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过春节时,为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年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4:0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5:51

春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每年的春节家人团聚,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放烟花放鞭炮,包饺子,贴福字,贴春联,贴年画等,而这贴春联和贴年画也有着它自己的来历。

贴春联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不过现在春节贴春联的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驱邪避鬼,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意思就是,春联在当时就像桃符一样,具有驱邪避祸的作用。在五代开始,有了在桃符写联语的习惯。慢慢地,就演变成了春联。


第二种说法是春联来源于春贴,古人会在立春这天在门上贴上“宜春”两个字,渐渐的就变成了春联。并且春联是劳动人民的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用红色的春联来装点门户 ,这是有着很好的寓意,代表着来年红红火火。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上那么一对春联贴于大门之上,可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并且贴春联的这一习俗是从明代开始盛行的。


而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休息不好,非常难受。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一直看守门户非常辛苦,内心有点过意不去,应该有点表示,于是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7:09

这是中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贴春联贴年画,红红的颜色看起来很喜庆,而且寓意着来年将会红红火火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8:44

相传一只年兽经常在村里祸害人。一次偶然发现燃烧的竹子发出响声,年兽非常害怕。于是就放鞭炮。还在不经意间发现年兽害怕红色于是就演变成现代的贴春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0:35

传说曾经有一只年的怪兽,而现在人们贴年画主要是为了让家中有一些过年的气氛,更喜庆一点儿,也慢慢的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习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