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4: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7:06
在我们的印象中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历二帝,存38年。
我们翻开历史,5年隋军灭陈,结束了南北*局面,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在统治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物资和粮食十分充盈。究其原因,主要是隋文帝所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和*制度的改革。
首先,在经济上继续实行历朝的均田法,按照人*纳赋税,实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
第二,在*上设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尤其在选士方面打破了贵族门阀制度,实行科举制,使大批寒门学子通过读书考取进士,谋取功名。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自此以后科举选士制历朝效法,一直绵延至清末。
第三,举世闻名的大运河也是其逝世前一年(604年)开凿的伟大壮举。其作用不仅仅是联系南北交通,而且其水系连绵千里对沿线两岸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隋朝在文帝统治时期社会安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农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其时生产的粮食米谷盈仓,在位期间在洛阳建立了许多的天下粮仓。后来考古发现隋时的粮仓规模宏大,存储千年而不烂乃举世罕见!
隋文帝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有所建树,但是其子杨广使用阴谋篡位,当上皇帝后露出穷奢极欲的本性。好大喜功,对外连年征战,对内横征暴敛,人民怨声载道,终于酿成天下大乱,将自己送上断头台,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
看到此大家一定猜想,隋炀帝杨广这样胡乱折腾的昏君将隋朝葬送,应该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吧?但是历史的事实可能亮瞎大家的眼睛。
据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介绍,隋文帝是一位德行正直,生活俭朴,具有怜悯之心的好皇帝。现摘录几例请大家评判。
例一:有一年关中发生大旱,人民闹饥荒。皇上派出左右的人去察看人民的饭食,发现豆屑中杂有糠皮,便呈给文帝看,皇上流着眼泪拿给群臣看,深深地责备自己。为此他不进酒肉,差不多将近一年。
例二:皇上生性节俭。有一次太子杨勇将蜀人所送的精丽铠甲又加了文饰,更加耀眼。皇上看了很不高兴,告诫他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喜欢奢侈而长久的。你是储君,应当以俭约为先务才能奉承宗庙。我从前的衣服各留一件,时常拿出来看,以自我警惕。恐怕你以今天皇太子的心忘记从前的事,所以赏赐你我旧时所带的刀一把,以及腌菜、豆腐一罐,这是我前朝做士的时候所常吃的东西,如果你记住我从前的事,应该知道我的心意。
例三:隋文帝以身作则,后妃都是穿洗过的衣服,不穿精美的丝织品。登基初全国户口不到400万,到末年达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