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3:46
因为经济过热,美联储自2004年6月至2006年年中连续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早期1%一直上升到5.25%,在收入情况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抵押信贷者每年的还款负担越来越重(本来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就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使抵押信贷者的违约风险逐渐由可能变为现实,部分地区房价甚至开始下降,住房抵押贷款就立刻开始成为高一种高风险的业务。同时,美国房地产市场自2006年开始迅速降温。一方面,房子出手越来越难(买涨不买跌),另一方面,卖房所得也未必能够帮助借款人还清贷款。在高房价时期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房屋的消费者,在房价下跌而利率又不断升高的双重夹击下,已无力偿还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最终导致了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多种因素(利率上升—购房负担加重—购房需求下降—房价下跌—资不抵债)作用的结果,最终使得次级房贷违约率连创新高。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已被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化分级打包销售给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他们从购房者偿还的贷款中获得相应比例的投资收益,一旦后者无力偿还贷款,他们的收益便泡汤,这时投资者“用脚投票”——赎回或清仓处理,直接导致对冲基金资金链断裂,最终引发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共振。并从2007年4月开始,以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为标志,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自从美国房屋市场出现萧条导致信贷危机后,不少放贷机构提高了放贷标准,市场惜贷气氛严重,许多金融机构饱受流动性短缺之苦,美国经济便开始走下坡路。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因此,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就好象一只蝴蝶,这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全世界都感受到它掀起的飓风,并带动澳洲、欧洲以及亚洲等与国际市场联动性较强的市场集体跳水。
进一步形成金融危机,远没结束
以下是次贷危机的大事记:
2007年——
4月2日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申请破产保护。
4月27日
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新世纪金融公司股票实行摘牌处理。
8月6日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申请破产保护。
8月9日
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欧洲*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波及其他西方市场。
8月15日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挫,标准普尔500指数回吐了今年以来的全部涨幅,而道琼斯指数跌破13000点整数关口。
8月30日
自8月9日至30日,美联储已累计向金融系统注资1472.5亿美元,以防次贷危机恶化。
9月18日
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以及可能的经济衰退后果,美联储决定降息0.5个百分点。从此,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10月30日
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成为华尔街第一位直接受次贷危机影响丢掉饭碗的CEO。
11月4日
全球最大金融机构花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宣布辞职。
2008年——
2月12日
为避免房贷违约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美国*和六大房贷商提出“救生索计划”,以帮助那些因还不起房贷而即将失去房屋的房主。
2月13日
布什正式签署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大幅退税,刺激消费,进而刺激经济增长,避免经济陷入衰退。
3月14日
美联储决定,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向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提供应急资金。
7月13日
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救助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提高“两房”信用额度,并承诺必要情况下购入两公司股份。
7月14日
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过去一周被“腰斩”,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
7月26日
美国参议院批准总额3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两房”股票。
9月7日
美国联邦*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更大范围金融危机发生。
9月10日
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决定出售旗下资产管理部门55%的股权,并分拆价值300亿美元处境艰难的房地产资产。
9月15日
雷曼兄弟宣布将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已与另一家证券巨头美林证券公司达成协议,将以440亿美元收购美林公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3:47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编辑本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概况】
·概况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矛头直指联系汇率制。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特区*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特区*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俄罗斯*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2)市场*发育不成熟。一是*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特别是监管*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发生在1997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本书试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脱本世纪初货币制度改革以后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形成的货币供应*和企业之间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债务衍生机制带来的几个世纪性的经济难题,包括:
(1)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金融和债务危机频繁;
(2)社会货币供应过多,银行业务过重,宏观*难度加大;
(3)*税收困难,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相拌;
(4)通货膨胀缠绕着社会经济,*时有发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经常受阻;
(5)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了失业,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6)不平等的国际货币关系给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重负并造成许许多多国际经济问题。
以上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是货币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之间交易活动产生的新机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本书的思路是,建立一种权威性的企业交易结算的中介系统——国家企业交易中介结算系统,解脱企业之间的债务链,消除企业和银行坏账产生的基础,以避免债务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减少通货膨胀和*的危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个创新过程中,还会产生国家税收和财政支出方式的创新,减少财政赤字的发生。同时,还会产生企业制度的创新,减少企业的破产倒闭和兼并现象,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并且,还将对国际结算方式进行创新,对国际货币的使用进行改革。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的治理,而是对纸币制度所存在的严重缺陷的修正,是对货币供应和流通*的创新,是金融*的重大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带来经济运行机制的诸多方面的调整。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尽管在各国有其具体的内在因素:经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引进外资的盲目性--短期外债过量,银行体系的不健全,银企勾结和企业的大量负债等,危机也有其外在原因:国际炒家的“恶劣”行径,但是人们还应进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机生成的本质因素--现代金融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刘诗白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孕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国际间的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导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而且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融*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的*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的市场经济*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刘诗白则进一步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即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只不过,它只是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健全金融*来防范金融危机,刘诗白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防范金融危机之路。
·原因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那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观看了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一系列报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后,我找到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2.美国经济利益和*的影响;
3.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太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启示
(1)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权基础上的,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政权稳固才能谈及真正的发展经济。
(2)一个经济学家,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他将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3)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使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2007年金融市场中的大事件莫过于是卷起惊涛骇浪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次按危机,源于美联储加息*导致的房地产市场萧条;追究其扩大的原因,资产证券化难辞其咎。
一、次按危机产生的原因
1990年代末,美国经济繁荣渐进尾声。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从2001年到2004年连续17次降息,最低曾到1%,低利率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价上扬,抵押贷款市场也随之膨胀。次级抵押贷款就是在优质贷款市场趋于饱和时扩张起来的。次按危机,与次级按揭贷款和资产证券化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一)次级按揭贷款市场
美国居民住房按揭贷款分为最优贷款、次级贷款和超A(Alt-A)贷款三类。相对于优质贷款而言,次级贷款是设计给低收入者的房屋抵押贷款。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门槛低,即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分数不高;二是浮动利率,大部分次级贷款在头两年只需要偿还固定利率的利息,两年之后利率跟着市场利率浮动。由于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信用级别较低,所以次级贷款比优质贷款利率高大约2%~3%。在次按危机前,只见升不见跌的房价使贷款机构相信即使借款人不能及时偿还贷款,也能通过处置抵押房屋来弥补贷款。放贷机构对贷款审批极宽松,借款人不管自己实际还款能力如何,只要申报借款金额和收入多少,甚至不用提供收入证明就可以贷到款。次级贷款市场似乎变成了掘金桶。为了争到一份利益,不仅是专业的国家贷款金融机构,专营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也纷纷成立。而且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公司出于迅速进入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考虑,通过大举收购中小银行或按揭公司获得市场份额。例如2003年汇丰控股收购House hold International(后改名为汇丰融资)、2006年7月德意志银行收购MortgageIT。[1]
2001年至2005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额逐年大幅增加,2005年达到6250亿美元之多,比2001年扩大了5倍。[2]尤其2005年至2006年,是次级按揭贷款的兴旺时期,2006年次级债市场占整个按揭贷款市场20%的份额,比2001年的规模翻了一番。
(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就是以未来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的某项在当前没有流动性的资产为基础,将该资产打包成某种形式的债券,通过向资本市场出售债券而收回流动性资金。
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大,放贷机构当然希望减少持有量。对次级贷款发放机构而言,通过出售持有资产来变现增加流动性,使回流资金更多的用来发放新贷款,提高了资产的盈利,实现了风险转嫁。
投资银行把从次级贷款发放机构购买的资产,组合成资产池,然后按次级贷款利息收入的高低和违约率大小,把贷款分为不同级别资产打包出售。投行对次级按揭贷款的第一轮证券化设计为住房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erities,MBS),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三类,风险级别逐次增加。对于风险级别较高、缺乏市场的中间级以上的MBS,投行对其的第二轮证券化设计为抵押债权凭证(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为使这些高风险债券有所“保障”,投行们创造性的利用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有人愿意承担CDO的违约风险,那么投资者在承担风险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资金负担,只需要承担CDO的潜在风险便可以得到由投行分期支付的违约保险金。
通过风险评级机构的精致包装,次级按揭贷款证券成功取得了投资者的信赖。有时基于同一抵押品的证券化资产可以得到比抵押品更高的风险评级,甚至还可能高于后者。精心包装、身份高贵的次级债券吸引了大批基金投资者和对冲基金来购买。
资产证券化,把次级按揭贷款的借款人、贷款发放机构、投资银行、风险评级机构和全球的各大投资者串连成为利益相关联的多米诺骨牌,一发动全身。
二、次按危机的开演与落幕
(一)次按危机序曲
自2004年6月美联储开始小幅频繁加息,到2006年6月,美联储共加息17次,基准利率由1%上升至5.25%。[3]利率上升,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违约率不断攀升,大量借款人丧失房屋抵押权,以房地产市场为首的利益链条开始断裂。根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发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房贷市场报告,次级房贷违约率为13.77%,达到四年的最高水平,新增丧失抵押权率比率达到了2.43%。[4]
(二)次按危机正式开演
从次*人违约开始的次级债风波,首先遭殃的是房地产市场,然后由点到面波及银行、全球投资者,最后在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下,扩张到全球。次按危机以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正式拉开序幕。此后,次按危机愈演愈烈,全世界金融市场被搅得一片愁云惨淡。
在美国,次按危机首先表现为房地产市场的萧条。紧接着殃及到的是次级贷款发放机构。今年4月2日,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8月初,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8月15日,最大的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股价暴跌13%,公司面临破产的危险。8月16日,美国大牌私人股本KKR集团旗下的公司声称在次按危机中的潜在损失可能达到2.5亿美元。此后便是如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以及进行再贷款融资的金融机构。8月5日,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思登从事次级房贷的两只对冲基金出现巨额亏损,此项业务的负责人沃伦·斯佩克特辞职。
次按危机对欧洲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金融市场。2007年8月9日,法国最大的银行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3只资产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接着危机辗转到英国,巴莱克公司最先宣布卷入风波。9月14号英国诺森罗克银行(Northen Rock)也宣布卷入次级债危机,遭受了挤兑风波,堪称次按危机在欧洲*。截至9月18号,诺森罗克银行遭受挤兑至少约20万英镑,大约在40亿美元左右,约占该行个人存款总额的8%。[5]六天以后,英国央行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单独注资给诺森罗克银行化解危机。
亚洲虽然有不少金融机构卷入到次按危机遭受了损失,但是并未出现类似的银行危机。因为亚洲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为了抑制或减缓本币升值以保护出口,亚洲各国央行纷纷出手干预外汇市场。《华尔街日报》披露,韩国央行在31日分三次用本币买入约7亿美元;菲律宾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了约1.5亿美元;金管局卖出了约78亿港元以保持港元对美元汇价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此外,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央行都采取了类似措施以减缓本币升值速度。[6]
(三)次按危机落幕
次级债危机,并未由市场本身的自发性调整来平复,而是在各国的央行主动入市干预下得到舒缓。
救援第一步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由于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投资者赎回,银行紧缩信贷,整个市场流动性趋紧,信心下降。为了稳定市场情绪,从8月9日开始,欧、美、日三大经济体联手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截止到8月31日,美联储注资1452.5亿美元,欧洲央行注资41.55亿美元,日本央行注资467.37亿美元,澳大利亚央行注资151.39亿美元,加拿大央行注资43.68亿元。[7]
救援第二步是美联储降息行动。8月17日,美联储降低了窗口贴现率50个基点至5.75%,但是这一模糊行为只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市场信心。在美联储真正行动之前,市场对降息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市场的呼声在9月18日得到回应,美联储宣布降低联邦基准利率50个基点,由5.25%降到4.75%,同时再将贴现率下调50个基点,由5.75%降到5.25%。效应马上体现:股市上扬,市场信心增强。由于次按引发的潜在风险随后逐渐发挥威力,时隔42天,美联储在10月31日又再一次将基准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4.5%,同时再次将贴现率降低了25个基点至5%。[8]
三、关于次按危机的三个争议
次级债危机,在各国央行主动注入流动性和美联储降息的干预之下回暖。回顾在危机的整个过程中,市场对央行是否该注入流动性、美联储是否应该降息、次按危机危害程度到底多大这三方面存在争议。
(一)对各国央行是否应该注入流动性的争议
一方面观点认为,全球各大央行注入流动性只是暂时缓解了目前的状况。但是从长期来看,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可能为市场投机带来道德风险,无疑对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雪上加霜。次按危机不过是市场自发性调整的结果,理因由市场自行调整来解决,不应该用一个泡沫来掩盖另一个泡沫。
反方认为,考虑到次按危机导致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紧缩以及未来可能潜在的风险。央行应该在必要时注资以维持市场流动性,保证市场顺利运转。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考虑,这都是不二的选择。
(二)对美联储是否应该降息的争议
2001年到2004年的低利率*的确使得美国经济反弹,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还出现月度CPI涨幅略高的情况,甚至在2005年9月达到了4.7%。但是17次加息引发了次按危机,使国内的经济受挫,流动性紧缩。最重要的是,市场强烈预期美联储降息。对现代金融市场而言,有时市场预期对市场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市场运转的实际情况。
面对如此的经济环境,美联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中。降息,首先能重振市场信心,其次能缓解借款人的负担,降低次级贷款的违约率,减少损失。若是加息以抑制通胀,又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那么,保持利率水平不变呢?支持者认为,目前看来美联储最好是保持利率不变。加息,次按危机毫无疑问将进一步恶化;减息,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将变大,且会加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无论采取哪个方案都会以损害经济的利益为代价,都不可取。况且,近期发布的各种数据表明,美联储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对通胀保持担忧。
最终,美联储先后在9月18日、10月31日将联邦基准利率分别降低了50个和25个基点,顺应市场风向标所指。尽管美联储的降息行为被认为是迫于华尔街金融界的压力,且尚不能定论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目前看来,流动性紧缩并未继续恶化,市场信心也开始恢复,该方案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3:47
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3:48
真详细。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