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有怎样的饮茶之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5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5:46

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品,饮茶仅限于王公贵族,民间则很少饮茶。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的大邑县,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称谓,丘陵山地茶树似海浪,棵棵青茶绿如涓滴。

江南初次饮茶的记录始于三国,据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茶量渐多,有关饮茶的记载也多见于史册。入晋后,茶叶逐渐商品化,茶叶的产量也逐渐增加,不再将茶视为珍贵的奢侈品了。茶叶成为商品后,为求得高价出售,于是对茶叶进行精工采制以提高质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为贡品。

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说成都的香茶传遍九州。又据假托黄帝时桐君的《桐君录》记:“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

两晋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逐渐向中下层传播。《广陵嗜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老姥每天早晨到街市卖茶,市民争相购买,反映了平民的饮茶风尚。

在南朝宋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中,载有:“浙江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所产之茶,转作进贡之用。”

汉代,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提倡坐禅,饮茶可以镇定精神,夜里饮茶可以驱睡,茶叶又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之声誉逐渐驰名于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的山地和封建庄园都开始种植茶树。

《晋书•艺术传》记:“单道开,敦煌人也。……时夏饮荼苏,一二升而已。”单道开乃佛徒,曾往后赵京城邺城的法琳寺、临漳县的昭德寺,后率弟子渡江至晋都城建业,又转去南海各地,最后殁于广东罗浮山。他在昭德寺首创禅室,坐禅其中,昼夜不卧,饮茶却睡解乏以禅定。

僧人昙济曾著《六家七宗论》。他在八公山东山寺住了很长时间,后移居京城的中兴寺和庄严寺。两位王子拜访他,他设茶待客。佛教徒以茶资修行,单道开、怀信、法瑶开“茶禅一味”之先河。

道教创始于汉末晋初的张角,于是茶成为道教徒的首选之药,道教徒的饮茶与服药是一致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杂录》记:“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黄山君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他们说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

我国许多名茶有相当一部分是佛教和道教胜地最初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以及天台华顶、雁荡毛峰、天日云雾、天目云雾、天目青顶、径山茶、龙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产的。佛教和道教信徒们对茶的栽种、采制、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南北朝以后,士大夫之流逃避现实,崇尚清淡,品茶赋诗,使得茶叶消费量增加。茶在江南成为一种“比屋皆饮”、“坐席竞下饮”的普通饮料,且已然成为一种待客的礼节。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喝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人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东晋时期,茶成为建康和三吴地区的一般待客之物,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载,任育长随晋室南渡以后,很是不得志。有一次,他到建康,当时一些名士便在江边迎候。谁知他刚一坐下,就有人送上茶来。

任育长是中原人,对茶还不是很熟悉,只是听人说过。看到有茶上来,便问道:“此为茶为茗?”

江东人一听此言,觉得很奇怪,心说:这人怎么连茗就是茶都不知道呢?任育长见主人一脸的疑惑,知道自己说了外行话,于是赶忙掩饰说:“我刚才问,是热的还是冷的。”

在两晋时期,茶饮是清谦俭朴的标志。据《晋中兴书》载,陆纳做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准备去访问他,陆纳让下人只是准备了茶饮接待谢安。陆纳的侄子陆俶见叔叔没有准备丰盛的食品,心中不觉暗暗责备,但又不敢问。于是,陆俶就擅自准备了十多个人用餐的酒菜招待谢安。事后,陆纳大为恼火,认为侄子的行为玷污了自己的清名,于是下令狠狠地打了陆俶四十大板。

在《晋书•桓温传》中,也记载有“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惟下匕奠,茶果而已。”

两晋时期,茶饮广泛进入祭礼。南北朝时期,以茶作祭已进入上层社会。《南齐书•武帝本纪》载:493年七月,齐武帝下了一封诏书,诏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齐武帝萧颐,是南朝比较节俭的少数统治者之一。他立遗嘱时,把茶饮等物作为祭祀标准,把民间的礼俗用于统治阶级的丧礼之中,此举无疑推广和鼓励了这种制度。

三国吴和东晋均定都现在的南京,由于达官贵人,特别是东晋北方士族的集结、移居,今苏南和浙江的所谓江东一带,在这一*和经济背景下,作为茶业发展新区,其茶业和茶文化在这一阶段中,较之全国其他地区有了更快发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