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的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3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0

一、

无为,指中国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术语,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无不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指君主不与民争。

《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南华经》中有六十八处提到无为。《庄子·应帝王》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道家的无为是指要君主不与民争,顺应民众,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道德经注疏》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要君主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君主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君主违反“天时、地性、人心”,不能仅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云笈七签·七部语要》引《妙真经》轶文::“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道家的“无为”,并非要君主消极避世,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说,“无为”并非要君主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要君主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君主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庄子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庄子·在宥》)。庄子强调的“无为”是君主“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就是说,庄子除了强调君主的作为必须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之外,还强调要做到不夹杂君主个人的私心和成见。所谓“私心”主要是指私欲之心,逞强争竞之心,好大喜功之心。老子说的“圣人常无心”(四十九章)的“心”,大抵就是指的这种“心”。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夹杂君主个人的私心和成见,就难以做到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而为,甚至难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在今亦是如此,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在有些间题上之所以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考虑到其结果与个人的或单位的或部门的或地区的利益相抵触。

二、

无为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区、铜陵隔江相望;地貌总的特征是“山环西北,水骤东南”,分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属北*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截至2018年,无为县辖20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总面积20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5.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38.2亿元。

无为古为水泽国,通江达海,水运交通便捷。三国时,曹操征吴,曾在“濡须口”两次大捷,历代帝王先后在无为境内设置巢县、襄安县、临湖县、开城县、扶阳县。隋设无城镇,北宋建无为军,后置无为县(1070年)及路、州等建制,无为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 无为县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处在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马芜铜经济圈的交汇区域,随着京福高铁的建成通车,北沿江高速、芜湖长江二桥连接线、芜铜高速、庐铜铁路全线贯通,形成了“一环四射”对外交通格局。

无为县境内有米公祠、泊山洞、黄金塔、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景点。抗日和战争时期,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历史上书画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三载,诞生了开山之祖陈棱、“父子丞相”王之道和王蔺、哲学家吴廷翰等名仕贤达,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擂鼓诗人田间等仁人志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1

无为指中国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术语。“无为”的态度用于*的*方针,*无为,百姓自治;最后是事无事,为无为。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指君主不与民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1

无为之事就象人走路,人走对了路就是无为。人走路有走路的规则,走左边还是走右边,在那里过马路,怎样过马路,讲究也不少,人走对路就不碍众事,人走对路就参与了一城绝大多数的行路人的无为无不为,行路如差了规则就有碍全城人在同一时间的行路效果。无为是无错,人无错的言行最接近老子的无为无不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2

无为的意思?答曰:即:“十个字大为道为德为道德之为”。这是耿阁留给人间的老子先生本意的天意赐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2

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称为“无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