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38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8:29

之所以不捕鱼打猎,是因为捕鱼打猎需要工具,而且受饿的人也没有这个力气去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8:30

不是不捕鱼打猎,而是因为压根就没办法捕鱼打猎,鱼是在海边才有,古代的人基本都是在内陆的,打猎,没有武器和强壮的身体,就是去送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8:30

因为他们没有工具,要打猎捕鱼是非常困难的事,倒不如去干点别的更容易解决温饱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8:31

这个问题与一千八百年前晋惠帝司马衷的那“惊天一问”有异曲同工之妙!



司马衷是西晋第二个皇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根据《晋书》记载,某一年国内发生饥荒,大量百姓被活活饿死,当有*将此消息上奏朝廷后,司马衷很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饿死,虽然没有粮食了,但还有肉啊,所以他非常不解的问周围的*:“何不食肉糜”?

那么“何不食肉糜”?是啊,粮食没了,可以捕鱼打猎啊,就像很多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水中的鱼山上的猎物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什么不下河捕鱼不上山打猎呢?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有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曾发生过无数次大小灾荒,也曾饿死过无数人,难道饿死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去捕鱼打猎吗?面对饥饿与死亡,难道灾民就从没想到过捕鱼打猎吗?


事实上,很多人所认知的古代生活环境仅仅只是影视剧中所呈现出来的趋向于理想状态的环境,而真实的古代社会,百姓的生存条件是很艰苦的,张养浩曾写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就是最好的历史写照。


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史书中关于饥荒的记载,“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城中粮尽,炙鼠拔草而食之”,“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马毛皆尽”,“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肉以食”,“关内大饥,人相食”,“此地深入尺余,其土可食”……


从上面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发生饥荒,百姓想要活命就是吃老鼠,家畜,草树皮,观音土甚至是“易子而食”,至于所谓的捕鱼打猎几乎不见于史书,其实不是他们不想捕鱼打猎,而是真的做不到!


首先,中原地区历来就是以农耕农业为主的,农民对捕鱼打猎根本没有经验,更没有相关的技术,所以成功的几率非常小,有限的捕鱼打猎无法满足庞大的受灾群众。


其次,受灾地区往往都是赤地千里的不毛之地,如果发生蝗灾,蝗虫过后更是一片荒凉,这种情况下,哪里还会有动物留下来任凭灾民抓捕?

还有就是,捕鱼打猎需要消耗的体力太多,这种体力上的消耗与最终获得的回报不成比例,这个道理与狮子老虎等食肉动物时常对幼小和年老的猎物下手而一般不会对成年的体格健壮的猎物下手是一个道理,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如果你消耗过多体力最终还是一无所获,那么你的生命将终结的更快,狮子等猛兽如此,人类亦是如此。



最后就是,某些时期,鱼类资源和森林资源都是朝廷的,私自捕鱼打猎是违法的,是不允许的,所以饥荒时期,人们实在饿的不行了也只能晚上偷偷去捕鱼打猎,这种情况下成功率是很低的,也很难维持一个正常家庭的基本生存。


其实我们也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鱼类和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的前提下,假如今天发生饥荒了,仅凭我们现在的生活经验去捕鱼打猎维持生存靠谱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