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起源、出处、涵义与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3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0

  中国古汉语中的“国家”和现代汉语中的国家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商周时代。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约略等于现在所说的“全国”[state]。王、侯的封地[feud]称国;“国”还有“部落”、“地方”的意思,如《后汉书》:“……[韩]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家”除现代汉语中“家居”的意思外,还通常指称大夫统治的*区域,即卿大夫或士大夫的采地食邑。《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可见其义。类似的指称还有“邦”,诸侯的封国、国家,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来才泛指国家。
  中国两千年封建的*制度,对近代中国国内和国际*的影响极其之大,它给我们留下的最大后果是: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其实也很薄弱。这从我们今天中国的**、莫名其妙的部门、空壳*,以及从上到下基本一致的形式主义,可见端倪。
  张岂之认为:中国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陈独秀说,中华民族自古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顾炎武更是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是不一样的:“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
  说起中国的老百姓没有国家观念,没有爱国情感,上层与下层从来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互相利用、互相愚弄的关系,这历史话题很长。
  上层统治者没有国家观念,近代耳目能详的就有两位代表人物,宁赠友邦勿给家贼的慈禧,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中正同志。人民也不含糊,但可爱家,绝不爱国。麦天枢在其《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里这样说: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纯属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事实上,英国殖民者也发现了这一点。1841年鸦片战争,当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乌涌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着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象在观看两个与己无干的别人斗争。
  我们今天把郑成功同志称为为民族英雄,却不知当初清*为了剿灭的郑家势力曾试图联系荷兰殖民者以共同作战,然后把作为奖品奖励给荷兰。1576年,西班牙殖民者桑迪博士在菲律宾写给国内的信上称:中国人是一群卑贱、无耻而且可恶的人,中国的国王与官吏*穷人,以闻所未闻的*对待人民,而他们的人民也没有一个人会对他们的国王效忠。这是殖民者观察出的结果,后来发生的事实引证了他们的结论。1603年,由于误会中国*要攻打菲律宾,西班人提前动手,*华人侨民2万;过后他们又担心明*会兴兵问罪,因为按照常识,*没有理由不保护人民,于是西班牙人修书福建抚臣道歉;一年以后,皇帝降下招书,让福建抚臣杀掉引起误会的中国风水先生,再移檄吕宋问罪。又过了一年,福建守臣的檄文才发出,先谴责西班牙人无故伤害中国商民,要求释放华人,退还财物,同时又一再表明*的态度:商贾是贱民,华侨多无赖,皇恩浩荡,大国仁义,决不会为一些贱民兴兵动革......如此体贴安慰,西班牙人终于如释重负。37年后,1639年,西班牙人再次*侨民2万人。
  今天,不管是把日本作为发泄情绪的箭靶,还是宣扬某个海外华人的爱国案例,都能在中国掀起一波爱国狂潮,“爱国主义”,这个名词至少在字面上占据了今天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就是这个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经常是鬼子十几个,汉奸两三百;就是这个民族在国内饿殍遍地时,免除日本巨额的战争赔款;也是这个民族,精英阶层以手持美国绿卡为能。同样一个民族,却戴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具,未免让人头晕。
  闭目塞耳有的只能是盲目的冲动和口号。知道义和团的闹剧么?严复,伟大的文化启蒙大师,在他们眼里是必杀的第一个特大汉奸。郑成功、袁崇焕、岳飞,从上到下,一致愚昧、一致装聋作哑、自私自利的案例究竟有多少?岳飞死后,风波亭之后的60年内,岳飞在南宋是一个官方禁忌,偶语之者大罪,直到宋孝宗为之平反,随着官方的评价的升高,岳飞才从罪人成了爱国主义图腾。秋瑾等爱国志士在菜市门口喋血,贫农刘老栓则是用烈士的鲜血沾*血馒头给他儿子治肺结核,阿Q更是踮着脚后根喊:杀头?好看!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名句的龚自珍,如果知道给英法联军领路火烧圆明园的恰是他的亲生儿子龚孝拱的话,他老人家一定会害羞的。
  中国在近代史中有了辛亥*,有了五四运动,但是文化启蒙并没有完成,现代国家观念也并没有普及。了解了这一点,对于抗日战争中中国汉奸之多(光伪军就280万)我们也就不必吃惊。堪称五四启蒙运动旗手的陈独秀在其1904年的一篇文章中说:十年前,我…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到了甲午年,才听见有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又有什么…八国联军,把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我生长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何兆武说:近代一交战,天下一家的中国人立马儿变成了两个方向:一是崇洋媚外,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如今,中国的义和团后代们更是把国家,民族,党,*等概念混作一团,叫人哭笑不得。中国要有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公民尚须时日。
  陈独秀在其《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中说: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解人民纷争的机关。它可以抵抗外族压迫,也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说了这么多,他无非就一个意思:警惕恶政下的爱国主义。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也许必须加上几句:警惕蒙昧无知的爱国主义;警惕空喊口号、光练嘴皮子的“爱国主义”;警惕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男娼女盗的官僚及其后代。
  “肉食者鄙”,*、朝廷和天下只是统治者者们考虑的事情——这在五百年前情有可原,今天若被重复就有点悲哀了。
  某先生在《传统文化狂说》中说:“《还珠格格》里的一句歌词:你是风儿我是沙,我最喜欢唱了,把它改为:你是疯子我是傻子,越唱越乐,越乐越傻。”有点好气有点好笑,想来他老人家更多的是心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0

中国古汉语中的“国家”和现代汉语中的国家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商周时代。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约略等于现在所说的“全国”[state]。王、侯的封地[feud]称国;“国”还有“部落”、“地方”的意思,如《后汉书》:“……[韩]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家”除现代汉语中“家居”的意思外,还通常指称大夫统治的*区域,即卿大夫或士大夫的采地食邑。《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可见其义。类似的指称还有“邦”,诸侯的封国、国家,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来才泛指国家。
中国两千年封建的*制度,对近代中国国内和国际*的影响极其之大,它给我们留下的最大后果是: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其实也很薄弱。这从我们今天中国的**、莫名其妙的部门、空壳*,以及从上到下基本一致的形式主义,可见端倪。
张岂之认为:中国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陈独秀说,中华民族自古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顾炎武更是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是不一样的:“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
说起中国的老百姓没有国家观念,没有爱国情感,上层与下层从来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互相利用、互相愚弄的关系,这历史话题很长。
上层统治者没有国家观念,近代耳目能详的就有两位代表人物,宁赠友邦勿给家贼的慈禧,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中正同志。人民也不含糊,但可爱家,绝不爱国。麦天枢在其《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里这样说: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纯属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事实上,英国殖民者也发现了这一点。1841年鸦片战争,当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乌涌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着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象在观看两个与己无干的别人斗争。
我们今天把郑成功同志称为为民族英雄,却不知当初清*为了剿灭的郑家势力曾试图联系荷兰殖民者以共同作战,然后把作为奖品奖励给荷兰。1576年,西班牙殖民者桑迪博士在菲律宾写给国内的信上称:中国人是一群卑贱、无耻而且可恶的人,中国的国王与官吏*穷人,以闻所未闻的*对待人民,而他们的人民也没有一个人会对他们的国王效忠。这是殖民者观察出的结果,后来发生的事实引证了他们的结论。1603年,由于误会中国*要攻打菲律宾,西班人提前动手,*华人侨民2万;过后他们又担心明*会兴兵问罪,因为按照常识,*没有理由不保护人民,于是西班牙人修书福建抚臣道歉;一年以后,皇帝降下招书,让福建抚臣杀掉引起误会的中国风水先生,再移檄吕宋问罪。又过了一年,福建守臣的檄文才发出,先谴责西班牙人无故伤害中国商民,要求释放华人,退还财物,同时又一再表明*的态度:商贾是贱民,华侨多无赖,皇恩浩荡,大国仁义,决不会为一些贱民兴兵动革......如此体贴安慰,西班牙人终于如释重负。37年后,1639年,西班牙人再次*侨民2万人。
今天,不管是把日本作为发泄情绪的箭靶,还是宣扬某个海外华人的爱国案例,都能在中国掀起一波爱国狂潮,“爱国主义”,这个名词至少在字面上占据了今天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就是这个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经常是鬼子十几个,汉奸两三百;就是这个民族在国内饿殍遍地时,免除日本巨额的战争赔款;也是这个民族,精英阶层以手持美国绿卡为能。同样一个民族,却戴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具,未免让人头晕。
闭目塞耳有的只能是盲目的冲动和口号。知道义和团的闹剧么?严复,伟大的文化启蒙大师,在他们眼里是必杀的第一个特大汉奸。郑成功、袁崇焕、岳飞,从上到下,一致愚昧、一致装聋作哑、自私自利的案例究竟有多少?岳飞死后,风波亭之后的60年内,岳飞在南宋是一个官方禁忌,偶语之者大罪,直到宋孝宗为之平反,随着官方的评价的升高,岳飞才从罪人成了爱国主义图腾。秋瑾等爱国志士在菜市门口喋血,贫农刘老栓则是用烈士的鲜血沾*血馒头给他儿子治肺结核,阿Q更是踮着脚后根喊:杀头?好看!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名句的龚自珍,如果知道给英法联军领路火烧圆明园的恰是他的亲生儿子龚孝拱的话,他老人家一定会害羞的。
中国在近代史中有了辛亥*,有了五四运动,但是文化启蒙并没有完成,现代国家观念也并没有普及。了解了这一点,对于抗日战争中中国汉奸之多(光伪军就280万)我们也就不必吃惊。堪称五四启蒙运动旗手的陈独秀在其1904年的一篇文章中说:十年前,我…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到了甲午年,才听见有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又有什么…八国联军,把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我生长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何兆武说:近代一交战,天下一家的中国人立马儿变成了两个方向:一是崇洋媚外,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如今,中国的义和团后代们更是把国家,民族,党,*等概念混作一团,叫人哭笑不得。中国要有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公民尚须时日。
陈独秀在其《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中说: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解人民纷争的机关。它可以抵抗外族压迫,也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说了这么多,他无非就一个意思:警惕恶政下的爱国主义。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也许必须加上几句:警惕蒙昧无知的爱国主义;警惕空喊口号、光练嘴皮子的“爱国主义”;警惕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男娼女盗的官僚及其后代。
“肉食者鄙”,*、朝廷和天下只是统治者者们考虑的事情——这在五百年前情有可原,今天若被重复就有点悲哀了。
某先生在《传统文化狂说》中说:“《还珠格格》里的一句歌词:你是风儿我是沙,我最喜欢唱了,把它改为:你是疯子我是傻子,越唱越乐,越乐越傻。”有点好气有点好笑,想来他老人家更多的是心酸。

参考资料:
1、《没有历史*的国家只能产生愚蠢的爱国主义》;
2、《传统文化狂说》,
http://www.x5dj.com/UserForum/ThreadDetail.aspx?UserID=6220&ThreadID=306109&Page=5000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1

国家,天下起源于商周的封建制.天下是天子统御的地区,称为天下.而诸侯王的封地称为国.而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