配蒲公英;热毒疮疡,配金银花。
人民网 上火后常用药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0
龙胆草现在是清热燥湿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1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清热药的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而无积滞的里热病证,如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湿热泄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针对热证的不同类型,并根据药物的功效,将清热药分为五类,即: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又易化燥伤阴,阴虚患者亦当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