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刘兵变”的张浚被雪藏20年,为何仍对国家矢志不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0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7 05:05

如果有一份工作需要你24小时standby,又不能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你会用什么理由支撑自己不掉线?

“苗刘兵变”让年轻的张浚一战成名,之后他经营陕川、出将入相、坚持抗金,却在职业生涯最应该出彩的二十年里被贬黜在外,忠谏之声不能达于皇帝之耳,收复中原之志不能得到申张。

每到生死存亡时刻,他才被皇帝想起,毅然受命于危难之际。然而危机消除又很快被弃用。如此反反复复,他却永远在线,无怨无悔。

伏隐廿年,忠谏不断

绍兴七年(1137年),因为淮西兵变,张浚引咎辞相后一路被贬。但无论被贬何处,他都心系朝堂,不断上疏进言强国之策。

金人以“诏谕”为名派使者前来,张浚为此接连上书五次进行争论;金军一有风吹草动,他便进献守战之策。然而,这些忠言良策却大都石沉大海。

到了被贬的第9个年头,张浚又打算上书指陈时事,但想到进谏不成就会招致祸患,再看到年事已高的母亲,他变得左右为难。母亲问他为何落落寡欢,张浚坦诚以告。母亲未言其他,只是背出了张父曾经写下的一句话:“臣宁言而死于斧钺,不忍不言以负殿下”。有母如此深明大义,又有父训在前,张浚于是又一次上疏劝谏。然而,这次的上书惹怒了秦桧,张浚再一次遭到*,并被贬到了更偏远的连州(今广东清远)。

在被贬的第18个年头,张浚听说金国完颜亮篡立皇位,判断金军必将兴兵攻宋。此时张浚母亲去世,他本应在家守孝,但他仍然主动上奏请命带兵迎敌。主和派们认为金人根本不会用兵,都笑话张浚的请战太过狂妄。这封奏疏的结果是守丧满期后连他可怜的现职也被罢免了。这期间秦桧为了彻底堵住张浚的嘴,甚至给他罗织了“谋逆”的罪名,万幸的是秦桧很快死去,张浚得以免祸。

张浚在最年壮可为的时候*离开朝廷近二十年,虽然他身不在朝堂,但仍心系家国。天下人对其倾心敬佩,为他不得重用感到惋惜;而对其颇为忌惮的金人,只要听说他还未被起用,提着的心才敢稍稍落地。

临危复出 风采依然

宋高宗把张浚的劝告都当成了耳旁风。然而,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完颜亮真刀真*地打来时,六神无主的宋高宗首先想到的却是起用张浚。

在金兵锐不可当的攻势下,宋军连连溃败。张浚奉命赶到岳阳,漫天大雪中,他打算乘船前行。途中遇到溃逃回来的人说敌军在前方烧杀,劝他掉头回去。张浚说:“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舆所在而已。”当时长江上没有一条船敢沿着北岸而行,只有张浚乘坐的小船一往无前。

张浚到达将领李显忠的军中,士兵们以为他是从天而降,士气大为振奋。

金军陈兵十万围攻海州,张浚命人援救,大破金兵。他广招义士壮丁,任命统制进行操练。张浚分析金军长于骑兵,而宋军长于步兵。为制约金军,他下令制弓弩、修战车。宋高宗对张浚说:“有你在,我就没有北顾之忧了!”

老将新帝 信任两难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禅位,孝宗登基,老臣张浚真正重获重用。

第一次见面,孝宗对张浚说:“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朝堂上,张浚详细进言治国之道,孝宗听后说:“当不忘公言。”授任他少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进封为魏国公。

史浩和张浚曾在筑城选址的问题上有所争执。当史浩任参知政事时,张浚一有谋划,史浩就大唱反调。史浩是孝宗的潜邸旧臣,对孝宗有册立之功,在孝宗面前说话的份量很重。但孝宗并不受史浩影响,反而对张浚关怀有加,常常询问他的起居饮食,身体近况。他对大臣说:“朕倚魏公如长城,不容浮言摇夺。”

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被授任枢密使。宋孝宗听从张浚建议并令其主持北伐。当时金军驻扎在虹县(今安徽泗县)、灵壁(今安徽宿县)为南攻做准备。张浚打算先发制人,派遣手下大将分两路出兵,力拔两县后乘胜进克宿州。孝宗赐手书说:“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没有这样的战绩。”

然而胜利的消息还没有捂热,宋军就遭遇大败。张浚上疏请罪,皇帝降旨改任其为江、淮宣抚使。朝堂上,主和派对张浚的错误议论纷纷,孝宗赐给张浚手书说:“今日边事倚卿为重,卿不可畏人言而怀犹豫。前日举事之初,朕与卿任之,今日亦须与卿终之。”

张浚之子张栻入朝奏事,张浚附奏言说自己的失误,请求辞职。孝宗对张栻说:“朕待魏公有加,不为浮议所惑。”不久诏令恢复张浚都督的称号。

一生主战 憾望中原

一场败仗之后,宋孝宗毫无心思再和金兵对抗。此时金世宗提出和议,条件是南宋献出四郡和岁币,声称若不满足要求,就挑农闲的时候打过来。张浚说:“金强则来,弱则止,不在和与不和。”力主抗金。

而此时右相汤思退已经急慌慌地派人去金营求和了,并许了金国四郡。朝堂上,张浚再三争辩,力陈和议之失。孝宗于是改令胡昉等人前往金营申明四郡不可割。孝宗对张浚说:“和议之不成,天也,自此事当归一矣。” 改汤思退为左相,任张浚为右相,准备与金人开战。

宋孝宗诏令张浚巡视江、淮。此时已经68岁的张浚赶到两淮积极备战。他招来山东、淮北、淮南的忠义豪杰两万余人,以充实军队;在要害之地筑起城堡;增设江、淮战船,补充各军弓箭兵器……做足了和金人决战的准备。

然而张浚在前线坐阵对抗金军更像是孝宗将他支开的套路,因为仗还没打,朝廷就决定弃地求和了。宋孝宗让张栻向张浚传话说:“今日国家须更量度民力、国力,早收拾取”,“若金未有乱 ,且务恤民治军,待时而动可也”。

张浚深感事无可为,遂于隆兴二年(11年)致仕。虽然离开了朝堂,他仍然上疏论斥奸佞之臣,劝皇上务学亲贤。有人劝张浚不要再评论时事。张浚说:“君臣之羲,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吾荷两朝厚恩,久尸重任,今虽去国,犹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见,安忍弗言。上如欲复用浚,浚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如若等言,是诚何心哉!”

张浚痛感国事日衰、无奈奸臣当道,终因忧患成疾,于隆兴二年(11年)8月病逝。临终前,他对儿子说:“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尽雪祖宗之耻,不当归葬先人墓左,葬我衡山足矣。”

蛰伏二十年,一朝呼唤,应声而起。壮志遭折,爱国之心仍然不改,只要国家征召,不敢因老病推辞!这是怎样的责任感?当庸臣们卑躬屈膝弃地逃遁而走的时候,他却成了战火纷飞中最坚定的“逆行者”,无怨无悔,矢志不渝!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