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怎样形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4:2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18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尚未明了,曾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来阐明,诸如脂肪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和克隆学说等,但多数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动脉壁的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分(特别是单核细胞、血小板和LDL) 、局部血液动力学、环境和遗传诸因素间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因而不可能有单一的病因。经过近百年不懈的努力,人们已经认识到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尽管血栓形成、脂质浸润等假说曾在特定时间内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但他们都各自强调病因的某一侧面。近年来的损伤反应假说已为人们所公认,亦即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始于内皮损伤。这一学说认为,多种因素(包括机械的、化学的、免疫的等)的刺激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内皮细胞发生功能性(如通透性和分泌功能等)和器质性(剥脱)改变,使动脉内膜的平滑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加上脂质代谢紊乱,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以脂蛋白的形式即可从内膜受损处进入动脉壁,沉积到内膜下层、平滑肌细胞间、胶原和弹力纤维上,引起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平滑肌细胞和来自血液的单核细胞吞噬大量的脂质成为泡沫细胞,脂蛋白又降解释出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其他物质。同时,血小板又可迅速粘附、聚集于受损处,并被暴露的胶原等激活,释放出一些物质。其中血栓烷A2(TXA2)能对抗血管壁合成的前列腺素(PGI2)所具有的使血小板解聚和血管扩张的作用,而促使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和血管收缩;还有多种促使细胞生长*的生长因子。内皮细胞的损伤、血脂的沉积和血小板粘附所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的作用,可激活内皮细胞和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细胞,使之大量合成并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使自身和周围细胞大量增殖。增殖的平滑肌细胞还可迅速合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通过以上多种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18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1.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2.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3.吸烟:吸烟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且与每日吸烟数量成正比。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两倍。
5.肥胖:中心性肥胖者、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者,更易患本病。
6.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年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近亲发病率明显增高。
7.其他: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进食高热量食物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19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单克隆学说等。下面简要介绍脂质浸润学说。认为本病与脂质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其本质是动脉壁对从血浆侵入的脂质的反应。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壁出现粥样斑块,而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则是构成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血浆中增高的脂质即以LDL和VLDL形式或经动脉内膜表面脂蛋白脂酶的作用分解成残片的形式,从下述途径侵入动脉壁:脂蛋白进到中膜后,堆积在平滑肌细胞间、胶原和弹力纤维上,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和来自血液的单核细胞吞噬大量脂质成为泡沫细胞;脂蛋白又降解而释出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其他脂质,LDL还与动脉壁的蛋白多糖结合产生不溶性沉淀,这些产物都能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所有这些合在一起就形成粥样斑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19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2.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3.吸烟
吸烟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且与每日吸烟数量成正比。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两倍。
5.肥胖
中心性肥胖者、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者,更易患本病。
6.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年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近亲发病率明显增高。
7.其他
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进食高热量食物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20

正常动脉管壁分三层:即内 膜、中膜、外膜。内膜是单层内皮细胞和由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内皮 下层构成;中膜是由10〜40层斜行的平滑肌细胞构成,并有胶原、 弹性纤维和糖蛋白等环绕平滑肌细胞;外膜是由胶原、糖蛋白、成 纤维细胞和柱细胞构成。正常动脉管壁内膜是光滑的,血液在血 管内畅通无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和其他相 关因素影响,血管内皮常有生理性慢性炎症反应性轻微损伤,内膜 损伤后脂质和复合糖类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动脉中层 逐渐退变和钙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